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質量演講稿3篇
教學質量是評判教學成果的標準之一,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存之本,是學校的發(fā)展之源,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于教學質量演講稿3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篇一: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隨著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新的教育理念早已深入人心,作為人民教師的我們也時刻在為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而思索,我也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不足之處請大家批評指正。
一、 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學風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保證
1.用制度約束學生:
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尤其是一個班集體,可以說嚴格的規(guī)章制度和嚴明的紀律是班級健康成長的前提。因而在管理的各環(huán)節(jié)、各階段都應該注意對紀律的教育,利用班隊會晨夕會認真宣講學校、班級等各項紀律要求,讓學生知道紀律的重要性,要讓遵守紀律成為學生的自覺要求,通過身邊的人和事教育學生,要讓他們體會到紀律與學習、生活等諸方面的關系與影響,從而做到“心中有紀律,我要遵守紀律”。
2、給學生樹立榜樣,充分發(fā)揮表率作用
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就是將自己一絲不茍的工作態(tài)度、工作熱情和不斷進取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難的決心和毅力,逐漸地潛移默化地轉移到學生身上。以身作則,時常會收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高尚的品格,是一種無形的感召力量,只有具備高尚品質,才會使學生感到可敬可信.愿意聽從其教誨,這是其一。其二,在學生中樹立榜樣,
讓學生去感受身邊的表率,更具有真實性,影響將更大。只要持之以恒這樣做,就一定會使班級向良好的方面發(fā)展。
3、用明確的目標激勵學生
大到班級,小到個人都必須有明確的目標,有目標才會有動力,比如我班每學期都確立班級目標,每次測試學生都確立切實的個人奮斗目標,并把目標貼在課桌的右下方,時刻激勵自己朝目標前進。
4、將心比心,關愛學生
“世界也許很小很小,心的領域卻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廣闊的心靈世界播種耕耘的職業(yè),這一職業(yè)是神圣的.愿我們以神圣的態(tài)度,在這神圣的崗位上把屬于我們的那片園地管理得天晴日朗.以使我們無愧于學生,以使我們的學生無愧于生命長河中的這一段歷史。”
5、積極協(xié)調任課教師,盡快形成對班級齊抓共管的局面
班主任是任課教師與學生聯(lián)系的紐帶,為了發(fā)揮任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應及時向他們通報班級的基本情況,虛心聽取他們對班級的要求和管理建議,力爭人人參與管理,盡快形成教育合力,形成齊抓共管的局面。
6、抓好班干部隊伍的建設
一個好的班干隊伍,既是班集體的核心力量,又是班主任最得力的助手。眾所周知,沒有得力的小助手,班主任將只能疲于應付,弄得自己焦頭爛額。所以本學期剛開始就民主投票選出了班委會,加強了管理力度,大力支持,大膽放權,鼓勵班干部放手管理,不要有后顧之憂,我告訴他們,班主任——我就是他們的堅強后盾。結果是使每項工作井然有序,落到實處,做到“班級的事,事事有人做,班
級的人,人人有事做,”通過讓學生參與管理,增強主人翁責任感和班級凝聚力,產(chǎn)生強烈的自我完善的愿望和競爭意識,既鍛煉了工作能力,增強了自信心,又促進了學生素質的全面發(fā)展。一個班級如果真能班風正、學風濃,就會為取得優(yōu)異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教師自身的業(yè)務素質、道德修養(yǎng)、人格魅力也影響教學質量的提高
一個自信自強,不斷挑戰(zhàn)自己的教師,是學生最喜歡的,一個充滿愛心的教師是學生最喜歡的,一個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師,是學生最喜歡的一個追求卓越,富有創(chuàng)新的教師,是學生最喜歡的。 我們都不會忽略這樣一個情況,通常好多學生是因為喜歡這個老師才愿意學這門功課。這些看似不經(jīng)意的小地方,也絕對不可小視。老師樸素端莊的儀表,得體暖心的話語,甚至一個贊許的眼神,回禮時深深的鞠上一躬,都會被學生銘記于心。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顆博愛的心。愛的教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師成功的基礎。教育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愛心的教師永遠不可能取得教育上的成功,也永遠不可能得到學生的歡迎。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教育的樂趣,因為我們每天擁抱的是一個新的太陽。只要你精心去照料他們,哺育他們,只要你幫助他們找回失去的自信,幫助他們挖掘內在的潛力,他們的能量是不可限量的。只有愛才能贏得愛。你愛學生,學生也會愛你。我們愛學生,一個很重要的表現(xiàn)就是相信學生,相信學生身上的潛能。鼓勵他們不斷自主探索。 一個教師,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書,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書。一個優(yōu)秀的
