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體育運動 > 戶外運動 > 登山攀爬 >

中國阿爾卑斯式攀登緊急救護白皮書(二)

時間: 彥剛1197 分享

  近年來,隨著高海拔攀登運動在國內(nèi)的逐步推廣和發(fā)展,國內(nèi)民間高海拔攀登愛好者攀登技術的逐步成熟。很多的民間攀登者在攀登7000米以下山峰的時候大多采取以阿爾卑斯方式進行攀登。但登山和戶外活動都是在復雜和隱藏各種危險因素的自然環(huán)境中進行,高海拔攀登更有著其無法規(guī)避的危險因素。中國阿爾卑斯式攀登緊急救護白皮書(二),歡迎閱讀。

  三.攀登中常見傷病的急救措施

  (1)對落石和滑墜隊員的基本檢查程序及急救措施

  急救隊員首先應當以安全的方式接近受傷隊員,在接近受傷隊員后視傷者的傷勢和所處地形決定是否需要移動傷者。其后對傷者進行初步檢查,觀測傷者是否意識清醒,檢查傷者是否有明顯的外傷和骨折,并檢查傷者是否有明顯的顱腦損傷。接下來對傷者按照以下順序進行檢查:

  呼吸:正常人每分鐘呼吸16-18次,檢查受傷隊員是否可以保持正常的自主呼吸,受傷隊員是否有嘔吐引起呼吸道阻塞。

  心跳:檢查受傷隊員有正常的心跳和脈搏,如果有條件可以使用腕式血壓計檢查受傷隊員是否可以維持正常血壓。

  出血:觀察傷者是否有足夠導致生命危險的出血現(xiàn)象。

  如果傷者任何一個檢查環(huán)節(jié)有問題,可以對應采取如下行動:

  呼吸:如果傷者有嘔吐且嘔吐物阻塞呼吸道,立即清理掉傷者的嘔吐物。如果傷者無法維持正常的自主呼吸則立即進行人工呼吸。

  心跳:如果傷者沒有脈搏,不要猶豫趕快進行心肺復蘇術(CPR)

  心肺復蘇術(CPR)步驟應按照ABC的順序來做:首先在進行心肺復蘇前應保證受傷隊員仰臥于地上,如果受傷隊員呈俯臥體位,應將其翻轉為仰臥位。

  A:airway,通暢呼吸道。檢查受傷隊員呼吸道,清理呼吸道異物。去掉假牙,一手食指、中指置于下頦處,抬起下頦,使頭后仰,一手托頸后,頭后仰的程度以下頜和耳垂的聯(lián)線與地面垂直為宜,后仰不要過度。

  B:Breath,進行人工呼吸。用拇指和食指掐緊鼻孔,將口包住病人的口,先深呼吸一口,然后吹2次氣,吹氣時不要用力過猛。吹氣后,病人胸部有起伏說明人工呼吸有效。

  C:Circulation,人工循環(huán)。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在胸骨中下的1/3處,手掌與胸骨平行,另一手重疊在手背上,兩手指交叉抬起,脫離胸壁,雙肩繃直,雙肩垂直在胸骨上方正中,以肩、臂力量向下按壓。以每分鐘100次左右的頻率按壓,以壓下去3到5厘米左右為宜。人工呼吸,要和胸外按壓配合好。通常是單人做心肺復蘇的話,是按照15:2(壓15次,吹2次)。如果是雙人做,按照5比1的比例進行。即一人吹一口氣,一人心外按壓5次。吹氣的時候,停止按壓。胸外按壓時不要吹氣。

  注意:

  1.胸外心臟按壓只能在受傷隊員無心跳或脈搏時才準進行。

  2.胸外心臟按壓的位置必須準確。不準確容易損傷其他臟器。按壓的力度要適宜,過大過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氣胸血胸;按壓的力度過輕,胸腔壓力小,不足以推動血液循環(huán)。胸外按壓要不間斷進行。

  3.按壓時,垂直用力向下,不要左右晃動。

  4.向下按壓和放松時間均等,放松時手掌不要離開胸壁。5.進行心肺復蘇時應取將受傷隊員身上穿戴的技術器材取掉,并解開其腰帶和衣扣,以免引起內(nèi)臟損傷。

  出血:外傷急性出血超過30%即可危急生命。因此如果傷者有出血現(xiàn)象,急救隊員應當判斷出傷者出血的類型。

  如果傷者血色鮮紅,血流急。出血呈噴射狀,出血量大通常為動脈出血。如果血色暗紅,血流緩慢,呈持續(xù)性出血,則為靜脈出血。如果血色淺紅,找不到大的出血點,出血由創(chuàng)面滲出,則可判斷為毛細血管出血。

