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語文必修五《說“木葉”》課文解讀
高二語文必修五《說“木葉”》課文解讀
《說 木葉 》這篇課文理論性較強,課文內(nèi)容引用古詩文較多,相對而言比較枯燥,所以學生閱讀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叨Z文必修五《說“木葉”》課文解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二語文《說“木葉”》課文解讀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九歌》)(出自《九歌·湘夫人》,全詩抒寫湘君追懷湘夫人的情景。湘君來到湘江邊與湘夫人約會,但湘夫人卻只降臨在江北的沙洲之上,湘君遠遠望去,卻不能相會,心中愁苦萬分。此兩句景物描寫烘托了湘君“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懷。)自從屈原吟唱出這動人的詩句,它的鮮明的形象,影響了此后歷代的詩人們,許多為人傳誦的詩篇正是從這里得到了啟發(fā)。如謝莊《月賦》說:“洞庭始波,木葉微脫。”(謝莊,南朝詩人。此兩句烘托秋月初升之境,營造了一種孤獨凄楚的氛圍。)陸厥的《臨江王節(jié)士歌》又說:“木葉下,江波連,秋月照浦云歇山。”(陸厥,南朝詩人。此詩刻畫了節(jié)義之士頂天立地的形象。這是詩開篇的景物描寫,由秋天的肅殺之景引發(fā)下面節(jié)士內(nèi)心的慷慨之情。浦,水邊;歇,在這里是“縈繞”的意思。)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風吹木葉,還似洞庭波。”(王褒,原為南朝梁大臣,梁為西魏所滅,王褒被俘北去,途中作《渡河北》一詩。開頭這兩句的景物描寫,烘托了對南國無限思念的感情。)則其所受的影響更是顯然了。在這里我們乃看見“木葉”是那么突出地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第一段,開門見山,徑奔主題。作者列舉讀者習見的古代著名詩文為例說明一個現(xiàn)象:從屈原《九歌》開始,“木葉”成為詩人們筆下鐘愛的形象。那么,“木葉”有什么詩意,為什么會受到詩人們的鐘愛呢?讀完本段,讀者自然會帶著這樣的問題,饒有興致地隨著作者繼續(xù)深入探討。]
“木葉”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釋,“木”就是“樹”,“木葉”也就是“樹葉”,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說明的;可是問題卻在于我們在古代的詩歌中為什么很少看見用“樹葉”呢?其實“樹”倒是常見的,例如屈原在《橘頌》里就說:“后皇嘉樹,橘徠服兮。”(詩句大意是:橘,這天地間美好的樹呀,生下來就適應當?shù)氐乃?。后皇,皇天后土,這是對天地的尊稱。徠,通“來”,句中助詞。服,習慣、適應。)而淮南小山的《招隱士》里又說:“桂樹叢生兮山之幽。”(淮南小山,漢代詩人。詩通過描寫山中的艱苦危險,勸隱士放棄山林隱居生活。)無名氏古詩里也說:“庭中有奇樹,綠葉發(fā)華滋。”(選自漢《古詩十九首》,寫一個婦女對遠行的丈夫的深切懷念。華滋,茂盛的花朵。)可是為什么單單“樹葉”就不常見了呢?[作者通過對“木”字的釋義引出詩歌語言中又一個奇特的現(xiàn)象:“木”的意義就是“樹”,“木葉”就是“樹葉”,但是古代詩歌中卻大量地運用“木葉”一詞,少有“樹葉”一詞。這是為什么?由此,作者把探究推進一層。]一般的情況,大概遇見“樹葉” 的時候就都簡稱之為“葉”,例如說:“葉密鳥飛得,風輕花落遲。” ( 蕭綱《折楊柳》)(蕭綱,即南朝梁簡文帝,宮體詩人。“鳥飛得”,鳥自由自在地飛翔。得,得意,滿足。另說是“鳥飛礙”,指樹葉茂密,鳥飛受到阻礙。)“皎皎云間月,灼灼葉中華。”( 陶淵明《擬古》 )(后面的句子是:“豈無一時好,不久當如何?”意思是,云間之月皎潔明亮,綠葉叢中繁花似錦,固然無比美好,但月盈必虧,花開必落,今日雖是花好月圓,但不久之后又當如何呢?華,花。)這當然還可以說是由于詩人們文字洗煉的緣故,可是這樣的解釋是并不解決問題的,因為一遇見“木葉”的時候,情況就顯然不同起來;詩人們似乎都不再考慮文字洗煉的問題,而是盡量爭取通過“木葉”來寫出流傳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葉下,隴首秋云飛。”( 柳惲《搗衣詩》 ) (柳惲,南朝詩人。此詩描寫江南女子對遠在北國邊境服役的丈夫的思念之情。這兩句詩寫思婦由眼前所見江南秋天之景而遙想塞北寒秋之景。搗衣,古人在裁制寒衣前,要將紈素一類衣料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捶搗,使其平整柔軟。亭皋,水邊平地。隴首,泛指北方邊塞之地。)“九月寒砧催木葉,十年征戍憶遼陽。”( 沈佺期《古意》 )(沈佺期,初唐詩人。此詩寫閨婦對遠行戍邊的丈夫的思念。