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上冊化學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試題及答案
初三上冊化學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試題及答案
學習初三第一學期的化學,除了認真聽課之外,還要怎樣有效的做練習呢?別著急,接下來不妨和學習啦小編一起來做份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試題,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初三上冊化學第五單元化學方程式試題
一、選擇題(本題包括2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
1 下列現象能用質量守恒定律解釋的是( )
A.10 g冰受熱融化成10 g 水
B.1升芝麻和1升大米混合,總體積小于2升
C.潮濕的衣服在陽光下曬干
D.一定量的煤完全燃燒后生成的所有物質的質量之和大于煤的原質量
2 從2H2+O2 2H2O中獲取的信息錯誤的是( )
A.在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沒有變化
B.在常溫下氫氣與氧氣混合就可以發(fā)生反應
C.4 g氫氣與32 g氧氣完全反應,可以生成36 g水
D.在反應前后,氫原子和氧原子的數目都沒有改變
3 在一密閉的容器內盛有20 g H2、O2和N2的混合氣體,在實驗室中某同學誤加熱此密閉容器,混合氣體在密閉的容器內爆炸,冷卻后,測知生成H2O 18 g,請幫此同學判斷剩余的氣體不可能是( )
A.H2和N2 B.O2和N2 C.H2、O2和N2 D.2 g N2
4 在2A+B 2C反應中,已知A的相對分子質量為24,C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0,則B的相對分子質量為( )
A.16 g B.32 C.16 D.32 g
5 (2016•廣州) 是一種重要的阻燃劑,工業(yè)制取該物質的化學方程式為 +2X 。則X的化學式為( )
A. B.
C. D.
6 (2016•南寧)下列關于化學方程式 的讀法,錯誤的是( )
A.磷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
B.在點燃的條件下,每4體積的磷和5體積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
C.在點燃的條件下,每4個磷原子和5個氧氣分子結合生成2個五氧化二磷分子
D.在點燃的條件下,每124份質量的磷和160份質量的氧氣完全反應,生成284份質量的五氧化二磷
7 (2015•南京)在一密閉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測得反應前及t1、t2時各物質質量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該反應為化合反應
B.丙可能為該反應的催化劑
C.該反應中,乙、丁的質量變化之比為7∶5
D.該反應中,甲、乙的質量變化之比為1∶4
8 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 )
A.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B.化學反應的快慢
C.反應發(fā)生所需要的條件 D.參加反應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
9 (2015•北京)已知:2KClO3 2KCl+3O2↑,下圖表示一定質量的KClO3和MnO2固體混合物受熱過程中,某變量y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縱坐標表示的是( )
A.固體中氧元素的質量 B.生成O2的質量
C.固體中MnO2的質量 D.固體中鉀元素的質量分數
10 氫氟酸(HF)對玻璃有腐蝕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種精美圖案,也可用在玻璃儀器上標注刻度及文字。氫氟酸與玻璃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為SiO2+4HF X↑+2H2O,關于物質X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可能含有氫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種氧化物
11 (2016•成都)某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下,用“ ”與“ ”代表A、B兩種元素的原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發(fā)生變化
B.反應前后物質的化學性質發(fā)生變化
C.生成物的1個分子中含有4個原子
D.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為
12 在點燃條件下,甲和乙反應生成丙和丁,反應前后分子變化的微觀示意圖如下:
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該反應不遵守質量守恒定律
B.反應物都是單質
C.甲和乙反應的質量比為17∶32
D.生成物丙和丁兩種物質的分子個數比為1∶3
13 (2016•x疆)現有32 g某可燃物在密閉容器中完全燃燒后,測得生成88 g二氧化碳和72 g水,關于該可燃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一定是氧化物
B.只含有碳、氫兩種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氫、氧三種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氫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4 化學反應前后沒有發(fā)生改變的是( )
?、僭氐姆N類;②原子的種類;③原子的個數;④原子的質量;⑤物質的總質量;⑥分子的種類;⑦分子的數目;⑧物質的種類
A.①②③⑥⑧ B.①②⑥⑦⑧
C.①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⑦⑧
15 在反應A+3B 2C+3D中,已知A和B的相對分子質量之比為7∶8,當2.8 g A與一定量B恰好完全反應后,生成3.6 g D,則C的質量為( )
A.6.8 g B.9.6 g C.8.8 g D.4.4 g
16 科學研究表明,氨氣在常壓下就可液化為液氨,液氨可用作汽車的清潔燃料,其燃燒時的主要反應為 4NH3 + 3O2 2X + 6H2O。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氨氣在常壓下液化是物理變化 B.X的化學式為N2
C.液氨具有可燃性屬于化學性質 D.液氨屬于混合物
17 在一個密閉容器中放入X、Y、Z、Q四種物質,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化學反應,一段時間后,測得有關數據如下表,則關于此反應認識錯誤的是( )
物質 X Y Z Q
反應前質量/g 20 2 1 37
反應后質量/g 未測 32 1 12
A.物質Z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B.反應后物質X的質量為15 g?
