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演講與口才>演講稿大全>教師演講稿>

大學教授生開學典禮的演講稿

時間: 智明1010 分享

  大學開學意味著,你的大學時光美好而又短暫,學會思考什么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學會思考做什么樣的人才重要。下面就由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大學教授生開學典禮的演講稿,希望你喜歡。

  大學教授生開學典禮的演講稿 篇【1】

  各位新同學,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又是一年迎新季。六月我們送走了2017屆畢業(yè)生,今天我們又迎來了2017級新同學,正所謂“鐵打的大學流水的學生”。大學以特殊的“吐納”運動,闡釋并履行著大學的基本使命與責任。不知具體從哪一年開始,每到畢業(yè)季和迎新季,大學校長和學院院長們都要發(fā)表畢業(yè)致辭和迎新致辭。每次的致辭還不能一樣,必須有點新意。今年的迎新致辭講什么?我前天晚上在從廈門回武漢的飛機上想了一個題目,叫做“大學因何而偉大”。曾經(jīng)覺得在迎新大會上講這樣一個題目有點不合適。后來我想,我們是教育科學研究院,我們都是在大學從事教育科學研究的人,講講大學問題,談談大學因何而偉大的問題,把一般性和專業(yè)性結合起來進行新生入學教育,也是很好的。大約一周前,也就是8月23日,北京大學校長林建華在2017年北大暑期戰(zhàn)略研討會上提出了一個全新的口號:把北大建設成為一所“偉大的大學”。這一講話旋即引起了巨大的社會反響,微信朋友圈都刷屏了。我也在朋友圈轉發(fā)時發(fā)了如下一點評論。“偉大”一出,“一流”黯淡?不過,“一流”也好,“偉大”也罷,本來都是中國特色愿景式動員式口號,都無法測量和檢驗,我等不要去較真。只是希望不要再出現(xiàn)一個“偉大大學”的指標體系和排行榜,在綁架了中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之后,再來綁架“偉大大學”。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我們看北大。我的朋友圈圍繞林校長的講話和我的評論也發(fā)表了很多評論。有的說林校長很可笑,這個講話終會成為中國高教史上的笑柄;有的說既然有“偉大的大學”,那是不是還有“光榮的大學”、“正確的大學”?有的說“偉大的大學”是不是要求有“偉大的教師”、“偉大的學生”?……總之,大家覺得把“偉大”和大學聯(lián)系起來,用“偉大”來修飾大學,不合適、很別扭、不習慣。我不這么看,我認為“偉大的大學”的提法比“一流大學”和“卓越大學”的提法都要好。因為它突出了大學的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當前的中國社會和大學關注大學的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太少了。“雙一流”建設和形形色色的大學排行榜,構建了一個“數(shù)字世界”,使中國的大學掉進了“數(shù)字陷阱”;學生發(fā)展和教師發(fā)展也為各種各樣的“數(shù)字”所困擾。進而到我們當前的社會,GDP指標、幸福指數(shù)、宜居指數(shù),等等,這些都實現(xiàn)了對文化、精神、價值的“數(shù)字屏蔽”。所以,我覺得在當前的社會文化狀況和高等教育發(fā)展現(xiàn)實之下,談“偉大的大學”比“一流大學”更具思想引領性,它引導我們?nèi)リP注為各種數(shù)字所遮蔽的大學文化品質、精神氣質、理想特質。大學的文化品質,植根于大學作為教育和人才培養(yǎng)機構之中。正如我校楊叔子院士所講,大學教育“是育人、非制器”,大學是培養(yǎng)人的,而不是制造器具和工具的。大學教育的目的和過程是立德樹人,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化野為文”。但在現(xiàn)實中,我們常常把“樹人”、“育人”中的“人”,理解為“人才”或者“人材”,把作為目的意義的“人”置換為工具意義的“人材”。這不能不說是現(xiàn)代大學教育的一種偏狹。另外一方面,大學也應該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文化高地”,要為國家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注入全新的文化價值理念,從而發(fā)揮文化引領作用,引領社會文化發(fā)展。

