《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10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僅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大家喜歡!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一
《培根隨筆》為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jīng)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
本書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笨梢娗笾梢愿淖內说拿\,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边@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美》。這是一篇關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懊馈北旧硎莻€很廣泛的問題,著重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世界上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美才能真正發(fā)出光輝。
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毙误w是一個人的整體形象,體形、顏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臉部,是局部的。而行為之美,指舉手投足的動作神態(tài),是后天的,是內在美的折射表現(xiàn),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他們雖然具有美貌,卻由于缺乏優(yōu)美的修養(yǎng)而不配得到贊美。所以一個打扮并不華貴卻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因此,把美的形貌與美的德行結合起來吧。只有這樣,每才會放射出真正的光輝。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二
培根在文學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培根隨筆》。這本書一五九七年出版時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增至五十八篇。
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個Rawley版將培根的未完稿《論謠言》作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培根隨筆》,但由于該篇只有“啟承”尚無“轉合”,故后來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為標準。
《培根隨筆》的內容涉及政治、經(jīng)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等,幾乎觸及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為一名學識淵博且通宵人情世故的哲學家和思想家,培根對他談及的問題均有發(fā)人深省的獨到之見。
《培根隨筆》語言簡潔,文筆優(yōu)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幾百年來深受各國讀者歡迎,據(jù)說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這本書的熏陶。至于今天的我們,讀《培根隨筆》就像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因為《培根隨筆》里包含著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培根認為當時的學術傳統(tǒng)是貧乏的,原因在于學術與經(jīng)驗失去接觸。他主張科學理論與科學技術相輔相成。他主張打破“偶像”,鏟除各種偏見和幻想,他提出“真理是時間的女兒而不是權威的女兒”,對經(jīng)院哲學進行了有力的攻擊。
培根的科學方法觀以實驗定性和歸納為主。他繼承和發(fā)展了古代關于物質是萬物本源的思想,認為世界是由物質構成的,物質具有運動的特性,運動是物質的屬性。培根從唯物論立場出發(fā),指出科學的任務在于認識自然界及其規(guī)律。但受時代的局限,他的世界觀還具有樸素唯物論和形而上學的特點。并且培根思想觀仍然屬于世界的最前端,這使得他在哲學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性。
