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各學科學習方法 > 語文學習 > 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時間: 寧靜642 分享

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方法

  “文言文閱讀題一般都會考查大家對實詞和虛詞的掌握程度,并且這類試題難度還很大。很多同學在做這類題時,常常會單獨思考某一個詞的意思而脫離了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要知道,文言文中的一個字或一個詞可能會有多種解釋,只有在對該詞原有釋義理解的基礎上再將其代入原文,看是否符合語境,才是做這類題目的根本方法。”

  如何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

  不管是課內(nèi)還是課外,我們在主動提高文言文閱讀能力的時候,都可以參照這樣幾個要求:

  (1)重視預習,學會自學。

  課前一定要借助注釋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譯,不要坐等老師來講解。預習時注意找出疑難字句提交課堂討論,向老師、同學請教。對重點字詞要進行歸類認識,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有相當多的文言實詞是一詞多義、一詞多用,我們要善于記憶、比較、歸納、整理,把“字詞”學“活”。

  我建議大家可以自己制作一個“常用文言詞簡表”,列出“詞、詞類、意義、例句”幾個欄目,使知識系統(tǒng)化,提高學習效率。

  (2)遵循“字不離句”的原則。

  不管是實詞還是虛詞,其意義、用法總是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顯示出來的,積累文言字詞不要死記硬背,而應結合“語境”去揣摩。在這樣做的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這樣一點:不要把串講一概當成解釋字義的根據(jù),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是十分有害的。例如“至于勸善規(guī)過足矣”一句,課文下面注解為“能夠做到規(guī)勸行好事,不行壞事就不壞了”。這僅是串大意,但學生常據(jù)此對號入座地去釋義,誤以為“至于=能夠做到”“足=不壞”,這就脫離了字詞的既定意義,造成錯誤概念。其實“至于”和“足”不解釋也行。而若認為“勸=規(guī)勸”,就又脫離了具體語境,因為“規(guī)勸”與行善搭配不起來。這個“勸”就是“勸勉”的意思,與“勸學”的“勸”同義。對翻譯和字義的準確解釋不加區(qū)分,很容易違背理解字義詞義的基本原則。

  (3)牢記主要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主要有5種:判斷句、疑問句、被動句、省略句和倒裝句,每種又有幾種不同的形式。記住形式,便于我們識記和理解。例如,文言文判斷句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斷詞“是”來表示,而往往讓名詞或名詞性短語直接充當謂語,對主語進行判斷,其句式有如下幾種表示法:

  1.“••••••者,••••••也。”這是文言判斷句最常見的形式。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有舒緩語氣的作用,謂語后用“也”結句,對主語加以肯定的判斷或解說。如:“陳涉者,陽城人也。”(《史記•陳涉世家》)

  2.“••••••,••••••也。”判斷句中,有時“者”和“也”不一定同時出現(xiàn),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斷。如:“操雖托名漢相,其實漢賊也。”(《資治通鑒》)

  3.“••••••者,••••••”有的判斷句,只在主語后用“者”表示提頓,這種情況不常見。如:“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4.“••••••者也。”在句末連用語氣詞“者也”,表示加強肯定語氣,這時的“者”不表示提頓,只起稱代作用。這種判斷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較常見。如:“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zhàn)國策•齊策》)

  5.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如:“劉備天下梟雄。”(《赤壁之戰(zhàn)》)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時為了加強判斷的語氣,往往在動詞謂語前加副詞“乃、必、亦、即、誠、皆、則”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xiàn)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很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還有,肯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副詞和否定判斷謂語前加的否定副詞“非”,都不是判斷詞。

156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