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三學習方法 > 高三物理 >

高考物理大題解題技巧

時間: 文瓊20 分享

  物理的高考大題占的分數(shù)比例是很大的,想要物理大題的高分找對方法是關鍵。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高考物理大題解題技巧,歡迎閱讀。

  高考物理大題解題技巧

  1、抓住關鍵詞語,挖掘隱含條件

  在讀題時不僅要注意那些給出具體數(shù)字或字母的顯性條件,更要抓住另外一些敘述性的語言,特別是一些關鍵詞語。所謂關鍵詞語,指的是題目中提出的一些限制性語言,它們或是對題目中所涉及的物理變化的描述,或是對變化過程的界定等。

  高考物理計算題之所以較難,不僅是因為物理過程復雜、多變,還由于潛在條件隱蔽、難尋,往往使考生們產(chǎn)生條件不足之感而陷入困境,這也正考查了考生思維的深刻程度。在審題過程中,必須把隱含條件充分挖掘出來,這常常是解題的關鍵。有些隱含條件隱蔽得并不深,平時又經(jīng)常見到,挖掘起來很容易,例如題目中說“光滑的平面”,就表示“摩擦可忽略不計”;題目中說“恰好不滑出木板”,就表示小物體“恰好滑到木板邊緣處且具有與木板相同的速度”等等。但還有一些隱含條件隱藏較深或不常見到,挖掘起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了。

  2、重視對基本過程的分析(畫好情境示意圖)

  在高中物理中,力學部分涉及的運動過程有勻速直線運動、勻變速直線運動、平拋運動、圓周運動、簡諧運動等,除了這些運動過程外,還有兩類重要的過程:一類是碰撞過程,另一類是先變加速運動最終勻速運動的過程(如汽車以恒定功率啟動問題)。熱學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等溫變化、等壓變化、等容變化、絕熱變化等(這些過程的定量計算在某些省的高考中已不作要求)。電學中的變化過程主要有電容器的充電和放電、電磁振蕩、電磁感應中的導體棒做先變加速后勻速的運動等,而畫出這些物理過程的示意圖或畫出關鍵情境的受力分析示意圖是解析計算題的常規(guī)手段。

  畫好分析草圖是審題的重要步驟,它有助于建立清晰有序的物理過程和確立物理量間的關系,可以把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分析圖可以是運動過程圖、受力分析圖、狀態(tài)變化圖,也可以是投影法、等效法得到的示意圖等。在審題過程中,要養(yǎng)成畫示意圖的習慣。解物理題,能畫圖的盡量畫圖,圖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分析過程以及探討過程中各物理量的變化。幾乎無一物理問題不是用圖來加強認識的,而畫圖又迫使我們審查問題的各個細節(jié)以及細節(jié)之間的關系。

  3、要謹慎細致,謹防定勢思維

  經(jīng)常遇到一些物理題故意多給出已知條件,或表述物理情境時精心設置一些陷阱,安排一些似是而非的判斷,以此形成干擾因素,來考查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因素的迷惑程度愈大,同學們愈容易在解題過程中犯錯誤。在審題過程中,只有有效地排除這些干擾因素,才能迅速而正確地得出答案。有些題目的物理過程含而不露,需結(jié)合已知條件,應用相關概念和規(guī)律進行具體分析。分析前不要急于動筆列方程,以免用假的過程模型代替了實際的物理過程,防止定勢思維的負遷移。

  4、善于從復雜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

  現(xiàn)在的物理試題中介紹性、描述性的語句相當多,題目的信息量很大,解題時應具備敏銳的眼光和靈活的思維,善于從復雜的情境中快速地提取有效信息,準確理解題意。

  高考物理審題第一步:全面想象題目給定的物理過程

  每一道物理題目都給我們展示了一幅物理圖景,解題就是去探索這個物理過程的規(guī)律和結(jié)果。可是,不論在現(xiàn)實中,還是在題中給出的物理過程往往不是一目了然的,因而解題首先要根據(jù)題意,通過想象,弄清全部的物理過程,勾畫出一幅完整的物理圖景。

  例:汽車以 15 米 / 秒的速度運動,關閉油門后獲得 3 米 / 秒的加速度,問 8 秒內(nèi)汽車的位移是多少?

