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一學習方法>高一語文>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時間: 鳳婷983 分享

  散文《故都的秋》是中國作家郁達夫于1934年創(chuàng)作,那么高一語文如何進行該課文教案的編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優(yōu)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教學過程

  導入:

  引用古語“女傷春,士悲秋”和毛澤東、杜甫、馬致遠的詩句說明中國文人有悲秋情結。 不同的人,他們眼里的秋景不同,因為心里的情感有別,“一片自然風景就是一個心靈的世界”。

  一、 整體感知:

  1、 齊讀首段,抓文眼句——通過學生比較閱讀把握句子的重音位置在該在“特別”,所以故都秋的主要特點是“特別的清、靜、悲涼”,而非“清、靜、悲涼”。

  2、 選一學生讀2、13段,總結南國秋的主要特點

  二、局部研讀(3—11)

  1、同學們,文中具體描寫北國之秋的段落是哪些?

  1、教師范讀,學生邊聽邊想象畫面。

  ①注意觀其色、聞其聲,品其味。

 ?、趶穆曇?、色彩描寫看,你認為哪幅圖最出色。

  3、故都秋景圖:清晨靜觀、落蕊輕掃、秋蟬殘鳴、秋雨話涼、秋日勝果

  4、 從聲色描寫角度出發(fā)賞景

 ?、徘镉暝挍鰣D(6-10):

 ?、?找出文中作者評價北國秋雨整體特點的句子:

  北國秋雨“奇、有味、更象樣”在何處?

  ③ “話涼”

 ?、芟胂笳麄€畫面,體會作者在畫面中傳達出的情緒。

  ⑵、小院清晨圖:

  ①作者認為牽?;ǖ念伾?ldquo;以藍色或白色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為什么?

  ②冷色調給人什么樣的感覺?(聯(lián)系生活感受,體會色彩所蘊含的感情)

  三、延伸聯(lián)想

  同學們可選取書中五幅畫里的景物,也可聯(lián)想故都的秋天里別的景物,抓住其特征,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續(xù)句??凑l找得新!看誰找得多!看誰說得快!

  故都的秋天在哪里啊,在哪里?

  它在破陋的小屋里它在濃濃的香茶里它在……

  四、深入探討

  1、在與南國秋的比較中,側重表現(xiàn)北國的秋程度深。作者詳寫平常之景而不是風景名勝,意在說明北國的秋范圍廣,這正是故都秋的特別之處!

  2、從這些景物描寫中你們能體會到郁達夫此時的心境嗎?

  3、那郁達夫為什么這么“寂寞、孤獨、憂傷”啊?

  4、總結“情景交融”在本文的體現(xiàn)。

  結尾

  從這些描寫看,這故都的秋景已融入了郁達夫先生的生活,融入了他的血液、融入了他的生命,我們一起來品讀文章最后一段!要讀出那濃濃的秋味、讀出綿綿的愁思、讀出那深深的眷戀!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文摘

  秋天,無論在什么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我的不遠千里,要從杭州趕上青島,更要從青島趕上北平來的理由,也不過想飽嘗一嘗這“秋”,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當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氣來得潤,天的顏色顯得淡,并且又時常多雨而少風;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渾渾沌沌地過去,只能感到一點點清涼,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與姿態(tài),總看不飽,嘗不透,賞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種半開,半醉的狀態(tài),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式的。

  不逢北國之秋,已將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總要想起陶然亭的蘆花,釣魚臺的柳影,西山的蟲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鐘聲。在北平即使不出門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來住著,早晨起來,泡一碗濃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綠的天色,聽得到青天下馴鴿的飛聲。從槐樹葉底,朝東細數(shù)著一絲一絲漏下來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靜對著像喇叭似的牽?;?朝榮)的藍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夠感覺到十分的秋意。說到了牽牛花,我以為以藍色或白色者為佳,紫黑色次之,淡紅者最下。最好,還要在牽?;ǖ?,教長著幾根疏疏落落的尖細且長的秋草,使作陪襯。

  北國的槐樹,也是一種能使人聯(lián)想起秋來的點綴。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種落蕊,早晨起來,會鋪得滿地。腳踏上去,聲音也沒有,氣味也沒有,只能感出一點點極微細極柔軟的觸覺。掃街的在樹影下一陣掃后,灰土上留下來的一條條掃帚的絲紋,看起來既覺得細膩,又覺得清閑,潛意識下并且還覺得有點兒落寞,古人所說的梧桐一葉而天下知秋的遙想,大約也就在這些深沉的地方。

