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五千年的故事2020最新集錦
《中華上下五千年》是一本歷史書,講述了中國自五千年來發(fā)生的大事。作者是林漢達,偉大的教育家和語言學家。書中的歷史故事我們很多都耳熟能詳,例如盤古開天辟地,陳勝吳廣起義,赤壁之戰(zhàn),劉宴巧通千里漕運等許多有趣的歷史故事。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關(guān)于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方便大家學習。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1
陳勝、吳廣發(fā)動農(nóng)民起義以后,各地的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沒有多久,農(nóng)民起義的風暴席卷了大半個中國。
陳勝派兵遣將分頭去接應各地起義,他們節(jié)節(jié)勝利,占領(lǐng)了大批地方。但是因為戰(zhàn)線長,號令不統(tǒng)一,有的地方被六國舊貴族占了去。起義不到三個月,趙、齊、燕、魏等地方都有人打著恢復六國的旗號,自立為王。
陳勝派出周文率領(lǐng)的起義軍向西進攻,很快攻進關(guān)中(指函谷關(guān)以西地區(qū)),逼近秦朝都城咸陽。秦二世驚慌失措,趕快派大將章邯(音hán)把在驪山做苦役的囚犯、奴隸放了出來,編成一支軍隊,向起義軍反撲。原來的六國貴族各自占據(jù)自己的地盤,誰也不去支援起義軍。周文的起義軍孤軍作戰(zhàn),終于失敗。吳廣在滎陽被部下殺死。起義后的第六個月,陳勝在撤退的路上被叛徒殺害了。
陳勝、吳廣雖然死了,可是由他們點燃起來的反抗秦朝的那把火正在到處燃燒。在南方的會稽郡(治所在今江蘇蘇州)。
聲勢更大。
在會稽郡起兵的是項梁和他的侄兒項羽。項梁是楚國大將項燕的兒子。楚國被奏國大將王翦攻滅的時候,項燕兵敗自殺。項梁老想恢復楚國。他的侄兒項羽身材魁梧,又挺聰明,項梁親自教他念書識字??墒琼椨鸩艑W了幾天,就不愿學下去。項梁又教他學劍,項羽學了一陣子,也扔下了。
項梁很生氣,可項羽滿不在乎地說:“念書識字有什么用處?學會了,不過記記自己的名字;劍學好了,也只能跟幾個人對殺,沒什么了不起。要學,就要學打大仗的本領(lǐng)?!?/p>
項梁聽他的口氣不小,就把祖?zhèn)鞯谋鴷贸鰜?,給他學。項羽一聽就懂,可是略略懂得個大意,又不肯深入鉆下去了。項梁本是下相(今江蘇宿遷西南)人,因為跟人結(jié)了冤仇,避到會稽郡吳中來。吳中的年青人見他能文能武,都很佩服他,把他當老大哥看待。項梁也教他們學兵法,練本領(lǐng)。
這回兒,他們聽到陳勝起義,覺得是個好機會,就殺了會稽郡守,占領(lǐng)了會稽郡。不到幾天,拉起了一支八千人的隊伍。因為這支隊伍里大都是當?shù)氐那嗄?,所以稱為“子弟兵”。
項梁、項羽帶著八千子弟兵渡過江,很快打下了廣陵(郡名,治所在今江蘇揚州市),接著又渡過淮河,繼續(xù)進軍。一路上又有各地方的起義隊伍來投奔項梁,和他們聯(lián)合起來。
第二年,有一支一百多人的隊伍,由劉邦帶領(lǐng),來投靠項梁。
劉邦本來是沛縣(今江蘇沛縣)人,在秦朝統(tǒng)治下,做過一名亭長(秦朝十里是一亭,亭長是管理十里以內(nèi)的小官)。
有一次,上司要他押送一批民伕到驪山去做苦工。他們一天天趕路,每天總有幾個民伕開小差逃走,劉邦要管也管不住。但是這樣下去,到了驪山也不好交差。
有一天,他和民伕們一起坐在地上休息。他對大家說:“你們到驪山去做苦工,不是累死也是被打死;就算不死,也不知道哪年哪月才能回鄉(xiāng)。我現(xiàn)在把你們放了,你們自己去找活路吧!”
民伕們感激得直流眼淚,說:“那您怎么辦呢?”
