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三顧茅廬生字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三顧茅廬生字
《三顧茅廬》是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這篇課文記敘了劉備三次到隆重,誠心誠意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完成統(tǒng)一國家大業(yè)的故事,贊揚(yáng)了劉備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精神。學(xué)習(xí)啦小編在此整理了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三顧茅廬》生字,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獲!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三顧茅廬》生字
1【顧】
讀音:gù
巧記:預(yù)先無備(),又遭厄()運(yùn)。
字義:①回頭看,泛指看 ②照管,注意
組詞:①回顧 左顧右盼 ②兼顧
造字:形聲法
造句:上課時,我們不能左顧右盼,要認(rèn)真聽講。
筆順: 左部第一筆橫略短;右部點(diǎn)要有力。
2【茅】
讀音:máo
巧記:“矛”上長草(艸)。
字義:茅草,草本植物,又叫白茅,葉條形??捎脕砀采w屋頂或制繩索
組詞:茅屋 茅廬 茅草
造字:形聲法
造句:那個茅屋已經(jīng)很舊了,可能很多年沒人住了。
筆順: 上窄下寬。最后一筆撇要盡量伸展。
字歌:古代兵器 有長矛 一種茅草 叫白茅
3【諸】
讀音:zhū
巧記:言(讠)“者”不可少,大家坐一起。
字義:①眾,許多 ②“之于”或“之乎”二字的合音
組詞:①諸位 諸多 ②付諸實(shí)踐
造字:形聲法
造句:希望諸位對這個問題各抒己見,暢所欲言。
筆順: “者”第四筆撇伸展,“日”左豎在豎中線上。
4【葛】
讀音:gě
巧記:喝水無口(曷),草(艸)遮頭。
字義:姓,葛氏源于葛天氏,出自遠(yuǎn)古部落葛天氏族,屬于以部落名為氏
組詞:
造字:形聲法
造句:葛師傅是廠里年齡最大、資歷最深的工人。
筆順: 上下部分宜緊湊。上橫稍長;“日”宜扁。
字歌:草頭人姓葛 口渴把水喝 做事竭盡力 欠身不歇著
5【宜】
讀音:yí
巧記:寶蓋(宀)加“且”字,大小正合適。
字義:①適合,適當(dāng) ②應(yīng)該,應(yīng)當(dāng)(多用于否定式)
組詞:①適宜 相宜 景色宜人 老少皆宜 ②事不宜遲
造字:會意法
造句:九寨溝景色宜人,吸引了成千上萬的游客。
筆順: “宀”的點(diǎn)在豎中線上;下部橫畫間隔要均勻。
6【堂】
讀音:táng
巧記:一個和尚()為戶主,精心耕種這塊“土”。
字義:①正房,高大的屋子 ②專供某種用途的房屋 ③過去官吏審案辦事的地方
組詞:①堂屋 禮堂 ②課堂 食堂 飯?zhí)?/p>
造字:形聲法
造句:在課堂上,同學(xué)們踴躍發(fā)言。
筆順: “”不宜過大,“冖”稍寬;底橫略長。
字歌:將土放正堂 園中種海棠 常常來勞動 汗水往下淌
7【恭】
讀音:gōng
巧記:“共”字頭小一點(diǎn)()。
字義:肅敬,謙遜有禮貌
組詞:恭賀 恭喜 恭候 恭維 恭敬 恭迎 恭祝 恭順 恭恭敬敬
造字:形聲法
造句:他恭恭敬敬地站到老師面前深鞠一躬。
筆順: 撇捺要舒展,蓋住下面的“”。
字歌:及時供應(yīng)煤 爐火暖烘烘 恭敬源于心 莫用口來哄
8【晌】
讀音:shǎng
巧記:好好學(xué)習(xí),天(日)天“向”上。
字義:①一天內(nèi)的一段時間,一會兒 ②晌午,正午
組詞:①半晌 一晌 ②晌飯 晌覺
造字:形聲法
造句:聽到這件事,他驚得半晌沒回過神來。
筆順: “日”窄長;“向”撇取勢要陡,橫折鉤要拉開。
9【討】
讀音:tǎo
巧記:略表“寸”言(讠)。
字義:①招惹 ②研究,推求 ③索取
組詞:①討厭②討論 研討 ③討債 討飯 討教 乞討
造字:會意法
造句:一向討厭動物的媽媽終于同意讓我養(yǎng)小狗了。
筆順: 左窄右寬。右部“寸”橫略長,豎鉤內(nèi)收。
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三顧茅廬》練習(xí)題
一、抄寫詞語
三顧茅廬 蜿蜒起伏 青翠欲滴 秀麗宜人
群雄紛爭 茅塞頓開 撥天云霧 如魚得水
二、照樣子,填詞。
例:(輔助)大業(yè)
( )機(jī)會 ( )形勢 ( )時機(jī) ( )策略
三、課文內(nèi)容填空。
1、本文敘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側(cè)重描寫第( )次拜訪諸葛亮的經(jīng)過,表現(xiàn)了劉備( )、( )、( )的思想品格,也體現(xiàn)了諸葛亮( )的雄才大略。
四、讀下面句子想想可用什么成語來概括。
1、劉備三次前往隆中拜訪諸葛亮,誠心誠意地邀請他出山。( )
2、劉備聽了茅塞頓開,像撥開云霧見到了青天。( )
3、“我得到諸葛先生,就像魚兒得到水一樣。( )
五、拓展
與三國有關(guān)的歇后語。
徐庶進(jìn)曹營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周瑜打黃蓋 粗中有細(xì)
蔣干盜書 一言不發(fā)
張飛使計(jì)謀 計(jì)上心來
諸葛亮皺眉頭 上了大當(dāng)
↓下頁蘇教版四年級下冊語文第八課《三顧茅廬》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