  大學的精神氣質,就如雅斯貝斯所說,大學是人類精神生活的殿堂,是進行理性思考的地方。理性思考的前提是獨立精神、主體性精神、批判精神,不流俗、不跟風,以追求真理為目的。在一個庸俗之氣流行和物欲喧囂的時代,更加需要大學保持和弘揚理性精神和高雅清靜的氣質,并要為改變當前的社會文化狀況而努力。大學的理想特質來源于教育的理想主義和面向未來的特性。小平同志1983年為北京景山學校的“三個面向”題詞中就有“教育要面向未來”。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yè),它要為一個尚未出現(xiàn)的世界培養(yǎng)一代新人。從人的角度而言,教育更是指向人的活動,它要培養(yǎng)自由全面發(fā)展的人,使人獲得作為人的本質,按照馬克思的理解,人的本質恰恰在于自由自覺的活動。理想是未來的理想,理想具有面向未來的特性。教育面向未來,到底面向誰的未來?是面向國家的未來、地球的未來還是人的未來?2015年11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發(fā)布了《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轉變》報告,這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成立70年以來,繼1972年發(fā)布《學為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和1996年發(fā)布《教育,內(nèi)在的財富》以后發(fā)布的第三份重要報告。報告提出了教育是“全球共同利益”(a global common good)的新理念。《報告》強調(diào),教育應該以人文主義為基礎,以尊重生命和人類尊嚴、權利平等、社會正義、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為可持續(xù)的未來承擔共同責任。教育是全人類的共同核心利益這一價值定位,將長期以來立足個體或國家層面思考教育的價值和作用,提升到全球和整個人類社會未來發(fā)展的高度。博科娃總干事指出:教育以權利平等和社會正義、尊重文化多樣性、國際團結和分擔責任為基礎;教育要為所有人建設更美好的未來。《2030教育行動框架》也提出了全納、公平、有質量的終身學習思想和行動框架。

  教育給我們以理想,給我們以未來觀念,讓我們在不甚美好的現(xiàn)實中仍然對未來抱有希望和憧憬。教育絕不只是接受現(xiàn)實和復制現(xiàn)有的社會秩序和全球秩序,絕不是任由現(xiàn)實所決定。教育中蘊含著重要的價值觀變革和社會變革力量。教育也絕不只是制造競爭實力強的人,將人打造為競爭工具——個人競爭的工具和國家競爭的工具,而是要培養(yǎng)具有全球公民意識的未來人。所以,21世紀的大學教育既負有功能性使命,也負有教化使命。教化使命意味著培養(yǎng)全球公民,并在一個多元、沖突甚至分裂的世界中不斷尋求共同的價值。大學因何而偉大?我想,大學是因理想而偉大,因人類理想而偉大,因面向未來而偉大,因事關全人類共同核心利益而偉大。所以,建設“偉大的大學”是比“世界一流大學”更好的一個提法,一個更切合大學文化特性的提法。我無意將迎新致辭變成為一次純粹的學術演講。就在上午10點左右,從微信朋友圈中看到我校物理學院葉賢基教授正在為2017級本科新生進行專業(yè)教育。葉老師和新生互動的第一個問題是“你為什么要來大學?”新生們有說高中不好玩,大學好玩些的;有說要造福社會與人類的;有說來尋找另一半的;有說掌握一技之長后再去改變社會的……看到本科新生們的回答,大家有什么感想?我們大家是碩士生和博士生,是研究教育學和心理學的,這就是我們要研究的課題和問題。而且這個課題和問題與我上面所講的“大學因何而偉大”也是密切相關的。同時,我也要像葉老師一樣,提出“你為什么要來讀研究生”這個問題,希望同學們結合教育學、心理學的思想和觀點來思考和回答這個問題。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和回答,可能影響你們?nèi)甑膶W習生活。謝謝大家。

  大學教授生開學典禮的演講稿 篇【2】

  各位來賓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在這里為2017級的本科新生舉行隆重的開學典禮。首先,我謹代表學校以及全體師生員工,向新同學們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嘔心瀝血哺育你們健康成長的父母親人和中學老師表示最誠摯的祝賀!

