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地理中考復習知識點
湘教地理中考復習知識點
重視地理觀察,觀察就是邊思考邊細看。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湘教地理中考復習知識點,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湘教地理中考復習知識點(一)
1.本格拉寒流是一種低氣壓的寒流,壓迫著海面,讓海水蒸發(fā)的太慢,也讓空氣中的濕氣流動的太慢,所以無法吹到陸地上去,才形成了只有納米比亞才能出現(xiàn)的唯一特別的現(xiàn)象。
2.南大西洋東部的寒流。西風漂流在非洲西岸轉向而形成。它沿非洲西岸從南向北流,約在南緯5°附近,經(jīng)安哥拉西岸本格拉港繼續(xù)北上,匯入南赤道暖流。流速為0.3—0.5米/秒。曾經(jīng)是葡萄牙殖民者穿越南半球非洲西海岸的重大障礙。
3.南部非洲在國際航運和戰(zhàn)略上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而本格拉寒流又給這一地區(qū)的重要性增添了濃重的幾筆,其中包括生物多樣性,世界重要的漁業(yè)基等。
4.由于本身水溫較低,本格拉寒流在流經(jīng)的海域會引發(fā)表層寒冷海水和底層溫暖海水之間的攪動,再加上盛行的南風和西南風影響,使得鹽度較低,浮游生物含量大的海水涌生,形成了優(yōu)良漁場。南部非洲地區(qū)一向以盛產(chǎn)鱈魚,鳳尾魚和金槍魚等魚類以及龍蝦河蟹等海洋生物而著稱。
5.在安哥拉、納米比亞和南非,漁業(yè)都成為了當?shù)氐慕?jīng)濟支柱之一。除此之外,本格拉寒流中的沉積物還成為了原油、天然氣、礦物質,特別是鉆石形成的溫床。
湘教地理中考復習知識點(二)
鋒是兩種性質不同的氣團相互作用的過渡帶,因而鋒兩側的溫度、濕度、穩(wěn)定度以及風、云、氣壓等氣象要素有明顯差異,可以把鋒看成是大氣中氣象要素的不連續(xù)面。
1.鋒面有坡度:鋒面在空間向冷區(qū)傾斜,具有一定坡度。鋒在空間呈傾斜狀態(tài)是鋒的一個重要特征。鋒面坡度的形成和保持是地球偏轉力作用的結果。一般鋒面的坡度約在1/50-1/200之間,由于鋒面坡度很小,鋒面所遮掩的地區(qū)必然很大。如坡度為1/100,鋒線長為1000公里、高為10公里的鋒,其掩蓋的面積可達100萬平方公里;由于有坡度,可使暖空氣沿傾斜面上升,為云雨天氣的形成提供有利條件。
2.氣象要素有突變:氣團內(nèi)部的溫、濕、壓等氣象要素的差異很小,而鋒兩側的氣象要素的差異很大。
①溫度場:氣團內(nèi)部的氣溫水平分布比較均勻,通常在100公里內(nèi)的氣溫差為1℃,最多不超過2℃。而鋒附近區(qū)域內(nèi),在水平方向上的溫度差異非常明顯,100公里的水平距離內(nèi)可相差近10℃,比氣團內(nèi)部的溫度差異大5-10倍;在垂直方向上,氣團中溫度垂直分布是隨高度遞減的。然而鋒區(qū)附近,由于下部是冷氣團,上部是暖氣團,鋒面上下溫度差異比較大,鋒面往往是逆溫層。
?、跉鈮簣觯轰h面兩側是密度不同的冷、暖氣團,因而鋒區(qū)的氣壓變化比氣團內(nèi)部的氣壓變化要大的多。鋒附近區(qū)域氣壓的分布不均勻,鋒處于氣壓槽中,等壓線通過鋒面有指向高壓的折角,或鋒處于兩個高壓之間氣壓相對較低的地區(qū),等壓線幾乎與鋒面平行。
③鋒附近風場:風在鋒面兩側有明顯的逆向轉變,即由鋒后到鋒前,風向呈逆時針方向變化。
3.鋒面附近天氣變化劇烈:由于鋒面有坡度,冷暖空氣交綏,暖空氣可沿坡上升或被迫抬升,且暖空氣中含有較多的水汽,因而,空氣絕熱上升,水汽凝結,易形成云雨天氣。由于鋒面是各種氣象要素水平差異較大地區(qū),能量集中,天氣變化劇烈。所以,鋒是天氣變化劇烈的地帶。
鋒是三維空間的天氣系統(tǒng)。它并不是一個幾何面,而是一個不太規(guī)則的傾斜面。它的下面是冷空氣,上面是暖空氣。由于冷空氣比暖空氣重,因而,它們的交接地帶就是一個傾斜的交接地區(qū)。
湘教地理中考復習知識點(三)
1、20世紀50年代人口的快速增長
新中國成立以前,由于內(nèi)憂外患、社會動蕩,人口增長緩慢。新中國成立后,由于政治上的獨立,民族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民生活的顯著改善,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的進步,使死亡率下降,加上傳統(tǒng)的多子多福觀念的影響,人口迅速增長。20世紀50年代初,人口自然增長率由1.6%上升至2.3%。1958年開始的“大躍進”運動給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帶來了泡沫式的短暫“繁榮”,造成了人力不夠用的假象,“人多好辦事”“人多力量大”等口與在當時廣為流傳。
2、20世紀60年代初人口的緩慢增長
1959年至1961年,由于嚴重的自然災害、“大躍進”和“反右傾”的錯誤,加上當時的蘇聯(lián)政府背信棄義地撕毀合同,我國經(jīng)歷了一個“三年經(jīng)濟困難時期”,其困難的嚴重程度,在歷史上是空前的。“三年自然災害”帶來的最大損失,莫過于使糧食大幅度減產(chǎn),造成農(nóng)村嚴重缺糧。全國糧食產(chǎn)量1959、1960、1961年分別比1958年下降11%、28.3%、26.25%。由于饑餓、疾病等原因,出生率下降,死亡率增高,1959年至1961年的非正常死亡和減少出生人口數(shù)在4000萬人左右。
3、1962年至1973年的人口迅速增長
由于三年自然災害的補償性生育高潮以及““””的影響,使得這一時期的人口問題失控,人口增長迅速。1963年的出生率破紀錄地達到4.3%.全國人口總數(shù)從1965年的7.25億猛增至1971年的8.52億。
4、20世紀70年代的人口增長
1972年,國務院正式提出“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增長與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相適應”。緊接著,有關部門提出了“晚、稀、少”的具體政策要求,即鼓勵晚婚晚育;鼓勵夫婦生育兩胎的間隔達四年以上;鼓勵少生育子女。為配合宣傳,還提出了“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的宣傳口號。此階段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實際效果并不明顯,全國范圍內(nèi),一對夫婦仍平均生育四個孩子,至1979年,全國總人口達到9.75億。
5、20世紀80年代以來的人口增長
20世紀80年代,國家提倡“一對夫婦生育一個孩子”,人口出生率明顯下降。但由于1962年后人口出生高峰期的男女逐步進入生育年齡,因此,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每年凈增人口仍有1000多萬。進入90年代后期,我國人口已呈現(xiàn)“三低”的現(xiàn)代型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但由于人口基數(shù)大,每年凈增人口的絕對數(shù)量仍相當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