  秋蟬的衰弱的殘聲,更是北國的特產;因為北平處處全長著樹,屋子又低,所以無論在什么地方,都聽得見它們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聽得到的。這秋蟬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樣,簡直像是家家戶戶都養(yǎng)在家里的家蟲。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作者

  郁達夫(1896—1945),原名郁文,幼名蔭生,浙江富陽人,中國現(xiàn)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革命烈士、詩人。1896年12月7日生于一個知識分子家庭。達夫3歲喪父,7歲入私塾啟蒙,從小熟讀唐宋詩詞和小說雜劇。1911年開始創(chuàng)作舊體詩并向報刊投稿。1912年夏考入之江大學預科,不及半載因參加學潮被校方開除。翌年進入杭州蕙蘭中學,因絕望于教會學校的奴化教育,遂回家閉門苦讀。

  1913年9月隨長兄郁華赴日留學,1914年7月考入東京第一高等學校預科,開始接觸西洋文學,并開始嘗試小說創(chuàng)作。1919年7月進入東京帝國大學經濟學部。1921年6月,與郭沫若、成仿吾、張資平等人發(fā)起成立了創(chuàng)造社。7月第一部小說集《沉淪》問世,對當時文壇產生巨大影響。其中小說《沉淪》為其代表作,深刻地表現(xiàn)了受壓迫的留日學生的苦悶與彷徨,并塑造了一個性格憂郁和心理變態(tài)的青年形象,具有強烈的反舊禮教色彩。1922年3月《創(chuàng)造季刊》創(chuàng)刊,主編第1期。同年7月自東京帝國大學畢業(yè)后回國。

  1923年5月,《創(chuàng)造周刊》創(chuàng)刊。同月發(fā)表《文學上的階級斗爭》,引起廣泛注意。7月發(fā)表小說《春風沉醉的晚上》,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早表現(xiàn)工人形象的作品之一。同年作品集《蔦蘿集》出版。1923~1926年先后在北京大學、武昌師大、廣東大學任教,主編《創(chuàng)造月刊》《洪水》半月刊。1927年1月因發(fā)表政論《廣州事情》引起創(chuàng)造社內部爭論,從而聲明退出創(chuàng)造社。1928年春秘密加入太陽社,9月在魯迅支持下主編《大眾文藝》。1930年作為發(fā)起人在上海成立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同年3月發(fā)起成立中國左翼作家聯(lián)盟。1932年2月與魯迅、茅盾等聯(lián)合發(fā)表《上海文化界告世界書》。同年12月小說《遲桂花》發(fā)表。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寫了不少山水游記和詩詞,其中游記尤為出色。1935年發(fā)表《出奔》,描寫尖銳的階級斗爭。1938年在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成立大會上當選為常務理事。

  1938年12月攜妻兒抵新加坡,主編《星州日報》等報刊副刊,發(fā)表大量戰(zhàn)斗性很強的政論、短評和詩詞聲援抗日斗爭。1942年5月由于日軍進逼撤至蘇門答臘的巴爺公務,化名趙廉。曾被日軍強迫任翻譯七八個月之久,在此期間暗中保護和營救了不少印尼群眾和華僑。1945年9月17日日本投降后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于蘇門答臘,年僅50歲,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他為革命烈士。

  郁達夫的文學活動貫穿了從五四運動到抗日戰(zhàn)爭的幾個重要革命時期,從最初表現(xiàn)青年的苦悶開始,逐漸擴大到反映勞動人民的不幸,以至描寫革命風暴的到來。他是一個愛國主義者,也是一個跟隨時代一道前進的作家。他的作品真實而深刻地反映了他那個時代的部分精神面貌。在藝術上,則側重于表現(xiàn)自我,帶有較濃重的主觀色彩,既有表現(xiàn)對舊社會的抗爭與憤激的直抒胸臆,也有坦率的自我暴露、病態(tài)的心理描寫、悒郁感傷的心靈傾訴,形成感情意味濃厚的浪漫主義傾向。
看了<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的人還看了:

1.《故都的秋》優(yōu)秀教案設計

2.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故都的秋說課稿

3.故都的秋優(yōu)秀教案設計

4.郁達夫《故都的秋》教案匯總

5.《故都的秋》公開課教學設計以及原文

6.高中語文郁達夫《故都的秋》賞析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

散文《故都的秋》是中國作家郁達夫于1934年創(chuàng)作,那么高一語文如何進行該課文教案的編寫?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咭徽Z文《故都的秋》教學設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一語文《故都的秋》優(yōu)秀教學設計 學習目標 品味語言 體味情景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303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