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一學習方法>七年級語文>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單元教案精品

時間: 妙純901 分享

  傳統(tǒng)的備課是施教前的精心設計,一旦物化為教案,就一勞永逸,反復使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單元教案精品,僅供參考。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單元教案精品(一)

  十八、斜塔上的實驗

  亨利•托馬斯 達納•李•托馬斯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了解伽利略追求真理的可貴精神。

  2.體會文章用倒敘手法開頭的巧妙構思。

  學習重點:

  目標2、

  學法指導:

  1.學生學會多渠道搜集整理資料。

  2.學生學會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學生學會在實驗中感受語文的魅力。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大千世界,充滿著神奇和奧秘,很普通的自然現(xiàn)象中往往蘊含著永恒的規(guī)律,牛頓從蘋果落地中得到啟示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瓦特從沸騰的茶水壺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蒸汽機,今天,我們也來做個小實驗,看看同學們能否發(fā)現(xiàn)其中的規(guī)律。

  這是兩個鐵球,一大一小,當它們同時從同一高度落下時,哪個球會先落地呢? (學生回答)

  其實,四百多年前,一位年輕人曾經在意大利著名建筑比薩斜塔上做過這個實驗,后人稱這個實驗為“著名的斜塔實驗”。這個年輕人是誰呢? (學生回答)

  能介紹一下你所了解的伽利略嗎? (學生介紹)

  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課文《斜塔上的實驗》,進一步了解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和品質。 (揭示課題——《斜塔上的實驗》)

  (一)查資料或網上搜索如下信息。

  1.伽俐略

  2.亞里士多德

  3.比薩斜塔

  4.人物傳記的一般常識。

  5.其他科學家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小故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查工具書,掃清字詞障礙。

  2、學生在家做“自由落體”實驗,觀察比較結果,準備上課演示并交流。

  3、文章寫了伽俐略的哪兩個發(fā)現(xiàn)?為什么會有這兩個發(fā)現(xiàn)。

  學習研討

  (一)導入

  (二)小組交流討論,師生共同探討預習成果。

  1.介紹比薩斜塔。

  2.介紹伽俐略、亞里士多德。

  3.請一生做“自由落體”實驗,其他學生仔細觀察,交流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

  4.寫人物傳記一般是按時間順序,從小時候寫起,但課文卻首先描寫了伽利略發(fā)現(xiàn)擺的規(guī)律的經過,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師生小結本課內容

  作業(yè):同步導學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語言的豐富內涵。

  2.學習文章記敘和描寫相結合的寫法

  重點:同上1,2

  學法指導:

  1.學生學會分析討論,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學生學會在實驗中感受語文的魅力。

  預習作業(yè):

  1,熟讀課文,把握人物精神。

  2,圈點相關語句,把握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檢查

  二、深入研討,把握重點

  首先,請同學們速讀瀏覽課文,仿照黑板上給出的填空題,完成對課文內容的概括。

  《斜塔上的實驗》這篇課文主要寫了 ,表現(xiàn)了 。

  三、研究重點。

  閱讀一篇文章,關鍵是找出文章的重點內容,也就是那些值得我們去重點研究的內容。請同學們通過小組合作,確定學習重點。

  (確定重點內容)

  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我們確定的學習重點為斜塔上的實驗部分,那么在伽利略專心于實驗時,學生和教授們對伽利略的態(tài)度怎樣呢?請同學們自由朗讀13-19節(jié),找出相關語句,抓住關鍵詞,分析他們的含義和表達效果。

  出示問題:

  伽利略專心于實驗時,學生和教授們對伽利略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請找出相關語句,抓住關鍵詞,分析他們的含義和表達效果。

  講解范例:學生們聽了他的講課,不客氣地嘲笑他。

  這句話中“不客氣”和“嘲笑”說明了學生看不起伽利略,對伽利略做法的一種不理解,對伽利略是一種嘲諷和譏笑的態(tài)度。

  (小組交流語句,分析,)

  提示:在分析語句時,要抓住關鍵詞,體會詞語含義,分析句子作用。

  學生試評析:

  1、有些教授也罵得他狗血噴頭,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后生小子想要干什么?

  分析:“也”和“罵”說明學生們對老師是如此,連教授,有思想的人也對伽利略的做法持堅決反對態(tài)度,“狗血噴頭”說明罵得很兇。“天高地厚”指事物的復雜性,“不知天高地厚”說明在這些人的心目中,伽利略是個天真無知的人,

  這些詞都是貶義,表明伽利略當時所面對的反對勢力之巨大。

  2、“制止這種胡鬧”他們威脅說,否則,他們將給他一頓教訓,叫他永不會忘記。

  分析:“胡鬧“說明教授們認為伽利略的實驗是小孩子的把戲,“威脅”說明教授們心中也有點恐慌。

  3、表演的地點在比薩斜塔,教授們穿著他們的紫色絲絨長袍,整隊走到塔前,學生們和鎮(zhèn)上的人則走在這些人的前面,大家吵吵嚷嚷,興高采烈,準備看伽利略出洋相,對他的人品宣判死刑。

  分析:“表演”說明對伽利略來說這只是一次公開演示,從另一側面反映伽利略很有信心,這已不是一次實驗。

  教授們穿著長袍反映了他們對這件事的鄭重,從另一側面可以看出他們想看看伽利略會在這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比薩斜塔上做出怎樣荒.唐的“游戲”,學生“不客氣地嘲笑”使得他們最想看到這個可笑的老師會怎樣出丑。

  “大家“說明觀看這次實驗的人數(shù)之多,場面之大。“吵吵嚷嚷,興高采烈,”說明議論之聲很多,大家興致很高,神采飛揚。

  前面是“給他一頓教訓”后面變成了“對他的人品宣判死刑”說明所有的人對這次實驗都抱定了一定會失敗的想法。這“正是揭穿伽利略的荒.唐,叫他永世不得翻身的時候了”。說明教授們認為伽利略的思想和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荒.唐的程度,他們要徹底敗壞伽利略的名聲,讓他永遠抬不起頭來。

  4、當伽利略一步一步爬上斜塔時,大家都噓他。……大家先是一陣嘲弄的哄笑——然后隨之是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難以相信的事情真的發(fā)生了!

