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的改革開放40年的個人經歷
改革開放40周年,見證了中國的成長,鋪起了中國人民的致富之路,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40年的改革開放40年的個人經歷。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改革開放40年,我的經歷
我是在教育戰(zhàn)線退休的一名老干部。1971年參加工作,2011年退休,退休后繼續(xù)做關心下一代工作,如今已走過了48個春秋。
48年來,我親眼看到了改革開放40年祖國城鄉(xiāng)面貌日新月異的巨大變化,親身感受到人民生活水平如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親自經歷了農村教育事業(yè)快速發(fā)展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
一、辦學經費有保障。改革開放前,財政對教育的撥款主要用于教師、職工工資,農村學校辦學經費的主要來源是收取學雜費和開展勤工儉學。辦學經費短缺是困擾學校工作的最大難題。有的孩子因家庭經濟困難交不起學雜費而輟學。當年,我在山陽七年制學校、林雨八年制學校任校長時,為了解決辦學經費短缺問題,曾帶領師生辦農場、辦果園,上山挖藥材、栽松樹、揀橡籽,下河灘淘砂、打石子。改革開放以后,黨中央撥亂反正,把教育擺在優(yōu)先發(fā)展的戰(zhàn)略地位,各級黨政領導實施“一把手教育工程”,全社會形成了尊師重教、興學育人的濃厚氛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各級政府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2007年國家全面實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將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保工資、保運轉、保安全,實現(xiàn)了“人民教育人民辦”到“義務教育政府辦”的真正轉變。全部免除了城鄉(xiāng)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學雜費、教科書費;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中小學寄宿生給以生活補助;同時建立了中小學校舍維修改造長效機制;確保教師平均工資水平不低于當?shù)毓珓諉T的平均工資水平,并按時足額發(fā)放。
2010年,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生均公用經費基礎定額提高了100元,即:年生均小學達到400元,初中600元;將經濟困難學生生活補助標準每人每天提高1元,即:年生均小學750元,初中1000元;同時為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學點運轉困難問題,對不足100人的農村中小學教學點按100人核算經費補助資金。
2011年,國家劃撥專項資金,實施貧困地區(qū)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營養(yǎng)改善計劃。
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新機制的全面實施,為農村教育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如今農村學校再不用為籌措辦學經費而發(fā)愁了,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也不會因交不起學雜費而失學了。
二、校舍堅固又漂亮。改革開放前,農村學生大多在土窯洞、破廟堂、舊瓦房上課。改革開放以后,黨和國家大力實施農村中小學項目工程建設,改善辦學條件。
1993年9月1日,吉縣第一所世界銀行貸款項目工程學校——屯里鎮(zhèn)屯里小學教學樓落成剪彩,投入使用,全校200余名師生告別舊瓦房,喜遷新校園,標志著農村學校由瓦房向樓房邁進。
1999年國慶節(jié)前夕,中垛中學800名師生告別大廟堂,喜遷新校園。新建中垛中學占地面積35畝,修建四層教學樓一棟,附屬工程也全部配套,總投資150萬元,總建筑面積4800平米。中垛中學是九十年代吉縣農村最漂亮的鄉(xiāng)鎮(zhèn)中學。
