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初中學習方法>初一學習方法>七年級歷史>

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復習過關卷

時間: 妙純901 分享

  如果你想變得聰慧,就將自己變成一尾魚,好好復習七年級歷史,遨游于書的海洋。學習啦為大家整理了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復習過關卷,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復習過關卷

  (一)、了解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

  1、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P3

  時,改革選拔官吏的辦法,通過 選拔人才,開 的先河。

  又創(chuàng)設 , 正式形成。

  2、科舉制創(chuàng)立的意義P4

  A.科舉制打破了 的限制,給一般的知識分子提供了 的機會;

  B.同時,選拔官吏的權力也從 集中到了 ,為統(tǒng)治者吸收、籠絡人才拓寬了道路。

  C.隋朝創(chuàng)立的科舉制對后世具有深遠的影響,以后各朝都相繼沿用。

  3、唐朝完善科舉制度P8

  唐朝科舉的常設科目是 和 。 主要考試 ;

  主要考試 和 ,難度很大,是做高官的主要途徑。

  (二)、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

  1.“貞觀之治”的含義P9

  在位期間,政治 ,經濟 ,國力 ,史稱“ ”。

  2.“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P7——P8

  (1)政治方面:

  A.知人善任,重視納諫:他非常重視選官用人,又能虛懷若谷,從諫如流;任命富于謀略的 和善斷大事的 為相,人稱“ ”;重用敢于直言的 和能征善戰(zhàn)的大將 、 。

  B.沿用隋制,推行三省六部制:貞觀年間,增加了 人數,既有利于防止 ,又能 ,減少政策失誤。

  C.合并州縣,精簡機構:針對當時“民少吏多”的情況,唐太宗 ,大力 ,以節(jié)省財政開支,提高行政效率。

  (2)經濟方面:

  輕徭薄賦,提倡節(jié)儉: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訓,多次 ,保證農民的土地和耕作時間。他還大力 ,力戒 。這些措施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

  (3)教育方面:完善科舉制,大興學校。

  (三)、知道武則天和“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

  1.女皇武則天。P11

  (1) 去世后,繼位的 體弱多病,朝政逐漸由皇后 執(zhí)掌。中宗繼位后, 繼續(xù)掌權。后來,她相繼廢 、 ,自己做了皇帝,改國號為 。她是我國歷史上 的女皇帝。

  (2)在武則天當權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繼續(xù)發(fā)展,為唐朝走向全盛奠定了基礎,史稱她的統(tǒng)治有“ ”(原因:武則天基本上繼承了貞觀之治的措施,發(fā)展了貞觀之治的局面)

  2.“開元盛世”P12——13

  (1)開元盛世形成的原因:

  a. 、 統(tǒng)治時期奠定了基礎;

  b. 統(tǒng)治前期勵精圖治的結果;

  c. 以漢族為主體的各族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成果。

  (2)開元盛世的含義:

  唐玄宗前期的年號為 (713——741)。 年間, , , ,唐朝進入 時期,史稱“ ”。

  (3)唐玄宗前期政績:

  唐玄宗統(tǒng)治前期,勵精圖治,政績卓著,他選拔德才兼?zhèn)涞?、 、

  為相,大力發(fā)展生產。他還 、 。

  (4)開元盛世的表現(xiàn):

  A.政治清明,社會秩序相對安定,階級矛盾相對緩和;

  B.經濟發(fā)展,呈現(xiàn)一派繁榮景象;

  C.民族關系和睦,中外交往頻繁,科技先進,文化繁榮。

  (四)、了解唐與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實。

  1.唐蕃和親與會盟P17——P19

  (1)松贊干布統(tǒng)一吐蕃各部

  吐蕃是 的祖先,很早就居住在青藏高原。7世紀前期,吐蕃的杰出首領 統(tǒng)一各部,建立了強大的政權,以 為都城。

  (2)唐蕃和親與會盟:

  A.松贊干布多次向唐朝請求通婚, 派大臣護送 入藏與他成親。

  和 為促進漢藏兩族的友好關系作出了重大貢獻。

  B.8世紀初,唐蕃再次和親。 派 入藏與吐蕃首領 成親。尺帶珠丹上書唐朝皇帝說吐蕃同唐朝已經“ ”了。

  C. 年,吐蕃與唐朝會盟, 至今仍屹立在拉薩大昭寺前,成為漢藏兩族團結友好的象征。

  2.唐朝與邊疆各族的關系P16——17

  (1)唐朝實行比較開明的民族政策,促進了少數民族與中原的交流。

 

  (2)冊封少數民族首領加強友好關系.

