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歷史學習方法 >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

時間: 維維20 分享

知識有重量,但成就有光澤。有人感覺到知識的力量,但更多的人只看到成就的光澤。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1

一、侵略與反抗(侵略史和抗爭史)

(一)鴉片戰(zhàn)爭(1840年~1842年)

1、了解鴉片戰(zhàn)爭的歷史背景:

(1)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成為最強大的資本主義國家,為了開辟國外市場、推銷工業(yè)品、掠奪廉價的工業(yè)原料。

(2)直接原因: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

2、知道《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中國近代史上第一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1)割地:割香港島給英國;

(2)賠款:2100萬元;

(3)通商:自南向北分別為廣州、廈門(四個經(jīng)濟特區(qū)之一,位于福建省)、福州、寧波、上海;

(4)協(xié)定關稅:英國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3、認識鴉片戰(zhàn)爭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

(1)中國開始從封建社會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中國近代史的開端。

(二)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1856年~1860年)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簡述英法聯(lián)軍火燒圓明園。1860年,英法聯(lián)軍攻入北京,火燒圓明園。

2、簡述俄國強占我國領土。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前后,俄國強迫清政府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占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150多萬平方公里。(俄國在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不費一兵一卒,卻得到了最大的好處)

(三)甲午中日戰(zhàn)爭(1894年~1895年)

1、知道甲午中日戰(zhàn)爭的主要戰(zhàn)役。

(1)黃海海戰(zhàn):(時間:1894年、地點:黃海大東溝、民族英雄:鄧世昌)

(2)遼東戰(zhàn)役(暴行:旅順大屠殺)

(3)威海衛(wèi)戰(zhàn)役(結果: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2、了解《馬關條約》的內容,并說明其影響。

(1)簽訂:1895年4月,李鴻章和伊藤博文;

(2)內容:

①割地: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1945年抗日戰(zhàn)爭勝利,臺灣回到祖國懷抱)

②賠款: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

③開工廠: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最早在中國取得辦廠權))

④通商:增辟通商口岸等。

(3)影響: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

(四)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1900年~1901年)

1、知道義和團運動和抗擊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史實。

(1)義和團運動的性質:一場反帝愛國運動。

(2)抗擊史實:1900年6月(庚子年),八國侵略軍兩千多人,由英國海軍司令西摩爾率領,從大沽到天津乘火車進犯北京。義和團奮起抵抗,侵略軍在廊坊被義和團圍困。最后狼狽逃回天津。

2、結合《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分析它對中國民族危機全面加深的影響。

(1)簽訂:1901年,清政府同英、美、日、法、意、俄、德、奧匈等國簽訂;

(2)內容:(諧音記憶:錢禁兵館)

①錢: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以海關等稅收擔保;(賠款最多)

②禁: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最能反映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或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

③兵: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扎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

④館: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3)影響:

①《辛丑條約》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②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tǒng)治中國的工具。

③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總結思考:結合具體史實說明中國是如何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深淵的?(三次戰(zhàn)爭、三個典型條約和三個影響)

(五)“侵略與反抗”給我們的啟示: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抗爭精神。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2

二、近代化的探索

近代化含義:所謂“近代化”,即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救亡圖強、尋求新出路的過程。具體指實現(xiàn)經(jīng)濟工業(yè)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西化”的過程。

探索史:1840年~1919年。經(jīng)歷了由技術、器物變革到政治制度變革再到思想文化變革的歷程。(特點是:層層遞進,由表及里,逐漸深入)

(一)洋務運動(技術變革) 時間:從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1、了解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chuàng)辦的主要軍事工業(yè)和民用工業(yè)。

(1)口號:(前期)自強;(后期)求富;

(2)主要內容:

①前期創(chuàng)辦軍事工業(yè):“自強”口號下創(chuàng)辦的軍事工業(yè):曾國藩創(chuàng)辦安慶內軍械所、李鴻章、曾國藩創(chuàng)辦江南制造總局、左宗棠創(chuàng)辦福州船政局;(諧音記憶:安江福)。

②后期開辦民用工業(yè):“求富”口號下創(chuàng)辦的民用企業(yè):李鴻章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chuàng)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

2、初步認識洋務運動的作用和局限性。

(1)性質:失敗的封建統(tǒng)治者的自救運動

(2)地位: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3)積極作用(進步性):

第一,引進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一些近代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xiàn)了第一批近代企業(yè)。

第二,為中國近代企業(yè)積累了生產經(jīng)驗,培養(yǎng)了技術力量。

第三,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4)消極作用(局限性):

①目的:為維護清朝的封建統(tǒng)治;

