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
教學設計主要是以促進學習者的學習為根本目的,運用系統(tǒng)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等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策略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具體計劃、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與學系統(tǒng)的“過程”或“程序。學習啦為大家整理了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歡迎大家閱讀!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一)
第一章 第四節(jié) 地圖
教學目標:
1.量算距離,估算海拔與相對高度。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3.在地形圖上識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教學 重點:
1. 等高線地形圖的地形判讀
2.識別等高線地形圖上的山峰、山脊、山谷等。
教學難點:等高線地形圖的地形判讀
教學準備:
中國地圖、地形剖面模型、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圖等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二)
第一章 第四節(jié) 地圖 第一課時
導入:地球表面有陸地,有海洋,有高山,有深谷,高低起伏差別很大,這些不同的地形對我們生產(chǎn)、生活有著不同的影響。那么,如何將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較準確、形象地在平面的地圖上反映出來呢?
學生回答教師講解,我們要通過地形圖來反映這些內容。
板書:一、地形圖的判讀
過渡:珠穆朗瑪峰海拔8844.43米,可是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們看它只不過4000多米高,這是為什么?
(因為觀測的基準面不同,測得的高度就不同)
學生讀圖:讀課本P126圖B“海拔和相對高度示意”
導讀:看圖,以海平面為基準面,B點的高度為500米,A點的高度1500米,以B點為基準面則A點高度只有1000米,1500米為A點的絕對高度,也叫海拔;1000米為A點與B點之間的相對高度。
板書:海拔(絕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講解:在地圖上,必須用海拔表示地面高度,單位用米。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板書:甲乙兩地的相對高度,甲地海拔─乙地海拔
講解:地面經(jīng)過地形測量,測出各個地點的海拔,把它們注在圖上,然后把海拔相同的各點連成線,這就是等高線。
補充:我們如果用一個水平面去橫截地形,這個水平面與地面的交線就是一條等高線。用不同的海拔的水平面去截地形,就得到不同層次等高線,再將它們轉繪到平面圖上(實質是垂直投影到平面圖上)。
補充:強調一下,必須把海拔相同的點連接起來,最好用平滑的曲線來連接。每條等高線都有相應的海拔數(shù)值,這樣,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我們就可以看出地面的高低情況。
看圖:地圖冊 “坡度陡緩與等高線疏密的關系”。
提問:坡度陡的地方與坡度緩的地方,等高線的狀況有什么不同?
板書: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過渡:同理,在地圖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點連接成線,叫做等深線,從等深線上所標注的深度上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淺。
提問:我們已經(jīng)知道等高線和等深線,那么由于地表的形態(tài)是各有不同,有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不同的地形,等高線表現(xiàn)也不一樣。
板圖:《不同的地形等高線表示圖》 ,邊板圖,邊講解。
板書:
不同地形的等高線表示: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凹入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分
陡崖: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做練習鞏固:
寫出地形名稱:
?、?⑵
?、?⑷
⑸ ⑹
讀圖:讀課本第29頁“分層設色地形圖”,提問:比較一下這幅地圖與我們所講的等高線地形圖有什么不同?
講解:這幅地圖有等高線,但沒有海拔高度的注記,它是用不同顏色來反映地勢高低的,這種地圖叫做分層設色地形圖。
講解:分層設色地形圖立體感強,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地面的高低形態(tài)和海底的起伏狀況。
看圖:課本第29頁“分層設色地形圖”,陸地部分,海拔多少?用什么顏色?表示什么地形?
200m以下用綠色,表示平原
200~500用淺綠色,表示盆地
500~1000用淺黃色,表示丘陵
2000~3000用深黃色,表示高原
3000~5000用棕黃色,表示山地
講解:在分層設色地形圖上,在不同的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一般規(guī)律是:綠色表示平原;藍色表示海洋;黃、褐色表示高原、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新|課|標第|一|網(wǎng)
過渡:在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上,要了解地形高低起伏,需要閱讀地圖。還有一種更直觀的圖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看出地勢的高低起伏,這就是地形剖面圖。出示地形剖面模型,讓學生觀察地形剖面圖的特點。
講解:地形剖面圖能直觀地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高低起伏和坡度的陡緩。
提問:我們用小刀在地形模型上,沿著不同的線切割,得到的剖面是否一樣
(不一樣。)
講解:地形剖面圖可以直觀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狀況。在等高線地形圖上,沿著某個方向畫一直線,如P30圖I中的直線AB。然后將該直線與等高線的交點——投射到間隔高度相同的平行線上,得到不同的交點,把這些交點用平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就得到地形剖面圖。請同學們看下圖(課本插圖P30圖I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
課堂小結:
由各小組同學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選一名代表總結本節(jié)學習內容。
布置作業(yè):
課內作業(yè):畫出山地不同部位示意圖
課外作業(yè): 自己利用橡皮泥或者泥巴,制作山地不同部位的地形模型。
板書設計:
一、 地形圖的判讀
1、地面高度的確定:
海拔(絕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個地點的垂直距離
2、等高線與等高線地形圖
⑴坡度陡緩:等高線密集──坡度陡
等高線稀疏──坡度緩
?、撇煌匦蔚牡雀呔€表示: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
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凹入
鞍部:兩個山頂之間的較低部分
陡崖:幾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3、分層設色地形圖
4、地形剖面圖
教學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三)
第一章 第四節(jié) 地圖 第二課時
導入:地球表面有高山,有深谷,各種各樣的地表形態(tài),千奇百怪的地表形態(tài)叫地形。
展示掛圖:
提問:陸地的基本地形有哪些?(有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種基本類型。)
學生活動:觀察掛圖或課本第27頁D圖,分組討論、回答陸地地形的五種基本類型的地表特征。
師生共同歸納:
五種基本地形的形態(tài)特征: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長,形成山脈。
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
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低,坡度又比較和緩的地形
高原——地面較高,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廣大地區(qū)。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四周有山嶺環(huán)繞的地形。
學生活動:觀察掛圖或課本第27頁D圖,分組討論、回答平原和高原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山地和丘陵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師生共同歸納:
①平原和高原 共同點是: 地面起伏小;
不同的點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
共同點是: 地面都崎嶇不平
②山地和丘陵
不同點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
丘陵較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課堂小結: 由各小組同學先在小組內交流,然后選一名代表總結本節(jié)學習內容。
布置作業(yè):
課內作業(yè):做課本第29頁讀圖活動
課外作業(yè):分組歸納平原和盆地、山地和高原的共同點和不同點
板書設計:
一、 陸地的基本地形: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
二、五種基本地形的形態(tài)特征:
山地——海拔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峰巒起伏,坡度陡峻,有的山地呈條帶分布,并沿一定方向延伸很長,形成山脈。
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或起伏較小。
丘陵——地面有起伏,但海拔較低,坡度又比較和緩的地形
高原——地面較高,地面坦蕩或起伏不大,邊緣比較陡峻廣大地區(qū)。
盆地——周圍高、中間低,四周有山嶺環(huán)繞的地形。
三、比較陸地的基本地形
?、倨皆透咴? 共同點是: 地面起伏小;
不同的點是: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而高原海拔較高,邊緣比較陡峭。
共同點是: 地面都崎嶇不平
?、谏降睾颓鹆?/p>
不同點是:山地較高,海拔多在500米以上,坡度較陡,溝谷較深,丘陵較低,相對高度一般不超過200米。
教學反思:_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相關文章:
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商務版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
下一篇:七年級地理上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