劉邦說:“反正我也不能回去,逃到哪兒是哪兒?!?/p>
當時,就有十幾個民伕情愿跟著他一起找活路。劉邦同十幾個民伕逃到芒碭(音mángAdàng)山躲了起來。過了幾天,聚集了一百多人。
沛縣縣里的文書蕭何和監(jiān)獄官曹參(音shēn)知道劉邦是個好漢,很同情他,暗暗地跟他們來往。
趕到陳勝打下了陳縣,蕭何和沛縣城里的百姓殺了縣官,派人到芒碭山把劉邦接了回來,請他當沛縣的首領(lǐng)。大家稱他沛公。
劉邦在沛縣起兵以后,又招集了兩三千人,攻占了自己的家鄉(xiāng)豐鄉(xiāng)。
接著他帶了一部分隊伍攻打別的縣城,不料留在豐鄉(xiāng)的部下叛變。劉邦得到這個消息,要回去攻打豐鄉(xiāng),可是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好往別處去借兵。
他到了留城(今江蘇沛縣東南),正好張良也帶著一百多人想投奔起義軍。兩人遇在一起,很談得來。他們一商量,覺得附近的起義隊伍中,只有項梁聲勢最大,決定去投奔項梁。
項梁見劉邦也是一個人才,就撥給他人馬,幫助他收回豐鄉(xiāng)。從此,劉邦、張良都成了項梁的部下。
陳勝、吳廣等主要起義領(lǐng)袖死了以后,由于各地起義的領(lǐng)導權(quán)都落在舊六國貴族手里,彼此爭奪地盤,鬧得四分五裂。秦國的大將章邯、李由,想趁機會把起義軍一個個擊破。
在這個緊要關(guān)頭,項梁在薛城召開了會議,決心把起義軍整頓一下。為了擴大號召,項梁聽了謀士范增的意見,把流落在民間的楚懷王的孫子(名叫心)找了來,立為楚王。因為楚國人對當年楚懷王受騙死在秦國,一直為他抱不平。為了提高號召力,大家把他的孫子仍稱作楚懷王。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2
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建造長城,發(fā)兵三十萬,征集了民伕幾十萬;為了開發(fā)南方,動員了軍民三十萬。他又用七十萬囚犯,動工建造一座巨大豪華的阿房宮(阿房音ēApáng)。到了二世即位,從各地征調(diào)了幾十萬囚犯和民伕,大規(guī)模修造秦始皇的陵墓。這座墳開得很大很深,把大量的銅熔化了灌下去鑄地基,上面蓋了石室、墓道和墓穴。二世又叫工匠在大墳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樣子,灌上了水銀。然后把秦始皇葬在那里。
安葬完了,為了防備將來可能有人盜墳,還叫工匠在墓穴里裝了殺人的設(shè)備,最后竟殘酷地把所有造墳的工匠全都埋莊墓道里,不讓一個人出來。
大墳沒完工,二世和趙高又繼續(xù)建造阿房宮。那時候,全中國人口不過二千萬,前前后后被征發(fā)去筑長城、守嶺南、修阿房宮、造大墳和別的勞役合起來差不多有二三百萬人,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逼得百姓怨聲載道。
公元前209年,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個軍官,押著九百名民伕送到漁陽(今北京市密云西南)去防守。軍官從這批壯丁當中挑了兩個個兒大、辦事能干的人當屯長,叫他們管理其他的人。這兩個人一個叫陳勝,陽城人,是個給人當長工的;一個叫吳廣,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是個貧苦農(nóng)民。
陳勝年青時候,就是個有志氣的人。他跟別的長工一塊兒給地主種田,心里常常想,我年青力壯,為什么這樣成年累月地給別人做牛做馬呢,總有一天,我也要干點大事業(yè)出來。
有一次,他跟伙伴們在田邊休息,對伙伴們說:“咱們將來富貴了,可別忘了老朋友啊!”
大伙兒聽了好笑,說:“你給人家賣力氣種地,打哪兒來的富貴?”
陳勝嘆口氣,自言自語說:“唉,燕雀怎么會懂得鴻雁的志向呢!”
