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二學習方法>八年級政治>

精選八年級政治知識點歸納

時間: 舒淇4599 分享

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學習大多采用的是死記硬背的方法,學習效果不明顯。學習八年級的政治課本最好就是學會整理和總結知識點。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砭x八年級政治知識點歸納,希望大家喜歡!

八年級政治知識點歸納

國家的主人廣泛的權利

1、我國的國家性質:

我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nóng)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在我國現(xiàn)階段,包括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在內的全體人民,都是國家和社會的主人。

2、公民基本權利的含義(P5頁第二段)

答:指的是由憲法和法律確認并賦予公民享有的某種權益。

由于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權利,是公民最主要、最根本的權利,所以稱之為公民的基本權利

3、人民和公民的區(qū)別

答人民是政治概念,在不同的國家和同一個國家的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階級內容。

公民則是法律概念,是指具有某國國籍并依據(jù)該國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人。

中國公民:必須要有中國的國籍才能算是中國公民。

中國人民:工人、農(nóng)民、知識分子和其他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擁護祖國統(tǒng)一的愛國者。所以,屬于中國的公民但不屬于中國的人民的有:① 被剝奪政治權利的犯罪分子

②擁有中國國籍的外國人

③分裂國家的人

④敵視和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敵對勢力和敵對分子。

4、我國的權利保障體制(P7頁)

我國以憲法為核心、以立法保障和司法保障為主要內容的權利保障體制,保障公民的權利。

立法保障:就是將公民的權利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運用國家強制力加以維護。

司法保障:是指通過法律制裁各種侵權行為,保障公民的權利。

5、我國公民享有的基本權利(P9頁第一段)

答:公民的基本權利涉及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域,涵蓋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等諸多方面。①平等權②政治權利和自由③宗教信仰自由④人身自由權利⑤對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批評、建議、申訴、控告、檢舉權,取得賠償權;⑥社會經(jīng)濟權利;⑦教育、科學、文化權利和自由;⑧婦女的權利,婚姻、家庭、兒童和老人受國家保護;⑨華僑、歸僑和僑眷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

憲法是公民基本權利的確認書和保證書。

6、如何正確行使公民權利?(P10—11)答:①公民在行使權利時要尊重他人權利。

②公民在行使權利時,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④要以合法方式行使權利。

7、如何行使言論自由的權利(P11頁)

答:第一,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來侮辱、誹謗他人。第二,公民不得利用言論自由教唆、煽動他人實施危害國家安全、破壞民族團結、破壞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

八年級政治知識點總結

我們應盡的義務

法定義務是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公民必須履行的。

1、為什么公民在享受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義務?(P14—15頁)

答:①我們不能只獲得而不付出,不能只享受權利而不履行義務。②對于法定義務,我們必須履行,因為這是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③在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我們每個人既是享受權利的主體,又是履行義務的主體。因此,我們不僅要增強權利觀念,依法行使權利、維護權利,而且要增強義務觀念,依法履行義務。

2、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基本義務的內容。(P16頁第1段)

答:我國憲法規(guī)定的公民義務是法定義務,也是我國公民的基本義務。具體內容在課本上劃記

3、法定義務、道德義務的含義。

法定義務:指憲法和法律規(guī)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P14頁)

道德義務:指社會成員依據(jù)社會道德規(guī)范,自覺自愿地承擔對他人、對社會的道德責任。(P17頁第一段)我們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yè)奉獻”的基本道德規(guī)范,積極履行方方面面的道德義務。

4、法定義務和道德義務的關系 ?

課本17頁的相關鏈接部分在課本上劃記。P19-1

5、如何忠實履行義務?

①法律鼓勵做的,我們積極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們必須去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們堅決不做。

6、什么是違法行為?(P21頁第一段)

凡不履行法律規(guī)定的義務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就是違法行為。

7、我們只有做到正確地行使權利,忠實地履行義務,才是一個具有高度法制觀念和高尚道德的合格公民。

八年級政治知識點梳理

維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一、名譽權

1、人格尊嚴權包括哪些內容?(35頁)名譽權、榮譽權、肖像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2、名譽權的含義及表現(xiàn)(P38頁)名譽權是人們依法享有的對自己所獲得的客觀社會評價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主要表現(xiàn)為:名譽利益支配權和名譽維護權。

3、侵犯名譽權的行為有哪些?①侮辱:指語言、文字或暴力手段貶損他人人格、損害他人名譽的行為,分為口頭侮辱、文字侮辱和暴力侮辱。②誹謗:指無中生有、捏造并散布虛假的事實,惡意中傷他人的行為,分為口頭誹謗和文字誹謗。③新聞報道失實。④誣告。

