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文章閱讀 > 文章 > 關于教育的思考:高考是不是教育

關于教育的思考:高考是不是教育

時間: 曉晴1082 分享

關于教育的思考:高考是不是教育

  常有學生問我,“老師,學的這個高考考嗎?”或是“老師,學的這個有什么用?”

  這些問題反映的實質(zhì)是,學生“急功近利”的學習心態(tài)。希望今天學的,就是明天考試考的。最好上課講的全是高考考的,不然就是“無用的”。

  這固然與當下愈演愈烈的高考競爭有密切的關系,也與很多教師對“教學”的理解的偏差有關。

  從實用的角度講,現(xiàn)在學生在課堂上學的,到底有什么用呢?與生活實際有多大的聯(lián)系呢?

  課堂上學得到的知識,大都是“過時”的東西,除了考試考,與實際生活沒多大關系。比如,物理的電磁感應定律在兩百多年前就由法拉第發(fā)現(xiàn)了,化學的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在1811年就由阿莫迪歐·阿伏伽德羅提出了,數(shù)學的微積分在近三百年前就由牛頓發(fā)明了;而語文課本上的文章,大都是逝去的人的作品,先秦兩漢的文章更是“老古董”,距今兩千多年了……

  是不是這些東西除了考試考之外,就真的沒有多大用處呢?

  基礎教育階段所學的東西,其目的,一方面是要學生掌握基本學科的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這些知識,鍛煉智力,訓練基本的科研能力,具備基本的學科素養(yǎng)。高考作為國家選拔人才的工具,這些知識充當?shù)氖且粋€量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考察出學生對這些知識的理解和運用的程度。

  而這個能力,對于大多數(shù)人來說,進行長期的反復訓練,就能夠達到一定高度。這也就意味著,分數(shù)高,并等于智商高、能力強。

  在教育的過程中,最終學到的知識不是目的,獲得這些知識的過程才是;分數(shù)不是學習的目的,學習的過程才是。

  如果拿“有用無用”來衡量,那么世上真正有用的東西又有多少呢?

  教育的目的在于塑造更好的人。高考只是教育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已,如果把高考當成是高中教育的全部目的,那么教育必然會走向變形,乃至扭曲。

  高考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基于人口基數(shù)龐大這一國情,在當下看來是最好的一種人才選拔機制。高考不是高中教育的全部,高考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因為真正意義上的教育指向的是一個個的、千差萬別的、活生生的人,而高考指向的是全國統(tǒng)一的試卷,指向的是沒有感情和溫度的分數(shù),在內(nèi)在要求上是遏止個性展示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的。

  教育是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和協(xié)作,通過思考、探究、指導、頓悟等等一系列綜合的過程,實現(xiàn)能力的提升,思想的充盈。教者和學者在這一過程中都看到了更好的自己,并且實實在在地走向更好的自己。

  這一教者與學者交流形成的場,以及共同行走的過程,才是真正的教育。

  高考是人與物的關系,教師降格為講題者,學生降格為做題者。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本應作為教育的目的,而高考將這一關系的目的指向了試卷和分數(shù)。這是對教育的異化,也從根本上決定了中國的高中學校難以有真正的教育。

  而一個有趣的悖論是,如果教育者急功近利,眼中只有成績沒有學生,短期內(nèi)可能有成效。但長期以往,學生心中會有強烈的排斥心理。導致成績也不好。

  因而教育者,眼中要有人。

  在我看來,眼中有沒有人,是判斷會教書與不會教書的老師的主要標準。而把人作為目的,還是把分數(shù)作為目的,是判斷是不是教育者與非教育者的標準。一個人,可能教了一輩子書,也不是一個教育者!

  【本文作者:莽原(微信公眾號:小鄭語文)】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quán)歸作者所有,未經(jīng)授權(quán)不得轉(zhuǎn)載!

381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