陳勝和吳廣本來不相識,后來當了民伕,碰在一塊兒,同病相憐,很快就成了朋友。他們只怕誤了日期,天天急著往北趕路。
到大澤鄉(xiāng)(今安徽宿縣東南)的時候,正趕上連天大雨,水淹了道,沒法通行。他們只好扎了營,停留下來,準備天一放晴再上路。
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被征發(fā)的民伕如果誤了期,就要被殺頭。大伙兒看看雨下個不停,急得真像熱鍋上的螞蟻似的,不知道怎么辦才好。
陳勝偷偷跟吳廣商量:“這兒離漁陽還有幾千里,怎么也趕不上限期了,難道我們就白白地去送死嗎?”
吳廣說:“那怎么行,咱們開小差逃吧。”陳勝說:“開小差被抓回來是死,起來造反也是死,一樣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強。老百姓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二世是個小兒子,本來就挨不到他做皇帝,該登基的是扶蘇,大家都同情他;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立過大功,大家都知道他是條好漢,現(xiàn)在也不知道是死了還是活著。要是咱們借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楚地的人一定會來響應我們?!?/p>
吳廣完全贊成陳勝的主張。為了讓大伙兒相信他們,他們利用當時人大多迷信鬼神,想出了一些計策。他們拿了一塊白綢條,用朱砂在上面寫上“陳勝王”三個大字,把它塞在一條人家網(wǎng)起來的魚肚子里。兵士們買了魚回去,剖開了魚,發(fā)現(xiàn)了這塊綢子上面的字,十分驚奇。
到了半夜,吳廣又偷偷地跑到營房附近的一座破廟里,點起篝火,先裝作狐貍叫,接著喊道:“大楚興,陳勝王?!比珷I的兵士聽了,更是又驚又害怕。
第二天,大伙兒看到陳勝,都在背后點點戳戳地議論著這些奇怪的事,加上陳勝平日待人和氣,就更加尊敬陳勝了。
有一天,兩個軍官喝醉了酒。吳廣故意跑去激怒軍官,跟他們說,反正誤了期,還是讓大家散伙回去吧。那軍官果然大怒,拿起軍棍責打吳廣,還拔出寶劍來威嚇他。吳廣奪過劍來順手斫倒了一個軍官。陳勝也趕上去,把另一個軍官殺了。
陳勝把兵士們召集起來說:“男子漢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里注定的嗎!”
大伙兒一齊高喊說:“對呀,我們聽您的!”
陳勝叫弟兄們搭個臺,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寫了一個斗大的“楚”字。大伙對天起誓,同心協(xié)力,推翻秦朝。他們公推陳勝、吳廣為首領(lǐng)。九百條好漢一下子就把大澤鄉(xiāng)占領(lǐng)了。臨近的農(nóng)民聽到這個消息,都拿出糧食來慰勞他們,青年們紛紛拿著鋤頭鐵耙到營里來投軍。人多了,沒有刀槍和旗子,他們就砍了許多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就這樣,陳勝、吳廣建立了歷史上第一支農(nóng)民起義軍。歷史上把這件事稱作“揭竿而起”(揭,音jiē,就是舉起的意思)。
起義軍打下了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勝召集陳縣父老商量。大家說:“將軍替天下百姓報仇,征伐暴虐的秦國。這樣大的功勞,應該稱王?!?/p>
陳勝就被擁戴稱了王,國號叫做“張楚”。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3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到東南一帶去巡視。隨他一起去的,有丞相李斯、宦官趙高。他的小兒子胡亥要求一起去。秦始皇平時挺喜歡他小兒子,當然答應了。
秦始皇渡過錢塘江,到了會稽郡,再向北到了瑯邪(今山東膠南縣)。從冬季出發(fā),一直到夏天才回來?;貋淼穆飞希械缴碜硬皇娣?,在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南)病倒了。隨從的醫(yī)官給他看病、進藥,都不見效。
到了沙丘(今河北廣宗縣西)的時候,秦始皇病勢越來越重。他知道病好不了,吩咐趙高說:“快寫信給扶蘇,叫他趕快回咸陽去。萬一我好不了,叫他主辦喪事?!?/p>
信寫好了,還沒來得及交給使者送出,秦始皇已經(jīng)咽了氣。
丞相李斯跟趙高商量說:“這兒離咸陽還很遠,不是一二天能趕到。萬一皇上去世的消息傳了開去,恐怕里里外外都會發(fā)生混亂;倒不如暫時保密,不要發(fā)喪,趕回咸陽再作道理?!?/p>
他們把秦始皇的尸體安放在車里,關(guān)上車門,放下窗帷子,外面什么人也看不見。隨從的人除了胡亥、李斯、趙高和五六個內(nèi)侍外,別的大臣全不知道秦始皇已經(jīng)死了。車隊照常向咸陽進發(fā),每到一個地方,文武百官都照常在車外奏事。
李斯叫趙高趕快派人把信送出去,叫公子扶蘇趕回咸陽。趙高是胡亥的心腹,跟蒙恬一家有冤仇。他偷偷地跟胡亥商量,準備假傳秦始皇的遺囑,殺害扶蘇,讓胡亥繼承皇位。胡亥當然求之不得,完全同意。
趙高知道要干這樣的事,非跟李斯商量不可,就去找李斯說:“現(xiàn)在皇上的遺詔和玉璽都在胡亥手里,要決定哪個接替皇位,全憑我們兩人一句話。您看怎么辦?”