  例:小球以 5 厘米 / 秒 2 得出速度滾上一斜面 , 獲得 3 厘米 / 秒的加速度 , 問 8 秒鐘內(nèi)小球的位移 是多少 ?

  對此二例 , 如能仔細分析 , 想象汽車是作勻減速運動 , 然后停下來 ; 而小球沿斜面勻 減速上滾到最高點后,又沿斜面下滾,這樣兩個不同的過程,一般學生在解題中的錯誤就會大大減少,對那些涉及知識較多的綜合題,不想象出其全部物理過程,解題時就會感到無從下手,或者出現(xiàn)掛東漏西的現(xiàn)象。有的題目對某些物理過程含而不露,這就更需要我們?nèi)ハ胂?,才能全面弄清楚?/p>

  例:有一長20cm橫截面積為 20px 2 的均勻玻璃管,一端開口,一端封閉,將其水平放置,由一段水銀柱封閉著一段 250px 長空氣柱,讓玻璃管繞通過封閉端的豎直軸從靜止開始轉(zhuǎn)動 , 速度逐漸增大,當轉(zhuǎn)速增大到多大時,玻璃口只剩下2 cm 的水銀柱?

  它所描述的全部物理過程是:氣柱的壓強與大氣壓相同,所以水銀柱受力平衡。隨著玻璃管的轉(zhuǎn)動,水銀柱發(fā)生離心運動,而逐漸遠離軸, 以至使部分水銀從管中 拋出,與此同時,被封閉的氣柱隨之變長。對后一過程,在題目的文字中沒有提及,但化卻與我們解題有著極大的關系。所以在想象過程中,我們千萬不要遺漏了類 似的過程。

  在分析、想象物理過程中,要緊扣題意對關鍵字眼要仔細推敲。如:“恰好平衡”、“恰好為零”的“恰好”二字;又如“最大輸出功率”、“最小距離”中的“ 最大”、“最小”二字;再如:“緩慢變化”、“迅速壓縮”的“緩慢”、“迅速”二字等等。這些字眼往往都示意著一個復雜的、變化著的物理過程,如果輕易放 過這些字眼,那么你所想象的物理過程往往是不全面的,或者是完全錯誤的。

  繪制草圖對我們正確分析、想象物理過程有很大的幫助,尤其對那些復雜的物理過程,如能抓住其關鍵形象,并草圖表達(如物體運動軌跡草圖、實驗裝置示意圖、電路圖等等),這對于進一步分析將有很大的幫助。

  高考物理審題第二步:準確地抓住研究對象

  在完成了鑰匙的第一步,刑弄清了題目給定的全部物理過程后,就要準確確定研究對象,研究對象可以是一個物體,也可以是一個物理過程。

  怎樣才能準確地確定研究對象呢?一般要緊扣題目提出的問題。如:“這些剩余氣體的壓強是多大?”我們就可直接把“剩余氣體”作為研究對象,但也有不少題目的 研究對象比較隱蔽,那么我們間接地選定那些已知條件較多的、而且與題目所提的問題又有密切關系的物體或教程作為研究對象。例如:“A內(nèi)氣體的體積是多 大?”若直接選留在A內(nèi)氣體的體積不太方便,如果選B內(nèi)的氣體為研究對象,不但知道其溫度、壓強,而且還知道其體積為已知數(shù),同時原來氧氣體除去B內(nèi)的氣 體就是留在A內(nèi)氣體了,象這樣間接地選擇研究對象的方法在角電學習題中經(jīng)常用到。