  分析:“噓”說明就在實驗的最后關頭,人們都不忘給伽利略施加壓力,想迫使伽利略在最關鍵的時候放棄。當實驗進行時,人們的態(tài)度從一陣“哄笑”到大吃一驚的“竊竊私語”反映了他們愿望的破滅。

  5、他居然把亞里士多德的神圣的卷帙從書架上搬走,而代之以繩索……這樣那樣滑稽玩意兒。

  分析:“神圣”反映了當時人對亞里士多德著作的評價很高,奉為至高無上的真理和經典,“滑稽”是令人發(fā)笑的意思,這里指那些教授對伽利略的實驗及實驗器材的鄙視。

  他們的態(tài)度動搖了伽利略的想法了嗎?

  面對來自周圍的巨大壓力,伽利略表明了自己怎樣的態(tài)度?請找出相關語句,抓住關鍵詞,分析他們的含義和表達效果。

  (學生閱讀相關語句、分析)

  1、他說“他的目的是重新檢驗亞里士多德有關科學的學說,而不是把這些學說當作福音真理來接受,他發(fā)現(xiàn)真理的道路,不是靠背誦亞里士多德的著作,而是通過學習”大自然這本寶書“。

  分析:“重新檢驗說明是再次檢驗,也反映了以前有人檢驗過,但沒能推翻亞里士多德的結論,說明伽利略不是把前人的結論當作真理,而是要用實驗去證明。反映了伽利略注重實驗、實踐,不迷信權威的精神。

  2、伽利略拒絕停止他的實驗,伽利略樂于接受這個挑戰(zhàn)。

  分析:“拒絕”說明伽利略的堅持,“樂于”說明伽利略愿意用實驗來證明自己的結論。

  剛才大家分析得都不錯,其實,在語文課的學習中,我們要能堅持用這樣的方法去閱讀和分析課文,就一定會有所收獲。

  認真閱讀文章,把握重點內容,結合關鍵詞語,體會語句的深刻內涵,在反復閱讀的基礎上得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我想,此時的你一定對伽利略有了更深的印象和了解了,你認為伽利略是個怎樣的科學家呢?

  我認為伽利略是一個 科學家。 (學生回答)

  四、拓展延伸

  其實在科學發(fā)展史上像伽利略這樣的科學家有很多,你最喜歡的科學家是誰呢?

  老師贈言:科學的靈感,決不是坐等可以等來的。如果說,科學上的發(fā)現(xiàn)有什么偶然的機遇的話,那么這種“偶然的機遇”只能給那些學有素養(yǎng)的人,給那些善于獨立思考的人給那些具有鍥而不舍的精神的人,而不會給懶漢。---華羅庚(中國)

  作業(yè):同步導學

  板書: 斜塔上的實驗

  發(fā)現(xiàn)自然節(jié)奏原則

  ↓

  追憶孩童、中學時代

  ↓

  自由落體實驗

  十九、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羅迦•費•因格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閱讀文章,掌握本文的中心論點。

  2.體會文章謀篇布局的特點。

  3.能通過對文章的學習,了解作者觀點,學會如何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

  學習重點:

  1、議論文的一般結構。

  2、本文的論證方式及其方法。

  3、新穎的開頭藝術與鞭辟入里的結尾藝術。

  4、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實際生活中的重大意義。

  學法指導:

  青少年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育發(fā)展階段,對自然界對科學充滿了好奇和幻想,學習本課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地注重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議論文,對議論文的知識術語應點到為止,不宜過分深入,以此來化解難點。本文觀點鮮明、結構謹嚴,學生理解起來不是太難,教學中應注重學生在讀中體味,注重學生自我發(fā)現(xiàn),真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一)掌握下列詞語的含義(注意加橫線字的意思)。

  根深蒂固 孜孜不倦 汲取 一事無成 持之以恒 推敲

  不言而喻 輕而易舉 鍥而不舍。

  (二)根據課文注釋填空。

 ?、儇惗喾沂堑聡?家、 家,作品有 、 、 等。

 ?、趷垡蛩固故?家,最重要的成就是 、 。

 ?、凵勘葋喪?國 時期的戲劇家、詩人。主要作品有喜劇 、 ,歷史劇 、 ,悲劇 、 等。

  (三)思考:如果你是老師,你最想讓同學們研究的問題是什么?請?zhí)岢鰜怼?/p>

  學習研討

  (一)情境導入

  請同學們快速地說出答案:

  2+1=?

  3+4=?

  看看這樣的結果可能嗎?[括號的內容在講解時展示]

  2(月)+1(月)=1(季度)

  3(天)+4(天)=1(周)

  從這個小練習中,你有什么啟示?

