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熱愛土地為話題的散文:哦,我熱愛的這片土地(2)
三
昔日,祖輩們在這里耕作,面朝黃土背朝天,年復(fù)一年的在揮汗如雨中收獲他們微薄的希望。如同一只老母雞為了給它的小雞雛找尋幾粒麥谷,要在一大堆草垛前刨上一下午一樣。
這里雖然土地面積寬廣,但干旱缺水難以灌溉,父輩們只好種上洋芋、蕎麥,也種少量小麥。引來渠水澆灌,千窟窿萬眼睛的山地就像漏斗一樣,水不知跑到哪兒串門去了,地里反而扯出了幾個大窟窿。鄉(xiāng)親們只好抽時間找各種東西想盡辦法堵窟窿,大窟窿前腳堵后腳開,堵住了地頭的,扯開了地心的,可是難死了愁壞了這里的莊稼人。
貧瘠干旱的土地無法養(yǎng)育出肥實的莊稼,正如面黃肌瘦的母親無法喂飽自己的乳兒一樣。蕎麥開花時,那粉白的碎花疏疏落落、搖搖曳曳,在山風中支離抖顫,如惆悵無助眼含淚花的孤女,美得讓人心碎。鄉(xiāng)親們樂觀地說:“洋芋開花賽牡丹”,還真是呢,洋芋開出花來也很美,是彩色的,星星一樣的花朵攢到一起形成一個大花球,點綴在綠葉之中。站在山頂望去,漫無邊際的田野里山坡上,一片一片蕎麥仿佛錦緞迎風招展般美麗。更多的是碧海繁星般的洋芋,山山洼洼、溝溝壑壑,到處是洋芋地。
最難忘墳嘴坡頂上的山地,層層疊疊形成梯田,家家戶戶都只種洋芋。放假期間,念書的孩子們跟著大人在那兒勞作,把著鋤,彎著腰,鋤草涌土。手上磨出了泡也要咬著牙堅持。火一樣的太陽燒烤著山腰,草帽下,汗水順著額頭鬢角流到鼻尖上,又滴到田里摔成八瓣。有時汗水順著臉頰進到嘴里,咸咸的味道讓我們清楚,人生并沒有太多的甜讓你去沉醉,生活的酸甜苦辣只有親自嘗過才知道個中滋味。
這都不算什么,銘刻在記憶里的是,鄉(xiāng)親們拉著笨重的架子車走陡峭而又漫長的山路時,背上的大汗浸濕了襯衣,緊貼在脊背上的汗?jié)n,如刀具劃過我的心。太陽炙烤下無邊無際的大山里干涸的大白土之上無休無止的體力勞動,就像旅者在沙漠的腹地艱難跋涉,希望是那么遙遠那么微茫,任憑汗水流盡,任憑力氣耗干,任憑意志掙扎搖擺……多么不易啊!現(xiàn)在的孩子有幾個能真正認識到“粒粒皆辛苦”“一餐一飯,當思來之不易”的深刻呢?又有幾人能明白父輩們春種秋收披星戴月的苦衷呢?
秋收時,鄉(xiāng)親們都是帶足了一天的干糧,來個全家總動員,大人小孩一起上陣,在半山腰挖土豆。新挖的土豆個個如人參娃娃惹人喜愛。踩在疏松而酥軟的大白土上,宛如踩在蓬松的雪堆上,一踩一個又大又深的腳印子,鞋里裝滿了土。有時,踩到中空的老鼠洞,整條腿都陷進去了,毫無防備的被摔個大跟頭,這些意外情況經(jīng)常會弄得人哭笑不得。
勞動果實要運回家里,從坡頂往山下路邊轉(zhuǎn)運土豆可是個苦差事,需要有力氣的人一袋一袋往山下背。背著重物下坡真不容易,看到有的大人兩腿抖顫得連他自己都要笑出聲來,還要預(yù)防土豆?jié)L落出來。這樣的勞動機會和勞動場面,有汗水,有收獲;有歡樂,也有辛酸,更多的卻是無奈和惆悵啊!
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法則代代沿襲,輩輩都懂。一年中的半年時光,這里連綿的大山多數(shù)都干旱荒蕪,草木稀微。季風吹來,黃土飛揚,讓人睜不開眼睛。若逢著風調(diào)雨順的年景,雨水就充沛,春夏時節(jié),山上才有了生氣。
當春雨淅淅瀝瀝如美酒般灑落時,村里村外,凡是能走山路的小孩,都準備去山上撿地皮菜。那時的家鄉(xiāng),冬春時節(jié)根本沒有新鮮蔬菜,普通百姓家除了咸菜還是咸菜。春雨如細絲一般在頭頂飄灑著,孩子們手拿洋瓷大茶缸或其它物件,在蓬蒿和雜草叢中撿拾著地皮菜。有的身披塑料布,有的身穿大人的衣服,那時候雨傘是絕無僅有的,即便家里有一把油布大傘,大人們害怕小孩子拿出去弄壞了,也舍不得給。
天晴了,云淡了,成群結(jié)隊的螞蚱在我們眼前腳下紛亂地蹦著跳著,雜亂的野花帶著露珠,此時如星星點點含淚的眼。空氣清新極了,彌漫著花草的清香。伙伴們?nèi)缑鄯鋬汉麅阂粯用β悼蓯?,用稚嫩的雙手采集天地之靈氣。我們踩著露水,撥開雜草,發(fā)現(xiàn)山坡上地皮菜那么多那么肥實,碩大如同泡發(fā)好的黑木耳。撿起干凈又朵兒大的,帶回家里,給一家人做包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