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高中學習方法>高考輔導資料>

2017高考文綜政治答題方法

時間: 子文834 分享

  文綜政治試卷總體來說是不容易拿高分,想要更上一層樓的同學就該掌握政治答題方法與技巧。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2017高考文綜政治答題方法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2017高考文綜政治審題技巧

  審題是關鍵。細節(jié)決定成敗,無論是客觀題還是主觀題,審題是關鍵,否則偏題、跑題錯題、漏題,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必須細心審慎、逐字逐句的審讀,善于抓住“題眼”、“切入點”、“突破口”,即關鍵的字、詞、句,讀懂題意,推敲題意,揣摩題意,掌握已知條件,看準未知條件,抓住立意(中心思想),明確題的指向、類型、范圍、要求等規(guī)定性。尤其是看來容易的、似曾相識的題目,更要細之又細,反復推敲,嚴防錯漏。

  2017高考文綜政治選擇題答題方法

  1. 基本要求:“三審”即審題干、審題肢、審題肢與題干的關系。

  (1)審題干即審查題干,確定題干的規(guī)定性;

  (2)審題肢即審查題肢,明確選項本身正誤;

  (3)審題肢與題干的關系即審查題肢是否與題干存在必然聯(lián)系。

  2. 主要方法。

  (1)基本方法:“兩排除一擇優(yōu)”,即排錯法、排異法、擇優(yōu)法。

 ?、倥佩e法即排謬法(逆向選擇為排正法);

 ?、谂女惙磁懦^點正確,但與題干無關的題肢;

 ?、蹞駜?yōu)法即選出最佳選項。

  (2)演變方法:“八排除”即排倒法、排重法、排間法、排亂法、排外法、排混法、排正法、排非理性法。

 ?、倥诺狗磁懦蚬怪玫念}肢;

  ②排重法即排除同義反復的題肢;

 ?、叟砰g法即排除間接聯(lián)系的題肢;

 ?、芘艁y法即排除邏輯混亂的題肢;

 ?、菖磐夥磁懦庋硬灰坏念}肢;

 ?、夼呕旆磁懦`混雜的題肢;

  ⑦排正法即排除正確的題肢(逆向選擇);

 ?、嗯欧抢硇苑聪嘈诺谝贿x擇(感覺)。

  3. 基本步驟:“一抓二排三擇優(yōu)四回顧”。

  (1)“一抓”:即抓住題干立意(中心思想),明確題干的規(guī)定性,以干求肢。

  (2)“二排”:即綜合運用排除法縮小范圍,排除錯誤的、無關的、不符的題肢,確定應選項。

  (3)“三擇優(yōu)”:即運用比較法,在符合題意的正確題肢中,選出最佳項。

  (4)“四回顧”:即檢查驗證,有疑問的小題再作思考、推敲,可用“代入法”,作出最后的理性選擇。

  4.“十不選 ”。

  (1)表述錯誤者不選(逆向選擇除外);(2)題肢不符者不選;

  (3)因果相悖者不選;(4)間接聯(lián)系者不選;

  (5)外延不符者不選;(6)自相矛盾者不選;

  (7)同義反復者不選;(8)正誤混雜者不選;

  (9)逆向正確者不選;(10)要求單一者不選。

  5. 選擇題基本類型:從干肢關系分為“九大類”。

  (1)比較異同型;(2)因果關系型;(3)評價分析型;(4)理解說明型;(5)事例材料型;(6)引文(古文、成語、俗語、名言、詩詞)材料型;(7)圖表材料型;(8)漫畫材料型;(9)一材多用型。

  2017高考文綜政治主觀題答題方法

  (一)答題基本步驟與方法

  1.“兩審一結合”:即先審設問,再審材料,帶著問題審材料;知識與材料相結合。

  (1)審設問:“五審”即審題型、審主體、審客體(對象)、審知識范圍、審分值。

  (2)審材料:逐字逐句審讀材料全文,包括容易忽視標題、標點符號、注釋等。

 ?、贇w納中心思想:發(fā)現和捕捉、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勾畫圈點;排除干擾信息,抓住關鍵字、詞、句,尋找“題眼”、“切入點”、“突破口”,提煉、歸納、概括中心思想。

 ?、趧澐侄温鋵哟危釤?、歸納、概括段落大意。

  ③尋找段落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從整體上把握材料。

  (3)知識與材料相結合:“四扣”即扣設問、扣材料、扣知識、扣時政熱點。

 ?、俑鶕O問的規(guī)定性和有效材料信息,運用發(fā)散思維,聯(lián)系教材知識和時政熱點知識,

  多角度思考,揣摩、推敲、領悟命題意圖(即考什么),引出相應的理論知識。即答案就在材料中。

 ?、谶M一步縮小知識范圍,準確篩選、調用和遷移相關理論知識,突出創(chuàng)新意識,體現人文精神,反映時代和社會主題(言之有物);整合、理清答題思路,列出答案要點,包括中心論點、分論點、論據(言之有序)。

