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二學習方法>高二生物>

高二生物學必修三知識點易錯點總結

時間: 贊銳0 分享

高二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一年,除了要把高一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及時應用到高二的學習之上,還得把高二的知識和技能逐步吸收和掌握,為高三復習打好基礎。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一、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

(一)概念

1、物質:組成生物體的C、H、O、N、P、S等元素。

2、循環(huán):無機環(huán)境生物群落。

3、范圍:生物圈。

(二)特點:

1、具有全球性,因此又稱生物地球化學循環(huán)。

2、具有循環(huán)性。

二、實例——碳循環(huán)

(一)無機環(huán)境中存在的形式:二氧化碳和碳酸鹽。

(二)生物群落中主要存在形式:含碳有機物。

(三)無機環(huán)境與生物群落之間的循環(huán)形式(如圖)

1、大氣中的碳元素進入生物群落,是通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而實現(xiàn)的。

2、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循環(huán)是以CO2的形式進行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傳遞,主要靠食物鏈和食物網,傳遞形式為有機物。

3、大氣中CO2的來源有三個:一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二是動植物的呼吸作用;三是化石燃料的燃燒。

4、實現(xiàn)碳在生物群落和無機環(huán)境之間進行循環(huán)的關鍵是生產者和分解者

5、碳在無機環(huán)境與生物群落之間傳遞時,只有生產者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的傳遞是雙向的,其他各成分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四)特點:具全球性,可反復利用。[

(五)溫室效應與氣候變暖

1、溫室效應的形成:CO2與懸浮粒子是決定地球溫度及氣候的關鍵因素。CO2能吸收太陽輻射的紅外線。當太陽照射到地球表面時,使地球變暖,這種熱能又以紅外線的形式向太空輻射,再次被CO2吸收,從而使大氣層成為地面的保溫層,起到保溫作用。

2、大氣中CO2含量持續(xù)增加的原因:

(1)工廠、汽車、輪船等對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向大氣中傾放大量的CO2。

(2)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積的破壞,大大降低了對大氣中CO2的調節(jié)能力。

3、影響:

(1)氣候變暖會使冰川雪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這樣就使沿海城市和國家面臨滅頂之災。(2)由于氣候變化,也改變了降雨和蒸發(fā)機制,影響農業(yè)和糧食資源的生產。降雨量的變化使部分地區(qū)更加干旱或更加雨澇,并使病蟲害增加。

4、緩解措施

(1)植樹造林,增加綠地面積。

(2)減少化石燃料的燃燒。

(3)開發(fā)清潔能源。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

1神經遞質的傳遞使后一個神經元發(fā)生興奮或抑制."不是神經遞質傳遞神經沖動既興奮嗎?抑制是什么?再說遞質傳遞完后不就被分解了嗎?不就抑制了嗎?還使抑制什么?

一個突觸后膜上可能連接多個神經元的突觸前膜,當一種前膜傳遞過來的遞質使這個細胞興奮的時候,也可能同時接受抑制作用遞質。

舉例:在情緒激動的時候,一些神經細胞興奮狀態(tài)。假如機體希望抑制這種激動狀態(tài),可能通過另外的反射路徑釋放抑制性遞質,來控制這種情緒反應。

假如抑制遞質缺少,可能引起疾病---比如帕金森綜合征,因為體內多巴胺這種抑制遞質含量減少,患者會發(fā)生不由自主地震顫而不能停止。

2狼在捕食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是雙向的。這句話是錯的。為什么?

我認為狼在捕食過程中,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是單向的,雖然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可以雙向傳導,但實際上在完成某個反射活動時,興奮在神經纖維上傳導是單向的.

3人手被針刺后,會不由自主地迅速縮回來。完成這個反射活動的神經中樞存在于__________。使手縮回來地效應器是_________

因為是不自主收縮,所以是非條件反射,故神經中樞在脊髓,而效應器是手部傳出神經纖維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

4淚液汗液消化液是否屬于體液?

