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后的高考應更加重視語文
高考改革不分文理之后,數學和英語相對變得更好對付,只有語文的廣度、難度提升,因此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qū)分度會最大,最容易拉開學生檔次。專家認為,語文是母語,以后學生應該更加重視語文,預計語文課時或會增加。更有一種觀點認為,“得語文者得高考”。
在高考的分值序列中,語文和數學、英語曾經一直持平,而因為我們隨時隨地都在進行著語文的“操練”,就導致了在實際的備考中,對于語文的重視程度往往相對不夠。隨著高考改革,數學與英語區(qū)分度降低,語文重要性得到了特別凸顯,這有望改變語文課被邊緣化的窘境。
由于語文重要性增加,高考命題難度也會增加,只有如此才能拉開分數差距。而高考是教學的導向,作為對應,語文教學在課時、難度上也會同步增加。對于這種狀況,考生還能有什么選擇?恐怕在掌握基本的考試大綱內容外,也只能在難題、偏題上下更多的功夫,以求考試中出奇制勝。
但問題是,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其價值更多是體現在現實應用上,學以致用是其主要訴求。難題、偏題當然有其學術性價值,但多數學生未來并不從事學術工作,過難、過偏的知識點,生活中根本用不上。如果把過多的精力放在這上面,從上到下更多在出難題、解難題上下功夫、糾結,本屬于生活工具的語文,恐怕就演變成了高難度的“競技科目”,而語文教學一旦偏離了應用為主的方向,顯然就違背了重視語文的初衷。
對語文重視不夠,造成學生母語應用能力不足,無形中也影響了對其他學科有效率的理解和學習。提高高考中語文的重要性,目的不是為了培養(yǎng)文學家,而是為了讓學生重視母語學習,從而達到嫻熟應用母語的能力。這無論對于學好其他學科,還是以后自身的發(fā)展,都是必不可少的基礎。
從這個意義講,語文在高考總分中區(qū)分度增加,代表了社會對于母語價值回歸的認可。這就要求在高考出題上,要找準方向,把握好定位,具體操作上,就是可以適當擴展出題范圍的廣度,多把側重點放在考察學生閱讀和寫作,以及思維的能力上,體現出應用為主的思路,而不能劍走偏鋒,在一些過偏的知識點上鉆牛角尖,即便可以借此拉開分數差距,但會給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帶來錯誤的導向,反而不利于學生更好掌握母語。
改革后的高考應更加重視語文
上一篇:高考黑馬的自我拯救:學會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