2007到2010年,吉縣縣委、縣政府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農村寄宿制學校和農村標準化初中建設項目工程的機遇,調整學校布局,整合教育資源,先后建成了東城、王家垣、柏山寺、文城等九年一貫制寄宿學校,改建擴建了車城、山候、窯頭、五龍宮、安樂、回宮、曹丼、中市、陳家?guī)X、南耀、西頭、祖師廟等寄宿制小學,全縣農村中小學由263所整合為47所,寄宿制學校增加到22所,徹底結束了窯洞學校、瓦房學校、預制板樓房學校的歷史。
2011年到2015年,國家大力推進縣域義務教育均衡發(fā)展,吉縣累計投資169億元,完成了18所學校教學樓、宿舍樓新建、改擴建項目,對23所學校進行了維修,為17所農村學校新建了教師周轉房,為22所寄宿制學校修建了學習食堂和浴室,購置食堂、浴室設備1022件,同時新建錄音室7個、采購多媒體教室設備346套,為教師配備筆記本電腦2650臺,為24所小學接入了光纖網絡,新增圖書21萬冊,新增教學儀器、文體器材82萬余件,購置安裝LED照明燈及黑板燈3735套,購置學生課桌凳2305套,學生用床1072張,購置學生飲用水設備98套。同時,多層次推動校園文化建設,校校有文化長廊、勵志標語、校訓校歌?;盏?。全面促進了“辦學條件、教育管理、師資隊伍、校園文化”四個均衡發(fā)展,被國務院授予“義務教育發(fā)展基本均衡縣”榮譽稱號。
如今吉縣農村中小學,校園寬敞、樓房矗立,草綠花香、環(huán)境優(yōu)美,書聲瑯瑯、笑語歡歌,成為兒童少年學習成長的樂園。
三、多媒體用到了教學上。改革開放前,農村中小學教師教學觀念陳舊,教學手段落后,上課全憑一本教材,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改革開放以后,黨和國家在加強農村中小學校舍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的同時,加大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的投入,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提升教育教學水平。
2005年,國家和省、市、縣投入專項資金發(fā)展農村中小學現(xiàn)代遠程教育。全縣新裝備8個計算機網絡教室,8個多媒體教室,83個衛(wèi)星接收站,共裝備計算機339臺,液晶投影儀8臺,打印機83臺,DVD83臺,電視機166臺。全縣農村中學和部分小學實現(xiàn)了現(xiàn)代網絡化教學,所有學校實現(xiàn)了網絡下載資源,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
2007年,國家投入專項資金,補配全縣中小學計算機35臺,DVD60臺,電視機60臺。全縣中小學教師全部注冊了《山西基礎教育網》,為教師們更好地使用網絡資源創(chuàng)造了條件。
2008年,為東城九年一貫制學校、橋南小學26個教學班,班班配備了多媒體,為西關小學購置了10臺計算機,建起電子備課室。
2009年,為全縣中小學增配暢言智能語音教具系統(tǒng)90臺。
2012年,為農村初中學校和九年制學校配備計算機及配套桌椅410套,并接入了50M/100M光纖網絡專線。為全縣師生開通網絡學習空間13198個。組織中小學教師參加了教育信息化及教師個人空間應用學習培訓,積極推進“云計算”教育教學應用研究。
2013為城區(qū)8所學校安裝了錄播室,更新了初中學校計算機教室電腦設備,為全縣初中教師購置了電子備課筆記本電腦。
2014年更新了小學階段34所學校的計算機教室電腦設備,為全縣小學教師購置了電子備課筆記本電腦。
如今多媒體進課堂,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教學效果大提升,讓農村孩子開闊了思野,豐富了知識,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四、山溝里飛出金鳳凰。改革開放前,農村群眾重教意識淡薄,不少人認為孩子識幾個字,看住門戶就行了。改革開放以后,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fā)展,辦學條件的改善,富裕起來的農村干部群眾觀念大轉變。他們手里有了錢,在改變生產、生活條件的同時,開始重視對子女的教育。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只有400余人口的小山村,改革開放以來,全村大學畢業(yè)和正在上大學的學生有28人,其中研究生2人。
有一家兩口子都是農民,4個孩子,三個大學生,一個高中生。女兒師范畢業(yè)后脫產進修取得大專學歷,大孩子畢業(yè)于北京林業(yè)大學,現(xiàn)在北京工作,三孩子山東大學畢業(yè)后又考入四川大學上研究生,研究生畢業(yè)在太原航天研究所工作一段時間后又被推薦上博士研究生。
“黨中央真英明,改革開放鑄輝煌,農村教育結碩果,山溝飛出金鳳凰!”
