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詩詞大全 >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

時間: 小龍0 分享

唐介:安石好學而泥古,故論議迂闊,若使為政,必多所變更。安石果用,天下必困擾。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砹送醢彩旁娫~鑒賞參考13首,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哦。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1)

[宋] 王安石

請郡東南促去程,提堤江水照紅旌。

仁聲已逐春風到,使節(jié)猶占夜斗行。

箭落皁鵰毚兔避,句傳炎海鱷魚驚。

麒麟不是人間物,漢詔先應召賈生。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2)

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古詩簡介

詩人是在描寫梅花,贊美梅花可貴的品性,而實則在字里行間滲透了自己的思想感情,詩人是在以梅花的堅強和高潔品格喻示像詩人自己一樣處于艱難、惡劣的環(huán)境中依然能堅持操守、主張正義的那些人,為國家強盛不畏排擠和打擊的那些人。

翻譯/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賞析/鑒賞

古人吟唱梅花的詩中,有一首相當,那就是在作者之前,北宋詩人林逋的《山園小梅》。尤其是詩中“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兩句,更被贊為詠梅的絕唱。

林逋這人一輩子不做官,也不娶妻生子,一個人住在西湖畔孤山山坡上種梅養(yǎng)鶴,過著隱居的生活。所以他的詠梅詩,表現(xiàn)的不過是脫離社會現(xiàn)實自命清高的思想。作者此詩則不同,他巧妙地借用了林逋的詩句,卻能推陳出新。你看他寫的梅花,潔白如雪,長在墻角但毫不自卑,遠遠地散發(fā)著清香。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作者在北宋極端復雜和艱難的局勢下,積極改革,而得不到支持,其孤獨心態(tài)和艱難處境,與梅花自然有共通的地方。這首小詩意味深遠,而語句又十分樸素自然,沒有絲毫雕琢的痕跡。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3)

[宋] 王安石

有司昔者患不公,糊名謄書今故密。

論才相若子獨棄,外物有命真難必。

鄉(xiāng)閭孝友莫如子,我愿卜鄰非一日。

朱門奕奕行多慚,歸矣無為惡蓬蓽。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4)

[宋] 王安石

沄沄曲江水,天借九秋色。

樓臺飛半空,秀氣盤韶石。

載酒填里閭,吹花換朝夕。

笙簫震河漢,錦繡爛冠幘。

地靈瘴癘絕,人物傾南極。

先朝有名臣,臥理訟隨息。

稍稍延諸生,談笑與賓客。

子來適妙年,謁入交履舄。

寂寥九齡後,此獨望一國。

虞翻禮丁覽,韓愈俟趙德。

孤岸鎮(zhèn)頹波,俗流未易識。

我方文葆中,旋逐旌旗跡。

去思今豈忘,耳目熟遺跡。

吏含殷勤言,俛仰問乖隔。

當時府中兒,侵尋鬢邊白。

下帷雖著書,不捄寒饑迫。

謂宜門闌士,宦路久烜赫。

奈何猶差池,更捧丞掾檄。

驥摧千里蹄,鵬墮九霄翮。

人生無巧愚,天運有通塞。

試觀馳騁人,意氣宇宙窄。

榮華去路塵,謗辱與山積。

優(yōu)游祿仕間,較計誰失得。

送君強成歌,陟岵翻感激。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5)

王安石〔宋代〕

其一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一水一作:一手)

其二

桑條索漠楝花繁,風斂余香暗度垣。

黃鳥數(shù)聲殘午夢,尚疑身屬半山園。

譯文

其一

茅草房庭院經常打掃,潔凈得沒有一絲青苔?;ú輼淠境尚谐蓧?,都是主人親手栽種。

庭院外一條小河保護著農田,將綠苗緊緊環(huán)繞;兩座青山打開門來為人們送去綠色。

其二

桑樹枝葉稀疏,楝花十分繁盛。清風吹送楝花余香,悄悄地送過墻頭。

黃鳥數(shù)聲啼叫驚起了午間的殘夢,恍恍惚惚,我還以為身在舊居半山園中。

創(chuàng)作背景

《書湖陰先生壁二首》是王安石題在楊德逢屋壁上的一組詩。楊德逢,別號湖陰先生,是王安石退居金陵時的鄰居和經常往來的朋友。半山園約落成于元豐二年至五年(1079—1082)之間,這首詩應當是元豐前期的作品。

賞析

這兩首詩是題寫在湖陰先生家屋壁上的,其中第一首很。這一首詩用典十分精妙,讀者不知典故內容,并不妨礙對詩歌大意的理解;而詩歌的深意妙趣,則需要明白典故的出處才能更深刻地體會。

第一首前兩句寫楊家庭院之景,上句寫庭院的潔凈,下句寫庭院的秀美。后兩句寫楊家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本詩描寫湖陰先生庭院和環(huán)境之美,也贊揚了湖陰先生愛勤勞、愛潔凈、愛花木和熱愛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本詩的特點是熔寫景寫人于一爐。全詩寫景,前兩句是庭院之景,干凈無苔是由于主人的“長掃”,“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寫景又寫人。

后面句寫自然環(huán)境之美,水“將綠繞”,山“送青來”,自然山水如此有情,也表現(xiàn)了主人愛好山水的情趣。描寫景物亦以表現(xiàn)人,寫景見人,人于景中,表現(xiàn)了客觀景物的美,又寫出了人的美,頗有一箭雙雕的感覺。

其次運用映襯和擬人手法。如果說庭院的美是人工創(chuàng)造的美,那么環(huán)境的美是天然施設的美。兩者互相映襯,組成了一幅內與外、人造與天然美結合的完美的境界。特別是后面一聯(lián),把山水擬人化,青山為主人送來秀麗的風光,居然闖門而入,把主人對自然景物的愛和自然景物對主人的愛融和一起,生動地表現(xiàn)了主人愛美的情趣,因而成了傳誦的名句。