培根的哲學思想與其社會思想是密不可分的。他是資產(chǎn)階級上升時期的代表,主張發(fā)展生產(chǎn),渴望探索自然,要求發(fā)展科學。他認為是經(jīng)院哲學阻礙了當代科學的發(fā)展。因此他極力批判經(jīng)院哲學和神學權威。他還進一步揭露了人類認識產(chǎn)生謬誤的根源,提出了著名的“四假相說”。他說這是在人心普遍發(fā)生的一種病理狀態(tài),而非在某情況下產(chǎn)生的迷惑與疑難。
讀一讀這本好書吧!它將帶我們走進另一個知識的完美世界。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三
《論讀書》在《培根隨筆》中可謂是為數(shù)不多的既經(jīng)典又易懂的文章了。它詳細介紹了閱讀的作用—用原文的話說就是“讀書為學,為的是獲得快樂,增添光彩,獲得才能”。
讀書能獲得快樂。每當需較長時間獨自坐車或乘其他交通工具時,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帶上一本書。因為書填補了旅途的寂寞,使旅途變得充實有趣,是最有耐心的旅伴;同時又不會像打牌那樣吵到他人,也不會像MP4那樣中途沒電。
甚至在體育比賽的間隙,讀書也是不錯的選擇。2012年“歐洲杯”期間,記者就拍到球星們在場間休息時讀書的情景:俄羅斯“沙皇”阿爾沙文在看村上春樹的《旋轉木馬鏖戰(zhàn)記》,C羅在看史蒂夫·金的《不同的季節(jié)》;巴神在看《哈利·波特》??梢?,讀書能獲得快樂,帶來精神的放松與愉悅。
睡覺前,捧一本自己喜歡的書,靜靜閱讀一章一節(jié),亦能釋放一天的疲勞與壓力,獲得寧靜的快樂,利于安睡。
讀書能增添光彩。海倫·凱勒若不讀書,她將不過是個令人同情的又聾又啞的殘疾人,哪里會有感動世界的人格魅力和光芒四射的美麗人生?哪里會有啟迪了無數(shù)人的《假如給我三天光明》?國學大師季羨林若不讀書,他可能只會是魯中山區(qū)一個勤勞的農(nóng)民,正因他少年獨自離家求學,青年默默留德十年,潛心讀書,才成就一代大儒,身披“清華其神,北大其魂”蓋世光芒。就算讀不到上述人的境界,讀書也會使人“腹有詩書氣自華”,氣質不俗。
讀書能獲得才能。遙想當年,諸葛亮布衣粗茶,耕讀山中,才有了“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事”的睿智,才有了預知數(shù)十年后天下事的《隆中對》,才有了初出茅廬,羽扇輕揮,80萬曹兵灰飛煙滅的曠世才能。林肯也是因為博覽群書,才胸有韜略,最終從肯塔基州的窮小子變成美國歷史上最杰出的總統(tǒng)之一。
可見,無論成人、成才,讀書都功不可沒。愿我們都好好讀書,成就理想人生。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四
我一直很認真的在閱讀《培根隨筆》,盡管還有一些語句,我對其中所包含的意義還是模模糊糊的。但是不知怎的,它對我竟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讓我一直堅持的去讀,去思考。
《培根隨筆》中伴隨著許多篇章,例如:論真理、論愛情、論贊譽......每當看到這些題目,我在腦海中也時常會想:若是讓自己去完成這篇文章,結果會是怎樣的呢?接著再去拜讀培根的作品,就會發(fā)現(xiàn)他與眾不同的寫作風格。培根對于每個題目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整篇文章的文筆是老練而又銳利,內涵也非常深刻、耐人尋味。真不愧是我所欣賞的大家啊!
《培根隨筆》中我最愛的、也是印象最深的一篇就要屬“談走運”了。其中有這樣一句話還停留在我的記憶中:輕易到手的幸運只會造就出冒險家和魯莽漢,但經(jīng)過磨難的幸運則會造就出能人俊杰。文中還提到,真正使人走運的是那些許許多多幾乎無法辨清的小小的優(yōu)點或長處。我想這打破了傳統(tǒng)的觀點。因為人們往往覺得只有在自己的優(yōu)勢上,強大的優(yōu)勢上,才能在展示的過程中不經(jīng)意間的降臨幸運。而培根卻認為幸運到來的因素只是在于能力和習性,是實實在在的真實的取決于一個人本身的。是啊!每個人都是自己命運的設計師,在運氣垂臨到我們頭上時,我們應當明辨是非。這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像是一個個小老師,不停地教導著我,使我有所啟發(fā)。
我格外喜歡《培根隨筆》這本書,因為它能激起我的思考。對人生的思考、對真理的思考、對生命的思考、對真假的思考……它開闊了我的思維和眼界,使我頓悟,獲益匪淺。如一杯濃濃的香茶,得細細品。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五
霍勒曾說過:“培根的書比任何其他書更能讓人修身養(yǎng)性,他是上帝派來的天才人物之一,他教會我們如何成功,如何造就偉大。他讓人們相信一點,天才不是拜上天所賜,而是靠勤奮得來,勞動能創(chuàng)造一切奇跡?!?/p>
黑格爾這樣評價過培根:“培根真正在意的是理論,而不是現(xiàn)實?!?/p>
論死亡,論野心,論迷信,論事變這些看似輕易,人人都懂的事,但仿佛到了那一刻又拋之腦后。他卻用盡了畢生去很好的詮釋了人性的黑暗,世態(tài)的變化無常。
“死亡為何物?”
