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高中學習方法 > 高二學習方法 > 高二歷史 > 高二歷史上學期必修三期末測試卷

高二歷史上學期必修三期末測試卷

時間: 慧珍791 分享

高二歷史上學期必修三期末測試卷

  教師們在即將到來的考試之時,準備好了學生們的復習工作了嗎?讓我們來預先做一份試卷,這份設計良好的試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絡整理的高二歷史上學期必修三期末測試卷以供大家學習參考。

  高二歷史上學期必修三期末測試卷:

  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在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

  15、16世紀的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不同地區(qū)相互隔絕的狀態(tài),對人類歷史的發(fā)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據此回答1—2題。

  1、下列文物為新航路開辟創(chuàng)造了條件,主要表現在:(   )

  A.航海技術的進步

  B.造船技術的進步

  C.地理知識的進步

  D.天文知識的進步

  2、新航路開辟后,人類歷史發(fā)生了重大的轉折。這一“轉折”主要是指:(   )

  A.使歐洲的商路和貿易中心發(fā)生了轉移

  B.世界各民族的歷史開始融合為一部統(tǒng)一的人類歷史

  C.人類社會開始向資本主義時代過渡

  D.歐洲經濟的發(fā)展逐漸超過亞洲成為歷史發(fā)展的重心

  英美法三國都是走資本主義民主政治道路的國家,都曾經受過革命的洗禮,比較徹底地打擊和消滅了舊制度和舊習俗,但也各有其不同的特點:英國以自由主義改革著稱;法國以共和制的確立和鞏固為突出表現;美國則典型地體現了兩黨制政治的制衡作用。據此回答3-5題。

  3、英國的“君主立憲制”的含義是:(   )

  A.憲法由君主主持制訂 B.君主按憲法選舉產生

  C.君主權力受憲法制約 D.議會由君主負責召開

  4、下列關于《權利法案》和《人權宣言》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

  A.都是資產階級革命的產物 B.都體現了反對封建專制的要求

  C.都維護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 D.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的君主立憲制

  5、這三次革命各有特點,下列表述不正確的是:(   )

  A.英國革命是資產階級和新貴族領導的 B.雅各賓派專政是法國大革命的高潮

  C.英美兩國革命過程中都出現過舊政權復辟 D.美國獨立戰(zhàn)爭得到國際上的支援

  17-18世紀的歐洲,資產階級啟蒙運動如火如荼。請回答6-7題。

  6、17-18世紀出現的啟蒙運動:(   )

 ?、倨鹪从谟?,中心在法國?、谝孕麄骼硇詾橹行?,強調人權和法治 ③是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転闅W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啟蒙運動為法國大革命作了充分的思想準備,主要是因為他們:(   )

  A.提倡自由、博愛、平等 B.宣傳天賦人權,三權分立

  C.把斗爭矛頭指向封建制度和天主教會 D.提倡科學,反對蒙昧

  19世紀歐洲工人運動興起,并成為當時三大歷史潮流之一。據此回答8—9題。

  8、19世紀30、40年代,西歐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臺,其含義主要是指無產階級:(   )

  A.接受了科學理論的指導 B.與資產階級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C.開始提出了獨立的政治、經濟要求 D.其斗爭進入了社會主義革命時期

  9、恩格斯說:“我們決不想把新的科學成就寫成厚厚的書,只向學術透露。正相反,我們兩人已經深入到運動中去。”對這段話正確的理解是:(   )

  A.恩格斯很懂得學問之道 B.恩格斯知道實踐的重要性

  C.恩格斯藐視學術權威 D.恩格斯重視用科學理論武裝無產階級

  結合兩次工業(yè)革命的有關史實,據此回答10—13題。

  10、右圖是19世紀前期的一幅歷史照片,這張照片說明的歷史現象是:(   )