教師,除了愛學生以外,還應該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自己的業(yè)務。我們可以堅持寫教育日記,認真總結教育的得與失。例如:一堂成功的課,為什么會成功?有什么體會?一堂失敗的課為什么會失敗?把這些原封不動地記錄下來,時間久了,如果你把它們加以組合,那就是一條非常美麗的項鏈。它們就會發(fā)出奪目的光彩。
三、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金鑰匙。有了興趣,學習就不會成為負擔,而會成為一種執(zhí)著的追求。我國古代教育學家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一個人的興趣對他所從事的事業(yè)有無積極性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是教物理學科的,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興趣的重要目的是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習參與的積極性。一個對物理課不感興趣的學生,他會因為物理學習需要付出較多的時間而感到“枯燥乏味”。又煩又累而容易產(chǎn)生疲勞和厭倦;反之,如果他對物理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學習中必然精神飽滿,積極主動,由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不僅是完成教學任務的需要,也是為學生學好物理打好基礎。
該怎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方法上作一些總結。我采用的教學方法有:
1.設計物理情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即使是剛學物理的學生,頭腦中對物理知識的了解總有些“前科學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誤解。如在教“光的折射”現(xiàn)象時,介紹一個實驗情景:實驗裝置是一個玻璃槽中裝水,水中插上一個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貼一條用塑料紙剪成的魚,讓幾個學生各用一根鋼絲猛刺水中的魚,由于學生總認為眼睛所看到的魚的位置那么準確界定一樣,在這樣錯誤的前科學概念的影響下,自然出現(xiàn)在日常生活實踐中對一些自然現(xiàn)象憑自己的經(jīng)驗或直覺形成錯誤的判斷。教師把泡沫片從水中提起來,發(fā)現(xiàn)三根鋼絲都落在魚的上方,接著說:要知道這個道理,就得學習“光的折射”現(xiàn)象。這樣的引入,將光學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來,可操作性,創(chuàng)設的簡易實驗把學生帶人一個漁民叉魚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學生對新鮮事物好奇好動的特點,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這就為接下來用實驗研究光的折射結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認知起點。只有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物理情景,才能使教學內容變美、變活,深入到學生的心靈之中,實現(xiàn)物理教學的情感轉移,學生將對物理學和物理教師的情感轉化為學習的動力,這樣才能產(chǎn)生出藝術的效果。
2. 激勵成功,激發(fā)興趣
失敗是成功之母,而成功更是成功之母。“成功感”也是激發(fā)學生興趣的催化劑“成功感”的增強會對其興趣而產(chǎn)生和保持起到促進的作用。蘇霍姆林撕基指出:“只有在學習獲得成功而產(chǎn)生鼓勵的地方,才會出現(xiàn)學習興趣”,因此,要想使學習產(chǎn)生物理興趣,就必須設法使他們獲得成功。 要使每個學生體驗成功,必須有一個彈性的標準和要
篇二: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大討論發(fā)言稿
質量是生存之本。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提。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一個學校教育工作的核心,是教育發(fā)展的重要體現(xiàn)和永恒的追求,是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現(xiàn)在就如何快速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淺談我的看法:
一、學校教育教學管理者要與時俱進適時轉變領導者的角色
課程改革是教育教學改革的基礎和核心。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不是簡單的把教學大綱換成課程標準,把一個版本的教材換成多個版本教材的形式變化,而是從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育模式到評價體系的一次全方位、深層次改革,是建國以來最有影響力、最全面的一次教育改革,是基礎教育領域內的一場革命。這場從教育思想層面、教育方法層面、教育技術層面的革命性變革,對直接指導實施和組織推進課程改革的教育管理工作者的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做一個適應時代發(fā)展和課程改革的新型管理者,就要找準自己的角色定位,實現(xiàn)好角色轉變,不斷提高管理水平,推動教育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