所引詩句大意是:深秋九月的搗衣聲,催落樹上枯葉;丈夫戍守遼陽十年,她日夜懷想思念。砧,搗衣用的石頭。)可見洗煉并不能作為“葉”字獨用的理由,那么“樹葉”為什么從來就無人過問呢?至少從來就沒有產(chǎn)生過精彩的詩句。[作者順著“樹葉”“木葉”的思路繼續(xù)探索,又發(fā)現(xiàn)一個語言現(xiàn)象:古代詩人不僅常常單用一個“樹”字,而且凡是在該用“樹葉”一詞之時也常常化繁為簡,只單用一個“葉”字,而用“木葉”一詞之時卻反過來避簡就繁,一字不省,于是作者進一步發(fā)問:為什么在古代詩歌中“樹”與“葉”竟然不連用呢?]而事實又正是這樣的,自從屈原以驚人的天才發(fā)現(xiàn)了“木葉”的奧妙,此后的詩人們也就再不肯輕易把它放過;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詩歌的語言中,乃又不僅限于“木葉”一詞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詩中說:“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這里的“落木”無疑正是從屈原《九歌》中的“木葉”發(fā)展來的。按“落木蕭蕭下”的意思當然是說樹葉蕭蕭而下,照我們平常的想法,那么“葉”字似乎就不應該省掉,例如我們無妨這么說:“無邊落葉蕭蕭下”,豈不更為明白嗎?然而天才的杜甫卻寧愿省掉“木葉”之“葉”而不肯放棄“木葉”之“木”,這道理究竟是為什么呢?事實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賦》里已經(jīng)說過:“辭洞庭兮落木,去涔陽兮極浦。”(庾信,南北朝文學家,原為南朝梁臣,奉命出使西魏,值西魏滅梁,被留。歷仕西魏、北周。此賦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歷史,凝聚著作者對故國和人民遭受劫亂的哀傷。所引詩句借景物描寫形容梁朝軍隊潰敗的情景。“涔陽”,江岸名,今湖南澧縣有涔陽浦。極浦:遙遠的水邊。涔,cén?!毒鸥?middot;湘君》:“望涔陽兮極浦。”)這里我們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詞確乎并非偶然了。[作者繼續(xù)探索又發(fā)現(xiàn)一個奇特現(xiàn)象,古典詩歌中不僅不用“樹葉”,而用“木葉”,而且還不用“落葉”,而用“落木”。]古代詩人們在前人的創(chuàng)造中學習,又在自己的學習中創(chuàng)造,使得中國詩歌語言如此豐富多彩,這不過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第二段,作者通過對古代大量詩歌語言的分析,發(fā)現(xiàn)一條規(guī)律,即明明是描寫“樹葉”,卻偏偏用“木葉”,明明是描寫“落葉”,卻偏偏用“落木”。作者說這是前人在詩歌語言上的創(chuàng)造。但是,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創(chuàng)造?其中的創(chuàng)意又表現(xiàn)在哪里呢?讀到這里,自然又會激起繼續(xù)探討的興致。]
從“木葉”發(fā)展到“落木”,其中關(guān)鍵顯然在“木”這一字,其與“樹葉”或“落葉”的不同,也正在此。“樹葉”可以不用多說,在古詩中很少見人用它;就是“落葉”,雖然常見,也不過是一般的形象。原來詩歌語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點就會差得很多;而詩歌語言之不能單憑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見。從概念上說,“木葉”就是“樹葉”,原沒有什么可以辯論之處;可是到了詩歌的形象思維之中,后者則無人過問,前者則不斷發(fā)展;像“無邊落木蕭蕭下”這樣大膽的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難道不怕死心眼的人會誤以為是木頭自天而降嗎?而我們的詩人杜甫,卻寧可冒這危險,創(chuàng)造出那千古流傳形象鮮明的詩句;這冒險,這形象,其實又都在這一個“木”字上,然則這一字的來歷豈不大可思索嗎?在這里我們就不得不先來分析一下“木”字。[從這一段開始,作者由對現(xiàn)象的分析深入到對本質(zhì)的探討。作者分析“木葉”“落木”與“樹葉”“落葉”的不同,關(guān)鍵在于一個“木”字。詩人為什么鐘愛一個“木”字呢?原來詩歌是用形象思維,不用概念思維,“樹葉”“落葉”雖然概念準確,合符邏輯,但是無助于形象的創(chuàng)造;“木葉”“落木”雖然從概念上看違背了邏輯,但是卻有助于形象的塑造。那么,這個“木”字是怎樣有利于形象的塑造,又塑造了怎樣的形象,“豈不大可思索嗎?”讀者不由又期待閱讀下文。]
點擊下一頁分享更多高二語文必修五《說“木葉”》課文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