  A.工業(yè)革命減輕了工人的勞動

  B.工業(yè)革命使工人階級的地位惡化

  C.工業(yè)革命調動了勞動者的積極性

  D.工業(yè)革命促進了近代城市的興起

  11、在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中,出現的新興工業(yè)部門包括:(   )

  ①交通運輸業(yè)?、跈C器制造業(yè) ③汽車工業(yè)?、茈娏I(y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12、19世紀末,人類在機器上使用的新能源有:(   )

 ?、匐娏?②石油 ③煤炭 ④水力 ⑤核能

  A.①②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⑤

  13、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深遠影響是:(   )

  A.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 B.使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不平衡性加劇

  C.推動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D.促進了資本主義國家對外擴張

  第二次工業(yè)革命后,產生了壟斷組織,資本主義國家向帝國主義過渡。據此回答14—15題。

  14、壟斷組織出現的直接原因是:(   )

  A.世界市場的激烈競爭 B.資本和生產日益集中

  C.資本主義工業(yè)高度發(fā)展 D.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

  15、壟斷資本主義取代自由資本主義是一種社會的進步,主要是指:(   )

  A.緩和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 B.提高了國家干預經濟的能力

  C.克服了生產的無計劃性 D.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需要

  19世紀末20世紀初,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形成兩大軍事侵略集團,最終引發(fā)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據此回答16-18題。

  16、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前夕,巴爾干成為歐洲“火藥桶”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該地區(qū)的民族矛盾長期尖銳復雜 B.有的巴爾干國家推行地區(qū)霸權主義

  C.奧匈帝國在該地區(qū)不斷進行擴張 D.歐洲列強紛紛介入擴張自己的勢力

  17、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是一次帝國主義戰(zhàn)爭,其含義是:(   )

  A.這場戰(zhàn)爭發(fā)生在帝國主義時代 B.各方為保自己的主權和獨立而戰(zhàn)

  C.為重新瓜分殖民地而進行的戰(zhàn)爭 D.為了消滅對方而進行的戰(zhàn)爭

  18、19世紀末英德矛盾開始激化,并成為帝國主義之間的主要矛盾,是在下列的哪一問題上的沖突加劇造成的:(   )

  A.歐洲霸權問題 B.巴爾干問題 C.歐洲均勢問題 D.殖民地問題

  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據此回答19—22題。

  19、下列對俄國十月革命的評價不正確的是:(   )

  A.是俄國歷史上最深刻的一次社會革命 B.打破資本主義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無產階級專政的第一次嘗試 D.是世界現代史的開端

  20、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顯示出的特點不包括:(   )

  A.無產階級采用暴力奪取政權 B.走的是由城市到農村的道路

  C.始終有布爾什維克的堅強領導 D.創(chuàng)建了一支英勇善戰(zhàn)的紅軍

  21、與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相比,俄國十月革命的突出特點是:(   )

  A.走中心城市武裝暴動的革命道路 B.民主革命與社會主義革命緊密相聯(lián)

  C.社會主義革命在一國取得勝利 D.暴力革命與合法的議會斗爭相結合

  22、下列有關《布列斯特和約》的說法中,錯誤的一項是:(   )

  A.是俄國與協(xié)約國集團簽訂的 B.俄國要支付大量賠款

  C.俄國因此得以退出一戰(zhàn) D.俄國割讓了大量領土

  為了鞏固政權,1918年蘇俄實行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1921年,俄共(布)實施新經濟政策。這都是俄國(蘇聯(lián))在社會主義建設道路探索中的重大舉措。據此回答23—25題。

  23、列寧說,我們原來“打算直接用無產階級國家的法令,在一個小農國家里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生產和產品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犯了錯誤。”導致這一錯誤的主觀原因是:(   )

  A.擴大了無產階級專政的范圍 B.認為資本主義制度很快就會滅亡

  C.忽視了生產關系必須適應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

  D.帝國主義仇恨蘇俄,對其實行經濟封鎖

  24、新經濟政策的實施改變不了蘇維埃俄國的社會主義性質。這是因為:(   )