有時成人懼怕黑暗猶如兒童懼怕死亡。
也許未免有時我們把它想的太復雜,畢竟沒有經(jīng)歷過,我們也無法想象死亡的滋味。不過是夸大其詞罷了。
“死亡的聲勢比死亡本身更為恐怖?!?/p>
對于死亡有一種愚陋的恐懼---甚至與宗教相混雜再或者為死亡的伴隨物所增強。呻吟,驚厥,面無血色,親朋哭泣,黑衣黑幔,喪葬儀式,諸如此類使死亡顯得忄目驚人。人的情感盡管脆弱,但并非不能抵御對死亡的恐懼。既然人身旁簇擁著那么多能戰(zhàn)勝死亡的幫手,死亡就未必那么可怕。死與生同樣自然。
我們生來就是一個個體,與眾不同,獨一無二。死亡只是在漫長人生中的一個必經(jīng)路。或早或晚。是,每個人都想活的長久,那怕一年,兩年。這是人性的本能。我們不必太希望一定要比別人都晚面臨死亡,面臨死亡我們可以做的只有,不留下過多的遺憾。
“死亡”只是很簡單的兩個字,他的含義也同這兩個字表面一樣簡單。沒有那么神秘,不必做太多不必要的事,也不必考慮太多不必要的后果。簡簡單單或許對于我們現(xiàn)在來說是最好的。
在《論報復》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念念不忘報復,就等于讓自己的傷口經(jīng)常開裂,否則,它就會愈合。
報復是一種野道,人性越是趨之若騖,法律就越應將其鏟除。因為頭一個犯罪僅僅是觸犯法律,而對該罪施加報復則是取代法律。毫無疑問,一個人如果采取報復行為,就等于跟他的仇人扯平拉齊;然而要是放他一馬,他則高出仇人一籌;因為寬恕乃王者風范。所以所羅門有言“寬恕人的過失,便是自己的榮耀。
我們不必對傷害自己的人耿耿于懷,即使我們才取行動報復,也只會讓自己更加忘不了,至于的后果會是更加折磨,與其這樣不如當一個心胸寬廣的人,讓時間來消褪一切,學會忘記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看懂這些理論,不如去接受現(xiàn)實。隨筆隨筆,也就是隨時隨地的寫,《培根隨筆》讀來給人的是一種享受。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六
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經(jīng)驗主義哲學家。說起他,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他的名句“知識就是力量”。這個暑假,有幸讀了他的《培根隨筆》,從中受益匪淺。從書中我感受到的是他對于哲學的熱愛和對生活的追求。
《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可謂處處都是精華,我細細品味其中。
“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句話是《論友誼》中的一句話,他將友誼的真實含義描寫了出來。是啊,朋友對于一個人來說太重要了,友誼對我們來說也太珍貴了。就我們來講,從入幼兒園,開始慢慢接觸社會之時,我們就擁有了朋友,從一個到幾個,從單純友好到刻骨銘心,我們漸漸讀懂了友誼。從小學至今,我和一個朋友擁有了7年的友誼,7年的死黨,讓我們不必在每天面對對方時,裝作一番笑臉,而是喜怒哀樂盡情地展現(xiàn)在對方眼前,與她一起分享。所以,好好珍惜友誼!
最讓我感慨的還有《論死亡》這篇隨筆。因為,我認為生命是最重要的,且人的一生只有一次,沒有了生命,你何談家庭,何談友誼!所以,我們必須得活著。曾經(jīng)看到過類似的報道,__高中__同學因學習壓力過大而跳樓身亡。的確,在中國應試教育背景下的學生心理負擔是過于繁重,但無論怎樣,我們不能悲觀到結束自己的生命呀。人應該活著,而且應該認認真真地活著,而不是每天虛度光陰。我們應該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每一分,即使是每一秒也不能錯過。人生在世,你應覺得有意義,所以你一定要為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敢問如果你的生命中沒有目標,成天行尸走肉一般,與死亡又有何區(qū)別呢?