李斯吃了一驚,說:“您怎么說出這種亡國的話來?這可不是我們做臣子該議論的事啊!”
趙高說:“您別急。我先問您,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嗎?您的功勞比得上蒙恬嗎?您跟扶蘇的關(guān)系比得上蒙恬嗎?”
李斯楞了一會,才說:“我比不上他?!?/p>
趙高說:“要是扶蘇做了皇帝,他一定拜蒙恬做丞相。到那時候,您只好回老家。這是明擺的事兒。公子胡亥心眼好,待人厚道。要是他做了皇帝,您我就一輩子受用不盡。您好好考慮考慮吧?!?/p>
經(jīng)過趙高連哄帶嚇地說了一通,李斯怕讓扶蘇繼承皇位以后,自己保不住丞相位置,就和趙高、胡亥合謀,假造了一份詔書給扶蘇,說他在外不能立功,反而怨恨父皇;又說將軍蒙恬和扶蘇同謀,都該自殺,把兵權(quán)交給副將王離。
扶蘇接到這封假詔書,哭泣著想自殺。蒙恬懷疑這封詔書是偽造的,要扶蘇向秦始皇申訴。扶蘇是個老實人,說:
“既然父皇要我死,哪里還能再申訴?”就這樣自殺了。
趙高和李斯急急忙忙催著人馬趕路。那時候,正是夏末秋初,天氣還很炎熱,沒有多少日子,尸體已經(jīng)腐爛,車子里散發(fā)出一陣陣臭味。
趙高派人去買了一大批咸魚,叫大臣們在每輛車上放上一筐。車隊的周圍的咸魚氣味,把秦始皇尸體的臭味掩蓋過去了。
他們到了咸陽,才宣布秦始皇死去的消息,舉行喪葬,并且假傳秦始皇的遺詔,由胡亥繼承皇位。這就是秦二世。
二世和趙高葬了秦始皇以后,做賊心虛,怕篡奪皇位的事泄露出來。趙高攛掇胡亥殺害自己的兄弟和大臣,把十二個公子和十個公主都定了死罪,受株連的大臣更是不計其數(shù)。過了一年,趙高又用詭計唆使二世把那個同謀的李斯也逮捕起來殺了。趙高自己當了丞相,獨掌大權(quán)。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4
秦始皇知道,他滅了六國,六國留下來的舊貴族隨時都可能起來反對他。他下令把天下十二萬戶豪富人家一律搬到咸陽來住,這樣好管住他們;他又把天下的兵器統(tǒng)統(tǒng)收集起來,除了給政府軍隊使用以外,都熔化了鑄成十二個二十四萬斤重的巨大銅人和一批大鐘(一種樂器)。他以為兵器收完了,有人想造反也造不成了。
他還常常到各地去巡視,一來祭祀名山大川,要大臣們把頌揚他的話刻在山石上,好讓后代的人都知道他的功績;二來顯示自己的威武,也叫六國貴族有個怕懼。
公元前218年的春天,他又帶了大隊人馬出去巡視。有一天,到了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陽縣),車隊正在緩緩前進的時候,突然嘩喇喇一聲響,飛來個大鐵椎,把秦始皇座車后面的副車打得粉碎。
全部車隊一下子都停了下來,武士們到處搜查,刺客已經(jīng)逃走了。
秦始皇可真發(fā)火了,立刻下了一道命令,在全國進行一次大搜查,一定要把那個行刺的人捉到。足足搜查了十天,沒有查到,也只好算了。
這個行刺的人名叫張良。張良的祖父、父親都做過韓國的相國。韓國被滅的時候,張良還年輕。他變賣了家產(chǎn)離開了老家,到外面去結(jié)交英雄好漢,一心想替韓國報仇。
后來,他交上一個朋友,是個大力士。那個大力士使用的大鐵椎,足足有一百二十斤重(相當于現(xiàn)在的六十斤)。兩個人商量好,準備在秦始皇出外巡游的時候刺殺他。