  A.在流通領域實行自由貿易 B.國家大中小工業(yè)都收歸國有

  C.一切涉及國家經濟命脈的重要工礦企業(yè)仍歸國家所有

  D.農民歡迎用固定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25、列寧說:“新經濟政策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同農民的聯(lián)盟,是先鋒隊無產階級同廣大農民群眾的結合。”在新經濟政策中,最能體現這一“實質”內容的是:(   )

  A.廢除實物配給制 B.允許自由貿易

  C.用固定的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D.實行工資級別制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發(fā)生重大變化。據此回答26—27題。

  26、帝國主義戰(zhàn)勝國通過巴黎和會和華盛頓會議建立國際新秩序的實質是:(   )

  A.懲罰和削弱戰(zhàn)敗國 B.重新瓜分世界,爭奪霸權

  C.穩(wěn)定政局維護世界和平 D.調整戰(zhàn)勝國在東、西方的關系

  27、下列對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使英法和美日都能分享地區(qū)霸權 B.使美國領導世界的計劃落空

  C.為世界資本主義相對穩(wěn)定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 D.徹底解決了帝國主義爭霸世界的矛盾

  二戰(zhàn)爆發(fā)之前,法西斯與反法西斯的斗爭已經出現。據此回答28—30題。

  28、希特勒領導的納粹黨在德國勢力大增的直接原因是:(   )

  A.政府軟弱無能和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

  B.打著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招牌騙取支持

  C.竭力討好軍隊,加緊與統(tǒng)治階級勾結 D.利用混亂的形勢,煽動種族主義情緒

  29、面對30年代的社會主義運動和國際形勢特點,共產國際“七大”最關鍵的貢獻是:(   )

  A.提出建立反法西斯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策略 B.決定加強各國共產黨的自主性

  C.指導了各國共產黨的反法西斯斗爭 D.推動了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爭

  30、墨索里尼曾經說:“如果國聯(lián)把經濟制裁擴大到包括石油在內,我就不得不在一個星期內撤出埃塞俄比亞。這對我將是個無可估量的災難。”這段話意在說明:(   )

  A.石油對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亞的重要性

  B.入侵埃塞俄比亞是一次成功的軍事冒險

  C.意大利侵略得逞是由于英法的縱容 D.英法對意大利的侵略實行了經濟制裁

  第Ⅱ卷(非選擇題,共40分)

  二、非選擇題:(31題12分,32題14分,33題14分,共40分。)

  31、閱讀下列有關英國近代政體確立過程的材料。

  材料一:隨著護國政體的確立,共和國已名存實亡。共和國試驗失敗的原因在于,這種政權形式如同無國會國王專制一樣,都違背了“國王在議會中”的歷史傳統(tǒng),二者恰好相對,分別代表著兩種極端,在素以尊重傳統(tǒng)、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極端道路往往是行不通的。再者,從17世紀的時代條件看,資本主義發(fā)展還不充分,資產階級正處于形成過程中,在政治上、思想上都極不成熟,共和制成功的條件并不具備。

  材料二:妥協(xié)換來暫時的政治穩(wěn)定。復辟初年議會和王權關系極為和諧,在一系列重大政策問題上都能保持合作。在經濟政策上,復辟政府奉行重商主義,支持發(fā)展資本主義工商業(yè),這符合議會要求。在對外政策上,雙方都擁護對荷戰(zhàn)爭……然而,建立在妥協(xié)基礎上的“復辟解決”是不可能根除沖突的,因為它回避了沖突的根源——國家主權所屬問題。“復辟解決”片面吸取了革命年代的教訓,沒有從制度上對二者權力關系作任何實質性調整。