  同學們,你們今天走進的這座校園是中國的最高學府,每年都有一批像你們一樣,來自大江南北乃至世界各國的最優(yōu)秀的精英學子加入進來,傳承著北大優(yōu)秀的傳統(tǒng)和深厚的學術積淀,令古老的燕園永葆青春;更有一代又一代北大人走出象牙塔,把母??茖W民主、追求真理的種子傳播開去,發(fā)揚光大。

  北京大學是一塊圣地。她誕生于民族危亡、內(nèi)憂外患的危難之秋。作為中國第一所現(xiàn)代意義上的綜合國立大學,自建校之日起,北大就被賦予了變法維新、強國富民的歷史使命。在她107年的歷史長卷中每一頁都寫滿了北大人前仆后繼,為謀求民族獨立、國家解放和人民富強所做的不懈求索和拼搏。北大是中國新文化運動的中心、五四運動的策源地,是馬克思主義和科學、民主思想在中國傳播的最初陣地。李大釗、陳獨秀、毛澤東等一大批中國革命的中堅力量都曾在這里學習或工作過。無論是“一二.九”運動回蕩在紅樓的振臂疾呼——“北大,起來!”,還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西南聯(lián)大“剛毅堅卓”的校訓;無論是“”結束后的思想解放,還是改革開放以來的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北大的命運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在中華民族謀求獨立和解放、振興與發(fā)展的艱難歷程中,北京大學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要貢獻。

  北京大學是一座崇高的學術殿堂。這里成長著中國幾代最優(yōu)秀的學者,他們中間有我們的老校長嚴復、蔡元培、馬寅初先生;哲學大師馮友蘭、張岱年先生;我國近代物理學的先驅,楊振寧和李政道先生的恩師吳大猷先生,還有王竹溪、周培源先生等。當然還有現(xiàn)在仍活躍在學術前沿的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經(jīng)濟學家厲以寧先生等等。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校校友和教師中涌現(xiàn)出了400多位兩院院士。兩彈一星功勛中鄧稼先、郭永懷、周光召、于敏、朱光亞等12位科學家是北大校友。新人口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百萬次電子數(shù)字計算機、漢字激光照排技術等一大批重要的思想成果和科技成果在這里誕生。自2017年我國設立國家科技獎以來,北大共獲得20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4項科技進步一等獎,均位列全國高校之首。在六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有三位是北大的教師或校友,他們是我校的王選院士、中科院的黃昆院士和吳文俊院士。

  北大更是莘莘學子的樂土。我校文理醫(yī)并重,學科門類齊全,綜合學科優(yōu)勢明顯;這里有亞洲規(guī)模最大的高校圖書館。目前,圖書館老館改造工程已經(jīng)竣工,過幾天學校將舉行儀式,啟動圖書館老館的使用,屆時圖書館將擁有5000多個座位;我校有良好的教學和試驗條件,規(guī)劃中新教學大樓已經(jīng)啟動;這里大師云集,精英薈萃,人文氣息濃郁、學術氣氛活躍;未名湖的波光塔影、勺海的荷塘垂柳、燕南園的曲徑幽深,無不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北大的校園文化豐富多彩,在冊的學生社團有上百個,其中山鷹社、愛心社等學生社團已發(fā)展成為北大的品牌社團,其影響力已經(jīng)走向社會。北大是一所國際化程度很高的大學,國際交流活動十分活躍,僅今年上半年就有6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蒞臨北大;北大已經(jīng)與世界各地的200多所大學建立了校級交流合作關系,斯坦福大學分校、北大-耶魯暑期學校、北大-歐盟奧地利暑期學校等眾多學生交流項目,為同學們參與國際交流、拓展國際視野提供了廣闊的舞臺。