他們探聽到,秦始皇要經(jīng)過博浪沙,就預先在那里樹林隱蔽的地方埋伏起來。一籌秦始皇的車隊經(jīng)過,大力士就把鐵椎砸過去。哪兒知道這一椎砸得不準,只砸了一輛副車。
張良失敗以后,隱姓埋名,一直逃到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總算躲過了秦朝官吏的搜查。他在下邳住了下來,一面鉆研兵法,一面等候報仇的機會。
張良是怎樣開始學兵法的呢?有一個離奇的傳說。
有一次,張良一個人出去散步,走到一座大橋上,看見一個老頭兒,穿著一件粗布大褂,坐在橋頭上。他一見張良過來,有意無意地把腳往后一縮,他的一只鞋子直掉到橋下去了。
老頭兒轉(zhuǎn)過頭來,很不客氣地對張良說:“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撿上來。”
張良很生氣,簡直想動手揍他一頓??墒窃僖豢?,人家畢竟是個老頭兒,就勉強忍住了氣,走到橋下,撿起那只鞋子,上來遞給他。
誰知道那老頭兒竟連接也不接,只把腳一伸,說:“給我穿上?!?/p>
張良想,既然已經(jīng)把鞋撿上來了,索性好人做到底,就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拿鞋子給他穿上。
那老頭兒這才微微一笑,站起來走了。
這一下真把張良楞住了,心想這老頭兒可有點怪。他盯著老頭兒的背影望著,看老頭兒往哪兒去。
老頭兒走了里把地,又返了回來,對張良說:“小伙子不錯呀,我很樂意教導教導你。過五天,天一亮,你到橋上再來見我吧?!?/p>
張良聽他的口氣,知道是個有來歷的人,趕緊跪下答應。
第五天,張良一早起來,就趕到橋上去。誰知道一到那邊,老頭兒已經(jīng)先到啦!他生氣地對張良說:“你跟老人家約會,就該早一點來,怎么反叫我等你呢?”
張良只好認錯。那老頭兒說:“去吧,再過五天,早一點兒來?!闭f完就走了。
又過了五天,張良一聽見雞叫,就跑到大橋那邊。他還沒走上橋,就見到那老頭兒。
老頭兒瞪了張良一眼說:“過五天再來吧。”
張良吸取了前兩次的教訓,到了第四天半夜,就趕到橋上,靜靜地等著天亮。
過了一會兒,只見那老頭兒一步一步地邁過來了。他一見張良,露出慈祥的笑容說:“這才對了?!闭f罷,從袖里掏出一部書來文給張良,說:“回去好好地讀,將來就大有作為了。”
張良再想問他,老頭兒不再多講,頭也不回地就走了。
等到天亮,張良趁著晨光,拿出書來一看,原來是部相傳是周朝初年太公望編的《太公兵法》。
打那時候起,他就刻苦鉆研兵法,后來成了一個有名的軍事家。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5
秦王政兼并了六國,結(jié)束了戰(zhàn)國割據(jù)的局面,統(tǒng)一了中國。他覺得自己的功績比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稱號,應該用一個更加尊貴的稱號才配得上他的功績,就決定采用了“皇帝”的稱號。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就自稱是始皇帝。他還規(guī)定:子孫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二世皇帝,第三代叫三世皇帝,這樣一代一代傳下去,一直傳到千世萬世。
全國統(tǒng)一了,該怎樣來治理這樣大的國家呢?