(一)、從經(jīng)驗型管理者向學習型管理者轉變
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和動力是思想的更新。蘇霍姆林斯基說“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思想上,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沒有教育思想,沒有對教育、對新課程的理解和掌握,也就不可能有科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的教育管理活動。作為教育行政管理者,要引領師生走進新課程,實現(xiàn)課程目標,其自身必須有先進的、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學習是更新理念的基本途徑,管理者首先要成為學習者。教育局長、學校校長要帶頭學習新程理念,研究教育教學改革中出現(xiàn)的新情況和新問題,正確領導這場課程改革,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要學好《決定》和《綱要》,弄清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動因,理解新課程的目標,把握課程功能、課程內容、課程結構、課程實施、課程評價、課程管理的改革方向等等。要透徹解讀《課程標準》,了解學科改革動向,為宏觀管理提供依據(jù)。要系統(tǒng)深入學習國內外與新課程有關的教育理論知識,比如杜威的實用主義理論、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新興的建構主義理論、后現(xiàn)代主義思想,以及我國孔子、朱熹、韓愈、葉圣陶、陶行知等的教育思想,用新思想新理念武裝頭腦。要對照理論,反思自己的管理實踐,提煉適合本校的新課程實施策略,有效推動課程改革。要善于在學習中反思,在學習中研究,在學習中轉變,在學習中創(chuàng)新,不斷總結、不斷探索。實踐證明,簡單地“克隆”一個洋思或照搬一個安丘,都是十分幼稚的、也是不科學的,只有在學習中把別人的辦學思想與本校的實踐結合起來,才能走出一條改革創(chuàng)新之路。要通過學習,構建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育思想體系和理論體系,提出適應新課程改革的一系列辦學主張,為促進新課程改革深入開展和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奠定思想基礎。
(二)、從行政型管理者向研究型管理者轉變
在以研究性、探究性為基本特征的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各級教育管理者一定要在學習新知識、樹立新觀念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育形勢、管理對象、課程教材和管理方式,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方法,使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努力提高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科學化水平。當代著名教育家魏書生,從教師到校長、從校長到局長,就是由于一直沒有脫離教育教學第一線,專心致力于教育教學研究,才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才讓盤錦走向全國。慶陽二中通過調查研究,結合學校實際提出了一系列加強管理的制度和評價考核機制,才使學校在短期內發(fā)生了顯著變化。作為教育管理者,必須強化研究意識,完善規(guī)章制度,落實激勵措施。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與時俱進的“研究者”。研究新課改的重點有兩個:一是研究課堂教學;二是研究“學校新文化”建設。新課改的關鍵和主陣地在課堂,教育管理者的“用武之地”也在課堂。要管理和指導新課程改革,必須把管理的觸角伸到課堂,把管理的重心下移到課堂。要經(jīng)常深入學校、深入課堂,通過聽課、與教師學生座談,宏觀上了解課程改革實施情況,了解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點上解剖麻雀,面上典型引路,保證課改工作順利推進。另一方面,要組織教研人員積極深入課堂進行“診斷”,反饋教師的教學行為,提出改正意見和建議。要對大班額情況下如何組織學生進行探究和實踐活動,學生自主學習探索如何評價,以及課程改革后高考的要求和方式會有什么變化等問題,超前進行研究,及時總結得失,確保改革持續(xù)、健康、深入開展。要積極參與或主持實驗課題研究、成為“以校為本”教研活動的專業(yè)引領者。校級領導必須擔任新課程教學,善于聽、善于思、善于寫、善于說、善于評。要打破行政界限、強調學科無縫鏈接,建立基礎性、綜合性、拓展性和校本特色相結合的新課程培訓體系。大力推行教師集體備課制度,建立完善學習、研究、實驗以及學術交流的長效機制,切實轉變教學方式,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要消除差生概念,關注每一個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使全體學生在原有基礎上能不斷成長進步。 良好的辦學環(huán)境,獨特的學校文化,是推動新課程改革深入進行的決定因素。肖川指出,教育首先是一種文化行為。要堅持站在教育創(chuàng)新的制高點上,積極構建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學校文化,精心組織好以綠色校園創(chuàng)建活動為主線的學校文化環(huán)境建設,讓每一寸土地和空間都透出濃濃的書卷氣,為孩子們陶冶情操、獲取新知、開闊視野、放眼世界創(chuàng)設理想平臺和窗口。
(三)、從管理型教學管理者向服務型教學管理者轉變
