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齊桓晉文之事》教案(2)
高中語文《齊桓晉文之事》教案
2、文中運用了哪些比喻和排比?請找出來具體說說他們好在何處。
明確:
一篇好的文章,決不能只有思想,而沒有血肉,更不能缺少必要的修飾。語言的運用就特別強調修飾的功夫。為了把自己的思想準確、恰當、得體地傳達出來,課文使用了較多的語言手段,使思想、情感的表達達到了完美的程度。這些手段是比喻、排比等辭格的運用和適當的神態(tài)描寫。
比喻這種修辭格,是文學語言的重要的表達形式之一。使用得好,將使文章既具有生動的直觀性,又能夠揭露事物的本質。
用“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來突出宣王的“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同樣是力能做到而不做,是“不為也,非不能也”。
“挾太山以超北海”與“為長者折枝”形象地對比出前者是絕對做不到的,而后者不過是舉手之勞。
“天下可運于掌”這個比喻,具體形象地說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
“緣木求魚”的比喻,和孟子其他許多比喻一樣,已變成今天習用的成語,它形象地說明了齊宣王要以區(qū)區(qū)之齊去戰(zhàn)勝八倍于自己的各諸侯國是多么愚蠢,這個生動的比喻,徹底打碎了齊宣王的幻想,猶如當頭棒喝,使文勢如懸崖墜石,有千鈞之力。
有人統計,《孟子》全書共261章,其中,有93章使用了比喻,數量達159處之多。漢趙歧《孟子題詞》說:“孟子長于比喻,辭不迫切,而意已獨至。”可謂說到了點子上。
排比的運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它是散句中的整句,首先形成文章參差錯落之美,聲調鏗鏘,富于音樂性,在內容上既對文章進行拓展,又突出思想,加強感情,使文章氣勢盛壯這種方法運用得好,則能使文彩裴然,行而遠矣。
如“然一羽之不舉……為不用恩焉”,這一組排比句,以不可辯駁的氣勢說明“不能”是有別于“不為”的。它的淺顯易懂,還由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簡御繁地把難懂的道理輕松自然地講得清楚明白。
“為肥甘不足于口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這一組排比句,則是不厭其煩地故意揣度,既擴充了文章的內容,又使齊宣王為生活奢侈而自感慚愧,并進而去檢點自己,包含了孟子“民貴君輕”的思想,又迫使齊宣王朝著王天下的方向邁進。
“今王發(fā)政施仁……皆欲赴訴于王”,這一組排比句,從“仕者”、“耕者”、“商賈”和“天下之欲訴其君者”等四個方面全方位地展示了“發(fā)政施仁” 的好處,在齊宣王面前顯示了巨大的誘惑力,展開了一幅“保民而王”的美 麗遠景。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四個排比句,形象地寫出了小農生產豐衣足食、安居樂業(yè)的情景,不但加強了思想上的說服力,而且加強了情緒上的感染力。
文章中還善于作適當的神態(tài)描寫,形象生動地刻畫了人物性格。這是古代散文中,尤其是諸子散文中難得的好的文學筆法。如孟子引導齊宣王說出“大欲”時,齊宣王“笑而不言”,這一筆寫出齊宣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閃閃不那么理直氣壯的神態(tài),極盡傳神之妙。《孟子》中的另一個成語“王顧 左右而言他”也是這樣,逼真而傳神。
3、鄒與楚戰(zhàn),在文章中是比喻還是類比?