在一次朝會上,丞相王綰(音wān)等對秦始皇說:“現(xiàn)在諸侯剛剛消滅,特別是燕、楚、齊三國離咸陽很遠,不在那里封幾個王不行,請皇上把幾位皇子封到那里去?!?/p>
秦始皇要大臣議論一下,許多大臣都贊成王綰的意見,只有李斯反對。他說:“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封了不少諸侯。到后來,像冤家一樣互相殘殺,周天子也沒法禁止。可見分封的辦法不好,不如在全國設(shè)立郡縣?!?/p>
李斯的意見正合秦始皇的心意。他決定廢除分封的辦法,改用郡縣制,把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郡下面再分縣。
郡的長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命。國家的政事,不論大小,都由皇帝決定。據(jù)說秦始皇每天看下面送來的奏章,要看一百二十一斤(那時的奏章都是刻在竹簡上的),不看完不休息??梢娝臋?quán)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之前,列國向來是沒有統(tǒng)一的制度的,就拿交通來說,各地的車輛大小就不一樣,因此車道也有寬有窄。國家統(tǒng)一了,車輛要在不同的車道上行走,多不方便。從那時候起,規(guī)定車輛上兩個輪子的距離一律改為六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這樣,全國各地車輛往來就方便了。這叫做“車同軌”。
在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也很不統(tǒng)一。就是一樣的文字,也有好幾種寫法。從那時候起,采用了比較方便的書法,規(guī)定了統(tǒng)一的文字。這樣,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多了。這叫做“書同文”。
各地交通便利,商業(yè)也發(fā)達起來,但是原來列國的尺寸、升斗、斤兩的標準全不一樣。從那時候起,又規(guī)定了全國用統(tǒng)一的度、量、衡制。這樣,各地的買賣交換也沒有困難了。
秦始皇正在從事國內(nèi)的改革,沒想到北方的匈奴打了進來。匈奴本來是我國北部一個古老的少數(shù)民族。戰(zhàn)國后期,匈奴貴族趁北方的燕國、趙國衰落,一步步向南侵犯,把黃河河套一帶大片土地奪了過去。秦始皇統(tǒng)一中原以后,就派大將蒙恬(音tián)帶領(lǐng)三十萬大軍去抵抗,把河套一帶地區(qū)都收了回來,設(shè)置了四十四個縣。
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秦始皇又征用民伕,把原來燕、趙、秦三國北方的城墻連接起來,又新造了不少城墻。這樣從西面的臨洮(今甘肅岷縣)到東面的遼東(今遼寧遼陽西北),連成一條萬里長城。這座舉世聞名的古建筑,一直成為我們中華民族古老悠久文明的象征。
后來,秦始皇又派出大軍五十萬人,平定南方,添設(shè)了三個郡;第二年,蒙恬打敗了匈奴,又添了一個郡。這樣,全國總共有四十個郡。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因為開辟了國土,在咸陽宮里舉行了一個慶祝宴會,許多大臣都贊頌秦始皇統(tǒng)一國家的功績。博士淳于越卻重新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廢除,他認為不按照古代的規(guī)矩辦事是行不通的。
這時候,李斯已經(jīng)做了丞相。秦始皇要聽聽他的意見。
李斯說:“現(xiàn)在天下已經(jīng)安定,法令統(tǒng)一。但是有一批讀書人不學現(xiàn)在,卻去學古代,對國家大事亂發(fā)議論,在百姓中制造混亂。如果不加禁止,會影響朝廷的威信?!?/p>
秦始皇采用了李斯的主張,立刻下了一道命令:除了醫(yī)藥、種樹等書籍以外,凡是有私藏《詩》、《書》、百家言論的書籍,一概交出來燒掉;誰要是再私下談?wù)撨@類書,辦死罪;
誰要是拿古代的制度來批評現(xiàn)在,滿門抄斬。
第二年,有兩個方士(一種用求神仙、煉仙丹騙錢的人)叫做盧生、侯生,在背后議論秦始皇的不是。秦始皇得知這個情況,派人去抓他們,他們早已逃跑了。
秦始皇大為惱火,再一查,又發(fā)現(xiàn)咸陽有一些儒生也一起議論過他。秦始皇把那些儒生抓來審問。儒生經(jīng)不起拷打,又東拉西扯地供出一大批人來。秦始皇下令,把那些犯禁嚴重的四百六十多個儒生都埋了,其余犯禁的就流放到邊境去。
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焚書坑儒”事件。
秦始皇正在火頭上,大臣們誰也不敢勸他。他的大兒子扶蘇認為這樣處置儒生太嚴厲,勸諫他不要這樣做。這一來,觸怒了秦始皇,命令扶蘇離開咸陽,到北方去和蒙恬一起守邊疆。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最新集錦相關(guān)文章:
上下五千年的故事2020最新集錦
上一篇:上下五千年的故事最新集錦
下一篇:商業(yè)小故事5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