《論美》著重論述了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其中有一段話,讓我記憶猶新?!吧篇q如寶石,以鑲嵌自然為美;而善附于美者無疑最美,不過這美者倒不必相貌傻秀,只須氣度端莊、儀態(tài)怡人”。讀完后不禁要問一句,那么美到底是什么呢?聯(lián)想起近幾年的最美媽媽、最美老師、最美司機……其實,在他們身上無不彰顯著美的魅力。也許他們的相貌還不足以傾國傾城,但他們的心靈美到足以傾國傾城。所以,不要太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與其我們每天上街買衣服買飾品裝飾自己,每天關注自己的形體之美,還不如打扮得素雅些,多做一些善事,變成可愛的人,因為人是因為可愛而美麗。
人的一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我們要把握自己的命運,要讓生命變得絢麗多彩?!杜喔S筆》,感謝你,因為你讓我懂得了什么是人生!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七
《培根隨筆》是與《海底兩萬里》一起買的,起初,我對它比對《海底兩萬里》更沒有興趣,除了看起來古板的書名,還有剛開始翻閱時乏味的內容,都使我不愿再看它第二眼,于是,它被我殘忍地扔到了亂七八糟的舊東西里。在網(wǎng)上,我了解到這是一本評價極其高的書,看了出于書中的各種真理名言,我便知道了,這是絕對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書。從雜物堆里將被埋幾個星期的《培根隨筆》翻出來,沉下心,將書翻開。
《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在世界文學史上占據(jù)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讀之猶如聆聽高人賜教,受益匪淺”。作者弗蘭西斯·培根是英國文藝復興時期最杰出的哲學家和文學家,被稱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他竭力倡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yǎng),邏輯修辭使人善辯?!?/p>
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可見求知可以改變人的命運,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
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這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一個角色,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
《論美》是一篇關于“美”的經(jīng)典之作,語言簡潔,內涵深刻,充滿哲理,重點論述人應該怎樣對待外在美和內在美的問題。文中有這樣一句話:“形體之美要勝于顏色之美,優(yōu)雅行為之美又勝于形體之美。”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內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美德重于美貌,把美貌與美的德行結合,美才能真正發(fā)出光輝。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麗,而忽略了內在,一個打扮華貴的人的美是供人欣賞,轉眼便是過眼云煙;而端莊嚴肅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肅然起敬的,永垂不朽的。
《培根隨筆》的語言簡潔,文筆優(yōu)美,說理透徹,警句迭出,讀著它,就像聽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談,使人受益匪淺。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八
我是第一次讀《培根隨筆》,剛看了個開頭,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
弗朗西斯·培根(1561-1626),文藝復興時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經(jīng)歷了諸多磨難的貴族子弟,復雜多變的生活經(jīng)歷豐富了他的閱歷,隨之而來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個世界觀是現(xiàn)世的而不是宗教的(雖然他堅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義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經(jīng)驗論者而不是詭辯學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現(xiàn)實主義者而不是理論家。
《培根隨筆》全書共分為五十八篇,令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第五篇——論逆境,里面有一段令我印象很深:順境中不乏恐懼與厭惡,逆境中也不乏安慰與希望。刺繡時,將生動的圖案繡在黑布上,比起陰暗、憂郁的圖案繡在淺顏色的布上,更讓人愉快——悅目才會賞心。美德猶如珍貴的香料,只有當焚燒或碾碎時,才最為芳香。順境最能顯示邪惡,逆境最能顯示美德。
