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語文必修2詩經(jīng)兩首課文解讀(2)
人教版語文必修2詩經(jīng)兩首課文解讀
及①爾偕老,老使我怨。(當初說和你白頭偕老,現(xiàn)在想起來一肚子悔恨。①及:同。第二句的“老”就是“及爾偕老”的省略說法。)淇①則有岸,隰②則有泮③。(淇水雖寬總有它的岸,低濕的地方再大也有個邊。①淇:淇水。②隰:xí,低濕的地方。另解,隰,當作“濕”,水名,即漯河。③泮:pàn,通“畔”,岸,水邊。)總角①之宴②,言③笑晏晏④。(小孩子年幼無知打打鬧鬧,許愿發(fā)誓只當是開玩笑。①總角:古時少年男女把頭發(fā)扎成丫髻,叫總角,后來用“總角”指代少年時代。②宴:歡聚。③言:音節(jié)助詞。④晏晏:形容歡樂的樣子。對這個句子也有兩種解釋,一種說法是根據(jù)這個句子斷定詩中男女主人公少年時住一起,青梅竹馬,后來男方遷往了別處,所以這句詩當譯為“記得當年我小他也小,說說笑笑哪兒有煩愁”;另一種說法是,此句是為了與下一句形成反襯,意謂男女間的山盟海誓,如果是小孩子搞游戲,那是不能當真,但對于成年人一言既出,駟馬難追,怎么可以輕易地自食其言?本書采用第二種說法。)信①誓旦旦②,不思其反③。(堂堂男子真摯誠懇賭咒發(fā)誓,沒想到出爾反爾如成兒戲。①信:真實。②旦旦:誠懇的樣子。③反:違反,指背棄誓言。)反是①不思,亦已②焉哉③!(他背信棄義的事我也不想了,就這樣算了吧,就這樣算了吧!①是:這,指誓言。②已:了結。③焉、哉:均為語氣助詞。)
最后一章表示女主人公對負心漢的怨恨和決絕。“及爾偕老,老使我怨”,是痛苦中沉思冥想后的覺悟。“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是清醒后的斷然決絕。
本章是上章女主人公在進退維谷的困境中煩亂心情的自然延展:“像這樣下去,即使與你白首到老,只怕更增加我的哀怨。淇水雖寬總有它的岸,低濕的地方再大也有個邊。我的怨愁又何時能完?溫存的言笑,旦旦的誓言,還在我眼前,又何曾想到竟一朝反悔;既然你反悔了呵,那就不必再苦苦追思,過去了的一切,也只有一丟了事……”女主人至此,已百無聊賴,無復可言,只有那無聲的哀思,在引動著讀者對她后來遭際的擔心與關懷。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對這兩個句子,課本上是這樣解釋的:“意思是什么事物都有一定的限制,用以反襯男子的變化無常。”課本對句子本身意義的解釋是正確的,用了反襯的藝術手法也沒錯。但是,它反襯了什么?課本的注釋未見準確。這兩句從思路上講,它應承“怨”字而來,反襯抒情主人公的“怨”情無邊無際。就是說,淇水再寬也有個岸,低濕的洼地再大也有個邊,而我的“怨”情則無邊無際。這“怨情”,既有對負心男子的怨悵之情,也有對自己的怨艾、怨苦之情,這樣講才更符合女主人公的心境。
采薇
采薇①采薇,薇亦作②止③。(采一把薇呀又采一把薇,薇菜新芽冒出了地面。①薇:wēi,薇菜,也叫“巢菜”或“野豌豆”。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花紫色。嫩苗和種子可作蔬菜。②作:起,指薇菜長出地面。③止:句尾語氣詞。)曰①歸曰歸,歲亦莫②止。(說回家呀道回家,年末又到還是回不了家。①曰:語助詞,沒有實在意義。②莫:古體“暮”字。)靡①室靡家,玁狁②之故。(說什么家呀說什么家,不殺退玁狁沒有家。①靡:mi,無。②玁狁:xiǎn yǔn,亦作“獫狁”,我國古代西北邊區(qū)民族。春秋時稱“戎”或“狄”。)不遑①啟居②,玁狁之故。(說什么坐坐呀說什么歇歇,不殺退玁狁不能安居休息。①不遑:沒有功夫。遑,空暇。②啟居:指坐下來休息。古人席地而坐,坐時雙膝著地,臀部貼在小腿上叫“居”;上身伸直,臀部離開腳后跟的叫“啟”,又寫作“跽”。)
采薇采薇,薇亦柔①止。(采一把薇呀又采一把薇,薇菜新葉兒嫩生生。①柔:肥嫩,指剛長出來的薇菜柔嫩的樣子。)曰歸曰歸,心亦憂止。(說回家呀道回家,心里憂悶多牽掛。)憂心烈烈①,載饑載渴。(滿腔愁緒如火燒,又饑又渴苦煞人。①憂心烈烈:憂心如焚。)我戍①未定,靡使②歸聘③。(我駐防的地方不安定,書信托誰捎回家。我戍未定:也可解為“我的駐地不固定”,意即今天在這里,明天又在那里。①戍:守,這里指防守的地點。②使:信使。歸聘:歸問家人。③聘,遣使訪問。)