細胞生活的內環(huán)境主要包括組織液、血漿、淋巴等,但汗液、尿液、消化液、淚液不屬于體液,也不屬于細胞外液。另;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屬于人體的外界環(huán)境,因為它們與外界相通。

5人體血液PH值過低或過高時會引起什么疾病嗎?

PH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各種酶的活性,從而影響生物體內正常的新陳代謝,新陳代謝一旦紊亂,生物體就會呈現(xiàn)各種病的癥狀。

6某人的脊髓從胸部折斷后,一般情況下,膝跳反射還有嗎?針刺足部有感覺嗎?

脊椎是低級神經中樞可以控制一些低級的生理活動比如膝跳反射還可以將信號傳導大腦某人的脊髓從胸部折斷后胸部以下的脊椎還可以控制膝跳反射但因為無法將疼痛等信息傳遞到腦部所以針刺足部沒有感覺.

7能總結一些激素病:如甲亢由于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呆小癥由于生長激素,還有哪些?能歸納一下,有簡便的記憶方法嗎?

1.生長激素:幼年分泌不足緩侏儒癥;幼年分泌過多巨人癥;成年分泌過多肢端肥大癥

2.甲狀腺激素:過多患甲亢;幼年分泌不足患呆小癥(食物中缺碘患地方性甲狀腺腫一大脖子病)

3.胰島素:分泌不足患糖尿病

8高中生物中經常提到下丘腦哪些涉及到了它?和垂體怎樣區(qū)分?

下丘腦的功能的包括:調節(jié)激素的合成和分泌;調節(jié)體溫;調節(jié)體內水的平衡四;無機鹽的調節(jié)下丘腦能分泌的激素: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促性腺素釋放激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釋放激素等促激素釋放激素和抗利尿激素垂體能分泌的激素:促甲狀腺激素,促性腺素,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促激素。

9胰島素的分泌僅受下丘腦的神經調節(jié)。

錯誤顯而易見,胰島素的分泌最主要受控于血糖濃度。另外胰高血糖素等可影響胰島素的分泌。所以胰島素的分泌由神經和體液來共同調節(jié)。

10胰島素分泌增多會使人體增加產熱嗎?

會,因胰島素能促進葡萄糖的氧化分解

11為什么下丘腦和血糖調節(jié)有關,如何起作用的?

下丘腦有是人體重要的神經中樞,如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血糖調節(jié)中樞,水,鹽調節(jié)中樞等都在下丘腦。

12體液免疫中,吞噬細胞先對抗原攝取和處理,使其內部的抗原決定簇暴露出來,再呈遞給T細胞,T細胞再呈遞給B細胞。這些“處理”和“呈遞”到底是怎么樣的過程,可以盡量詳細地告訴我嗎?

“處理”就是--暴露抗原的抗原決定蔟;“呈遞”----傳遞,教材上說病毒侵入人體后先由體液免疫阻止其播散,再通過細胞免疫將其徹底消滅.請問細胞免疫是如何消滅病毒和哪些胞內寄生菌的.(關于細胞免疫教材上只介紹了它能分泌淋巴因子以及使靶細胞裂解.請各位把這個問題說的細一點)簡單說,靶細胞裂解后胞內寄生菌無處藏身,這樣可被體液免疫消滅。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匯總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愿望,進行嚴格的設計,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創(chuàng)造出更符合人們需要的新的生物類型和生物產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進行設計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組技術。

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術原理:基因重組技術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術刀”——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

(1)來源:主要是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的。

(2)功能:能夠識別雙鏈DNA分子的某種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開,因此具有專一性。

(3)結果:經限制酶切割產生的DN_段末端通常有兩種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

2.“分子縫合針”——DNA連接酶

(1)兩種DNA連接酶(E?coliDNA連接酶和T4DNA連接酶)的比較:

①.相同點:都縫合磷酸二酯鍵。

②.區(qū)別:E?coliDNA連接酶來源于T4噬菌體,只能將雙鏈DN_段互補的黏性末端之間的磷酸二酯鍵連接起來;而T4DNA連接酶能縫合兩種末端,但連接平末端的之間的效率較低。

