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體育運動>運動常識>

科學長高方法有哪些比較實用(2)

時間: 莉莎748 分享

  科學長高的影響因素

  生長速度

  臺大醫(yī)院骨科部主治醫(yī)師王至弘指出,一個人身高的進展要配合骨齡(骨骼生長發(fā)育的年齡)一起評估,不是只看一般的年齡決定。有些早熟的孩子,骨齡進展比實際年齡快,一開始身高顯得比同年齡孩子突出,不過未必日后的成人身高會比較高。

  我們的身高能長到什么時候,要看全身生長板關閉的情況而定,生長板如果關閉了,表示骨骼已經(jīng)發(fā)展成熟,骨頭不再生長,身高也不會再增加。

  哪些因素會左右一個人的身高?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漸長高,是骨骼成長發(fā)育的結(jié)果,而且主要表現(xiàn)在下肢骨和脊椎骨的生長。

  下肢骨的生長由股骨和脛骨的生長板生長而成。生長板位于骨頭兩端,受到腦下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刺激,會不斷增生軟骨,新生的軟骨經(jīng)鈣化后形成硬骨,骨頭因而變長、變寬。

  出生到1周歲是孩子一生中成長最快的階段,然后速度逐漸慢下來,一直到進入青春期,性荷爾蒙啟動和生長激素交互作用,孩子的身高、體重又開始急遽增加。

  遺傳決定

  影響孩子身材高矮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是遺傳。

  父母如果個子都不高,孩子的身高一般來說不會特別突出。

  不過,事實也有例外。任職建筑公司的楊先生身高僅160多公分,太太的個頭也不高,不過兩個兒子卻都打破遺傳限制,一個身高超過180公分,另一個也有170多公分,朋友都戲稱這是楊家夫婦基因突變杰作。

  對於這種特殊案例,小兒科主治醫(yī)師李俊賢指出,人的身高并不是由單一特定的基因決定,大部份人身上同時存在高的基因和矮的基因,長得高或矮,主要看遺傳表現(xiàn)的是哪一個,所以一個家庭里,有時候會見到一個孩子長得高,另一個孩子卻很矮的情形,李俊賢解釋說。

  不過醫(yī)師認為,這種父母和孩子身高差距十幾公分以上的情形純屬少數(shù),大多數(shù)孩子發(fā)育完成后的體型仍然和父母相近。

  除了基因會影響身材的高矮,其他相關因素也不能忽視。"假設基因決定你可以長到160公分,可是你的營養(yǎng)不良、運動不足,很可能就長不到這個高度,"李俊賢認為后天的努力一樣很重要。

  科學長高的跳躍鍛煉

  1、懸垂擺動利用單杠或門框。

  2.跳起摸高跳起時用雙手去摸預先設置的物體。

  3.球類活動打籃球時積極爭搶籃板球。

  4.跳躍性練習可做行進間的單足跳、蛙跳、三級跳、多級跳和原地縱跳等。

  懸垂法雙手緊握單杠,使身體懸空下垂,下垂時以腳尖能輕輕接觸地面為佳,然后做引體向上動作。男孩每天可做10-15次。女孩每天可做2-5次。

  練習的要領是:引體向上時呼氣,慢慢下降時吸氣。練習做完后,要走動走動,使肌肉放松。在練習懸垂法一段時間后,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展垂增量,方法是先懸垂20秒鐘,然后雙腿各系上5公斤的沙袋,再懸垂20秒鐘;這之后,用皮帶固定在單杠上,懸垂15秒鐘,之后穿上10公斤重的鐵砂背心,再懸垂 15秒鐘。不過,時間和重量不是絕對的,可因人而異。

  跳躍法雙腳跳躍用手摸樹枝、籃球架、天花板等。10次為一組,每次向上跳躍5-7秒鐘,每組間隔4-5分鐘。要盡量使身體處于最大程度的伸展狀態(tài)。另外,要經(jīng)常參加籃球、排球和游泳運動。搶籃球和扣球時一定要奮力跳躍,積極爭奪每個高點球。因為跳躍是主要訓練內(nèi)容,故每天要全力跳躍200次左右。牽引法站在20~30米高的土丘上,放松加速向下跑,然后俯在地板上,由兩個伙伴幫助,一個伙伴握練習者的雙手腕部,另一個握練習者的小腿下部,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用力,牽引軀干2-3次,每次12-15分鐘,重復6-10次。這一系列的運動有助矯正短腿、脊柱彎曲、扁平足和"O"型腿等形體缺陷,促使骨骼增長,并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和內(nèi)分泌功能以及各種生理機能,使之達到最佳狀態(tài),從而達到增高的目的。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認真和堅持。