采薇采薇,薇亦剛①止。(采一把薇呀又采一把薇,薇菜已老發(fā)杈枒。①剛:堅硬,指薇菜的莖葉變老變硬。)曰歸曰歸,歲亦陽止。(說回家呀道回家,又到十月小陽春。)王事①靡盬②,不遑啟處③。(王室差事哪有完,想要休息沒空閑。①王事:指征役。②靡盬:沒有止息。盬,ɡǔ,停止。③啟處:與上文“啟居”同義。)憂心孔疚①,我行不來②!(滿懷憂愁太痛苦,生怕從此不回家。①孔疚:非常痛苦。孔,很。疚,jiù,病痛。②我行不來:我從軍遠行之后一直回不來。行:hánɡ,行伍、軍隊。這里用如動詞,從軍。來,歸,回家。)
前三章是詩的第一部分,依次描寫戍邊士卒春天、夏天、秋天采薇充饑的情景,表達他們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凄苦心情。
這三章采用重章疊句的形式,第一句都是“采薇采薇”,以此來引起下文。“采薇”即采集野生的薇菜,后勤不繼,糧草不續(xù),士兵只好以它充饑。詩歌的一開始就給讀者展示了一幅凄涼的戍邊生活畫面,我們仿佛看到面帶饑色的戍卒一邊在荒野漫坡上采集野菜,一邊思念著久別的家鄉(xiāng),屈指計算著返家的日期……
值得注意的是,這三章雖然采用重復的形式來表達同一種情緒,但是作者在字句上略加變化,從而表現(xiàn)出感情的進展。例如,第一章開頭兩句寫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這是寫春天,薇菜剛剛綻出嫩綠的芽尖;第二章寫道:“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這是寫夏天,薇菜的葉片肥大嫩生;第三章則是:“采薇采薇,薇亦剛止”,這是寫秋天,薇菜的葉莖剛老而粗硬。從春到秋,薇菜由嫩而老,時光無情地流逝了;戍卒思歸,從春到秋,一年將盡,何時才能歸家呢?──這些意蘊都是通過薇菜的變化表達出來的。
在每章的后六句具體描寫思歸之情時,表達形式也有所變化。比如,第一章作者僅僅說,到了年底,還回不了家;并抱怨:“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啟居,玁狁之故”,是玁狁害得他有家難歸,是玁狁害得他終年奔勞得不到休息。而第二章則說:“曰歸曰歸,心亦憂止;憂心烈烈,載饑載渴”,他因思鄉(xiāng)而心頭煩悶,好像火燒一樣,而且感到饑渴難忍,還想到:“我的駐地沒有一定,連捎個家信也不可能”。第三章,眼見已到十月小陽春了,回家還是沒有指望,戍卒不禁發(fā)出痛苦的呻吟:“憂心孔疚,我行不來”,心情極其痛苦,誰能寬解呢?──顯然,隨著戍邊時間的延長,鄉(xiāng)情也日益深重。作者就是采用這種反復吟誦,漸次深入的方式,讓讀者一步步走到戍卒的心靈深處,體會著他們與日俱增的思鄉(xiāng)之苦。
彼爾①維何②?維常③之華。(那盛開的花是什么花?那是棠棣密叢叢。①爾:通“薾”,ěr,花盛開的樣子。②維何:是什么。維:句中語氣詞。③常:通“棠”,即棠棣樹。)彼路①斯②何?君子③之車④。(什么車兒高又大?將軍戰(zhàn)車高又大。①路:通“輅”,古代一種大車,供將帥作戰(zhàn)時用,又叫戎車。②斯:語氣助詞,無實在意義。③君子:這里指將帥。④車:兵車,即“路”。)戎車①既駕,四牡②業(yè)業(yè)③。(駕起兵車要出戰(zhàn),四匹雄馬齊奔騰。①戎車:兵車。②牡:mǔ,鳥獸中的雄性,跟“牝”相對。③業(yè)業(yè):強壯而高大的樣子。)豈敢定居?一月三捷①。(邊地怎敢圖安居?一月多次捷報傳。①捷:勝利。)
駕彼四牡,四牡骙骙①。(駕起四匹大公馬,馬兒強壯又雄駿。①骙骙:kui kui,馬強壯的樣子。)君子所依①,小人②所腓③。(將軍威武倚車立,車為兵士做掩蔽。①依:指將帥靠立在車上。②小人:指兵士。③腓:féi,掩護,隱蔽。古代打仗是車戰(zhàn),主將在兵車上指揮,步兵在兵車后面,靠車身掩護自己。)四牡翼翼①,象弭魚服,。(四匹馬兒并排走,魚皮箭袋和雕弓。①翼翼:行列整齊的樣子,形容訓練有素。②象弭魚服:形容裝備精良。象弭,用象牙鑲飾的弓。弭,mǐ,角弓,末端用骨做裝飾的弓。魚服,用魚皮做的箭袋。服,fú,通“箙”,盛弓箭的袋。)豈不日戒①?玁狁孔②棘③!(怎么會不天天戒備?玁狁之難很緊急啊!①戒:戒備。②孔:副詞,甚:很。③棘:通“急”。)
第四、五章是詩第二部分,通過描寫戰(zhàn)車和戰(zhàn)馬,從側面反映戍邊生活。將帥們駕著車馬上路了,戍卒也踏上艱難的征途;將帥們坐在車上,士卒們則圍在車的兩旁,打起仗來就靠它來隱蔽。他們南北轉戰(zhàn),一個月要轉移多次,不敢安居;他們時刻警戒,不敢松懈,因為他們面臨的是極其兇狠的敵人。從字面上看,這一部分沒有寫思歸情愫,但那一股苦澀的情味始終縈繞在詩人的歌聲中。這些可憐的戍卒,當他們拖著疲乏的身子,掙扎著在車馬后面奔跑的時候,當他們靠著車廂躲避敵人飛矢的時候,當他們枕戈待旦的時候,怎能不加倍思念安寧和平的生活呢!