這段話,使我想起了一個曾經(jīng)看過的故事《你應該做一顆豆子》,篇幅很短卻哲理十足,其中有段很有趣:猶太人說,這世界上賣豆子的人應該是最快樂的,因為他們永遠不必擔心豆子賣不出去。賣豆人在豆子賣不出去時,可以拿回家,磨成豆?jié){,向行人兜售,如果豆?jié){賣不成功,可以制成豆腐,豆腐賣不成功,變硬了,姑且當做豆腐干來買。且豆腐干也賣不出去的話,那么就把豆腐干腌起來,變成腐乳。第二種選擇是賣豆人把賣不出去的豆子拿回家,加入水讓它發(fā)芽,那么更加妙極。幾天后,麥豆人可以改賣豆芽,豆芽如果賣不動,那么干脆讓它長大些,賣豆苗。而如果豆苗賣不動,就再讓它長大些,移植到花盆里,當作盆景來賣。如果盆景賣不出去,那么就再次移植到泥土里,讓它生長,幾個月后,就會結出許多新豆子。你想想一顆豆子現(xiàn)在變成了上百顆豆子,那是多么劃算的一件事。文章的最后一句是這樣的:一顆豆子在遭遇冷落的時候,都有無數(shù)種精彩選擇,更何況人呢。我們在遭遇不順時,至少應該比一顆豆子更堅強吧。
它讓我明白了正是逆境給予人的壓迫,才使得人不得不再一次鼓起勇氣,放下憂傷,發(fā)現(xiàn)新的希望,所以逆境才更容易體會到美德,若把它當做是自己的一個特別的機遇、一個磨練自己的機會,從而也就會得到許多做人與處事的道理,更會使自己在人生的畫卷上繪上了獨特且綺麗的一筆,我想論逆境就是要表達這個意思吧。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九
他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他的思想成熟,言論深邃,富含哲理。他不但在文學、哲學上多有建樹,在自然科學領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他就是培根。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大家應該很熟悉吧!這就是自培根所出。培根在《談諍諫》中寫道‘多讀是有好處的,尤其是讀那些在公眾舞臺上扮演過重要角色的人寫的書?!杜喔S筆》就是怎么一本書,這里面融匯了許許多多的知識等著你去發(fā)現(xiàn)。
《培根隨筆》分為《論求知》、《論美》、《論善思想家》、《論真理》、《論健康》、《論家庭》、《論友誼》等多篇隨筆。在《論友誼》中,培根說道:“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边@說明了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可以為我們的生活增添色彩,為我們分擔憂愁。在《論求知》中,培根說道:“人的天性猶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學習好比修剪移栽?!笨梢娗髮W好問是可以改變人的一生,這在我們的一生中是相當重要的。在《論逆境》中,培根說道:“順境帶來的幸運固然可貴,逆境造就的品質更令人折服。順境的德行是節(jié)制自律,逆境的德行是不屈不撓?!边@里也能看出培根的頑強意志和不屈不撓的精神!在人生中至少要有友誼還要求學好問這點本質,才能創(chuàng)造出完美人生。正式逆境的磨練,造就了歷史上一批又一批的偉人。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十
《培根隨筆》是英國十七世紀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經(jīng)驗主義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所著。這位被馬克思稱之為“英國唯物主義和整個現(xiàn)代實驗科學的真正始祖”的科學家,出生于豪門,自修獲得律師資格并步入政界,幾經(jīng)波折后成為了國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樁受賄案被國會彈劾去職?!杜喔S筆》主要講敘培根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的態(tài)度和想法。本書的內容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宗教、愛情、婚姻、友誼、藝術、教育和倫理等,對于各種方面的內容培根都寫出了自己的想法,從字里行間透露出培根的人生態(tài)度和處事方式。
在這數(shù)十篇隨筆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論友誼》。他在這篇隨筆中寫到:“如果你把快樂告訴一個朋友,你將得到兩個快樂;而如果你把憂愁向一個朋友傾吐,你將被分掉一半憂愁?!边@說明在我們的生活中,朋友是我們身邊必不可少的角色,他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當我們遇到困難時,朋友是一個可靠的支柱,讓我們可以得到依賴;當我們跌倒時,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們站起來,并告訴我們:“從哪里跌倒就從那里站起來!”當我們做事想半途而廢時,朋友是一本備忘錄,提醒我們一定要堅持到底;當我們獲得成功時,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們下一步應該怎樣做,且時刻告戒我們“勝不驕,敗不餒”。朋友是可以傾訴、可以依賴、可以尋求幫助的人,我們應該珍惜身邊所有的朋友,他們不僅是一種角色,他們還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在這五十八篇隨筆中,我們可以看出各有各蘊涵的深遠意義,而且弗朗西斯?培根曾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币粋€好學深思的讀書人,往往是一個才情并茂,文采飛揚的人。而培根正是這樣的一個人,他的隨筆展現(xiàn)了他的文采,展現(xiàn)了他的人格,也展現(xiàn)了他的論點。我們可以將這本書讀多幾遍,必定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培根隨筆》讀后感學生作文10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