②結果:洋務運動破產,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

③失敗的根本原因:沒有觸動腐朽的封建制度。

(二)知道康有為、梁啟超等維新派代表,了解百日維新(政治變革)的基本史實。

1、戊戌變法的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

2、宣傳陣地:康有為、梁啟超創(chuàng)辦《萬國公報》,又組織強學會,定期集會講演。又把《萬國公報》改名為《中外紀聞》作為機關報。

3、四次上書:

(1)1895年公車上書揭開了變法維新運動的序幕。

(2)公車上書后,康有為又三次上書光緒帝。

4、百日維新主要內容(1898.6—9月)

(1)政治: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

(2)經(jīng)濟: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yè);(最能夠體現(xiàn)資產階級利益或最能反映改革性質的措施)

(3)文化:開辦新式學堂培養(yǎng)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chuàng)辦報刊,開放言論;

(4)軍事:訓練新式軍隊

4、作用:有利于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5、性質:資產階級改革(或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日本明治維新、俄國農奴制改革)

(三)辛亥革命(政治變革)

1、了解孫中山與同盟會。

(1)1905年,孫中山在東京建立統(tǒng)一的革命組織——中國同盟會(孫中山為總理;孫中山把同盟會的革命綱領闡發(fā)為:“民族”“民權”“民生”合稱“三民主義”;三民主義是孫中山領導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機關刊物:《民報》)(第一個全國規(guī)模的統(tǒng)一的資產階級革命政黨)。

2、了解武昌起義和中華民國的成立的史實。

(1)武昌起義:1911年10月10日,革命黨人在湖北武昌發(fā)動起義,攻占武昌,接著起義軍又攻占了漢口和漢陽,在武漢三鎮(zhèn)取得勝利;

(2)中華民國成立:1911年12月,宣布獨立的十幾個省的代表在南京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tǒng)。1912年1月1日(民國元年),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職,中華民國正式成立。

3、認識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

(1)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土改完成,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剝削的土地制度。)

(2)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3)經(jīng)濟上:為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4、結果:辛亥革命的果實被北洋軍閥首領袁世凱竊取,他建立起北洋軍閥統(tǒng)治。(辛亥革命失敗的根本依據(jù)是: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

(四)新文化運動(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

1、知道陳獨秀、胡適等新文化運動的主要代表人物。

(1)背景:新舊思潮發(fā)生了激烈沖突。時間:1915年

(2)主要陣地:《新青年》

(3)旗幟:民主、科學(德先生、賽先生)(也是新文化運動的主要思想主張)

(4)代表人物:進步知識分子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

2、了解新文化運動的主要內容

(1)前期內容:四提倡、四反對 (2)后期內容:宣傳馬克思主義

3、了解新文化運動的地位和作用。

(1)地位: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實質是一場反封建的思想文化運動)

(2)作用:

(積極作用)它啟發(fā)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

(消極作用)不過,新文化運動中也有對東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后來。

【標注:(1)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先行者是李大釗;(2)新文化運動的“新”指: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

(五)近代化的探索給我們的啟示(感悟):

1、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2、地主階級、資產階級不能改變中國的命運;

3、資本主義道路在中國走不通。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3

三、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

新民主主義革命是在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由無產階級領導革命,其目標是建立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共和國

(一)知道五四運動的基本史實,認識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1、五四運動

(1)導火線: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

目標: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

(2)經(jīng)過:

第一階段: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在天安門前集會,隨后游行示威;

第二階段:6月3日后,上海工人舉行罷工,商人參加罷市,支持學生斗爭。

①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最能體現(xiàn)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賣國賊等;(補充:誓死力爭,還我青島)

②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

③主力:前期是學生,后期是工人階級;

④運動中心:前期在北京,后期在上海;

⑤結果: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三個賣國賊(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3)五四精神:憂國憂民、不屈不撓、樂于奉獻、敢于斗爭等(核心是愛國);

(4)歷史意義:

①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性質);

②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qū)別:領導階級不同)

(5)五四運動成為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的主要原因(依據(jù)):無產階級(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二)了解中共一大召開的史實,認識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

1、中共一大的召開

(1)時間:1921年7月;

(2)地點:上海(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游船上);

(3)代表

(4)綱領(內容):確定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xiàn)共產主義;確定黨的中心任務是領導工人運動;大會選舉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選舉陳獨秀為中央局書記。

2、中共成立的歷史意義

(1)性質: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而且代表著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

(2)她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了。(“新”在什么地方:新的指導思想,新的領導階級,新的奮斗目標)

(三)北伐戰(zhàn)爭(第一次國共合作,第一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

1、簡述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史實。

(1)合作標志:1924年國民黨一大在廣州召開。

(2)合作內容:國民黨黨綱同意共產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通過的宣言接受了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主張。