C.反應中Y、Q的質量比為6∶5? D.物質Y一定是單質
18 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
A.2P+5O2 P2O5 B.2KMnO4 K2MnO4+MnO2+O2↑
C.2CO+O2 2CO2 D.H2SO4+NaOH NaSO4+H2O
19 下圖為某反應的微觀模擬示意圖。從圖中獲得的有關信息不正確的是( )
A.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B.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C.該化學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D.分子間存在一定的間隙
20 下列有關“2CO+O2 2CO2”的質量關系,不正確的是( )
A.若56 g CO參加反應,則消耗O2的質量一定是32 g
B.若16 g O2參加反應,則生成CO2的質量一定是44 g
C.若10 g CO2生成,則消耗CO和O2的質量總和一定是10 g
D.若5 g CO與2 g O2混合點燃,則生成CO2的質量一定是7 g
二、填空題(共50分)
21 (4分)同學們以“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關系”為課題進行探究。經討論分析、查閱資料后設計了A、B兩套實驗裝置,并在實驗過程中做到操作規(guī)范、準確稱量和細致觀察。實驗完畢后,使用A裝置進行的實驗得到的結果是:在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相等;而使用B裝置進行的實驗得到的結果是:在發(fā)生化學反應前后,反應物的總質量與生成物的總質量不相等。
請你分析:
兩個實驗都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嗎?_______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
導致出現兩種不同結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8分)在一定密閉容器內有氧氣、二氧化碳、水蒸氣及一種未知物質M,在一定條件下充分反應。測得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
物質 氧氣 二氧化碳 水蒸氣 M
反應前質量/g 100 1 1 46
反應后質量/g 4 89 55 x
(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你認為x的值應為_____________。
(2)未知物質M一定含有的元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未知物質M的相對分子質量為46,推出其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
(4)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6分)(2016•哈爾濱)下圖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生成氯化氫的微觀模擬圖,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在B圖中將相關粒子圖形補充完整;
(2)此變化前后發(fā)生改變的粒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從微觀角度解釋此反應為化合反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6分)硝酸可發(fā)生反應:4HNO3 4NO2↑+X+2H2O。據此回答:
(1)反應的基本類型屬于___________反應。
(2)X的化學式為________________,推斷的依據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12分)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并注明反應的基本類型。
(1)硫在氧氣中充分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鎂條燃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過氧化氫在MnO2催化下制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 (10分)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1)Fe3O4+CO Fe+CO2
(2)CH3OH+O2 CO2+H2O
(3)Al+O2 Al2O3
(4)Al+H2SO4——Al2(SO4)3+H2↑
(5)Cu2(OH)2CO3 CuO+H2O+CO2↑
27 (4分)一定條件下,4.8 g CH4與16.0 g O2恰好完全反應,生成10.8 g H2O、4.4 g CO2和物質X。則X的質量為_______________g;該反應方程式中O2與X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