二 肖像和姓名中的權利

一、我有肖像權

(一)、肖像是肖像人的人格標志

1、肖像是以容貌為中心的人體形象的再現(xiàn)。

2、肖像的表現(xiàn)方式有:繪畫(自畫像)、雕塑、剪紙、照相、攝像等。

3、肖像(的地位)也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4、肖像權包括肖像制作權、使用權和獲酬權。

含義:是自然人以其肖像所體現(xiàn)的人格利益為內容的人格權。肖像權所體現(xiàn)的人格利益包括物質利益和精神利益

(二)侵害肖像權的行為構成要件:

1凡是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廣告、雜志封面、掛歷),就須取得肖像權本人的同意,否則就構成侵權。

2,惡意毀損、玷污、丑化公民肖像。

3,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條 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jīng)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第一百零一條 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以營利為目的的,未經(jīng)本人同意或以欺詐手段取得本人同意而使用其肖像的行為,是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常見的有:未經(jīng)本人同意而以其肖像制作商業(yè)廣告、商品包裝、印制掛歷、用做期刊封面等等。另外,雖不以營利為目的,但出于侮辱他人人格、打擊報復等目的,惡意損壞、丑化他人肖像的行為,或者出于不正當動機偷拍、翻印、懸掛他人肖像的行為,也屬侵犯肖像權,公民可以依法請求加害人停止侵害,清除影響,賠禮道歉,并賠償由此所受到的損失。

另外在司法實踐中,不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肖像,如果有貶損、歪曲,和影響原照片的主要內容的情況,雖然不構成侵犯肖像權,但根據(jù)當前法律的規(guī)定,可以認定為侵犯名譽權

民法明確規(guī)定了公民的肖像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4、不屬侵犯肖像權的行為

(1)為新聞報道需要使用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的肖像 如政治家、外交官、知名學者、藝術家、運動員。

(2)國家機關執(zhí)行公務而強制使用公民的肖像如通緝令上嫌疑犯的肖像

(3)使用在特定場合會出席特定活動的人物的肖像 如參加集會、游慶典等活動的人的肖像

(4)為了本人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而使用 如尋人啟示上的照片;行使正當輿論監(jiān)督而使用

(5)為了科學研究和文化教育目的而在一定范圍內使用他人肖像如出于臨床醫(yī)學教學研究在專業(yè)報刊上展示病人照片等。

(6)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的照片、錄像。

二、維護姓名權

1.姓名權是人們相互區(qū)別的文字符號

姓名權是自然人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姓名的權利,主要包括姓名決定權、姓名使用權.姓名變更權。

2、姓名權是對自己姓名的支配權

(1)、姓名包括正式姓名、曾用名、筆名和藝名。

(2)、姓名是每個人人格的基本標志。

(3)、姓名權是指公民依法享有決定、使用、變更姓名,并且排除他人侵害的權利。

民法通則 第99條: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guī)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假冒。

年滿18周歲的成年人有權自主決定自己起什么名字;有權決定、使用自己的姓名、筆名、藝名;有權依照規(guī)定變更姓名。

但是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姓名權由其監(jiān)護人代為行使。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公民的姓名權被侵害后可以通過訴訟等法律方式去維護。

侵害姓名權的行為構成要件:(一般表現(xiàn)形式:)

——不得干涉他人行使姓名權。(決定,使用,改變姓名)

——盜用他人姓名(未經(jīng)同意授權,擅自實施活動,抬高身價,牟取利益。)

——冒用他人姓名(冒充他人姓名,達成某種目的)

干涉他人使用姓名、盜用和假冒他人姓名、

不使用或歪曲使用他人姓名、以侮辱方式

使用他人姓名、故意錯誤使用他人姓名、

給他人取“渾名”或“綽號”等,均屬于侵害

他人姓名權的行為;盜用或假冒他人姓名上大學,或者發(fā)函電欺騙或愚弄他人的,

也屬于侵害姓名權的行為

中國民法典·侵權行為法編(草案建議稿)》在第三十三條[侵害姓名權、名稱權]中對此作了規(guī)定,“采取盜用、假冒、非法干涉、不當使用等方式,侵害他人姓名權、名稱權的,應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消除影響、賠償損失。侵害姓名權、名稱權獲得利益的,受害人有權在獲利范圍內請求賠償損失。

精選八年級政治知識點歸納相關文章

部編八年級上冊政治知識點總結

部編版政治八年級上冊知識點總結

初二上冊政治會考的知識點匯總

八年級政治上冊知識點歸納與復習指導

政治八年級上冊的復習知識點

2022初二政治知識點整理

1573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