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小學生讀書演講稿
2017年小學生讀書演講稿
讀書給了我知識,讀書給了我樂趣,讀書更給了我力量。 學習啦小編為你分享了2017年小學生讀書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到你。
2017年小學生讀書演講稿篇1
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請讓我們一起來紀念這個讀書人的節(jié)日。4月23日是世界文學的象征日,塞萬提斯、莎士比亞、維加等許多世界著名作家在這一天出生或逝世。1995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每年的這一天定為“世界讀書日”,鼓勵人們發(fā)現(xiàn)讀書的樂趣。
幾年來,“世界讀書日”已成為許多國家讀者的一個節(jié)日。培根說:“讀書在于造就完全的人格。”正因如此,所有發(fā)達國家不論高層還是平民,都把讀書當成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即使在網絡高度發(fā)達的美國,公共圖書館的持卡人數(shù)仍高達1.48億,即每兩個美國人就有一人持有讀者證;據(jù)統(tǒng)計,美國國民去公共圖書館的人次數(shù)是觀看足球、籃球、棒球、曲棍球合計總人次數(shù)的5倍多。
俄國人之酷愛讀書舉世聞名,在莫斯科的地鐵上,隨時可見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在專心捧讀。并且,這些捧讀者中讀的都是大部頭的托翁、陀翁等蘇俄大師的名著。
日本人愛讀書也是舉世公認的,在日本的電車、巴士上,無論是衣冠楚楚的上班族還是身穿校服的學子,差不多都在專心看書。
猶太人更愛讀書。在每一個猶太人家里,當小孩子稍微懂事時,母親就會翻開《圣經》,滴一點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經》上的蜂蜜。這個儀式的用意不言而喻:書本是甜的。猶太人的墓地里常常放有書本,因為“在夜深人靜時,死者會出來看書的”。當然,這種做法有一些象征意義,即生命有結束的時候,求知卻永無止境。猶太人家庭還有一個世代相傳的傳統(tǒng),那就是書櫥要放在床頭,要是放在床尾,就會被認為是對書的不敬。
我國是舉世聞名的文化大國,歷代重視教育與讀書。古代有許多刻苦讀書的感人故事,比如“鑿壁偷光”的匡衡、“囊螢映雪”的車胤、懸梁刺股的孫敬和蘇秦、歐陽修的“三上”讀書、范仲淹苦讀的佳話等等,他們?yōu)闀?,為書而死,為書而樂,為書而苦,為書而貧,為書而瘦,幾千年來演繹了多少可歌可泣、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
又一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了,讀書日顧名思義就是要引導人們自覺讀書,并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讀書不僅僅是提高個人修養(yǎng)和健全人格的事,而應是提高全民族思想文化修養(yǎng)的大事。
為此,我們學校這樣倡議:打開書,讀吧;讀了書,聊吧!希望全校學生積極行動起來,使自己養(yǎng)成熱愛讀書的好習慣,把生命中的每一天都看成是讀書日。
2017年小學生讀書演講稿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年級×班的××,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智慧書》。
同學們,你們喜歡讀書嗎?不管怎么樣,請你拿起對我們人生有益的書籍,走入書的海洋。因為在那里,你會開闊視野、充實思想、豐富情感、改變人生,更能讓我們尋找到一份不同以往的自信與理想。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通過讀書,我們收獲了知識,也學會了許許多多做人的道理,更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
讀了《魯賓遜漂流記》,我被主人公魯賓遜的毅力所感動;讀了《白雪公主》,我為白雪公主的純潔而歡呼;讀了《丑小鴨》,我為丑小鴨人生中的挫折而傷心,讀了《雪人》,我被人與火爐的真摯愛情而動容;讀了《園丁與主人》,我為園丁拉森的聰明而自豪;讀了《賣火柴的小女孩》,我為小女孩的悲慘而難過……。
魯賓遜漂流到荒島以后沒有任何外來的幫助,在那么艱苦的日子里,他不僅要戰(zhàn)勝寂寞和孤獨,還要戰(zhàn)勝饑餓和疾病,更不能讓島上的野人捉住他。他的心態(tài)那么樂觀,他的意志那么堅強,他的求生欲望那么強烈!經歷了28年,終于他成功了,回到英國。
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寒風中賣火柴,賣不完,回家就要受到爸爸的訓打。在臨終前,從火柴光中看到了慈祥地奶奶,然后帶著微笑在寒風中離開了人世!