(2)與DNA聚合酶作用的異同:DNA聚合酶只能將單個核苷酸加到已有的核苷酸片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鍵。DNA連接酶是連接兩個DN_段的末端,形成磷酸二酯鍵。

3.“分子運輸車”——載體

(1)載體具備的條件:

①能在受體細胞中復制并穩(wěn)定保存。

②具有一至多個限制酶切點,供外源DN_段插入。

③具有標記基因,供重組DNA的鑒定和選擇。

(2)最常用的載體是質粒:

它是一種裸露的、結構簡單的、獨立于細菌染色體之外,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的雙鏈環(huán)狀DNA分子。

(3)其它載體:噬菌體的衍生物、動植物病毒

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

第一步:目的基因的獲取

1.目的基因是指:編碼蛋白質的結構基因。

2.原核基因采取直接分離獲得,真核基因是人工合成。人工合成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有反轉錄法和化學合成法。

3.PCR技術擴增目的基因

(1)原理:DNA雙鏈復制

(2)過程:①加熱至90~95℃DNA解鏈;

②冷卻到55~60℃,引物結合到互補DNA鏈;

③加熱至70~75℃,熱穩(wěn)定DNA聚合酶從引物起始互補鏈的合成

第二步: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

1.目的:使目的基因在受體細胞中穩(wěn)定存在,并且可以遺傳至下一代,使目的基因能夠表達和發(fā)揮作用。

2.組成: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標記基因

(1)啟動子: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_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識別和結合的部位,能驅動基因轉錄出mRNA,最終獲得所需的蛋白質。

(2)終止子:也是一段有特殊結構的DN_段,位于基因的尾端。

(3)標記基因的作用:是為了鑒定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常用的標記基因是抗生素基因。

第三步: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

1.轉化的概念:是目的基因進入受體細胞內,并且在受體細胞內維持穩(wěn)定和表達的過程。

2.常用的轉化方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農桿菌轉化法,其次還有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等。

3.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技術。此方法的受體細胞多是受精卵。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

4.重組細胞導入受體細胞后,篩選含有基因表達載體受體細胞的依據(jù)是標記基因是否表達.

第四步:目的基因的檢測和表達

1.首先要檢測轉基因生物的染色體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方法是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

2.其次還要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方法是采用用標記的目的基因作探針與mRNA雜交。

3.最后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方法是從轉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質,用相應的抗體進行抗原-抗體雜交。

4.有時還需進行個體生物學水平的鑒定。如轉基因抗蟲植物是否出現(xiàn)抗蟲性狀。

基因工程的應用:

1.植物基因工程:抗蟲、抗病、抗逆轉基因植物,利用轉基因改良植物的品質。

2.動物基因工程:提高動物生長速度、改善畜產品品質、用轉基因動物生產藥物。

3.基因治療:把正常的外源基因導入病人體內,使該基因表達產物發(fā)揮作用。

蛋白質工程的概念:

蛋白質工程:

是指以蛋白質分子的結構規(guī)律及其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和生活的需求。(基因工程在原則上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

(1)蛋白質工程崛起的緣由:基因工程只能生產自然界已存在的蛋白質

(2)蛋白質工程的基本原理:它可以根據(jù)人的需求來設計蛋白質的結構,又稱為第二代的基因工程。

(3)基本途徑:從預期的蛋白質功能出發(fā),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基因)以上是蛋白質工程特有的途徑;以下按照基因工程的一般步驟進行。(注意:目的基因只能用人工合成的方法)

(4)設計中的困難:如何推測非編碼區(qū)以及內含子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高二生物學必修三知識點易錯點總結相關文章

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錯知識點匯總

高中必修三生物易錯知識點總結

生物必修三易錯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易錯知識點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匯總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二生物必修三期末常考考點總結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與學習方法

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新總結

高中生物知識點總結:高二生物必修三知識點總結

高二生物學必修三知識點易錯點總結

高二階段是打基礎的關鍵一年,除了要把高一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及時應用到高二的學習之上,還得把高二的知識和技能逐步吸收和掌握,為高三復習打好基礎。以下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知識點,希望能幫助到你!高二生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107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