新課改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指導思想,一切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學校的一切管理和教學活動都要緊緊圍繞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去安排,做調整。一句話,要實施好新課程,管理者首先要樹立為學生發(fā)展服務的思想,在服務中體現(xiàn)和履行管理職責。新課程自由度大,追求內容的生成性,對學校的管理和教師的專業(yè)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管理者必須樹立管理就是服務的思想,服務校長、服務教師、服務學生。同時還要服務社會、服務家長,實踐“教育就是服務”的精神。要結合區(qū)域教育發(fā)展實際,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意見。要把自己對課改理論的學習加工整理,舉辦不同層次的報告會或宣講會,引導廣大教師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始終用先進的理念引領和推動課程改革健康發(fā)展。要改變對學校實行全過程、全方位控制的傳統(tǒng)方法,通過及時組織學習教育新思想、新技術,迅速傳遞課改新理念、新信息,為基層學校和教師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革新教法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務。要堅決摒棄哪種一刀切,齊步走的形而上學的做法,允許學校、教師自主創(chuàng)新,允許各種管理思想、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同時存在,切忌以一種管理模式取代另一種管理模式,以一種教育現(xiàn)象取代或否定其他教育現(xiàn)象,為廣大中小學校及教師創(chuàng)造和提供競相發(fā)展,各顯其能、各展其才的寬松、和諧的制度環(huán)境。要把為教師專業(yè)成長提供技術支持和學術服務作為中心任務,從培訓內容、培訓基地建設、培訓經(jīng)費保障等方面作出具體規(guī)定,明確對象和任務,力爭使教師培訓工作經(jīng)?;⒅贫然?、專業(yè)化,為教師成長成才搭建平臺。
(四)、從長官型教學管理者向合作型教學管理者轉變
合作體現(xiàn)著一種思想觀念、一種工作態(tài)度、一種精神風貌、一種干群關系,每位現(xiàn)代教育管理者都必須具有這種合作的意識。一是要與高校和科研單位合作。教育行政部門的工作常常是外部管理多,制度約束的多,而以教育思想引領課堂內部專業(yè)化的研究、提升和指導少。引進高校和科研單位的人力資源和研究成果,才能實現(xiàn)行政單位與科研團隊的優(yōu)勢互補。二是要與有關黨政部門、社會團體合作。新課程倡導教育教學的開放性和實踐性,要實現(xiàn)新課標規(guī)定的一系列教育教學目標,單靠教育行政部門或學校是無法全部完成的。管理者要把視線向校外延伸,加強與人大、政協(xié)、計劃、財政、環(huán)保、衛(wèi)生、團委、婦聯(lián)、體育等部門的聯(lián)系與協(xié)作,為新課程爭取必要的政策和經(jīng)費,為開展教學實踐活動創(chuàng)造必要的環(huán)境和條件,形成全社會、各部門都能支持配合課改工作的新局面。同時,校際之間也要加強交流與協(xié)作,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取長補短,共同提高。三是教育行政部門內部之間相互合作。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直接代表政府組織和實施課程改革。在改革過程中,由于各地、各校的實際情況不同,出現(xiàn)的問題和困難很多。教育行政部門的管理者,不僅要走出去,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jīng)驗,更要組織本市各縣區(qū)教育行政部門之間廣泛開展交流研討,深化合作辦學,盡量把切合本地實際的典型經(jīng)驗總結推廣開來,提高整體管理水平。同時,教育局各科室之間既要按照各自分工,為新課改提供服務和支持,更要加強協(xié)作,共同研究制定有利于課改順利進行的政策措施,開發(fā)課程資源,形成工作合力,推動課改實驗扎實開展。四是校長、教師與學生的合作。合作是新課程教學的主要特征和基本內涵。一切管理和教學成果最終都要通過學生的個性發(fā)展來體現(xiàn)。在管理和教學過程中,校長和教師要蹲下與學生對話,與學生建立相互平等、彼此尊重、和諧融洽的教學關系,優(yōu)化教學過程,提高教育質量。另外,還要與家長合作,合理利用家庭教育資源。要與社會人員合作,吸納社區(qū)教育資源,共同走進新課程,建設新課程。
(五)、從粗放型管理向激勵型管理轉變
新課程改革核心是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學生各方面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改變以住只依照制定的相關文件例行公事,得過且過,敷衍塞責,走過場,搞形式的粗放型管理,同時對于課改中出現(xiàn)的各種矛盾和問題,有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管理策略。