  唐玄宗冊封回紇首領 為 ,封粟末靺鞨首領

  為 、南詔首領 為 。

  (五)、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fā)展。P21——P23

  1.唐朝的對外交通和對外政策

  (1).唐朝對外交通發(fā)達, 是陸路交通中心、國際性大都市, 是最大的外貌港口。唐政府在 設置 ,管理對外貿易,這是我國歷史上最早設置的管理對外貿易的官署。

  (2)唐朝實行 的對外政策,但是先進的經濟文化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外交往出現(xiàn)了盛況空前的局面。 、 、 等國紛紛遣使到唐朝,與唐朝通商的國家多達70多個。

  2.遣唐使

  從貞觀年間開始的200年內, 先后 次派出 ,使團龐大,居各國之首。遣唐使和高僧、留學生把唐朝先進的 和 帶回日本,推動了日本的社會改革,促進了日本經濟文化的發(fā)展。

  3.玄奘西行

  唐朝初年,著名僧人 不畏艱險,西游天竺取經,為 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 》成為研究古代印度和中亞地區(qū)歷史、佛教的典籍。

  4.鑒真東渡

  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中,最有影響的是 和尚。他應日本僧人的約請,東渡 傳授佛法,鑒真在日本傳播佛教,還把唐朝的建筑藝術、醫(yī)藥知識、繪畫等傳給日本,為 作出了杰出的貢獻。

  (六)、知道隋唐時代的科學技術和文學成就。

  1.隋唐的科學技術P26——P28

  (1)趙州橋:

  隋朝工匠 設計和主持建造的 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古老的 橋。

  (2)雕版印刷術:

  印刷術是我國古代的偉大發(fā)明。 時期,我國已發(fā)明了 。

  唐朝晚期, 、 等地成為著名的印刷中心,晚唐印制的《 》是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早標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后來,雕版印刷術傳至朝鮮、日本等地。印刷術的發(fā)明,有利于人類文明的傳播和發(fā)展。

  (3)隋唐的文學成就:P31——P32

  是我國 的黃金時代, 空前繁榮,流傳下來的就有近 首。唐詩成就很高,風格多樣,題材廣泛,展示了廣闊的社會生活畫卷。

  唐代詩壇涌現(xiàn)了許多優(yōu)秀的詩人, 、 、 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七年級歷史復習題

  1、列舉唐朝三位著名的詩人及代表作:

  李白《蜀道難》 杜甫 “三吏”“三別” 白居易《新樂府》

  2、列舉北宋時少數民族政權和都城:契丹,都城上京 ;黨項,都城興慶; 金,都城會寧。

  3、列舉17世紀我國進行反侵略的歷史事件:

  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抗擊倭寇、第一次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第二次雅克薩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4、列舉明朝三位著名的科學家及其著作:

  李時珍《本草綱目》 宋應星《天工開物》 徐光啟《農政全書》

  五、材料題的分析與技巧掌握

  1、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1)這句話是誰說的?

  (2)唐太宗對君與民的關系做何比喻?兩者關系怎么樣?

  答案:唐太宗; 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夠承載船行走,也能夠把船掀翻。

  (3)他為何會產生這一認識?

  答案: 因為他吸取了隋亡的教訓,從農民戰(zhàn)爭中認識到人民力量的強大。

  (4)為此,在他執(zhí)政后,采取了哪些緩和君民關系的措施?

  答案:重視發(fā)展生產,減輕人民負擔;提倡節(jié)儉,革除弊政;重用人才,虛心納諫。

  2、“機戶出資,機工出力”

  (1)“機戶”指什么人?“機工”指什么人?

  答案:早期的資本家 ; 早期的雇用工人。

  (2)“機戶”和“機工”之間是一種什么關系?

  答案:雇用與被雇用的關系,是資產階級生產關系性質。

  (3)材料中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何時何地?

  答案:出現(xiàn)在明朝中后期蘇州和松江一帶地區(qū)。

  3、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產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1)材料中的“天朝”和“外夷”分別指什么?

  答案: 天朝指清朝;外夷指外國。

  (2)這句話是誰說的?答案: 乾隆帝說的

  (3)這奪段話反映了清朝統(tǒng)治者什么思想?

  (4)據此清朝采取了什么對外政策?

  答案:重本抑末,壓制打擊工商業(yè)發(fā)展的保守思想; 采取了閉關鎖國的政策。

  技巧:做分析題,一定要做到膽大心細,“膽大”,就是相信自己,“心細”就是一定要認真審題,抓住相關的知識要點,聯(lián)系課本知識進行突破。

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復習過關卷相關文章

1.七年級下冊歷史期末復習知識點大全

2.七年級下冊歷史復習題

3.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復習卷答案

4.七年級歷史下冊課本復習內容

5.七年級下冊歷史期中復習題

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復習過關卷

如果你想變得聰慧,就將自己變成一尾魚,好好復習七年級歷史,遨游于書的海洋。學習啦為大家整理了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復習過關卷,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下冊歷史填空復習過關卷 (一)、了解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2438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