不能忽略的是,在這一部分的歌唱中還透露出對苦樂不均的怨恨情緒。你看,拉車的馬兒“業(yè)業(yè)”“骙骙”,高大強壯,可見喂養(yǎng)得好,不言而喻,它們的主人吃喝更不會差;而士兵卻靠著采集薇菜勉強果腹,個個面帶饑色,骨立形銷。將帥坐在車上,服飾鮮明,神氣活現(xiàn);而士兵們則整日跟在車后跋涉,滿臉塵土,衣衫殘破……盡管在這里作者只是描寫了將帥車騎的威武、服飾的華美,但語氣間已帶譏諷之意。比如第四章開頭四句:“彼爾維何?維常之華。彼路斯何?君子之車。”翻譯成現(xiàn)代語言,便是:“什么花開得繁華?那都是棠棣的花;什么車高高大大?還不是貴人的車”(見余冠英先生的《詩經(jīng)選》),嘲諷之意是很明顯的。這些描寫與戍卒的生活形成鮮明對比,更激起他們懷鄉(xiāng)思歸的情感。
昔①我往②矣,楊柳依依③。(回想當初出征時,楊柳依依隨風吹。①昔:過去、從前。②往:指當初從軍。③依依:樹枝柔弱隨風飄拂的樣子。)今我來思①,雨雪②霏霏③。(如今回來路途中,大雪紛紛滿天飛。①來思:指歸來時。思,語末助詞,無實在意義。②雨雪:下雪。雨,yù,動詞,從天上落下。③霏霏:fēifēi,雪下得很大的樣子。)行道遲遲①,載渴載饑。(道路泥濘難行走,又渴又饑真勞累。①遲遲:緩慢的樣子。)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滿心傷感滿腔悲,我的哀痛誰理會!)
第六章是第三部分,寫戍卒在還鄉(xiāng)途中。這是詩的尾章,但卻是全詩中抒情意味最濃的章節(jié)。在一個雨雪紛飛的日子,戍卒終于踏上了歸途。這本來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然而我們在這里看不到一絲歡愉,只感到一片悲涼。長久的戍邊生活在戍卒心中留下了難以彌合的精神創(chuàng)傷,他是懷著一顆破碎的心走向故鄉(xiāng)的。他憂傷地想起:“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當年我離開家鄉(xiāng)的時候,正是春天,和風送暖,柳絲低拂;而今天呢,“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今天我重返故鄉(xiāng),卻是雨雪迷濛的冬天了。在這里,詩人沒有直接傾訴內(nèi)心的感情,而是以春天隨風飄拂的柳絲來渲染昔日上路時的依依不惜之情,這是樂景寫哀,用雨雪紛飛來表現(xiàn)今日返家路途的艱難和內(nèi)心的悲苦,這是哀景襯哀,讓那一股纏綿的、深邃的、飄忽的情思,從風景畫面中自然流出,含蓄雋永,味之無盡。晉人謝玄把“昔我往矣”四句論為三百篇中最好的詩句。在文學史上影響極大。常為后世文人反復吟唱、仿效。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這是寫戍卒歸途上的情形。路途是那么遙遠,似乎總也走不到盡頭,他忍渴耐饑,掙扎著走向故鄉(xiāng)。在這艱難的歸途上,戍卒痛定思痛,回憶起離開故鄉(xiāng)后的種種經(jīng)歷,默默地吮吸著內(nèi)心的苦楚,體會著自己的孤獨,他痛苦地吟唱:“我心傷悲,莫知我哀!”──我的心情非常悲苦,有誰知道呢!詩給我們留下一個孤獨的背影,一聲幽怨的嘆息。
人教版語文必修2詩經(jīng)兩首課文解讀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