管理最終都體現(xiàn)在評價上。以前那種學年或學期初定計劃、提目標,年終或期末算總帳的粗放型管理必須向重過程、重調動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激勵型轉變?!毒V要》指出,要 “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學業(yè)成績和甄別、選擇的功能,發(fā)揮評價促進學生發(fā)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明確將評價改革作為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并提出了評價改革的方向,這是新世紀對教育評價提出的新要求。教育管理者要自覺變“判別者”角色為“激勵者”角色,最大限度地促進學校發(fā)展、教師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努力把評價引導到“注重發(fā)展評價、注重過程評價、強調質性評價、強調多元評價、強調激勵評價”的正確軌道上來。對學校的評價,要倡導“立足過程,促進發(fā)展”的評價新理念,不僅要看學校的硬件建設、制度建設,看升學率,還要看學生綜合素質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更要看學校的長遠發(fā)展?jié)摿?。要依托評價幫助學校、教師、學生找準教和學的方向,優(yōu)化教和學的過程,提高教和學的質量,促進學校、師生共同持續(xù)進步。對教師的評價,要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評價的制度,促進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分析與反思,改進教學實踐,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要努力下移評價重心,把面向“過去”、面向“結果”的評價轉變?yōu)槊嫦?ldquo;未來”、面向“發(fā)展”的評價,由單一的書面考查成績評價轉化為多樣化的教和學的評價。要堅持定性、定量相結合,讓師生個性特長最大限度地得到張揚。對學生的評價,要切實改變以考試成績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方法,要從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的角度,改革學生評價體系。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且要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fā)展中的需求。要把學生的身體、心理、思維、創(chuàng)造等智力因素作為評價的重要內容,采取靈活多樣的方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身心素質和知識水平同步發(fā)展,共同提高。
教育管理是教育事業(yè)又好又快、和諧發(fā)展的助推器和內動力。促進教育管理者盡快轉變角色,更加適應改革發(fā)展的需要,是新課程背景下面臨的緊迫任務。廣大教育管理者只有堅持與時俱進、改革創(chuàng)新,才能真正完成角色轉變,更好地肩負起管理育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的神圣職責,不斷提升教育管理新境界,開創(chuàng)教育改革新局面。
二、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養(yǎng)和教育教學技能,適應新課改
新課程對教師的工作賦予了新的要求和內涵,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fā)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要創(chuàng)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tài)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因此,教師的任務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而且應該是“啟智,陶情,冶性,錘志的健體”。在新課程改革中作為實施主體的教師,在保持原有的職業(yè)素養(yǎng)的同時,還必須重新定位教育觀念,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完善自我,倡導終身學習,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培養(yǎng)一定的科研能力,不僅應做知識信息的傳授者,而且應當在學科領域的帶頭人,以嶄新的姿態(tài)投入到新課程改革中去。教師素養(yǎng)是新課程改革的基礎,也是新課程改革成敗的關鍵。
(一)、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倡導互動式教學
新課程要求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而轉變傳統(tǒng)教育觀念,首先應當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在現(xiàn)行的課堂教學中,受長期應試教育的引導,教師普遍觀點認為,教學的關鍵在于知識的傳授與訓練,教學過程就是知識的傳授和技能的訓練為主的過程,且技能的訓練是重中之中。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訓練為主線”的提法被廣大中小學教師奉為教學改革的指導思想,在教學中加以貫徹與實施。也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引導下,也確實培養(yǎng)出不少的高分生,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應試教育的弊端也逐步的暴露出來。人們逐漸感覺到這樣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除了能考出些高分,卻不能將理論付諸于實踐。而當今社會需要的是能適應社會發(fā)展的綜合素質的人才,因此我們必須改革我們的基礎教育。要徹底改變這種現(xiàn)狀,首先應當改革廣大教師的教育理念,倡導互動式的教學,改革傳統(tǒng)教學模式。教師不應再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和控制者,而只是教學活動的設計者與引導者。