這就是我一個老教育工作者,所經歷的改革開放40年的真切感悟。
從個人親身經歷談改革開放40年
2018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為了迎接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年份,中央已經決定要開展大張旗鼓的紀念活動。筆者也湊了個熱鬧,連續(xù)寫了《改革開放40年—集體主義的衰落與個人主義的興盛》、《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滾滾政治風雷(上、下)》等文章。
文章發(fā)出后,出乎筆者的意料,受到很多讀者的關注。許多讀者紛紛留言,或肯定,或反對,或商榷,令筆者受益匪淺。
也有一部分讀者,因為立場觀點不同,對筆者進行謾罵、人身攻擊。有的讀者猜測筆者的家庭出身、現(xiàn)在的職業(yè),追問筆者為啥這么起勁地為改革開放叫好?
是啊,我為啥這么起勁地為改革開放叫好?
一個人的出身、經歷、接受的教育、知識結構,決定了一個人的看問題的立場觀點方法。筆者借此機會,把個人的心路歷程梳理一下,算是對讀者的一個答復,對自己的一個交代吧。
在正式寫之前,把筆者寫的自傳發(fā)出來,游戲筆墨,供君一笑:
逆行齋主小傳
逆行齋主者,遼西人氏,生于偏遠山村,長于海濱城市,耕讀傳家,禮義為本。自幼喜讀詩書,最愛忠臣孝子。及成,于諸子百家、三教九流多有涉獵,專則不精,博而不廣。所思皆拔于流俗,行事常出人意表;身居陋室而胸懷天下,手無一文卻暢談古今。三十未立,四十猶惑,五十不知天命。時人多側目,冷眼嗤笑,仍不思悔改,愚魯遲鈍若此,故曰逆行。
閑話說完,現(xiàn)在言歸正傳。
筆者出身遼寧省西部一個貧困地區(qū),曾是全國十大貧困地區(qū)之一,現(xiàn)在也不算富裕。據(jù)父母講,祖上輩輩都是貧民,屬于典型的“根紅苗正”。
筆者出生于1966年,恰逢“”剛開始,所以可以說是““””的產物。等到有點懂事的時候,“”已經到中后期了,最激烈的時候已經過去了。
那時還是人民公社,生產大隊,生產小隊。我們家所在的生產小隊是二隊,在大隊八個小隊中屬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大概在前三、四名的樣子。
當時實行的公社社員工分制,一個勞動力到生產隊出工一天記多少分。到了年底,把生產隊一年的收入(主要是糧食,外加很少的副業(yè)收入)和一年全隊所有勞力的工分總和進行相除,就算出一個勞動日值多少錢了。在我的印象里,我們隊基本在一天值2角錢上下浮動,最好的一年一天4角,最差的一年一天2分。因為當時一盒火柴2分錢,所以大人們開玩笑說,干一天活,掙一盒火柴錢。有一年一生產小隊日值8角錢,可把我們二隊人羨慕壞了。
看到有的文章說,人民公社的時候,社員一年到頭給隊里干活,不僅掙不到錢,還得倒搭。這話不全面。當時農村采取的是“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核算方式。社員掙工分,隊里按人口分口糧,也就是社員用自己的工分買口糧。如果一個家庭里面男勞力、好勞力多,小孩、老人少,那么這個家庭掙的工分就多,除了扣去口糧款外,還能分到一些錢。相反,如果一個家庭男勞力、好勞力少,小孩、老人多,那么這個家庭掙的工分就少。掙的工分不夠口糧款,就得把差額的部分給隊里補上,這就是所謂的“倒搭錢”。
當時我們那片,一般一個男勞力一天10分,女勞力8分,半大勞力5、6分。一個好勞力,一年能掙3000多分,婦女2500來分,半大孩子1600來分。一個好勞力一年掙的工分,大概可以抵得上2到2.5人的口糧款。也就是說,一個好勞力除了自己之外可以養(yǎng)活1到1.5個人。現(xiàn)在有網友說那個時候一個人可以養(yǎng)活七八口人,那是不了解情況。