  對不同的出血應該采取不同的止血方法

  止血帶止血法:只能適用于因攀登外傷導致的四肢大動脈出血。止血穩(wěn)固、可靠。操作時,在準備結扎止血帶的部位加好襯墊(襯墊可以使用BUF頭巾或者抓絨衣裁剪的布條等就便器材替代),以左手拇指和食、中指拿好止血帶的一端,另一手拉緊止血帶在襯墊上圍繞肢體纏繞一周,壓住止血帶的一端,然后再纏繞第二周,并將止血帶末端用左手食、中指夾緊,向下拉出固定即可。還可將止血帶的末端插入結中,拉緊止血帶的另一端,使之更加牢固。

  指壓式止血法:適用于中等或較大動脈出血,在傷者出血部位的近心端摸到搏動的淺動脈。用手指或拳頭,將血管壓向深部的骨上,阻斷血流。達到臨時止血的目的。

  填塞止血法:適用于頸部和臀部較大而深的傷口;先將無菌紗布塞入傷口內(nèi),如一塊紗布止不住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后用繃帶或三角巾繞頸部至對側臂恨部包扎固定。

  加壓包扎止血法:適用于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出血。將紗布填蓋在創(chuàng)口附近,然后用繃帶或止血帶適當加壓包扎,一般20分鐘即可止血。阿爾卑斯攀登中,攀登者因傷導致大動脈出血可能性較小,因此加壓包扎止血法可以應付攀登中絕大多數(shù)的出血情況。

  注意:使用止血帶止血時需要注意,止血帶結扎時間過長可能導致肢體缺血壞死!為防止肢體缺血壞死,原則上應當盡量縮短止血帶的使用時間。每隔40分鐘,應松解止血帶2分鐘,以暫時恢復肢體血液供應。在松解間可采用指壓式止血法暫時止血。松解時如仍有大出血或可確認受傷肢體已無保留的可能,在下撤途中可不必在松解止血帶。如果急救隊員無法跟隨傷者下撤,必須在止血帶明顯部位加上標記,標明結扎止血帶的時間,并提醒隨同下撤隊員的注意。

  (1.2)攀登常見的骨折急救

  攀登中外傷通??赡軐е聝煞N骨折:上臂骨折、下肢骨折

  上臂骨折急救:急救隊員靠近受傷隊員后,首先安撫傷者讓傷者保持必要的冷靜。其后可以檢查傷者的患處。然后迅速固定傷者的患處。需要注意的是,骨折時,由于局部有內(nèi)出血而不斷腫脹,所以不應固定過緊,不然會壓迫血管引起淤血。對患處進行固定時,如果急救隊員攜帶了夾板可以使用夾板固定。如果沒有夾板可以使用一切就便器材固定,如登山杖、背包背負系統(tǒng)里的鋁條等。將兩根登山杖分別夾在上臂內(nèi)外兩側,在登山杖和患肢之間墊上毛巾和布片等松軟物品。然后用繃帶或者三角巾將上下兩端固定。肘關節(jié)屈曲90度,前臂用小懸臂帶懸吊,如果沒有小懸臂帶可以使用輔繩或繃帶代替。

  下肢骨折急救(大腿骨折急救和小腿骨折急救)

  大腿骨折急救:和處理上臂骨折相同,急救隊員在接近受傷隊員后。即可開始對傷者開始固定。操作時,選用夾板或登山杖等就便器材數(shù)塊。從傷者患側腋下至足的外側長度者一塊,從大腿根內(nèi)側至腳的內(nèi)側長度者一塊。用棉花或布條包裹在夾板和傷肢之間。用繃帶或輔繩將兩塊夾板分別固定在傷肢內(nèi)外兩側即可。如果有條件可以再加兩塊夾板固定放在傷肢的前后面更佳。在完成骨折部位的固定后,可以使用登山杖、冰鎬或背包背負系統(tǒng)里的背板做成簡易擔架將傷者下撤。

  小腿骨折急救:操作時,取夾板兩塊或登山杖做成的就便器材。內(nèi)側夾板應從大腿根部到足內(nèi)側,另一塊應和小腿等長的。同樣用棉花、布條包裹在夾板和傷肢之間,然后用繃帶、繩索、布條固定。最后和大腿骨折一樣,使用簡易擔架將傷者下撤。