  [學生討論,全班交流]

  教師評價歸納:面對生活里那些看似不可思議的東西,只要調整一下思維方式,換一個思考角度,跳出習慣的思維圈圈,就會得到異乎尋常的答案,使不可能變?yōu)榭赡堋?/p>

  今天我們來學習美國實業(yè)家羅迦•費•因格的一篇文章《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學習如何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二.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過渡:在課前我們請大家做一回小老師針對文章提出問題,現(xiàn)在請大家以小組為單位朗讀課文,在小組內將問題進行整理,寫在紙上,準備在全班進行交流。

  2.學生集中紙片,由全班同學選擇最想研究的問題分小組進行研究、討論

  [老師可指導學生將相關問題再次整合,小組討論時,教師可巡回指導]

  3.學生以小組為單元講解、陳述小組研究的成果

  補充:教師參考討論問題

  (1)怎樣成為一個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除了書上所說的,你覺得還應該注意些什么?

  (2)不滿足于一個答案,不放棄探索這一點非常重要,為什么?(可舉例說明)

  (3)本文為了證明“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的真正關鍵在于如何運用知識”列舉兩個事例?試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體驗,補充一兩個事例。

  三.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

  過渡:有人認為,“創(chuàng)造力僅僅是屬于貝多芬、愛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亞這些名人的”,你認為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你能舉出例子嗎)

  [學生思考、回答,老師評價]

  創(chuàng)造思維不是名人的專利,讓我們大家也來鍛煉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成為一個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吧,請看下面的練習:

  1.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請說出下列題目的答案,多說幾種。

  1+1=?

  4+9=?

  5+7=?

  6+18=?

  附答案:

  1(里)+1(里)=1(公里)

  4(點)+9(點)=1點(13點即下午1點)

  5(月)+7(月)=1(年)

  6(小時)+18(小時)=1(天)

  2.思維體操:請說出回形針的用途?盡可能多說。

  [展示回形針的圖片]

  3.你來評一評:

  一群小學生在空地上踢球。一個孩子不小心,一球砸壞了一位長者家的窗玻璃。這個孩子跑到長者家里,當頭就是一句“一塊玻璃多少錢?”人們對這件事情看法不一,歸納起來有三種:

  (1)沒有逃走,主動上門賠錢,應予以表揚;沒有道歉可以原諒。

  (2)賠錢就是認錯、道歉的表現(xiàn)。

  (3)首先應該道歉,同時應該賠錢。

  你贊成哪一種?事物的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各人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由。有其他看法也可以提出來。

  四、小結本課

  作業(yè):同步導學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逐層展開論述的方法。

  2.進一步了解作者觀點,學習作者針對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局限于“事物的正確答案只有一個”的認識,提出了相反觀點的創(chuàng)新思維

  3.體會本文語言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特點。

  4.分析課文第三層次并總結全文。

  學習重點:

  1、課文結構嚴謹、過渡自然。

  2、理解本文的思辨特點

  3、語言欣賞:通俗易懂、深入淺出。

  學法指導:

  1.學生在上一節(jié)課學習的基礎上,自己閱讀、體味、探究、交流作者的論述及觀點。

  2.指導學生學會自主閱讀,從而理解本文思辨的特點。

  3.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加深對觀點的理解。

  學習過程:

  溫故知新

  (一)填空

  1.“事物的正確答案 ”,很多人都局限于這一觀念,本文作者卻從一道 說起,提出了生活中 的觀點。本文選自 ,作者—是 國 家,曾發(fā)表過 等著作。

  2作者介紹了約翰•古登貝爾克和羅蘭•布歇內爾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這是運用了 的論證方法。作用是什么? 。

  學習研討

  (一)導入

  (二)自主閱讀,合作探究

  1.上節(jié)課,我們回答了創(chuàng)造性思維必須具備的要素這一問題,作者還向我們提出了哪兩個問題。

  2.請一學生讀第二、三兩個問題。

  3.請同學們針對問題,自己閱讀,體味,探究,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小結。

  (三)交流思辨,與文本對話

  1.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

  2.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人的外在表現(xiàn)有沒有太大的區(qū)別呢?

  3.我們怎樣才能成為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接班人?

  (同學們可以暢所欲言,針對①②兩題老師可以稍作點撥:從古人談到今人,從國內談到國外)。

  4.帶著思辨的語氣朗讀七、八自然段,體會作者語言的通俗易懂、深入淺出的特點。把握其中的論證方法。

  (四)小結課文

  回顧全文,課文開頭先引用材料,引出“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的話題,這是提出問題;主體部分從“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必需要素”和“富有創(chuàng)造力和缺乏創(chuàng)造力的區(qū)別”的角度進行分析,這是分析問題;結尾部分歸給總結出:“怎樣才能成為具有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人呢”,這是解決問題。課文寫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結構嚴謹。

  作業(yè):同步導學

  板書設計: 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尋找第二種答案)

  ↓

  創(chuàng)造性思維 ( 論題 )

  ↓ ↓

  必需的要素 ( 論點 )

  ↓ ↓

  自信 淵博的知識 探求新事物并為此活用知識的態(tài)度、意識

  持之以恒嘗試 留意細小的想法

  ↓ ↓

  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 ( 結論 )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單元教案精品(二)

  二十、宇宙里有些什么

  鄭 文 光

  學習目標:

  1、了解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的特點。

  2、初步學會辯識課文中用到的說明方法。領會課文語言準確、簡明、生動形象的好處。

  3、感受無窮無盡的宇宙的遼闊和人們認識征服宇宙的信心。

  學習重點:

  1、這是一篇科學小品,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請同學們能找出例子并體會。

  2、對于“整個宇宙都在運動,在發(fā)展”的理解。

  學法指導:

  1、用圈點閱讀法,了解宇宙里有些什么,認識宇宙的本質特征。

  2、在講解討論中把握本文的說明方法,在朗讀分析中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由學生講述民間故事《后羿射日》而引入。 (指生講故事)

  問:后羿真的能射到太陽嗎?請講出理由。

  (指生回答:不能,因為太陽離地球太遠了,而且太陽表面溫度很高。)

  是的,在很早時候,由于人們對宇宙的認識有限,因此只能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人們的美好愿望。隨著人類科技的發(fā)展,人們正在逐漸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請看課文《宇宙里有些什么》。

  (一)查資料或網上搜索如下信息,整理歸納后寫在下面。

  1、科學小品:

  2、指生介紹作者鄭文光。(注釋2)

  3、指生回答何為宇宙?(注釋1)

  (二)自查工具書,掃清生字詞障礙。

  (三)填空

  《宇宙里有些什么》是一篇 ,因此,本文除講究科學性外,還做到 ,用漫談的方式和親切的語氣跟讀者交談。讀了本文后,我們知道宇宙里有 、 、 、 。宇宙的特征是 、 、 。

  學習研討

  (一)導入

  (二)自主學習反饋,和學生交流預習情況。

  (三)親近文本,共同探討

  這是一篇科學小品,屬于說明文,對于說明文的學習我們在這學期已學過兩個單元,該學些什么大家有了點經驗,請同學來說說學習說明文應抓住幾點來學? (說明事物要抓住特點,要有說明順序,要有恰當?shù)恼f明方法。)

  今天我們的學習也要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具體的學習任務是(出示小黑板):

  1.理解宇宙的特點。

  2.掌握文中運用多種說明方法來說明宇宙的特點。

  (四)讀疑研練過程:

  1.請大家結合課后練習一,快速瀏覽課文,然后回答課后練習一。 (指生回答。)

  學生在回答第三小題時可能有爭論,可引導學生看課文從哪里說起的。(從肉眼“看得見的星星,絕大多數(shù)是恒星”說起的,再寫到行星,寫到星云中暗黑的暗星云等。從而判斷這篇說明文的說明順序是從近到遠。)

  2.請大家找出有關分別介紹恒星、星云、銀河系、恒星系的段落。

  (學生回答。恒星2——9,星云10——11,銀河系12——14,恒星系15——19)

  3.課文從我們肉眼看得到恒星寫起,那么我們先來學習恒星的特點吧。請一學生朗讀2——9自然段。要求:

  A.在課文中畫出恒星的特點。(第6自然段)

  明確恒星是一個 的星體。(自身會發(fā)光發(fā)熱的)

  B.文中運用了哪些說明方法來說明的,請舉例分析。(句式為:我認為哪一句話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它說明了什么。) (讀后討論,交流,點評)

  學生在分析“大約1000億顆以上的恒星組成一個鐵餅形狀的東西,我們把它叫做銀河系。”這一句時,可能會認為是運用了下定義的說明方法。教師引導學生與以下兩句進行比較:

  (1)恒星是一個自身會發(fā)光發(fā)熱的星體。

  (2)生態(tài)系統(tǒng)內各個環(huán)節(jié)彼此保持著一定的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這就是生態(tài)平衡。

  從比較中讓學生明確下定義是:在說明事物時,用簡明的敘述,準確地提示概念的含義。因而判斷此句沒有運用下定義的說明方法。

  4.用同樣的方法自讀下面的段落,要求能在文中找出星云、銀河系、恒星系的特點,并且用不同的符號劃出運用說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其作用。

  (列數(shù)字用“——”,作比較“()”,打比方“===”)

  (學生自學——交流——點評)

  5.宇宙是由物質組成的,它是無窮無盡,運動發(fā)展的,同時也可以讓我們認識和征服的,請齊讀最后一段。

  6.文章主要運用了列數(shù)字、作比較、打比方等說明方法,使我們對于這深奧的科學知識容易理解、接受,讓我們覺得文章既生動形象又準確。

  7.小結延伸:

  A.請學生到黑板前補充板書。(斜體字部分)

  B.這篇文章是1957年出版的,離現(xiàn)在有40多年了,在這科技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對于宇宙一定還有更多的發(fā)現(xiàn),請同學們來談談。 (學生有準備地發(fā)言)

  結束語:宇宙的奧秘還有許多,它有待于我們去發(fā)現(xiàn)和研究,今天的學習就是為了明天的探索打下扎實的基礎。

  作業(yè):同步導學

  板書:

  蘇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5單元教案精品(三)

  《夢溪筆談》二則

  沈 括

  第一學時

  學習目標: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學會“歲”、“穰”、“患”、“貽”等常見文言實詞及“之”、“其”、“以”、“悉”等文言虛詞意義或用法,熟練翻譯課文。

  2、掌握本文簡潔、詳略得當?shù)膶懽魇址ā?/p>

  3、了解《夢溪筆談》及作者沈括

  學習重點:www.xkb1.com

  目標1、2

  學法指導:

  1、生自主學習,感知課文,引導學生對照注釋了解課文大意。

  2、分組學習,相互質疑,學生分小組進行合作探究。

  3、師生互動,欣賞分析,教師和學生相互問答,共同解決懸而未決的問題。

  4、學習本文簡潔生動,詳略得當?shù)膶懽魇址ā?/p>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導入新課,請學生展示各自收集的有關本課的圖片、資料,教師作總結,并點評準備材料,準備得最詳細。