  2017年在北大百年校慶典禮上,當時的國家主席江澤民同志在致詞中說,中國需要建設若干所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隨后,在國家和社會的支持下,北大啟動了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大學計劃,即“985工程”。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幾代人的不懈努力,目前全校師生員工都在為這一偉大的歷史使命而努力工作,在座的同學們應該為能夠親身參與其中而感到自豪。

  同學們,從此刻起,你們將擁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北大人”,正如謝冕先生在《永遠的校園》中寫到的:“一旦佩上北大校微,每個人頓時便有被選擇的莊嚴感……因為這里是一塊圣地。從上個世紀末葉到如今,近百年間中國社會的痛苦和追求,都在這里得到集聚和呈現(xiàn)。”百年北大所形成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光榮傳統(tǒng)和“勤奮、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學風將在你們身上傳承下去,并被賦予嶄新的內(nèi)涵。“北大人”這個光輝的名字,不僅代表著智慧和才華,更代表著時代先鋒的責任和追求卓越的信念。此時此刻,當你們即將掀開人生的嶄新一頁的時候,作為校長我對你們提出幾點希望:

  第一,當年蔡元培老校長就曾經(jīng)提出“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北大之所以成為北大,就是因為北大人這種與生俱來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始終以國家富強、民族振興和人民幸福為己任。在新的歷史時期,北大人的使命在于傳播真知,啟迪智慧,繁榮學術,服務社會。希望在座的同學們能夠把業(yè)務學習與崇高理想結合起來,把書本知識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把實現(xiàn)自身價值與服務祖國人民結合起來。

  第二,北大具有兼容并包、學問至上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今天的北大,文理醫(yī)并重,在跨學科和前沿交叉學科領域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大學的學習不僅在于掌握了多少知識,更在于培養(yǎng)一種獨立思考的精神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今世界,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的速度更快,希望同學們珍惜在北大的四年學習時光,充分利用好北大良好的教學和科研資源,不僅要掌握扎實的基本功,擁有廣闊的知識面,訓練適合自身特點的學習方法;而且要培養(yǎng)強烈的求知欲和創(chuàng)新精神,為你們將來適應社會變革,不斷自我完善,進行終身學習打下好的基礎。

  第三,求真求知與人生修養(yǎng)并重是我校的一貫傳統(tǒng),希望大家不僅要注重知識養(yǎng)料的汲取,而且要重視錘煉自己的品格,不斷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要充分利用北大學科齊全、思想活躍、校園文化豐富多彩的優(yōu)勢,善于吸收人類社會的一切優(yōu)秀文明成果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大家不僅要謙虛謹慎,學會求知;更要戒驕戒躁,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第四,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一名大學生了,大學和中學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段,希望同學們能夠注重培養(yǎng)幾個方面的能力:包括正確地認識自我和自我定位的能力;心理上的自我調(diào)節(jié),以適應環(huán)境變化的能力;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正確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同學們,下一個滿月就是中秋節(jié)了,我想大部分同學今年將不能與父母親人共度佳節(jié),這也許是你們第一次離開家鄉(xiāng),離開父母的呵護,獨自面對一個嶄新的環(huán)境。這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jīng)之路。不過你們并不孤單,這里有和藹可親的老師,熱情開朗的師兄師姐們,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夠盡快熟悉新環(huán)境,融入到新的集體中。

  同學們,從你們背著行囊,告別家人,踏進北大校門的那一刻起,你們就已經(jīng)成為這所百年名校的嶄新一員,你的生命中將永久地烙下北大的印記,從此你將享受這印記帶給你的榮耀和成就感,與此同時,你更將承擔它帶給你的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感。同學們,四年的時光并沒有你們想象的那樣漫長,希望你們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志存高遠,奮發(fā)圖強,胸懷國家,心系人民,為創(chuàng)造北大更加美好的明天,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做出無愧于時代與歷史的貢獻!

  謝謝大家!

--------下一頁更多精彩--------

3210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