在進行教學活動之前,就設計好學生的思維活動和教學程序,在新課程中是行不通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應只是傳授知識完成任務,更重要的是啟迪、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引導學生善于把書本知識與自身體驗結合起來,激發(fā)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傳統(tǒng)填鴨、灌輸式教學,倡導互動式教學?!痘A教育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共同發(fā)展的,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教學互動質量和水平?jīng)Q定了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因為只有在師生的交互活動過程中,我們的教師才能清楚了解到學生們學習狀況,學習進度,掌握情況,以及根據(jù)學生不同的掌握情況對自己以后的教學活動做出相應的調整,以更好的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從而避免吃不飽、跟不上的情況發(fā)生。教學的多樣性、變動性要求教師是個決策者,而不再是一個執(zhí)行者。教師要創(chuàng)造出積極向上的班級氣氛,創(chuàng)造適宜于學生個體的學習環(huán)境,設計教學活動,表達出自己的教育理念。
社會在迅速的發(fā)展,知識在不斷的更新,教師就不可能再套用原來程序、規(guī)劃式的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改革實施過程中,全面把握教學過程中不確定性----教學目標結果的不確定性:知識、能力、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的多元取向;教學對象的不確定性:不用統(tǒng)一的規(guī)格、不用統(tǒng)一的評價標準,進行個別化教育;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課程的綜合性加大,教材、教參為教師留有極大的余地,得分點減少和淡化,得分點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師要費很多時間查找資料、補充內容;教學方法與教學過程的不確定性:教師有較大的自主性,將更為靈活地選擇與使用教學法,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支配的因素增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個體的差異,要充分考慮到這些教學過程中的不確定性,提高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獨立、創(chuàng)新精神,同時開放課堂,將課堂與學生個體實際生活聯(lián)系,從實際生活中獲得知識的感悟,同時又將書本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樹立民主、開放的教育理念,聆聽同學心聲
新課程改革要求對教師的角色進行重新定位,樹立民主、開放的教育理念,廣泛的聽取
同學的意見,聆聽同學的心聲。一直以來,我們的教師都把師生關系定位在一個一上一下不平等關系的基礎上的,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具有絕對的權威性。教師在內心上不接受不同意見產(chǎn)生,一方面,他們害怕自己的權威與地位受到威脅,另一方面則認為這樣的行為會擾亂教學秩序,而使原定的教學程序和任務難以完成。“我們有問題的同學先保留意見,等下課以后再個別討論。”這句話是我們在課堂上經(jīng)常聽到的。然而,同學們提問大都是即興的,在當時的環(huán)境與氣氛下,思維也是最敏捷的,且很多問題帶有共性,到了下課也很難再進入到課堂那樣的氛圍中去,問題也就不了了之。因此,我們教師應當學會尊重不同的意見,要在內心去接受,學會聆聽,哪怕學生提的問題不正確,借此,我們可以了解到學生們的思想,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從同學們的意見中不斷的修改自己的教學計劃。另外,還必須根據(jù)實際情況,適時的開展一些討論,而不只是簡單的按照原定的程序進行。學生們的思維永遠無法預定知道的,學生的理解程度、教學環(huán)境也都是教學過程中無法控制的。因此,我們唯有樹立民主、開放的教育理念,允許有不同意見產(chǎn)生。
(三)、運用多種媒體手段,調用多種感觀引導學生學習
現(xiàn)代通訊、網(wǎng)絡、視頻等技術的高度發(fā)達,對我們的教學也產(chǎn)生了很大的變化,因此,我們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手段,調用多種感觀引導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果和效率。我們經(jīng)??梢月牭浇處煴г?,“為什么同樣的一個問題,需要強調一次又次,講授一遍又一遍,而學生卻是錯了一次又一次。”老師弄不懂,學生也不明白。殊不知,長期的教師口授,以及黑板加粉筆,早就引起學生們對這些單一刺激的疲勞,純粹的填鴨、灌輸讓學生是左耳進右耳出,課上完了,上課內容也就隨著老師而忘到了一邊。而學習是一個多種感觀共同參與的一個復雜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長時間單一方面的刺激,必將使學生對這些刺激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出麻木,也就會出現(xiàn)學生似乎在認真的聽講、做筆記,卻根本在大腦中沒留下什么印象的現(xiàn)象了。因此,我們可以借助當今發(fā)達的多媒體技術,充分調動多種感觀來參與到教學中來,從而強化知識,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學習枯燥的一貫認為,從而轉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但同時也提高了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教師應當具備基本的多媒體操作能力,一定的計算機能力,否則不能正確操作多媒體設備反而會影響到教學無法正常的進行,起到相反的效果。同時,我們的教師還應當具有一定的媒體選擇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并不是媒體用得越多越好,我們還應當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對象,不同的教學環(huán)境,選擇適當?shù)慕虒W媒體。