(3)合作的基礎:都堅持反帝反封建的主張。

(4)合作的目標:領導國民革命運動,推翻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

(5)合作成果:①創(chuàng)建黃埔軍校;②領導北伐戰(zhàn)爭取得勝利。

(6)國共合作破裂的標志:蔣介石、汪精衛(wèi)叛變革命。

(7)第一次國共合作給中國共產黨的最深刻的經(jīng)驗教訓是:必須獨立自主地掌握革命的領導權。

2、黃埔軍校的創(chuàng)建

(1)創(chuàng)辦:在蘇聯(lián)和中國共產黨的幫助下,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的黃埔創(chuàng)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簡稱黃埔軍校。校長:蔣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來。

(2)意義:培養(yǎng)了大量軍事政治人才,為建立國民革命軍奠定了基礎。

3、簡述北伐戰(zhàn)爭勝利進軍的主要史實。

(1)時間:1926年7月

(2)目的: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

(3)北伐對象:吳佩孚、孫傳芳、張作霖。

(4)總司令:蔣介石

(5)主戰(zhàn)場:湖南、湖北

(6)主要戰(zhàn)役:長沙戰(zhàn)役、汀泗橋戰(zhàn)役、賀勝橋戰(zhàn)役、武昌戰(zhàn)役

(7)共產黨員英勇作戰(zhàn)的事跡:見書本P51正文和小字材料

(8)結果:北伐戰(zhàn)爭取得勝利,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聲勢震動全國;1927年,國民政府從廣州遷到武漢。

(9)北伐戰(zhàn)爭勝利的最重要意義:基本上消滅了北洋軍閥的主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tǒng)治。

(10)北伐戰(zhàn)爭勝利的最主要原因: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實現(xiàn)

4、了解南京國民政府成立的主要史實。

(1)時間:1927.4,蔣介石在南京成立

(2)性質:代表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利益,對外投靠帝國主義,對內鎮(zhèn)壓人民革命運動

(3)統(tǒng)治全國時間:1927年4月------1949年4月

(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知道南昌起義(中共獨立領導革命和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的開始的標志性事件)

(1)1927年8月1日,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周恩來、賀龍、朱德等人,率領革命軍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

(2)意義: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統(tǒng)治的第一槍。(8月1日是建軍節(jié))

2、認識中共創(chuàng)建工農紅軍和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意義。

(1)背景:1927年9月秋收起義中工農革命軍損失嚴重。

(2)經(jīng)過:建立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

(3)意義: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的建立,點燃了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

3、知道井岡山會師

(1)時間:1928年4月

(2)會師隊伍:朱德、陳毅率領南昌起義的隊伍和湖南的農民武裝到達井岡山

(3)建軍:兩軍會師后,建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這是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支堅強的隊伍。

4、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會師的意義: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zhàn)爭、創(chuàng)建人民軍隊、建立農村革命根據(jù)地的開始。

(五)紅軍不怕遠征難

1、長征原因:第五次“反圍剿”失敗

2、紅軍長征的主要經(jīng)過:

(1)時間:1934.10~1936.10;

(2)中央紅軍的行軍路線:離開瑞金(中央革命根據(jù)地)——(沖破敵人四道封鎖線)——渡過湘江——渡過烏江——奪取貴州北部重鎮(zhèn)遵義——四渡赤水河(打亂了敵人的追剿計劃)——渡過金沙江 (跳出了敵人的包圍圈)——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翻雪山——過草地——到達陜北吳起鎮(zhèn),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與陜北紅軍會師(1935年10月)(第1次會師),中央紅軍(即紅一方面軍)長征結束——甘肅會寧會師,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師,即紅軍三大主力會師(1936年10月)標志著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第2次會師)。

3、知道遵義會議,認識其在中共革命史上的地位。

(1)時間:1935年1月;

(2)內容:集中全力解決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

(3)意義: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注:建國以來黨的歷史具有深遠意義的轉折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4、長征期間兩次會師

(1)1935年10月,黨中央和紅一方面軍與陜北紅軍在吳起鎮(zhèn)會師;

(2)1936年10月,紅二方面軍和紅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與紅一方面軍勝利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宣告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勝利結束)

5、長征勝利的意義:粉碎了國民黨反動派消滅紅軍的企圖,保存了黨和紅軍的基干力量,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6、長征精神: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不怕困難,不怕犧牲,艱苦奮斗,不屈不撓革命精神。


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相關文章:

八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人教版)

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歸納

人教版八年級上冊歷史知識點梳理

初二歷史上冊期末知識點復習資料大全

詳細的八年級上歷史知識點整理

初二上冊歷史知識點經(jīng)典總結

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總結大全

八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匯總(兩份資料)

八年級歷史上冊知識點

八年級上冊歷史復習提綱整理歸納

764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