  2. 組織答案。

  (1)一般模式:理論知識(觀點、原理)+材料分析。

  (2)方法選擇:限定性設問(知識范圍具體、明確),即封閉型主觀題,主要采用“演繹法”(一般到特殊);開放性設問(知識范圍寬泛、籠統(tǒng)),即開放型主觀題,主要采用“歸納法”(特殊到一般)。

  (3)注意“八化”,追求“二美”。

  “八化”:①答案要點化;②要點段落化;③段落序號化;④術語專業(yè)化(教材術語、時政術語);⑤知識精準化;⑥敘述邏輯化;⑦內容完整化;⑧書寫規(guī)范化。

  “二美”: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統(tǒng)一

  總之,高考主要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等四大能力,因此答主觀題必須充分運用發(fā)揮抽象思維、辯證思維、邏輯思維、發(fā)散思維、創(chuàng)造性思維等五大思維能力。基本方法歸納為:“讀、抓、悟、聯(lián)、扣、列、答”七步曲。

  2017高考文綜政治基本題型答題思路與方法

  1. 體現反映類。

  (1)類型:分為“體現反映什么”和“如何體現反映”兩大類。

 ?、?ldquo;體現反映什么”屬歸納型主觀題,就是從材料中的特殊事例歸納出一般性的知識,即從特殊到一般(材料+觀點)。常用標志性設問詞語是:“蘊涵了”、“體現了”“反映了”“說明了”等等。

 ?、?ldquo;如何體現反映了”屬演繹型主觀題,就是根據已知知識分析其在材料中是如何具體體現反映的,即從一般到特殊(觀點+材料)。 常用標志性設問詞語是:“如何體現”“如何反映”等。   (2)答題原則:“答案必在材料中”。公式:1+1=1,即從材料中提煉一條有效信息,找出一條對應觀點,組成一條答案。(一一對應關系,材料與觀點必須對接)

  (3)答題思路:定點法,即定點——聯(lián)系——梳理——作答。一定點:確定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二聯(lián)系:聯(lián)系所給材料與所學知識。三梳理:將材料所給的信息與考查的知識點一一對照,二者相符的就是答案要點。四作答:做到觀點和材料相結合。

  (4)答題模式:①歸納法:材料+體現了(反映了、說明了等)+觀點;②演繹法:觀點+材料+體現了(體現了、反映了)這一點。

  2. 原因意義類。

  (1)常用標志性設問詞語:為什么、原因、依據、理論依據、理由、必然性、必要性、重要性(意義)、正確性、合理性、可能性等。

  (2)答題模式:理論依據+現實依據,即觀點+意義。理論依據指設問指向的教材理論依據;

  現實依據指從現實生活中找到設問指向的現狀、必然性(緊迫性)、必要性、重要性(意義)、可能性、危害性等。意義,在狹義上一般指必要性和重要性,廣義上也指作用、影響,一般由近及遠(從直接到間接)、由小到大(從部分到整體)、由內到外(從國內到國際)、由微觀到宏觀、由理論到實踐、由經濟到政治到文化

  3. 措施辦法類。

  (1)常用標志性設問詞語是:“怎么辦”“怎樣做”“ 如何做”“對策”“建議”“啟示”等,旨在考查學生對當前國家大政方針政策的理解把握程度。

  (2)答題原則。

  ①主體定位法,關鍵是審主體。明確主體是誰,有幾個主體答案就有幾個角度,各司其職,并對措施辦法進行綜合。經濟生活、經濟學常識的主體:國家(政府)、企業(yè)(生產經營者)、個人(消費者、勞動者、投資者、納稅人等);政治生活主體:國家(人大、政府)、政黨(中國共產黨、民主黨派)、政協(xié)、人大代表、人民(公民)、國際組織(聯(lián)合國)等;文化生活主體:國家(政府)、企業(yè)(生產經營者)、個人(公民)、人民群眾等;生活與哲學的主體:國家、企業(yè)、個人、人民群眾等。

 ?、趯ΠY下藥+各司其職。對癥下藥就是材料呈現負面現象,其正面就是正確措施,如水土流失、資源浪費,其正面就是加強環(huán)保,合理利用資源;若材料呈現的是正確做法,只需對這種做法加以歸納、概括、總結即可。各司其職就是從不同的主體去找不同措施。

  (3)答題思路:定點法,即定點―聯(lián)系―梳理―作答。從三個方面找措施,即從教材中找、從材料中找、從大政方針中找,并加以整合。在沒辦法的情況下,可以改寫材料,重新整理組合。

