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腦力開發(fā) > 快速閱讀 > 起源和發(fā)展 > 從“紀昌學箭”中領悟速讀的真諦

從“紀昌學箭”中領悟速讀的真諦

時間: 若木632 分享

從“紀昌學箭”中領悟速讀的真諦

  速讀,作為一種現象,古今中外,均已有之。我國古代,《北齊書》曾記載王孝瑜“讀書敏速,十行俱下”。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看雜志,往往是“幾頁幾頁地翻”。經科學地速讀訓練,其讀速更大得驚人:日本加古德次先生精心訓練的速讀能手長江美子,最快可達每分鐘讀20萬字。我國北京鐵路二中程 漢杰老師,臺北師專附小譚達士校長訓練的學生其閱讀效率也是成倍、成數倍地增長。本模式實驗表明:學生 閱讀效率一般可提高4—5倍,達到1500字/分。大量經驗表明,速讀能力同其他技能一樣:通過訓練,才能提 高;通過有效的訓練,就能迅速地提高。

  許多人都知道“紀昌學箭”這樣一個故事,講的是中國古時候有一位射箭的能手叫甘蠅。據說只要他一拉弓放箭,就一定會射到野獸或禽鳥。甘蠅有一個學生名叫飛衛(wèi)。飛衛(wèi)跟著甘蠅學射箭,本領超過了他的老師。后來,又有一個叫紀昌的,來向飛衛(wèi)學習射箭,飛衛(wèi)也就成了紀昌的師傅。飛衛(wèi)對紀昌說:“學射箭要先練眼力,你應該先學會看準目標不眨眼,然后才能談到學射箭。”紀昌聽了飛衛(wèi)的話后,便回家每天躺在自己妻子的織布機下面,兩只眼睛直直地盯著兩個腳踏板,先學習不眨眼睛;妻子在織布機上織著布,他看著腳踏板一上一下地翻動。這樣不間斷地堅持了兩年時間,紀昌真正做到了看見物體動震而不眨眼睛;就是有一個錐子尖刺到了眼眶上,他的眼珠兒也是一動不動。他以為練得差不多了,

  于是就跑到飛衛(wèi)那里,把自己學習的成績告訴了飛衛(wèi)。飛衛(wèi)聽了又對他說:“還是不行!你還得繼續(xù)鍛煉眼力。你能夠做到把一個很小的東西看得很大、把一個細微的東西看得很清楚才行。等你達到了這樣的程度再來告訴我!”紀昌聽了老師的話,又回到家中練起眼力來。他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個虱子,掛在窗戶上,每天朝南目不轉睛地望著。這樣練了十多天,那牛毛上的虱于在他眼睛里漸漸地大起來;練過了3 年之后,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車輪一般了。這時候,他再用眼睛看別的東酉,面前就像出現了一座小山一樣。紀昌又高興地到了飛衛(wèi)那里,把自己練習眼力的方法和所得的結果告訴了他。飛衛(wèi)高興地說:“這回你可以學習射箭了!”于是,紀昌便用北方出產的角做了一把弓,用南方出產的竹竿做成了箭,按照飛衛(wèi)教給的方法練習起來。他用箭去射拴在牛尾上的小虱子,一天一天練下去。最后,他的箭射穿了小虱子的中心,而那細細的牛尾卻沒有斷。紀昌把自己的成績告訴了飛衛(wèi)。飛衛(wèi)高興地跳起來,拍著自己的胸脯對紀昌說:“射箭的妙處你已經得到了!”從此以后,紀昌就成了百發(fā)百中的能手。

  閱讀這個故事后,我們可以由此及彼地聯系到它與快速閱讀相通的若干道理,并在受到啟發(fā)和思考中領悟速讀的真諦:

  基本功最重要

  首先故事告訴我們學習速讀要練什么?射箭和速讀都是要訓練人眼睛的視力,讓自己的眼睛真正練到“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的地步。其實“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這兩個成語既是射箭對視力的要求,同時也是速讀訓練對眼睛的要求。學習射箭必須先要訓練眼力,同樣學習速讀當然也先要練習眼力,這是因為人的眼力(視力)的好壞是射箭和速讀的共同基礎條件,沒有基礎的條件,你要想學習以眼睛為條件的技能都是不可能的。如眼睛的視力基礎打牢了,真正做到“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狀況時,你無論是學習訓練射箭或速讀,其質量與效果也就有保證了。因此任何學員在開始練習速讀時首先要明確最重要的是練習與視力相關的“視點”和“視幅”科目,把自己閱讀時的“視點”和“視幅”練到“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車輪一般的時候,他再用眼睛看別的東酉,面前就像出現了一座小山一樣。”

  循序漸進的提高

  其次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任何技能往往是一個循序漸進甚至是一個艱苦的過程。紀昌為學射箭,為練眼力不間斷地堅持了兩年時間不眨眼睛看著妻子在織布機上織著布;隨后為了進一步提高眼力又用一根牛尾巴上的毛拴上一個虱子,掛在窗戶上,每天朝南目不轉睛地望著練著,當練過了3 年之后,那牛毛上的小虱子在他眼里就大得像車輪一般了;最后才開始練習射箭成了百發(fā)百中的神箭手。事實上學習任何技能無不是這樣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習速讀同樣如此。我們只有先把自己的視力練習到“目不轉睛”和“全神貫注”水平時,才能夠一步一步提高自己的閱讀速讀和記憶能力。

  堅持,堅持,再堅持

  其三故事告訴我們學習任何東西人自身好的毅力和意志品質最重要,這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紀昌為訓練自己超人的視力,前后五年時間都在訓練眼力,多么枯燥乏味的訓練和多么漫長的時間呀,但他都堅持下來了,最終取得了成功。學習速讀和其他項目一樣也是如此,許多時候并不是人們不能掌握訓練的技巧和方法,而最難在對這些技巧和方法的熟練運用,實現它往往需要的是日復一日的訓練,年復一年的堅持才行。不少人最終沒有達到目標或獲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他們走了一半路,就停止了,沒有堅持下去。這個故事告訴人們:要練就高超的技藝,必須下一番苦功夫,從打基礎開始。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就是這個道理。紀昌的百發(fā)百中就是苦練得來的,只要苦練,什么奇跡般的技藝都能創(chuàng)造出來。古今中外的速讀記憶高手無不如此。如《莊子·徐無鬼》里記載的運斤成風的石匠也是苦練得來的,據說一個人的鼻子尖上落了一層薄薄的石灰泥,他能夠猛烈地掄起斧子把它削掉;斧子動如風,鼻尖上的泥削凈而鼻子卻一點不傷。這真是奇跡般的技巧,這種技巧就是從苦練中得來的。藝術上的創(chuàng)造也是一樣,只要能像紀昌那樣專心致志、堅持不懈去下一番苦功夫,就一定能取得較大的成績。

  對學習射箭如此,速讀訓練同樣如此!

125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