  科學長高的營養(yǎng)運動

  概述

  人的生長是一種綜合表現(xiàn),除了基因的先天限制外,以下幾項因素也會影響孩子日后的身高:

  營養(yǎng)攝取

  充足且均衡的營養(yǎng)絕對是讓孩子長高的致勝關鍵。

  根據(jù)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建議,想讓孩子長得高又壯,不可缺少的營養(yǎng)素包括蛋白質(zhì)、鈣質(zhì)、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D、礦物質(zhì)鎂及鋅。

  蛋白質(zhì)是構成及修補人體肌肉、骨骼及各部位組織的基本物質(zhì),缺乏蛋白質(zhì)會導致發(fā)育遲緩,骨骼和肌肉也會萎縮。肉類、海鮮和牛奶等動物性食品是完整的蛋白質(zhì)來源,植物性來源則可以從豆類、谷類及核果類中獲得。

  鈣質(zhì)則是制造骨骼的原料,可以促進生長并增加骨頭密度。所以每天喝兩杯牛奶,是讓孩子累積骨本的好方法。

  維生素D是另一個令骨頭強健的營養(yǎng)素,除了可以由牛奶和鮭魚、鮪魚等魚類中獲得外,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人體便可以自行制造維生素D。

  礦物質(zhì)鋅特別是嬰兒發(fā)育時不能缺少的營養(yǎng)素。荷蘭的研究發(fā)現(xiàn),嬰兒發(fā)育期間如果鋅的攝取不足,會導致發(fā)育不良的結(jié)果。另外根據(jù)國外多項研究也顯示,孩童攝取足夠的鋅,可以減少腹瀉的發(fā)生。富含鋅的食物有肉類、肝臟、海鮮(特別是牡蠣)、蛋及小麥胚芽等。

  鐵質(zhì)對生長發(fā)育也很重要,臺大醫(yī)院營養(yǎng)師翁慧玲補充說。不過根據(jù)衛(wèi)生署的國民營養(yǎng)情況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國人女性在4歲以上普遍有缺鐵情形,男性則是青春期和65歲以上老人的缺鐵率較高。所以成長中的孩子應該吃些瘦肉、動物肝臟、蛋黃或是深綠色蔬菜來攝取足夠的鐵質(zhì)。

  營養(yǎng)運動

  不少人認為跳繩、打籃球等彈跳性的運動有助于長高,以醫(yī)學觀點來看的確如此。

  根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生長板受到過度的壓迫會造成生長遲緩,但是適度且間斷性的壓縮或伸展生長板,卻可以刺激它生長。

  所以想要長高的兒童及青少年,不能不做運動,尤其是一些彈跳性的運動。但是過度的重量訓練如體操、舉重反而會妨礙生長,醫(yī)師建議在成長階段最好能避免。

  荷爾蒙分泌

  人體中諸多荷爾蒙的分泌主導或影響我們的生長發(fā)育,例如生長激素、性荷爾蒙、甲狀腺素、副甲狀腺素、胰島素等。

  睡眠

  前面提到,人的成長主要受到生長激素的作用,而生長激素在夜間睡眠時分泌得特別旺盛,所以想要長高,千萬不要熬夜而犧牲睡眠時間,盡可能在晚上11點前上床休息。

  疾病

  先天性心臟、腎臟、肺及肝等疾病、骨骼疾病、內(nèi)分泌及代謝疾病、染色體異常如透納氏癥候群(Turnur syndrome)等均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fā)育。

  除了少數(shù)人因為家族遺傳因素而長得比較矮小,如果是營養(yǎng)不良而長不高,可以靠補充營養(yǎng)來迎頭趕上,但如果是疾病造成的生長異常,就要即早就醫(yī)診療

  醫(yī)師建議父母可以由兩方面來評估孩子的生長情況:

  每半年量一次身高。

  正常情況下,孩子在青春期前每年至少會長高5~6公分以上,如果孩子一年下來長不到4公分,父母就應該帶孩子上小兒科,請醫(yī)師評估并進一步了解生長遲緩的原因。

  參考《兒童保健工作手冊》上的生長曲線表。

  孩子的身高低於同年齡層的3百分位,則視為病理性的矮小,需要接受檢查、治療。不過,孩子長得高人一等,父母也不要高興得太早,如果生長曲線超過同年齡層的97百分位,也可能屬于異常,必須檢查做確認。

  心理因素

  過大的壓力會造成人體的內(nèi)分泌功能失調(diào),使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生長因此受到限制。另外,壓力太大也會讓腸胃道功能失常,孩子不但胃口不好、吸收能力也變差,長期下來導致營養(yǎng)不良,想長高就很困難。


猜你喜歡:

1.長高小竅門

2.有助于長個子的方法

3.長高最實用的方法

4.長高的簡單方法

5.簡單的長高方法

586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