所說的養(yǎng)活,也就是勉強能吃飽,吃好、吃的營養(yǎng)想都別想。遼西地區(qū)主產玉米、高粱,所以我們那里的主食一年到頭就是玉米餅子、高粱米飯。也就是過年期間,生產隊每人分2斤白面,1斤大米,年三十吃頓年夜飯,正月初一吃頓餃子,也就不剩啥了。筆者從小到大吃的夠夠的,就是到了現(xiàn)在,有時去飯店,朋友說,點點玉米餅子吧,剛下來的。筆者都說,你們吃玉米餅子吧,我吃夠了,來盤餃子。
主食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吃的沒有油水。那時別說豆油、色拉油,就連豬大油都沒多少。好的年景,過年時殺一口豬,豬肉大半賣了,少半腌制起來,可以吃到六七月份。把豬的生油熬制成熟油,放到罐子里,這就是一年全家人的食用油了。不好的年景,養(yǎng)不起豬,過年時到集上買幾斤肉,不出兩月就吃完了,只好一年到頭不見葷腥。有一回,看到一個網友言辭振振地說,那個時候沒有地溝油。筆者不禁啞然失笑,別說地溝油了,啥油都沒有。要是有地溝油,老百姓搶都搶光了。
在遼西農村,最難過的是春天三、四、五幾個月。那時冬天儲存的土豆、地瓜、白菜、蘿卜基本都吃光了,新的蔬菜還沒下來。每天就是咸菜條就玉米餅子,真是很難下咽。筆者談戀愛的時候,女朋友問我,你小時候的理想是什么?我回答說,一天三頓飯,頓頓有菜吃。
那時生產隊還有一項任務,交公糧。這個“交公糧”可不是現(xiàn)在網上流行的意思(壞笑),是把打下來的糧食交給國家,不少那個時候的小說、電影都有這方面的內容。那個時候的糧食政策是“統(tǒng)購統(tǒng)銷”,每個生產隊根據(jù)土地面積、肥沃程度,公社定一個指標,我們隊基本是每年8萬斤。
向國家交公糧本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有時執(zhí)行起來操作不好,就容易出事。
當時是計劃經濟,每年初中央召開計劃會,各省上報當年的主要經濟指標,比如鋼鐵、煤炭、糧食、棉花等。當然這個指標也是由公社、縣、地區(qū)層層報上來的。左傾思潮在中國一直很有市場,表現(xiàn)在經濟工作上,就是各項指標都要逐年遞增,誰增加的少了,誰就是“右傾”,那可是大問題了。記得一本小說,寫一個省委書記,在計劃會上,看別的省份各項經濟指標都訂的很高,他也不甘落后,不敢落后,一個晚上修改了五次。這就是歷史的“大躍進”。
這股風,到現(xiàn)在也沒剎住。君不見,各省的GDP加起來,比中央的高出一大塊。今年好點,各省開始擠水分,下調GDP指標,遼寧更是一下子整到負數(shù)。
后來,周恩來、陳云等在經濟工作一線的中央領導人覺得這樣下去,中國的經濟肯定受不了,決定把這些浮夸的指標往下調,力求符合實際一些。這就是歷史上的“反冒進”。
后來的事,大家也都很清楚了,“反冒進”被批判,“反反冒進”。
農業(yè)和工業(yè)、商業(yè)有很大不同的一點在于,農業(yè)就是靠天吃飯,偶然性很大。上一年大豐收,也許下一年就顆粒無收。不像工業(yè),不管咋樣還有規(guī)律可循。問題在于,指標都是年初參照上一年的數(shù)字訂的,如果中間遇到旱澇災害,到了秋天就有可能大幅度減產或顆粒無收。如果政治環(huán)境寬松,基層官員敢于反應實際情況,上面也會調整指標。問題在于在“反反冒進”、反“右傾”的大帽子下,沒有幾個公社書記、縣委書記敢于如實報告,上面也不了解具體情況,仍按原計劃征收公糧,這就造成了災荒。所以劉少奇在七千人大會上說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筆者出生的時候,“”的狂熱已經基本過去,農業(yè)生產也開始恢復。所以在筆者身邊沒看到餓死人的事情發(fā)生。但在閑聊的時候,筆者的母親說,前三胎都沒保住,生下來就死了,當時也沒條件請醫(yī)生看,估計是大人營養(yǎng)不良,胎兒發(fā)育不好,抵抗力不行。