  (4)答題模式:觀點+措施。其中,啟示類:觀點+道理(措施),一般側重于措施,道理從“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能這樣做、不這樣做的危害”思考組織;生活與哲學:原理不用過多表述,只答名稱或內容要點,側重于方法論。答題常用詞語:堅持、建立、健全、完善、改善、加強、制定、貫徹、樹立、保護、調整、改進、提高、轉變、發(fā)揮等動詞。

  4. 認識評價類。

  (1)常用標志性設問:如何認識、如何理解、如何看待、談談對某一現象看法、分析(評析)某一現象、說明某一事物等。

  (2)答題思路:發(fā)現問題——“是什么”(判斷表態(tài),其中辨析題最后表態(tài));分析問題——“為什么”(闡述道理,對與錯都得論證);解決問題——“怎么辦”(明確做法)。“是什么”即題目說(做)的是一件什么事(內涵、性質、特征、目的、實質等),或題目中概念、觀點的對錯;“為什么”、“怎么辦”見前2、3所述。注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 圖表類。

  (1)題型概述。

 ?、僖话悴捎镁唧w到抽象的形式,運用表格、坐標、數據等具體材料說明諸如城鄉(xiāng)差距、地區(qū)差距、經濟效益、居民生活水平、國企改革等問題。

 ?、诔R姌酥拘栽O問:Ⅰ表一、標二分別(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經濟)現象(問題);Ⅱ表一、表二有何內在聯(lián)系;Ⅲ談談對表格所反映的現象的認識,或如何解決材料中的問題;Ⅳ談談……的做法(措施)。

  (2)答題思路。

  ①審設問:特別注意審查設問之間的關系,是并列關系(圍繞中心相對獨立),還是遞進關系(層層深入)。設問基本結構為“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表一、表二之間有何聯(lián)系主要有因果關系、一分為二的關系、整體與部分關系、前后相繼的關系,其中常見前兩種。

 ?、趯彶牧?。

  材料構成:材料一般由表題(標題)、圖表、注釋三部分構成。常見圖表形式:表格式、坐標式、餅狀式、柱狀式、曲線式等。

  審查方法:“三看三比一提煉”。

  “三看”:看標題(題眼或中心)、看圖表(項目、數據——答案主要來源)、看注釋(解釋、提示、補充)。

  “三比”:橫比——比較不同信息要素之間的關系,即比聯(lián)系、找差距(差異);縱比——比較每個要素的歷史變化,即比變化;綜合比(包括表與表之間的比)——概括中心觀點或基本結論,即下結論。其中,貫穿著定量比與定性比相結合。

  “一提煉”:從現象到本質,即從數字到術語、從感性到理性、從材料到觀點、具體到抽象、特殊到一般。

  總之,必須“上看”“下看”“左看”“右看”,不忽視細節(jié),包括時間尤其是特殊年號隱含著重大時政背景。采取定量比與定性比相結合,全面準確地獲取圖表信息,辯證地認識圖表信息,把握其內在聯(lián)系,提煉、歸納、概括出圖表的中心觀點或基本結論。關鍵在于從對比分析中發(fā)現問題,發(fā)現變化,發(fā)現差距(城鄉(xiāng)、區(qū)域、行業(yè)等),找出異同。比較不同項目的變化方向、趨勢,往往可以表述為:上升、下降,增加(增長)、減少,加快、減慢,擴大、縮小等。

 ?、鄞痤}要領:兩個統(tǒng)一,即現象與本質的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的統(tǒng)一(知識與材料的統(tǒng)一)。具體是:將圖表語言(即數據、圖形)轉化為文字語言,實現從定量到定性的轉換,不能羅列數字;先總后分,先整體后部分,先共性后個性。其中,不管是問材料反映的現象,還是反映的問題或信息,都要考慮產生現象的原因或影響即背后的本質性問題;答案不僅要寫出圖表反映的表面現象,還應指出這一現象所包含的深層次信息和隱藏的信息及本質性問題。

  總之,答題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因此,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靈活運用,以不變應萬變。


看了“2017高考文綜政治答題方法技巧”的人還看了:

1.2017高考政治必背知識點歸納

2.2017年高考政治大題答題模板

3.2017年全國新課標高考政治考試大綱

4.2017高考政治分類匯編

5.2017年高考政治試題及答案

2017高考文綜政治答題方法

文綜政治試卷總體來說是不容易拿高分,想要更上一層樓的同學就該掌握政治答題方法與技巧。下面就讓學習啦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2017高考文綜政治答題方法吧,希望能對你有幫助! 2017高考文綜政治審題技巧 審題是關鍵。細節(jié)決定成敗,無論是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精選文章

3326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