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學年的政治總復習知識點歸納
在學習當中,只有當我們找到了某一個知識點的運用規(guī)律,才算真正完成了練習的任務。古人說,為學日增,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近于道。所以我們的知識是有逐漸增加的,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一學年的政治總復習知識點歸納,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一學年的政治總復習知識點歸納1
1.當代世界市場的特點
商品結構的復雜化。區(qū)域集團化趨勢的加強??鐕镜难杆侔l(fā)展。國際貿易方式的多樣化。市場競爭的激烈化。
2.主要世界經濟組織
(1)世界貿易組織:①基本含義:(WTO),是一個專門協(xié)調國際貿易關系的國際經濟組織,是聯(lián)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②作用:世界貿易組織作為專門協(xié)調國際貿易關系的國際經濟組織,大大幅度降低世界各地進口關稅水平,促進了國際貿易的發(fā)展。這是世界貿易組織的主要作用;它規(guī)定了國際貿易中的各項基本原則。如非歧視原則等,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有秩序進行;世界貿易組織實施了一些有利于發(fā)展中國家的條款,使發(fā)展中國家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建立的全球性的重要的國際金融組織,它們都是聯(lián)合國的專門機構。在國際經濟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第一、指導成員國擺脫國際收支困境。第二、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發(fā)展中國家的經濟發(fā)展。
3.外匯和匯率
(1)外匯是用外幣表示的用于國際間結算的支付手段。匯率又稱匯價或匯市,是兩國貨幣之間的兌換比率。(我國通常采用100單位外幣作為標準,折算為一定數(shù)量的人民幣。如果100單位外幣可以兌換成更多的人民幣,則外匯匯率升高;反之,則外匯匯率跌落。)
(2)本幣貶值有利于本國的出口,減少進口;如果貶值趨勢不斷發(fā)展,會引起資金外流。
(3)本國貨幣升值能提高貨幣的信譽和國家的經濟地位,有利于償還外債。但會導致出口減少,進口增加,對國際收支產生不利影響;使國家對外貿易環(huán)境惡化,造成國內生產下降,失業(yè)增加,國內矛盾加劇。
(4)中國政府關于人民幣匯率問題的態(tài)度: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wěn)定,不僅有利于中國經濟和金融持續(xù)穩(wěn)定發(fā)展,而且有利于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的經濟和金融穩(wěn)定發(fā)展,從根本上說,也有利于世界經濟和金融的穩(wěn)定發(fā)展。
高一學年的政治總復習知識點歸納2
公民的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公民當家作主。
(注意:公民與人民不能等同。凡人民一定是公民,但公民不一定是人民。)
2、在我國,公民的權力和義務是相統(tǒng)一的。
(注意:權利與權力不是一回事)
3、我國是人民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
(注意:人民民主與人民民主專政不一樣的)
4、選舉權和被選舉權作為我國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其主體是全體公民。
(注意:并不是所有公民都有。憲法有規(guī)定,要年滿18周歲,而且依照法律被剝奪政治權利的人除外。)
5、選舉權就是選舉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權利。
(注意:是選舉權力機關代表的權利,即選舉人大代表的權利。)
6、享受權利才是人民當家作主的體現(xiàn)。
(注意:人民享有權利和履行義務都是當家作主的體現(xiàn)。)
7、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公民,享有公民的權利就越多。
(注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受教育程度的高低不影響公民享有的權利的多少。)
8、公民享有的權利都是一樣的
(注意:錯。如,全國人大代表享有的人身特別保護權和言論特別保障權,并非人人都有。)9、等額選舉當選者已事先“內定”。
(注意:不是,如果候選人的選票達不到法定的票數(shù)也是不能當選的。)
10、“選舉與我無關”“選誰都可以”
(注意:錯,這是公民意識不強、主人翁意識不強。)
11、決策是少數(shù)精英的事,讓公民參與決策過程,只會干擾決策的形成。
(注意:不是少數(shù)精英的事,公民參與決策,反映公民的意愿,集中公民的智慧,有助于形成科學的決策。)
12、公民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行使監(jiān)督權,實行民主監(jiān)督,是弱者對強者進行監(jiān)督,不起任何作用。
(注意:錯,公民實行民主監(jiān)督,有著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見課本第29頁)
13、公民應先履行義務,后享受權利。
(注意:權利和義務作為法律關系是同時產生而又相對應存在的。)
14、村民委員會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國家機關。
(注意: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都不是國家機關。)
高一學年的政治總復習知識點歸納3
我國的宗教政策
1.幾個需要注意的細節(jié)知識:
(1)在我國主要流傳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和_教五大宗教。其中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佛教傳入我國時間最長。
(2)宗教是一種有神論還是無神論:宗教是一種有神論。(馬克思主義堅持無神論)
(3)社會主義社會里還會存在宗教嗎?
①社會主義國家里也會存在宗教。②我國是多民族的國家,也是多宗教的國家。
③我國信仰宗教的人數(shù)雖占總人口的比例不大,但絕對數(shù)字不小。
2.我國的宗教政策包括哪些基本內容?
(1)實行宗教信仰自由
①內涵:公民有信不信教的自由,信哪種宗教的自由,信哪個教派的自由,什么時候信教的自由。
②內容:包括兩方面,既保護信仰宗教的自由,又保護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這是一項全面、完整的政策。
③地位: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國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④本質:它的本質是使宗教信仰成為公民自由選擇的權利,誰也不得強行干涉。
⑤意義: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是我國尊重和保護人權的重要體現(xiàn),侵犯這一權利,必須承擔法律責任。
⑥注意: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宗教活動必須在憲法、法律和政策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⑦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
我們要遵循唯物辯證法,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宗教。
⑧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2)依法管理宗教事務
①含義:是指政府依法對涉及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宗教事務進行管理。
②目的:保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和正常的宗教活動,制止和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的滲透。
提示:邪教不是宗教,它的本質_、_、反科學的。
(3)我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自辦的原則
①含義:是指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不得干預我國的宗教事務。
②表現(xiàn):我國政府支持宗教界在平等友好的基礎上開展對外交往,抵御境外勢力利用宗教對我進行滲透,堅決打擊宗教極端勢力。
(4)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①原因:這既是社會主義社會對我國宗教的客觀要求,也是我國各宗教自身的要求。
②實質: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不是要求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放棄宗教信仰,而是:A要求他們熱愛祖國、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方針政策;B要求他們從事的宗教活動要服從和服務于國家利益與民族的集體利益;C支持他們努力對宗教教義做出符合社會進步要求的闡釋;D支持他們與各民族人民一道反對一切利用宗教進行危害社會主義祖國和人民利益的非法活動,為民族團結、社會發(fā)展和祖國統(tǒng)一多作貢獻。
3.共青團員和共產黨員可以信教嗎?青年學生又能否信教呢?
(1)共青團員和共產黨員不可以信教。
(2)青年學生可以信教,但是我國不提倡青年學生信教。
4.弘揚科學精神,正確對待宗教
(1)為什么?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對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任務。
(2)如何弘揚?
①我們要明確,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不是鼓勵人們信仰宗教,我們要遵循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宗教。
②國家:應當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不懈地對人民群眾進行科學世界觀和無神論的宣傳教育,形成文明、健康、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
③中學生/公民:
A我們要用馬克思主義理論以及科學文化知識武裝自己,弘揚科學精神,不斷提高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
B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創(chuàng)造美好的人生。
高一學年的政治總復習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 高一政治知識歸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