  (一)查閱資料或網上搜索關于沈括和《夢溪筆談》的資料。

  (二)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學課文。完成下列練習。

  1、請你正確無誤地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方為秋田之害(  ) 如土中狗蝎(  ) 其喙有鉗(  )

  歲以大穰(  ) 千萬bì地(   ) 其蟲舊曾有之(  )

  2、填空

  (1)《夢溪筆談》內容涉及廣泛,其中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我國古代,特別是     時期的科學成就。作者是     ,    科學家、政治家。

  (2)《以蟲治蟲》中,第一個蟲是指“    ”,第二個蟲是指“    ”。

  3、文言文朗讀時要注意正確斷句。請對下列幾句需停頓的地方用“ / ”標出。

  (1)忽 有 一 蟲 生,如 土 中 狗 蝎。

  (2)則 以 鉗 搏 之,悉 為 兩 段。

  (3)其 蟲 舊 曾 有 之,土 人 謂 之 “傍不肯”。

  4、對字義和句義有疑惑的地方請用鉛筆標出。

  學習研討

  (一)導入

  中國古代在科技文化方面一直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中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為人類文明發(fā)展和進步作出巨大的貢獻。“活字印刷術”就被記錄在《夢溪筆談》中。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同樣選自《夢溪筆談》的兩篇文章,感受我們古代科技成就,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

  (二)學生自主學,疏通文意。

  1、學生根據手中工具書和有關資料自讀課文,分小組交流:字音、字形、字義、語句意。

  2、集體討論探究,教師作歸納。

  (1)字音、字形部分:

  喙(hui) 穰(rang) 梵(fan) 胠(qu) 篋(qie) 履(lu) 貽(yi) 釵(chai)

  (2)字義部分

  大穰:莊稼大豐收 方:才 級:層 患:嫌、擔心 貼:贈給 但:只

  蓋:因為 伏:通“服” 胠篋:從旁邊打開箱子 以:用 悉:全 之:結構助詞的

  其:代詞,它的

  (3)語段意:(重、難點)

  方為秋田之害:

  譯:正要成為秋田里莊稼的禍害。

  則以鉗搏之,悉為二段:

  譯:就用嘴上的鉗子跟子方蟲搏斗,子方蟲全都被咬成兩段。

  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

  譯:十天后,子方蟲全部殺盡,年成因此而獲得大豐收。

  方兩三級,錢帥登之,患其塔動。

  譯:才建了兩三層,錢帥登上木塔,嫌它晃動。

  未布瓦,上輕,故為此。

  譯:木塔上沒有鋪瓦片,上面輕,所以才這樣。

  匠師如其言,塔遂定。

  譯:工匠師傅遵照他的話辦,塔身就穩(wěn)定了。

  人皆服其精練

  譯:人們都佩服喻皓的高明。

  三、根據大家剛才的集體探討對課文的了解、學生在次自習課文,簡述文章主要內容。

  答案:《以蟲治蟲》記敘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qū)秋田中“傍不肯”消滅“子方蟲”,從而使作物獲得豐收。

  《梵天寺木塔》記述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實釘”來加強結構整體性以解決“塔動”問題的生動事例。

  四、聽老師讀課文,再次整體感知課文,注意停頓和重音,學生交流互讀。

  作業(yè):識記相關文言字詞

  第二學時

  學習目標:

  1、了解古代的科學成就。

  2、理解文中“患”、“貽”等文言實詞和“之”、“其”、“以”等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掌握本文簡潔生動、詳略得當?shù)膶懽魇址ā?/p>

  學習重點:

  目標2、3

  學法指導: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2、分組學習、相互質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

  3、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朗讀時要注意文言斷句,斷句應根據句意來確定。

  4、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受我國古代和科學成就以及文章簡潔生動、詳略得當?shù)奶攸c。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一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學課文。完成下列練習。

  1、請你正確無誤地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梵天寺(   )  貽以金釵(   )  但逐層布板訖(   )

  人lǚ(   )其板   六幕相聯(lián)如qū qiè(   )(   )

  2、填空

  對梵天寺“塔動”,匠師所用的方法是“           ”,而喻皓所用的方法是“               ”。(請用文中的語句來回答。)

  3、文言文朗讀時要注意正確斷句。請對下列幾句需停頓的地方用“ / ”標出。

  (1)密 使 其 妻 見 喻 皓 之 妻,貽 以 金 釵,問 塔 動 之 因。

  (2)但 逐 層 布 板 訖,便 實 釘 之,則 不 動 矣。

  (3)人 皆 伏 其 精 練。

  4、對字義和句義有疑惑的地方請用鉛筆標出。

  學習研討

  一、作業(yè)檢查:小組間互相提問(字、段翻譯,課文背誦)。

  二、合作探究,賞析課文,完成問題。

  1、用自己的話說說“傍不肯”這種蟲子的形狀和消滅“子方蟲”的辦法。

  2、歲以大穰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害蟲天敵的出現(xiàn),降低了農業(yè)生產成本,促進了農業(yè)增產,保護了生態(tài)環(huán)境。

  3、動物中還有哪些天敵,學生比賽發(fā)言。

  例如:貓——鼠 青蛙——害蟲

  4、那么,請同學們談談你們對現(xiàn)代農業(yè)的看法。

  要點:糧食增產,農藥的使用對人體有害。生態(tài)環(huán)境遭到破壞。提倡綠色農業(yè)。

  5、論《梵天寺木塔》中如何表現(xiàn)當時解決“塔動”問題之難?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要點:“動如初”表現(xiàn)建筑工匠的認識和實踐都未能解決問題,“無可奈何”一詞也寫出了大家對“塔動”無計可施。

  作用:為后面喻皓輕易解決難題作了鋪墊,反襯其技藝高超。

  6、《梵天寺林塔》寫人著墨不多,卻很生動。

  “密使其妻”寫出匠師怎能樣的心態(tài)?一個“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樣的心理活動?