  (1.3)普通外傷包扎

  如果攀登者并無骨折和大出血,而只有普通的外傷。急救隊員則只需清理其傷處并包簡單扎即可。

  常用的包扎物品通常為繃帶卷和三角巾。質地最好是棉質、彈性網(wǎng)或特殊紙類。如果沒有,多功能頭巾,布條都可以臨時替代繃帶做包扎用。

  包扎的一般原則是包扎時傷者應坐下或躺下。包扎應松緊適度,起到固定紗墊、止血,防移動而不影響血循環(huán)為好。

  三角巾頭部包扎:將三角巾的底邊折疊兩層約二指寬,放于前額齊眉以上,頂角拉向后顱部,三角巾的兩底角經(jīng)兩耳上方,拉向枕后,先作一個半結,壓緊頂角,將頂角塞進結里,然后再將左右底角到前額打結。

  三角巾面部包扎:在三角巾頂處打一結,套于下頜部,底邊拉向枕部,上提兩底角,拉緊并交叉壓住底邊,再繞至前額打結。包完后在眼、口、鼻處剪開小孔。

  三角巾手、足部包扎:手(足)心向下放在三角巾上,手指(足趾)指向三角巾頂角,兩底角拉向手(足)背,左右交叉壓住頂角繞手腕(踝部)打結。

  (2)因高海拔攀登其特殊的環(huán)境因素導致的傷病

  高山病(急性高山病、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高原性心臟病)的基本急救原則

  根據(jù)統(tǒng)計,導致登山死亡的三大因素分別為:滑墜、高山病和雪崩。在高山病的急救上,急救隊員對于所有疑似高山病患者都應視為高山病患者處理。急救隊員發(fā)現(xiàn)攀登隊員表現(xiàn)出高山病癥狀時,應在患病隊員病情尚未惡化時迅速撤退。如果患病隊員病情惡化,其他攀登隊員應采取一切手段運送撤退患病隊員。迅速降低患病隊員所處的海拔高度和吸氧是高山病急救和治療的最簡便的辦法。

  (2.1)急性高山病的治療

  急性高山病(AME)的癥狀復雜多變,其出現(xiàn)率和攀登隊員的攀登速度所處高度以及攀登隊員對低氧環(huán)境的適應性密切相關。其主要癥狀有頭痛、頭昏、興奮不安或表情淡漠、失眠、嗜睡、耳鳴、眩暈、無力、手足麻木、惡心、嘔吐、心慌、氣短。急救隊員一旦發(fā)現(xiàn)隊友中有人有多項上述癥狀,應陪同其立即向低海拔營地下撤。并給予吸氧,同時口服醋氮酰胺病情嚴重者可以肌肉或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口服醋氮酰胺和注射地塞米松聯(lián)合使用效果更佳。如果患病隊員無法在隊友的協(xié)助下撤退,其余隊員應使用就便器材制作簡易擔架將患病隊員撤往低海拔營地。

  (2.2)高原肺水腫的治療

  高原肺水腫(HAPE)是高山病中的惡性類型。一般在急性高原反應的基礎上發(fā)生,所以也有人認為高原肺水腫是急性高原病的合并癥,如果攀登者在攀登期間有上呼吸道感染的過程則更易發(fā)生。高原肺水腫癥狀類似于急性高山病但癥狀更為嚴重。急救隊員在診斷上應予以區(qū)分,隨著高原肺水腫病情的發(fā)展,患病隊員會出現(xiàn)嚴重的呼吸困難,咯泡沫痰,初為白色或淡黃色,后即變?yōu)榉奂t色,量多者更會從口鼻涌出。患病隊員會表現(xiàn)出煩躁不安,口唇、顏面青紫,心率快的癥狀。在少數(shù)情況下還會出現(xiàn)嗜睡的癥狀。同時急救隊員還要注意患過高原肺水腫的隊員,因為患過高原肺水腫的人屬于高原肺水腫的易感者,很容易再次發(fā)病。在治療上患病隊員應絕對臥床休息,同時給予大流量吸氧。口服速尿并肌肉或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其余隊員應使用簡易擔架將患病隊員下撤。值得注意的是,速尿是一種強效脫水利尿藥物。會在短時間造成身體水分的急劇喪失,進而造成電解質紊亂。在飲食上應注意保持患病隊員食鹽的攝入量,同時嚴格患病隊員的飲水量也應嚴格控制。