明確:這是課文理解上的一個難點。
比喻,首先必須在不同種類的事物之間存在,其次,必須具有相似點。鄒與楚戰(zhàn)是戰(zhàn)爭,齊與諸侯戰(zhàn),還是戰(zhàn)爭,事物的性質是一樣的,不存在種類上的不同,明顯不是比喻。類比,即把相同、相似或者在某一點上義理相通的事物并在一起,使其相互參照,來闡明一種事理,或表現一種情景。類比,因也有兩物相喻的意思,所以有的修辭學家稱之為擴喻。但類比不是比喻。比喻一般使用喻詞,喻體不能脫離本體獨立存在,喻體同本體的關系是依屬關系;類比不使用比喻詞比體可以離開本體單獨存在,兩者的關系為平列關系。典型例子有魯迅《文學和出汗》中的句子:“搶得天下的便是王,搶不到天下的便是賊”與“只要流傳的便是好文學,只要消滅的便是壞文學。”這兩者之間的強盜邏輯上的互通,就是類比。再如毛澤東《論持久戰(zhàn)》中為了說明戰(zhàn)爭中必須有進有退,他連用“吃飯”與“拉屎”、“睡覺”與“起床”兩件事物進行類比,生動地闡明了進與退的一體性,具有很強的啟示力量。
鄒與楚戰(zhàn)不能取勝,與齊以一服八不能取勝,道理上是一致的,都是力量懸殊,取類作比,目的是闡明事理,讓齊宣王從這對類似相通的事物的聯想中,明白霸天下的可怕的危害。
這都是我們在學習語言和運用語言時要特別注意吸收的地方。
3、談談你對“王道”和“霸道”的理解
明確:
這是先秦時代一對相對的概念。
“王道”是儒家提出的以仁義治天下的政治主張;霸道指君主憑借武力、刑法、權勢等進行統治。孟子所處的時代是沿著霸道的方向前進的,凡是行法家主張,講求耕戰(zhàn),富國強兵,便取得勝利。司馬遷《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當世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強兵。楚、魏用吳起,戰(zhàn)勝弱敵。齊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于合縱連橫,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歷史到底在什么時候青睞于“王道”,至今都不得而知。孟子是繼承了孔子的學思想發(fā)展而成為一整套施仁政行王道的政治主張的。《史記》也曾記載“孔子明王道,干七十余君,莫能用”的事實。
4、你認為《孟子》具有什么樣的時代意義?
社會的進步,常常需要從古代吸收歷史的經驗和教訓。孟子對于社會出路的探索,應該說在今天還有它的積極成分。孟子生活在戰(zhàn)國時代,當時政治上諸侯紛爭,“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統治階級“庖有肥肉,廄有肥馬”,過著窮奢極欲的生活,而廣大勞動人民對聯“民有饑色,野有餓莩”,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于是,思想界百家蜂起,“處士橫議”。孟子從儒家的“仁政”思想出發(fā),一方面要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一方面又要掃清阻礙推行這種主張的各種“邪說”。首先,孟子這種求真的追求精神就是值得今天我們學習的。
孟子的思想具有著明顯的進步性。其思想核心就是“民本思想”。民貴君輕,在今天看來,它至少包括重視國家利益,反對特權意識、保護人民等多方面的含義。這種社會變革時期的新觀念,正符合人民的愿望,具有一定的人道主義精神,至今在我們的思想領域里有著重大影響。
另外,《孟子》的散文成就極高,作為文化精粹,我們當然有研究、借鑒、繼承和發(fā)揚的必要。
二、完成課后練習題:
(一)此題有兩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學生熟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要求背誦的一段課文,集中反映了孟子的政治主張。熟讀成誦,有利于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二是理清文章的思路,具體說說孟子是怎樣一步步說服齊宣王“保民而王”的,意在幫助學生正確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張。參考答案詳見“重點難點化解”中的 “ 2、迂回曲折的論辯藝術”。
(二)設計此題,意在使學生加深對“《孟子》長于比喻”的理解 。參考答案詳見 “重點難點化解”中的 “3、典范的語言”和“5、鄒與楚戰(zhàn)”。
(三)1、御:抵御。2、易:換。愛:吝惜。3、乃:是。4、第一個“見”:看見。第二個“見”:被。5、及:推及、推廣。6、緣:攀登、爬。
(四)設計此題,是為了使學生通過具體句子中不同義項的辨析,掌握文言常用詞語“愛”“明”“道”的含義。愛:1、吝惜。2、愛護。3、喜愛、喜歡。明:1、明亮的。2、視力。3、清楚、明白。4、賢明的。道:1、稱道、稱贊。2、說、講。3、道義、道理。4、路、道路。
(五)此題設計是為了訓練學生給文言文斷句、翻譯的能力。
標點:孟子謂齊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往)楚游者,比(及、到)及反(同“返”)也,則凍餒(饑餓)其妻子,則如之何?”王曰:“棄之”曰:“士師(獄官)不能治士,則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內不治,則如之何?”王顧左右而言他。
譯文:孟子對齊宣王說:“您的臣子中,有個把妻子兒女托給朋友照看而自己到楚國游歷的人,等到他回來時,他的妻子兒女卻受凍挨餓,該怎么辦呢?”齊宣王說:“和他斷絕交情。”孟子又問:“監(jiān)獄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屬,該怎么辦呢?”齊宣王說:“罷免他。”孟子又問:“國愛沒有治理好,那又該怎么辦呢?”齊宣王看著左右扯別的問題。
高中語文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