  討論要點:匠師認為“塔動”的原因是“未面瓦”,“上輕”,可實踐的結果讓匠師很難堪。為了向錢帥交待而又不失面子,于是“密使其妻”見喻皓的妻子,請求喻皓解決塔動難題。“密使其妻”寫出了匠師的難堪和良苦用心,喻皓的“笑”一方面透露出他對匠師無能的嘲笑,另一方面表現(xiàn)出他對解決“塔動”胸有成竹。

  7、用自己的話說說喻皓采用了什么方法解決了“塔動”這一難題?

  8、學生討論,舉例說明本文寫作特點。

  要點:(1)詳略得當如《以蟲治蟲》觀突出以蟲治蟲這一中心,對“傍不肯”外貌、特征、剿滅子方蟲的情況介紹比較詳細而對“子方蟲”為害則一筆帶過。

  《梵天寺木塔》對如何解決塔動,對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作了傳神的描寫。

  (2)生動簡潔

  如:“方” “笑” “密使其妻”

  9、《梵天寺木塔》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在建筑技術上的偉大成就,你還能說出我國古代還在哪些方面的科技水平長處于領先地位。

  10、本課總結,學習了這兩篇課文對你有哪些啟發(fā),各抒己見。

  要點:A:綠色農業(yè) 環(huán)保 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B:為國家的過去的發(fā)達自豪的一種責任感,使命感,為使現(xiàn)代科技水平領先世界而自強不息。

  作業(yè):同步導學

  誦讀欣賞

  《論語》八則

  學習目標:

  1.掌握常用的文言實詞,能用現(xiàn)代漢語說出語錄的意義。

  2.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并能融入學習態(tài)度、方法及品德的養(yǎng)成之中。

  3.能流暢地朗讀、背誦課文。

  4.學習分類整理筆記的方法;積累成語、格言、警句。

  學習重點:

  目標2、3

  學法指導:

  1.搜集資料:了解孑L子及其儒家學說的概況;了解《論語》的主要內容。

  2.借助工具書,通讀全文,把握內容梗概。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導人(質疑激趣)

  (一)自查資料或網上搜索關于孔子以及《論語》的資料。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下面“沖關”練習。

  1、讀準下列加點的字。

  不亦說乎?( ) 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 )學而不思則罔( )

  思而不學則殆( )誨女知之乎( )( )默而識之( )不悱不發(fā)( )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

  2、填空

  (1)《論語》是記錄      的書,是由孔子弟子和再傳弟子收集編纂而成。“論語”的“論”讀    音,是      的意思。

  (2)孔子,名  ,字   ,  末期魯國人。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

  3、對字義和句義有疑惑的地方請用鉛筆標出。

  4、在初步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朗讀課文。

  學習研討

  (一)、導入

  同學們,我國古代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因為《論語》的思想內容博大精深。相信大家通過先前的預習,一定會對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有了更深的認識吧。

  (二)學生交流課前搜集的有關古人談學習的成語、明言警句,抓住其中的“學而不厭”“誨人不倦”“溫故知新”“不恥下問”“舉一反三”等成語引入《論語》。

  (三)、教師簡介《論語》、孔子等有關文化常識,播放朗讀磁帶,指導學生自讀課文,并要求學生利用工具書解決字詞問題。

  (四)、誦讀欣賞。

  1. 學生齊讀。

  2. 教師針對齊讀中存在的問題一一指正;范讀;領讀。

  3. 聽朗讀磁帶,自讀兩遍;齊背一遍。

  4. 教師指導美讀,指名學生朗讀。

  (五)、指名學生翻譯,教師適當點撥,扼要分析,最后歸納總結。

  (六)、鞏固。進行背誦默寫比賽。

  當堂訓練

  1. 給加點的字注音。

  論( )語 不亦說乎( ) 人不知而不慍( )誨女知之乎( ) 是知( )也 罔( )殆( )

  而內自省( )也 默而識之( ) 何有于我哉( )

  2. 解釋加點的詞。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 )

  (2)人不知而不慍( )( )

  (3)溫故而知新( )( )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 )

  (6)見賢思齊焉,則不賢而內自省也( )( )

  (7)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 )( )

  3. 下面句子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

  A.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B. 誨女知之乎?

  C. 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D.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

  E. 思而不學則殆。

  拓展延伸

  1、根據提示,用課文中的語句填空。

  (1)闡述志同道合的人從遠方來也是一種樂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2)論述“學”與“思”的辯證關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認為應該虛心求教、博采眾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譯下列句子。

  (1)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寫作

  簡單地說明小制作

  學習目標:

  1、 初步掌握寫作這類說明文的一般的方法。

  2、 初步學會寫作這類說明文。

  學習重點:

  目標2

  學法指導:

  1、認真閱讀“簡單地說明小制作”這個知識短文,初步體會此類說明文章的通常寫法。

  2、加強課外相關說明文的閱讀,體會此類說明文的特點。

  課時:2課時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1、查閱相關資料,了解說明文的相關知識。

  2、認真閱讀“簡單地說明小制作”這個知識短文。

  3、課余做一個小制作,并做好做這個小制作所需要的材料、工具以及制作的步驟、方法等情況收集整理工作。

  學習研討

  (一)導入

  (二)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三)合作探究

  1、寫說明文,在說明事物時最基本要求是什么?(說明事物要準確、通俗)