  (2.3)高原腦水腫的治療

  高原腦水腫(HACE)是高山病中的惡性類型,多發(fā)生于急速登至6000米以上,或過度疲勞時也有在睡眠時發(fā)生的案例。腦組織對氧的需要量很高,人腦約為全身體重的2%,而其血液需要量卻占心輸出量的1/6,氧消耗占全身耗氧量的20%,所以腦組織對缺氧特別敏感。高原腦水腫的癥狀表現(xiàn)為患病隊員除有早期高原反應癥狀外還包括喪失方位感,喪失記憶,出現(xiàn)幻覺,精神病行為,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嗜睡以至昏迷。嚴重昏迷者,多并發(fā)腦出血以致危及生命。高原性腦水腫發(fā)病前多伴有劇烈頭痛、心慌,隨后逐步發(fā)展為表情淡漠,或煩躁不安,最后發(fā)展為神志不清,但神志不清的前后過程較長。攀登者高原腦水腫最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攀登者頻繁打錯繩結、步伐不穩(wěn)、邏輯思維混亂、技術器材使用錯誤等表現(xiàn)。急救和高原肺水腫的急救原則相同。一旦急救隊員發(fā)現(xiàn)有隊員表現(xiàn)出高原腦水腫的癥狀,應抓緊時間陪同患病隊員迅速下撤。并給予吸氧和口服速尿同時配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如果患病隊員已經(jīng)出現(xiàn)意識障礙無法在急救隊員的協(xié)助下撤退,則表示患病隊員高原腦水腫已經(jīng)非常危險。則應立即采取一切有效手段將患病隊員下撤,同時使用濕毛巾冷敷患病隊員額頭,降低顱內(nèi)壓。

  (2.4)高原性心臟病(HAHD)的治療

  高原性心臟病也是屬于高山病的一種臨床類型。其主要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心悸、胸悶、頭昏、疲乏等癥狀。需要注意2005年在啟孜峰還發(fā)生了一名攀登者因高原性腦水腫誘發(fā)高原性心臟病死亡的病例報告。一旦急救隊員發(fā)現(xiàn)攀登隊員有高原性心臟病的癥狀應令其立即就地休息,給予吸氧。并含服速效救心丸10到15片或硝酸甘油1片,必要時3到5分鐘后可重復含服。其余隊員應立即制作簡易擔架將患病隊員下撤。

  (3)攀登中其他的常見傷病

  (3.1)雪盲的治療

  首先攀登隊員在每天攀登前都應帶上雪鏡。一旦發(fā)生雪盲,攀登隊員應協(xié)助雪盲隊員前往或撤往最近的營地。抵達營地后,雪盲隊員應在帳篷中休息,用冰水濕潤毛巾后冷敷雙眼。并包扎雙眼避光,同時使用氯霉素眼藥水、紅霉素眼膏滴涂雙眼。輕度雪盲通常通過6個小時的治療和休息癥狀就可完全消失;中度或重度雪盲則需要2到4天的休息和治療癥狀才會消失。雪盲癥狀沒有完全消失的攀登者禁止繼續(xù)攀登,應留在營地繼續(xù)休息及治療直到癥狀消失。

  (3.2)失溫的急救

  人體正常體溫是37度。如果攀登者身體產(chǎn)熱大于散熱,開始失溫時,身體會通過不斷的顫抖使身體保持溫暖。如果失溫的不被控制,體溫降低到32度以下時會停止顫抖。隨著體溫的降低,然后呼吸和脈搏無法觀察,最后瞳孔擴張死亡。人在不同體溫時候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癥狀:體溫36到35度時,肌肉強烈顫抖,無法完成復雜的動作,感覺勞累。35到33度時,肌肉劇烈顫抖,言語困難,無法完成打開主鎖等簡單的技術操作,思維開始遲鈍。33到31度時肌肉開始減輕顫抖;開始出現(xiàn)幻覺,做出不合常理的舉動。失溫急救首先從避免散熱開始,急救隊員找到失溫的攀登者時應首先將攀登者移出寒冷潮濕的環(huán)境中。脫掉攀登者潮濕的衣服,換上干衣服并喂攀登者喝一些熱水。如果這些措施無法讓攀登者回復正常的體溫則需要一個體溫正常的攀登者在睡袋中給失溫隊員直接以身體接觸讓攀登者回復正常的體溫。同時還可以把發(fā)熱袋放入失溫攀登者的頸部,左、右腹股溝,和腋下,幫助失溫的攀登者回復正常的體溫。如果失溫的攀登者無法維持正常的呼吸和心跳,則迅速進行心肺復蘇術(CPR)。需要注意的是:在移動失溫的攀登者時,動作盡量輕柔。避免肢體大量冰冷的血液回流心臟,刺激心臟,導致心臟的驟停。