(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生全方面的發(fā)展,提升綜合素質,倡導終身學習,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而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過分的強調競爭,使得有些同學把比自己強的同學視為眼上釘,前進道路上的障礙。一本好的參考書,課堂筆記一般情況下是不會借給別人的,比自己差的怕追上自己,比自己強的怕自己追不上,于時同學之間勾心斗角的事常有發(fā)生,造成不和諧的人際關系。更重要的是,在這種環(huán)境下,使得學生的人格和心理得不到健康的發(fā)展。要倡導高效、開放的學習方式,同時使學生在身體和心理上得到健康的發(fā)展,我們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改革,改變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明確的指出,新課程下的學習方式的著力點應當是合作式學習,探究學習和自主學習。一個人的智慧和力量終久是有限的,我們只有引導學生開展合作性學習,讓他們在學習中嘗到眾人智慧的力量,共同進步的喜悅。培養(yǎng)團隊協(xié)助意識,集體精神,這正是我們長期應試教育下廣大學生缺少的東西,唯有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在不斷獲取新知識的同時,思想不斷的進步,視野更加開闊。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人生,習慣是一種看不見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覺中養(yǎng)成的。學
篇三:提高教學質量發(fā)言稿
各位同事:
大家好!我認為學校教學成績的好壞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要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也不是一下就能提高的,需要一個過程。這個學期學校更加重視教學質量的提高,我覺得這對我們教師和學生都有好處。
從教師方面:
一、教師要不斷適應知識更新,社會的需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
二、備好每一堂課。俗話說不打無準備的仗,提高課堂效率的主渠道是備課,認真用心去鉆研教材、整合教材;認真用心去分析學生的知識起點、知識經(jīng)驗;充分考慮教學目標、重點、難點,做好教案;
三、上好每一堂課。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抓好課堂教學,保證45分鐘的教學質量,上好每一堂課,向課堂要質量,依據(jù)教案,調動課堂氣氛,把課上好上活,上出效率,上出學生的興趣。自己對自己的教學滿意了,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盡可能的以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
四、上課過程中一定要有師生之間的互動。通過相互之間的交流自己才能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知道自己的教學效果。如果我們上課時只顧自己在課堂上侃侃而談,而忽略學生的反映,學生聽一會兒肯
定會走神的,這樣的教學效果一定好不了。
五、上課多讓學生回答問題。特別是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對于那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我在課堂上要多讓他們發(fā)言,這樣能督促那些學生在上課時專心聽講。
六、跟家長多溝通。我校學生的家庭教育跟不上,大多數(shù)父母文化程度不高,有一部分學生的家長還外出打工不在家,學生放學回家后無人問津。這需要老師多與家長交流,注重學生回家后的教育,同時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自己管理自己,養(yǎng)成良好的自理能力。
從學生方面:
一、注意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如果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能促進其智力發(fā)展、成績提高;反之,就會成為智力發(fā)展的障礙,影響其成績的提高。
二、注意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往往缺的就是方法或學習方法不對路。這就要求教師教給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鼓勵學生多看課外書,注意積累運用。
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多閱讀課外書,并寫好讀書筆記,把學校圖書室、班級圖書角充分利用了起來,同時學生也學到了不少知識。
四、平時抓好差生,適當?shù)恼埣议L配合輔導,考試前做好充分、全面的復習,注意方法和效果等等,
相關文章:
1.勵志演講稿范文
5.精彩的演講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