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優(yōu)秀作品專欄 > 教育心得 > 家庭教育心得:合理懲罰孩子

家庭教育心得:合理懲罰孩子

時間: 曉晴1082 分享

家庭教育心得:合理懲罰孩子

  眼下,隨著家庭教育知識的日益普及,“重教輕罰”已成廣大家長的共識。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懲罰是打罵的代名詞,因而常常在報刊上見到少數(shù)家長對孩子罰站、罰跪、罰餓甚至虐待孩子致死的報道,這些家長便是對懲罰缺乏正確的理解和把握。

  其實,懲罰的方式多種多樣,打罵只是其中的一種,是懲罰的極端性行為。錯用、濫用懲罰以致不負責任地對孩子的肉體和心靈施暴,會加重孩子的逆反心理,長此以往就會使懲罰失效,導致最終“管不住孩子”;而適當、適時、合理科學的懲罰卻能對孩子起警戒作用,促使孩子改正錯誤,從而收到以罰助教、以罰代教的效果。

  懲罰不當是會出現(xiàn)一些負面作用的,盡管如此,在實際的教育過程中,懲罰是不可避免的。比如當孩子缺乏自制力、認識能力時,要解除其不良行為只有用懲罰。同時,要使孩子發(fā)展成為一個完整的個體,一個具有七情六欲的正常人,就應該體驗各種情感。如果不體驗被懲罰的悲哀,也就不可能體驗到獎賞的快樂。關鍵是要罰得得當。

  一是弄清情況。沒有調(diào)查就沒有發(fā)言權。懲罰總是在孩子做了一件錯事或違背了某種規(guī)定以后采用的。要懲罰孩子,必須先了解他做了什么錯事、違反了什么規(guī)定,更要弄清楚他為什么會犯這個錯誤,為什么會違背這個規(guī)定。在現(xiàn)實中,家長往往比較沖動,當懷疑孩子做錯了什么或者聽到老師、朋友、鄰居等關于孩子問題的一些猜測,便不問青紅皂白,怒火中燒、大發(fā)雷霆,根本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極容易誤會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弄清楚情況相當重要,事實清楚,你采用的懲罰手段就會比較切合實際,孩子也會心服口服,教育的效果就達到了。

  二是及時懲罰。家長一旦發(fā)現(xiàn)孩子的行為有錯,只要情況許可就應立即予以相應的懲罰;如果當時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場或正在公共場所)不允許立即作出反應,事后則應及時地創(chuàng)造條件盡可能使孩子回到與原來相似的情境中去,家長和孩子一起回顧和總結當時的言行,使他意識到當時的錯誤行為,并明確要求他改正。當錯誤行為已過去很久,再執(zhí)行“懲罰”,效果則大打折扣。

  三是莫翻舊帳。家長應就事論事,有許多父母因孩子犯了某一錯誤,就揀起“陳芝麻、爛谷子”的往事,將孩子數(shù)落得一無是處,這不僅會引起孩子的反感,也會使孩子覺得自己再無做好人的機會,從而喪失自尊心、自信心。

  四是指明出路。懲罰不是目的,讓孩子引以為戒,改正錯誤才是歸宿。家長要態(tài)度明確,跟孩子講清楚他應該怎么做、達到什么要求或標準,否則有什么樣的后果。如孩子有亂丟東西、不愛整理的習慣,家長在懲罰時就應該讓他自己收拾好東西、整理好房間。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辭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家長不給“出路”,孩子改錯就沒有目標,效果就不明顯。

  五是要求一致。切忌不能隨自己的情緒來選擇懲罰的力度。情緒好,則對錯誤可以輕描淡寫;情緒不好,輕錯重罰,甚至無過受罰,父母小題大做,會使孩子感到有失公理。如果此時父母再因不能自制而使懲罰無限制地升級,則往往會激化孩子對父母的反抗情緒。因此,建議父母切勿在醉酒之后或自己心情不佳、情緒低落、脾氣暴躁時懲罰孩子,以免過激失態(tài),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和威信。要求一致還指父母雙方在對待孩子錯誤上的態(tài)度應該一致,不能意見分歧,莫衷一是,這樣會使所有的懲罰失效。

  六是懲罰適度。父母給孩子的懲罰,要因人因事而定。懲罰過重容易引起孩子的對抗情緒,太輕了又不足以使孩子引以為戒。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nèi)向,敏感,對這樣的孩子,也許瞪他一眼,或者冷落他一會兒他就受不了了。而有些孩子則比較皮實,即使父母打他的屁股他也不覺得怎樣。因此,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是個怎樣的孩子,以免懲罰過度或無效。另外,父母也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懲罰孩子,如果在公共場合,或者孩子所犯錯誤不那么嚴重,就不要用過于嚴厲的方法對待孩子。

  七是事后說理。家長和孩子之間存在著教與被教的關系,但教育孩子仍當以理服人。懲罰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因此,懲罰之后必須要及時與孩子說理,否則,孩子在忍受了懲罰之后仍會依然如故。家長在罰了孩子以后要通過說理、剖析的方式使孩子明白他為什么會受罰,知道犯錯誤的原因,講清楚如果堅持犯下去將有什么后果。因此,讓孩子明白自己受罰的原因才是根除錯誤的關鍵,說理是懲罰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步驟。不能罰也罰過了,哭也哭過了,但孩子依舊對錯誤“模糊不清”,這就失去了“罰”的意義。

  八是點到為止。在教訓孩子的時候要說理,但是,這時的說理要就事論事,用孩子能理解的話語來講,切忌抽象地講大道理,要愈簡潔明了愈好。在現(xiàn)實生活中,常常看到母親數(shù)落孩子,滔滔不絕,反復嘮叨,孩子愈聽愈糊涂,愈聽愈不耐煩,最終產(chǎn)生逆反心理,索性不聽、不改了。因此,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務必改掉愛嘮叨的毛病,凡事點到為止,然后觀察孩子的反應再采取適當?shù)膽獙Υ胧?/p>

  懲罰絕不等于體罰,更不是傷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視,不是為了讓孩子難堪,打擊孩子的自信心。懲罰的目的是喚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其目的是讓孩子明白,必須對自己的行為擔負責任。研究懲罰的藝術,才能真正達到懲罰的目的,讓孩子更為健康地成長。


  【本文作者:王福強(微信公眾號:王福強的小院)】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3860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