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初中學習方法 > 初一學習方法 > 七年級歷史 > 2017七年級下歷史教案

2017七年級下歷史教案

時間: 妙純901 分享

2017七年級下歷史教案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七年級下歷史教學的方法從理論上講,應當是有無數種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2017七年級下歷史的教案,僅供參考。

  2017七年級下歷史教案設計

  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蒙古族的興起、統(tǒng)一和元朝的建立過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統(tǒng)治和經濟發(fā)展情況。

  通過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使學生了解元朝的歷史地位,培養(yǎng)學生綜合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成吉思汗統(tǒng)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對蒙古社會的發(fā)展起了積極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jié)。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蒙古族的興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經濟史內容。

  “蒙古族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課的重點。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課的難點。另外,本課內容繁多,講述時如何做到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也是個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騰格爾的《蒙古人》。

  由學生介紹蒙古族的情況:生活在蒙古高原,從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驕”統(tǒng)一蒙古

  1、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紀中國各政權形勢圖。

  當時在中國有哪些政權:金、南宋、遼、西夏、吐蕃。

  當時蒙古分為許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記載:“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動亂歲月。

  2、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看錄像《成吉思汗》。

  思考:鐵木真面對逆境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被尊為成吉思汗?

  鐵木真童年時,父親被殺,部族背棄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敵追殺。面對這樣的逆境,鐵木真是怎樣做的。

  鐵木真說過:“拼殺沖鋒的時候,要像雄鷹一樣;高興的時候,要像三歲牛犢一般歡快;在明亮的白晝,要深沉細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堅強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難沒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經過多年的征戰(zhàn),鐵木真打敗了周圍的各部落,統(tǒng)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鐵木真被推選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

  蒙古統(tǒng)一后,成吉思汗又發(fā)動了大規(guī)模的擴張戰(zhàn)爭。

  出示《蒙古帝國形勢圖》。蒙古帝國形勢圖,講解成吉思汗的擴張戰(zhàn)爭。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時間:1271年

  都城:大都

  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滅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誰的詩?你能解釋它的意思嗎?

  這是文天祥的詩。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jié)。)

  三、元朝的政治與經濟

  1、元世祖恢復和發(fā)展農業(yè)的主要措施

  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元世祖

  從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經濟政策與蒙古初入黃河流域時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視發(fā)展農業(yè)生產。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做牧場,還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的種植。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農業(yè)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fā)展。

  聯(lián)系前面學習的“江南經濟的發(fā)展”,這時,元朝的經濟重心在哪個地方?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國家主要的糧食供應來自南方,要運到北方,有哪些途徑?

  2、水路交通運輸的發(fā)展

  (1)漕運

  對比隋大運河與元朝的運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開鑿了兩段新運河——會通河、通惠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

  (2)海運

  海運比漕運有哪些好處?

  載重量大,費用便宜,所以糧食運輸逐漸變成以海運為主。

  3、繁華的大都

  當時元朝的首都大都成為繁榮的大都市,以大都為中心,元朝的對外往來十分頻繁。

  4、頻繁的中外往來

  元朝時對外往來的一個著名使者就是馬可波羅。(出示馬可波羅旅行路線圖)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國空前遼闊,為了實行有效的統(tǒng)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學生根據《元朝的疆域圖》,注意以下地區(qū):

  中央:中書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書省

  *宣政院負責管理西藏地區(qū)的行政事務。

  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和澎湖列島地區(qū)。

  廣州處于江西行省的管轄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發(fā)展

  引導學生簡要回憶漢以來,特別是三國以來我國民族融合的史實,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發(fā)展和加強。關于民族融合的情況,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找出其四種表現。

  1、漢族外遷邊疆

  2、邊疆各族遷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漢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過圖片了解回族生活習俗(強調其是由多個民族融合而成,信仰伊斯蘭教)

  五、小結(略)

  六、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七年級歷史下冊知識點

  1、貞觀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

  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訓②輕徭薄賦③勤于政事④廉潔奉公⑤減輕農民賦稅勞役⑥戒奢從簡

  ⑦合并州縣⑧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房(房玄齡)謀杜(杜如晦)斷”,諫臣魏征(鏡子)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唐太宗

  吸取隋亡教訓,重視人民的力量,搞好君與民的關系,統(tǒng)治者要執(zhí)政為民。

  貞觀之治表現:政治清明、經濟繁榮、國力強盛、人民安居樂業(yè)。(此句話還可用于評價“文景之治”、“開元盛世”、“康乾盛世”)

  3、開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

  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為宰相②重視地方吏治,中央優(yōu)秀官吏下放地方,親自考核縣令政績③戒奢從簡

  4、科舉制的創(chuàng)立p17 (清朝1905年科舉制廢除)

  隋文帝——開始分科考試。

  隋煬帝——正式設進士科,科舉制正式形成。

  唐太宗——擴充國學規(guī)模,設狀元。

  武則天——設武舉和殿試。 唐朝以進士、明經兩科最重要

  唐玄宗——詩賦成為主要考試內容。

  科舉制的影響: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識的讀書人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

 ?、诖龠M了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盛行

 ?、劭婆e制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fā)展,進士科重視考詩賦,促進了唐詩的發(fā)展。

  5、(隋煬帝)京杭大運河的開通P4

  開鑿目的:為加強南北交通,鞏固隋王朝對全國的統(tǒng)治。605年開始。

  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A.永濟渠B.通濟渠C.邗溝D.江南河E.涿郡F.余杭G.洛陽

  京杭大運河溝通的水系:由北向南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和錢塘江

  京杭大運河開通的歷史意義:成為我國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

  評價大運河的詩作:

  唐 皮日休《汴河懷古》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若無水殿龍舟事,共禹論功不較多。

  唐 胡曾《汴水》

  千里長河一但開,亡隋波浪九天來。錦帆未落干戈起,惆悵龍舟更不回。

  《汴河懷古》:大家都說隋朝滅亡是因為京杭大運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運輸。如果沒有隋煬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績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觀點比較客觀,全面。

  《汴水》:京杭大運河的開通奏響了隋朝滅亡的前奏。巡行的錦帆還沒落下部將叛變之事就發(fā)生了,煬帝更是沒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

  《汴河懷古》較為正確,它從積極和消極兩方面去評價大運河的開鑿,既看到了但是人們看到的消極面,又看到了當時人們沒有看到的積極面,將問題一分為二來看待.而《汴水》只是從消極方面去評價大運河。


猜你感興趣:

1.七年級歷史下冊教案2017

2.2017七年級上歷史教案

3.2017年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教案

4.七年級歷史2017年教學工作計劃

5.2017七年級歷史下冊復習

1816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