  2、介紹小制作:先想想自己曾經制作的小物品,如小動物、小車輛、小文具等等。

  3、介紹制作過程。

  當堂訓練

  一、布置寫作訓練題。

  簡單地介紹一個小制作,盡量運用比喻說出這個小制作的結構和特點。

  要求:1、說明條理清晰?!?、語句通順、通俗?!?、字數(shù)不少于500字。

  二、閱讀同類例文,取長補短。

  三、寫作

  專題 狼

  學習目標:

  1.朗誦文言課文。

  2.了解狼貪婪、兇殘和狡詐的本性,懂得對待像狼一樣的惡勢力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才能取得勝利。

  3.積累文言詞匯。

  4.理解古今異義、一詞多義、詞性活用等古漢語現(xiàn)象。

  5.理解句意、文意。

  學習重點:

  目標2,5

  學習課時:

  三課時

  學習過程:

  第一學時

  狼

  學習目標:

  1、了解蒲松齡及其《聊齋志異》。

  2、積累文言詞匯:止、敵、顧、前、去、犬、意、洞、隧等

  3、理清情節(jié)結構,體會其中蘊含的道理。

  4、揣摩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學習在敘事基礎上發(fā)表議論的寫法。

  學習重點:

  目標2、3、4

  學法指導:

  1、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疏通文意。

  2、分組學習、相互質疑,進行小組合作探究。

  3、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熟讀課文。朗讀時要注意文言斷句,斷句應根據句意來確定。

  4、在熟悉課文的基礎上,感受在困難面前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道理。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三分鐘演講,創(chuàng)設情境:要求學生講一則狼的故事。

  教師講解:狼可怕嗎,表面上看,狼兇惡、狡詐,貪婪,但狼卻沒有人所具有的智慧勇氣和力量,人只要動腦筋就一定會戰(zhàn)勝像狼一樣的惡人,下面就看《狼》這篇課文是怎么描述的。

  (一)自查資料或網上搜索關于蒲松齡、《聊齋志異》以及《狼三則》的資料。

  (二)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讀課文,整體感知,完成下列“沖關”練習。

  1、請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zhuì( )行甚遠 屠大窘( ) 積xīn( )其中 苫( )蔽成丘chí( )擔持刀 眈( )眈相向 少( )時 目似瞑( ) 意暇甚( ) 意將suì( )入

  止露尻( )尾 假寐( ) 狼亦黠( )矣

  2、填空。

  課文選自《 》,作者是 , 代文學家。

  3、朗讀課文。朗讀文言文要注意正確斷句。請對下列幾句需停頓的地方用“ / ”標出。

  (1)后 狼 止 而 前 狼 又 至

  (2)而 兩 狼 之 并 驅 如 故

  (3)其 一 犬 坐 于 前

  (4)意 將 隧 入 以 攻 其 后 也

  (5)禽 獸 之 變 詐 幾 何 哉?

  4、對字義和句義有疑惑的地方請用鉛筆標出。

  學習研討

  一、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小時候一定聽說過許多關于狼的故事吧,還知道許多關于狼的成語和諺語。誰來給大家說說。

  從這些故事、成語和諺語中,你對狼的感受是什么?

  二、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鑒賞。

  1、疏通字句義。

  (1)請說出你在字義或句義有疑惑的地方,讓大家共同來解決。

  (2)請你將課文再逐字逐句理順一遍,并記住“綴”、“驅”、“窘”、“顧”、“苫”、“弛”、“瞑”、“洞”、“隧”、“寐”、“黠”等文言實詞和“之”、“其”、“以”、“止”、“矣”、“耳”等虛詞的意思。

  (3)試用自己的話簡述文章主要內容(能說出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矛盾雙方、故事的過程)。

  2、探究思考。

  (1)理清故事的情節(jié)(從屠戶的角度來歸納)。

  (2)揣摩屠夫當時的心理和狼當時的心態(tài),并概括出屠夫的性格和狼的特性。

  (3)你讀了這個故事有什么感悟?

  (4)體會課文中對屠夫和狼的神態(tài)、動作、心理描寫的作用,以及在記敘的基礎上發(fā)表議論的寫法。

  第二學時

  母狼的智慧

  學習目標:

  1、理清文章的脈絡,分析并理解母狼的性格特征,感受母狼的智慧。

  2、正確把握文章的主題思想。正確辨證的認識狼,進而學會一分為二的看待和處理問題。體會狼作為動物所具有的人性的一面,全面認識狼的獸性與人性的和諧統(tǒng)一。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重點:

  目標1、2

  學法指導:

  1、在誦讀的基礎上,理清文章的脈絡。

  2、抓住相關段落,分析并理解母狼的性格特征。

  3、閱讀相關“狼”的資料,結合人們對狼的普遍感受,重新認識狼。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1、查閱有關資料或合理并有效利用網上資源搜集有關狼的小故事。

  2、自讀課文,完成后面練習。

  (1)、請你給下面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漢字。

  gōu( )火 黏( )稠 叼( ) 伺( )機 抹平( ) 兜( )

  (2)、填空

  課文的作者是 ,當代作家。

  學習研討

  (一)、導入新課 標第 一 網

  同學們,在剛剛學過的蒲松齡的《狼》一文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機智勇敢的屠夫的形象。雖然文章以“狼”為題,但作者通過這則故事更多地還是寄托了對人類智慧的贊美。狼在文中不過是作為反襯人類智慧的一個對立面而存在的。其實,狼作為一種動物,也有其獸性與人性的兩面。讓我們來感受一下畢淑敏筆下那只母狼吧。

  (二)、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三)、合作探究,品味鑒賞

  1、快速默讀課文,完成下列練習:

  (1)作者是通過哪些例子來具體體現(xiàn)母狼的智慧的呢??