在讀書中,我逐漸領悟到了:從小到大過著小公主生活的我卻從沒有滿足過。當我拿到大橘子時,就抱怨它酸;當我拿到甜橘子時,又抱怨它小!賣火柴的小女孩那么可憐,她卻從沒抱怨過命運的不公!而我呢!有親人寵著,生活那么幸福,卻總是不滿足。還有那次我在學習過程中,遇見了一道題不會做,我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我心安理得的放棄了。和困難玩起了捉迷藏,最終困難把我捉住了。魯賓遜在那么艱苦的日子里,都沒有退縮過。而我呢?只為了一道題就退縮了,以后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一定要勇敢努力和它做斗爭,勇于面對現(xiàn)實生活的一切,即使跌倒一百次,我也要一百零一次站起來!
書是我們最忠誠的朋友,時光不斷流逝,而書卻讓我們永葆青春,書會給我們帶來智慧,帶來快樂,帶來陽光,帶來力量!讓我們一起幸福地分享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2017年小學生讀書演講稿篇3
自南北朝以來,就有給周歲的小孩“抓周”的民間風俗:在小孩面前擺上書籍、筆墨、玩具等小物品,從他抓取什么上預測他的性情、志趣或未來的前程。《紅樓夢》里賈寶玉“抓周”,面前的書籍、筆墨、烏紗帽一概不取,伸手只把些脂粉釵環(huán)抓來,氣得賈政老爺大罵他“將來酒色之徒耳”。
書籍是歷史的鏡子,讀書可以穿越時空隧道,與人類文明進行無障礙對話。今天可以同李白、曹操“對酒當歌”,明天則與高斯、阿基米德慨嘆“人生幾何”。西漢目錄學家劉向曰:“少而好學,如日初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愛因斯坦把“閱讀”當成了“悅讀。”他說:“我由于讀羅素的著作而度過了無數(shù)愉快的時刻。”
讀書真有趣,梁啟超先生曾寫過《學問之趣味》一文,他提出了“把做學問當作人生中的樂趣”的觀點。這個觀點和當前的“快樂學習”如出一轍。梁先生指出小孩子為游戲而游戲,游戲便有趣;為體操分數(shù)而游戲,游戲便無趣。他又說,鴉片煙怎樣會上癮?天天吃。“上癮”這兩個字,和“天天”這兩個字是離不開的。十年不跑步,兩條腿一定會廢了。每天跑一小時,跑上幾個月,哪一天不跑,腿腳便會發(fā)癢。
讀書上興趣了像倒吃甘蔗,越往下才越有滋味。趣味總是藏在深處,你想得著,便要進去。只要肯一層一層的往里面鉆,一定會被它引到欲罷不能的地步。
有了閱讀興趣,就要培養(yǎng)頑強的毅力,這當然得在時間上下功夫。時間哪里來?一個字“擠”。魯迅先生說:“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愿擠,總還是有的。”三國時期的叫董遇,很有學問。他對前去找他求學的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求學的人卻抱怨沒有時間,他說:“當以‘三余’,即‘冬者歲之余,夜者日之余,陰雨者晴之余’也。”宋朝名人錢惟演,“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讀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這告訴我們充分利用時間,要因地制宜,積少成多。據(jù)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一九八八年的一次調查,在以猶太人為主的以色列,十四歲以上的人平均每月讀一本書,平均每人的讀書量高居世界各國之首。還有人算過這樣一筆賬,每天擠出15分鐘看書,一年可以讀20本書。
重慶有句俗話說:“跟好人學好人,跟著端工學跳神。”這句話告訴我們另一個道理:讀書如同交朋友要有所選擇。比如《老夫子》之類的書籍純粹是搞笑,還有一些笑話荒誕無聊,當代的“鬼故事”充滿了迷信色彩,更有甚者一些“古書新解”變得是非不分,像這些書籍都不適合我們看。哪些書是我們的閱讀首選呢?我在這里建議同學們參考《人生必讀的五十本書》。此書例舉了許多名著精華,并概述了其中內容。如根據(jù)自己需求去對照,可能選擇起來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大海撈針,漫無邊際。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同學們趕快捧起心愛的書本,融入到朗朗的書香校園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吧!謝謝大家!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