那時農村人最大的希望就是離開農村,變成城鎮(zhèn)戶口,吃商品糧,我們叫“吃大本”。路遙的電影《人生》對此有生動的描寫??僧敃r高考還沒恢復,你就是學習再好,高中9年級一畢業(yè)就得回到農村。唯一的出路就是當兵、提干。
就這樣,筆者一直農村待著,上小學,讀初中,進高中。1983年(那時已經恢復高考了),筆者考進了大學,來到城里。
中國農村是從1980年前后開始土地家庭承包制的,我們那里具體是哪年開始的筆者有點記不清了,也就是前后。前兩年沒感覺到什么變化,感到變化大的是2015年春節(jié),筆者大二寒假放假回家串門,看到我們組(當時人民公社已經改為鄉(xiāng),生產大隊改為村,生產小隊改為村民小組)有的人家竟然有成袋的大米、白面。
再后來,筆者大學畢業(yè),留在城里,干過新聞記者,當過國企職員,民企打工仔,娶妻生子,買了房子。雖沒大富大貴,倒也衣食無憂,一天三頓飯,頓頓有菜吃的理想自然實現(xiàn)了。
筆者每年都會回老家?guī)滋?,親眼看到農村的變化。從開始的手表、收音機、自行車“老三樣”,到彩電、冰箱、洗衣機“新三樣”;從土屋、平房、瓦房到二層小樓;從摩托車到小汽車。現(xiàn)在,農村的年輕人在村里的基本不多了,很多都外出打工;不少年輕人在縣城買房子,為了方便小孩在縣城讀書。
筆者毫不諱言自己是改革開放的得利者。沒有改革開放,筆者可能一直在遼西貧困山區(qū)種地,接受不了高等教育,接觸不到現(xiàn)代文明,享受不到現(xiàn)代都市生活。以我個人的親身經歷和周邊所見所聞,改革開放40年,給中國農村乃至整個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筆者能生活在這個偉大的時代,親生經歷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偉大變革,也算不枉此生了。
當然,也無需諱言,40年的改革開放到現(xiàn)在,也積累了不少問題,諸如貧富差距過大、環(huán)境污染、官員腐敗等。相信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的繼續(xù)進行和不斷深化,這些問題一定會逐漸得到解決。
為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點贊。
改革開放40年個人感受
改革開放40年,我們都是經歷者、參與者和受益者,感受頗深。
一是國家綜合國力不斷提升,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了,物質富足,精氣神揚,追求美好。
二是辦事越來越便捷了,行政越來越高效了,放管服、六個一、有智慧、講信用、有監(jiān)督。
三是體制越來越健全了,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不斷現(xiàn)代化,各項改革全面推進。
四是城市鄉(xiāng)村越來越美麗,文明程度提升迅猛!規(guī)劃合理,布局有序,環(huán)境達標,管理有方,全民參與。
五是對個人來說,工作越來越順利,職務得到提升,收入不斷增長,謀事創(chuàng)業(yè)干勁十足。
六是風景線悅讀會成立三年了,活動豐富,內強素質,展示風采,名聲在外,點贊不斷。姐妹們越來越美麗了,如花綻放,似水柔情,能頂半邊天!
祖國明天會更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