  材料三:“光榮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復辟解決”兩方面教訓,既摒棄了無限制的斗爭,又避免了無原則的調和。它通過三方面的革命解決……對中央權力結構作了重要而適度的調整。“光榮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現的君主專制主義趨勢,根本改變了英國政治制度的發(fā)展方向,同時又沒有割斷歷史,超越傳統(tǒng)。

  ——以上材料均引自程漢大著《英國政治制度史》

  請回答:

  (1)上述三則材料表明,英國近代國家政體的確立過程經歷了哪幾個階段?貫穿這一過程的根本問題是什么?(4分)

  (2)依據材料,分析資產階級革命使英國最終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原因。(6分)

  (3)就英國近代國家政體確立的過程,談談你的認識。(2分)

  32、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列寧說:“我們在奪取政權時便知道,不存在將資本主義制度具體改造成社會主義制度的現存方法……我不知道哪位社會主義者處理過這些問題……我們必須根據實踐做出判斷。”

  ——摘自《蘇聯(lián)的共產主義》

  材料二:斯大林認為社會主義只能實行計劃經濟;社會主義只能允許兩種公有制形式的存在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所有制越大越公就越優(yōu)越;以重工業(yè)為中心的工業(yè)化道路就是社會主義區(qū)別于資本主義的工業(yè)化道路,加強黨的領導就是一切權力越來越集中于黨;社會主義越發(fā)展階級斗爭越尖銳。

  ——摘自《世界歷史》雜志

  材料三:鄧小平說:“社會主義究竟是什么樣了?蘇聯(lián)搞了許多年也未完全弄清楚,可能列寧的思路比較好,搞了個新經濟政策,后來蘇聯(lián)僵化了……什么叫社會主義。我們過去對這個問題并不是完全清醒的,馬克思主義最注重發(fā)展生產力……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fā)展生產力。”

  ——摘自《鄧小平文選》

  請回答:

  (1)材料一中列寧的話表明了什么?為此列寧進行了哪些探索?成效怎樣?(6分)

  (2)從材料二歸納斯大林的社會主義制度的特點。(4分)

  (3)材料三中鄧小平關于“社會主義”的論斷有什么突出特點?這種觀點與上述兩則材料有何聯(lián)系?(4分)

  33、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根據本章程批準、制定或頒布的一切公平競爭法則、協(xié)議和執(zhí)照,均需包括以下條件:①雇員組織起來進行集體談判或出于互助互衛(wèi)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協(xié)同一致行動時,不應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約束和壓迫。②雇主應遵守經總統(tǒng)批準、規(guī)定的最高工時、最低工資和其他雇傭條件。

  ——美國《全國工業(yè)復興法》(1933年6月)

  材料二:新政從一開始就遭到一部分資本家的反對,他們嫌羅斯福太遷就工人。……在國會關于《社會保障法》的聽證會上,有人高喊;“這個法案是從《共產黨宣言》第18頁逐字逐句抄來的!”

  ——內森·米勒《羅斯福傳》

  材料三:每周增加幾美元的工資,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會使我們數百萬工資收入最低的工人幾乎在一夜之間變成能為工農業(yè)產品支付幾千億美元的實際買主。……大量失業(yè)所造成的思想混亂才是我們最沉重的負擔,它是對我們的社會秩序的最嚴重的精神威脅。

  ——《羅斯福選集》

  請回答:

  (1)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你認為部分資本家反對新政的理由是什么?(4分)

  (2)材料二中新政反對者的觀點符合實際嗎?請依據材料三的內容說明羅斯福新政的立場和目的。(6分)

  (3)根據以上材料你認為應該怎樣理解和認識羅斯福同他的反對者的分歧?(4分)

看過“高二歷史上學期必修三期末測試卷”的人還看了:

1.高二政治必修三模塊考試卷答案解析

2.高二政治必修三模塊考試卷答案解析(2)

3.高二歷史必修三試題

4.高二地理必修3期末試卷及答案

5.高一歷史上學期期末測試題(答案)

6.高二歷史上冊期末復習資料

97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