  以上所談的是解答一般物理習題的關鍵的頭兩步,應當引起學生重視。

  高考物理審題第三步:挖掘隱蔽條件

  具有一定難度的物理題目,往往含有隱蔽條件,這些隱蔽條件可隱蔽在題目的已知條件中、要求中、物理過程中、物理圖象中和定律應用范圍中及答案中,如果能及時挖掘這些隱蔽條件,應能夠越過“思維陷井”,突破解題障礙,提高解題速度。

  (1)由物理概念的內(nèi)涵中找出隱蔽條件

  物理概念是解題的依據(jù)之一,不少題目的部分條件隱含在相關的概念之中,于是可以從分析概念中去挖掘隱含條件,尋求解題方法。

  (2)由物理現(xiàn)象的分析找出隱含條件。

  高考物理問題中,有些隱含條件存在于問題敘述的過程之中,只要認真分析題中的物理現(xiàn)象和臨界條件,應能找出隱含條件。

  (3)由物理過程的分析找出隱含條件。

  高考物理過程的分析是解題中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物理過程的分析,可找出問題中物理量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必備條件。

  (4)由物體運動物理規(guī)律的約束找出隱含條件。

  確定物理的運動狀態(tài)是解題的依據(jù),而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往往受一些物理規(guī)律的約束。因此,我們可以運用物理在運動過程中所要遵循的物理規(guī)律來確定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這一隱含條件。例:一作斜拋運動的物體,在最高點炸裂為質(zhì)量相等的兩塊,最高點距地面 19,6 米,爆炸后1 秒鐘,第一塊落到爆炸點的正下方的地面,此處距拋出點 100 米, 問條二塊落在距拋出點多遠的地面上。(空氣阻力不計。)要求出第二塊落地點距拋出點的水平距離,就必須知道爆炸后兩塊的運動狀態(tài)。本題中這是一個隱含條 件,我們可以通過物體在爆炸前后所遵循的物理規(guī)律來找出這一隱含條件。爆炸后,如果第一塊做自由落體運動,則它落地的時間為t= = =2 秒,而題中的下落時間是1秒,可以判定第一塊作豎直下拋運動??紤]爆炸前后,水平方向和豎直方向的動量守恒,可以確定第二塊作斜上拋運動。確定物體爆炸前后的運動狀態(tài)后,就可以由運動規(guī)律和動量定律求解。

  ( 5 )由題中的數(shù)學關系找出隱含條件。

  正確的示意圖不僅能幫助我們理解題意、啟發(fā)思路,而且還能通過數(shù)學關系找出題中的隱含條件。這種方法不僅在幾何光學中有較多的應用,而且在其它物理問題中也經(jīng)常應用。

  ( 6 )由物理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些高考物理題目,所設的物理模型是不明確的,不易直接處理,只有恰當?shù)貙碗s的模型向隱含的理想化模型轉(zhuǎn)化,才能使問題解決。

  ( 7 )從關鍵語句中尋找隱含條件

  在高考物理物理題中,常見的關鍵用語有:表現(xiàn)為極值條件的用語,如“最大”、“最小”、“至少”、“剛好”等,它們均隱含著某些物理量可取特殊值;表現(xiàn)為理想化模型的用語,如“理想變壓器”、“輕質(zhì)杠桿”、“光滑水平面”等,扣住關鍵用語,挖掘隱含條件,能使解題靈感頓生。

  ( 8 )從題設圖形中尋找隱含條件

  有的高考物理題的部分條件隱含在題目的圖形中,結(jié)合題設條件分析圖形,從圖形中挖掘隱含條件,方可找出解題途徑。


高考物理大題解題技巧相關文章:

1.高考物理大題提分技巧

2.高考物理壓軸題及解題方法匯總

3.高考物理大題的萬能答題模版飛速解題技巧

4.高中物理大題答題技巧和規(guī)范

5.高考物理計算題的答題技巧匯總

6.高考物理常用的解題方法和技巧

7.高考物理常用解題方法匯總

8.2020高三物理28種類型題解題技巧與復習要點

9.高考物理解題方法總結(jié)

428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