  (2)找出課文中感人肺腑的句子或語段,細細品位其中的韻味,并嘗試用生動、流暢的語言向大家闡述你對此的理解。

  (3)概括出課文中母狼所表現(xiàn)出的性格特征。

  2、探究思考:

  (1)比較蒲松齡《狼》與畢淑敏《母狼的智慧》中的狼,你感觸最深的是什么?

  (2)蒲松齡《狼》中的兩只狼,對于它們分工捕食的行為,你能從其中發(fā)掘出什么深意來?

  (3)老獵人說“僅次于人的聰明的動物是狼”,你贊同他的觀點嗎?說說你的理由。

  鞏固練習

  根據你現(xiàn)在對狼的認識與感受,請你選取一個角度,寫一篇關于“狼”的小文章。

  第三學時

  學習目標:

  1、更為全面地認識狼及其生存價值。

  2、理解科學家和文學家對狼的態(tài)度的不同之處。

  3、學會辯證地看待周圍的事物,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學習重點:

  目標1、3

  學習指導:

  1、閱讀資料時,要注意比較資料間的不同之處,注意感受作者的情感。

  2、要能從自然法則、人性的角度來認識事物。

  學習過程:

  預習導學

  1、 自查資料或網上搜索關于“狼”的不同資料,尤其是對于狼的不同認識。整理歸納后寫在下面。

  2、閱讀課本P187~189中關于狼的資料,并將閱讀后的感受寫在下面。

  學習研討

  (一)導入

  (二)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三)合作探究

  1、在先前學習的文學作品中,我們已經感受到了作者對于狼的情感傾向,無論是嘲諷狼還是贊賞狼。而大家在閱讀了《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狼”詞條的文段后,是否也發(fā)現(xiàn)這些科學家的文章中也帶有感情傾向呢?說說你的看法。

  2、應該說科學家們還是能夠比較客觀公正地看待狼這一動物的,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人對狼仍然充滿了恐懼與厭惡。甚至有人認為: 狼的食肉性、兇殘性對人類以及家畜造成了不少傷害,應該把這種動物斬盡殺絕,讓它從地球上消失。你是如何看這個問題?你認為人類對狼應當是以獵殺為主呢,還是以保護為主? (注意結合P188資料3來思考喲!)

  3、閱讀新聞,結合自己的認識發(fā)表觀點:

  學校實施“狼”的教育,狼雕變?yōu)樯倌昱枷?/p>

  ——6月24日廣州日報報道,昨日上午,一個狼群雕塑在深圳市南山區(qū)一小學揭幕,這組雕塑的底座上刻有說明:“東方似‘羊’的教育,培養(yǎng)的是溫文爾雅、逆來順受、安于現(xiàn)狀的人。西方似‘狼’的教育,培養(yǎng)的是個性張揚、敢于挑戰(zhàn),不斷超越的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里,我們通過對狼的性格剖析,教育我們的孩子要成為強者。”該校校長表示,目前他們倡導的是對孩子進行“狼”的教育,建一座狼群雕塑也是為了讓孩子們學習“狼”的精神。

  在如今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我們要不要學做一只狼?

  拓展延伸

  1、請寫出漢語里有關狼的成語和諺語(看誰寫的最多)。

  2、閱讀下面這段文字,寫出自己的閱讀感受(至少兩點)。

  泰肯等人認為,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人類甚至從狼群那里學會了許多和社會學有關的知識。

  我們現(xiàn)在已經知道,狼對于領地的意識是十分強烈的。對于它們來說,屬于自己的領地,是不能與其他動物一起分享的。它們的這種天性,漸漸地被人類學會了。當然,人類不可能像狼一樣,用小便作為標記,來圈定自己的領地,而必須采用一些看得見的、相對持久固定的標記,作為自己領地的標志。這些方法可能是擺放一些石塊,或者是印上手印。于是,人類漸漸形成了領地不可侵犯的意識,形成了最初的“領土”的觀念。不僅如此,那些用來標示地盤的標記經過長期的發(fā)展變化,大約在四萬年前,最終演變成了各種形式的早期藝術,如繪畫等等。

  同時,人類還效仿了狼群中森嚴的等級制度,在日后建立起了階級社會。而狼群在狩獵生活中的協(xié)作方式,也被人類學去,建立了人類社會最初的基本行為規(guī)范和公共秩序,這也是人類種群能夠在無情的自然選擇面前戰(zhàn)勝其他物種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的最重要的基礎之一。

  然而,在與狼的共同生活中,更重要的意義在于,人類通過與狼的和睦相處,學會了人類彼此間如何進行友好交往。

  雖然人類具有本能的母子親情,但是,最初在人與人之間的交際交往當中,還存在著許多障礙。通過與狼的友好相處,人類學會了在群體生活中,以及在一群人和另一群人的交往中,友善地進行思想的和物質的交流,甚至是在各種族之間進行基因的交流??梢哉f正是這種交流,才使我們人類能夠取得今天這樣偉大的成就。 (《師從于狼》)

1797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