  嚴重的失溫者,看上去有如已經(jīng)死去,但急救隊員也不可放棄急救。

  “失溫病人在冰冷時一定還沒有死,死亡時身體變暖和。”

  這句話出自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DC)關于hypothermia的官方文章。因此,除非失溫的攀登者身體回暖并在經(jīng)過正確的心肺復蘇術后仍沒有生命跡象。

  (3.3)凍傷的急救

  凍傷一直以來就是困擾攀登者的常見傷病之一,以其高致殘率著稱。攀登者在攀登過程中如果某個肢體部位過度暴露于低溫下,低溫導致機體組織因為結凍而對血管和組織造成凍傷。在醫(yī)學上按照凍傷的程度把凍傷共分為4度:

  I度凍傷:亦即常見的“凍瘡”,受損在表皮層,受凍部位皮膚紅腫充血,自覺凍傷部位熱、癢、灼痛。癥狀在數(shù)日后消失,愈不留瘢痕。

 ?、蚨葍鰝簜罢嫫\層,凍傷部位后除紅腫外,還伴有水泡。深部可出現(xiàn)水腫,劇痛,皮膚感覺遲鈍。結癡后可痊愈。

 ?、蠖葍鰝簜捌は陆M織,凍傷部位紅腫并有大水泡,凍傷部位皮膚出現(xiàn)黑色或紫褐色,痛感覺喪失。Ⅲ度凍傷會給組織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傷后除遺留瘢痕外,還可能有長期感覺過敏或疼痛。

 ?、舳葍鰝簜凹∪夂凸趋?。發(fā)生干性和濕性壞疽,會導致截肢。

  凍傷的急救首先應從治療失溫開始。在解決了攀登者的失溫后,可以考慮是否給攀登者凍傷部位采取復溫和解凍措施。如果攀登者的凍傷部位在解凍后有可能在后面的行程中再度凍住,則不可解凍。因為如果身體某個部位在解凍后又被凍住,會對肢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同時如果攀登者在攀登中一只腳被凍傷,則更不允許解凍。因為一旦解凍,凍傷的攀登者就無法行走,必須由其他攀登者抬著撤退。但需要注意的是:外傷和行走可進一步加重凍結組織的損害,同時被凍的時間越長,對以后組織的損害越大。如果情況不允許現(xiàn)場復溫,則應注意保持凍傷部位的干燥,并使用無菌繃帶包扎凍傷部位,直到復溫。

  如果凍傷的攀登者已經(jīng)抵達營地,且攀登隊攜帶了治療凍傷所必需的藥物,則可嘗試對其凍傷的部位復溫。復溫只需要將攀登者凍傷部位侵泡在36度以下的溫水中即可,水溫不可高于40度。98年珠峰,一名攀登者因凍傷,用40度水復溫,后來指尖被截;相近的情況,新西蘭向導用30度水復溫,最后肢體得以保留。

  在完成復溫后,可以讓凍傷的攀登者口服異丁洛芬(ibuprofen)每日3次,每次400mg。如果凍傷部位有傷口可以先使用消毒劑洗凈,然后使用云南白藥覆蓋整個凍傷面,并用紗布或繃帶包扎凍傷處。根據(jù)病情,2天換藥1次。同時凍傷部位注意保暖防止再度凍傷。

  注意:凍傷發(fā)生后,嚴禁雪搓和捶打凍傷部位!在凍傷的急性期,必須避免傷肢運動。急性炎癥一旦消散,應盡早活動指(趾)關節(jié),防止關節(jié)僵直,有助于肌張力恢復。對阿司匹林過敏者不得服用異丁洛芬(ibuprofen)。從西藏軍區(qū)總醫(yī)院公布的治療因攀登海拔7000米以上山峰所導致的凍傷患者來看,自1970年到2000年,西藏軍區(qū)總醫(yī)院共收治海拔7000米以上凍傷患者26例,其中有5例為面部凍傷,其余21例全部為四肢凍傷。由此,攀登者在攀登中應加強四肢和面部的保暖預防凍傷。


登雪山安全相關文章:

1.登山穿什么鞋子

2.登山隊遇難恐怖故事

3.登雪山的用品有哪些

4.滑雪受傷的原因

4052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