“一水”“兩山”被轉化為富于生命感情的親切的形象,而為千古傳誦。但后二句所以廣泛傳誦,主要還在于這樣兩點:一、擬人和描寫渾然一體,交融無間?!耙凰o田”加以“繞”字,正見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環(huán)繞著綠油油的農田,這不恰像一位母親雙手護著小孩的情景嗎?著一“護”字,“繞”的神情明確顯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闥”二字,更是神來之筆。它既寫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撲向庭院而來!這種描寫給予讀者的美感極為新鮮、生動。它還表明山的距離不遠,就在楊家庭院的門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動人的,是寫出了山勢若奔,仿佛剛從遠方匆匆來到,興奮而熱烈。所有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這種種描寫,又都和充分的擬人化結合起來那情調、那筆致,完全像在表現(xiàn)“有朋自遠方來”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顧不得敲門就闖進庭院送上禮物。二者融合無間,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經錘煉又無斧鑿之痕,清新雋永,韻味深長。二、這兩句詩也與楊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聯(lián)里,已可看到一個人品高潔、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陰先生。所居僅為“茅檐”,他不僅“掃”,而且“長掃”(即常掃),以至于“靜無苔”;“花木成畦”,非賴他人,而是親“手自栽”。可見他清靜脫俗,樸實勤勞。這樣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間,當然比別人更能欣賞到它們的美,更感到“一水”“兩山”的親近;詩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陰先生早已締結了深厚的交誼。詩以“書湖陰先生壁”為題,處處關合,處處照應,由此也可見出詩人思致的綿密。

過去人講王安石此二詩,只注意其第一首,其實第二首亦有佳處。第二首的佳處,乃在作者眼耳自身的通體感受,都被濃縮在二十八字之中。所寫雖片刻間景象,卻見出作者體物之心細如毫發(fā)?!吧l索漠”猶王維《渭川田家》所謂的“蠶眠桑葉稀”i指桑葉少而顯得冷落無生氣,屬枯寂之靜態(tài),“柳花繁”者,猶晏殊《踏莎行》所謂的“春風不解禁楊花,亂撲行人面”,屬繽紛之動態(tài):此一句訴諸視覺?!帮L斂余香暗度垣”乃寫嗅覺而兼及觸覺,不但花香入鼻,連微風送爽也寫出來了。第三句寫午夢初醒未醒時偶然聽到鳥啼,則在寫聽覺時兼涉愈覺。最后一句點明身在何處,卻從反面說開去。這末一句不僅寫出作者同楊德逢彼此不拘形跡,而且連賓至如歸的情意也和盤托出,真是“夢里不知身是客”了。

總之,此二詩前一首于著力處見功夫,后一首卻于平淡處見火候。必兩首連讀,始能察作者謀篇之妙。只選一首,似不無遺珠之憾。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6)

[宋] 王安石

遙知彼俗經兵後,應望名公走馬來。

陛下柬求今日始,胸中包畜此時開。

山西豪杰歸囊牘,渭北風光入酒杯。

堪笑陋陋昏鄙甚,略無謀術贊行臺。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7)

[宋] 王安石

南康父老傳史君,疾呼急索初不聞。

未嘗遣汲浴簾水,三歲只望香爐云。

云徐無心澹無滓,史君恬靜亦如此。

飚然一去掃遺陰,便覺歊煩悵千里。

歸田負戴子與妻,圃蔬園果西山西。

出門亭皋百頃綠,望云才喜雨一犁。

我知新亭望云好,欲斸比鄰成二老。

莫嫌雞黍數(shù)往來,為報襄陽德公嫂。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8)

[宋] 王安石

一春強半勒花風,幾日園林幾樹紅。

汲汲追攀常恨晚,紛紛吹洗忽成空。

行看果下蒼苔地,已作人間白發(fā)翁。

豈惜解鞍留夜飲,此身醒醉與誰同。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9)

[宋] 王安石

萬里相夸漆與丹,笑歌長在綺紈間。

彩船春戲城邊水,畫燭秋尋寺外山。

憶我屢隨游客入,喜君今赴辟書還。

遙知曼倩威行久,赤筆應從到日閑。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10)

[宋] 王安石

文翁出治蜀,蜀士始文章。

司馬唱成都,嗣音得王揚。

犖犖漢守孫,千秋起相望。

操筆賦上林,脫巾選為郎。

擁書天祿閣,奇字校偏傍。

忽乘駟馬車,牛酒過故鄉(xiāng)。

時平無諭檄,不訪碧雞祥。

問君行何為,關隴正繁霜。

中和助宣布,循吏綴前芳。

豈特為親榮,區(qū)區(qū)夸一方。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11)

詞牌名:清平樂|朝代:宋朝|作者:王安石

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

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古詩簡介

《清平樂·留春不住》由王安石創(chuàng)作,被選入《宋詞三百首》。這是一首傷春詞。上闋寫晚春景致,有聲有色。“費盡鶯兒語”,寫暮春風物,貼切入微。下闋抒發(fā)傷春之情。賦予春風以高潔品格,自有妙諦。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小憐初上琵琶,曉來思繞天涯。不肯畫堂朱戶,春風自在楊花。

翻譯/譯文

想留住春色卻留不住,黃鶯兒費盡唇也說不服。滿地里落花凋殘像彩錦染了法污,原來是昨夜南園遭到風雨凌侮。小憐她初抱琵到始弄,曉來情思繞游天涯。不肯委身畫堂朱戶,只愿像春風里綜放的自在梨花。

賞析/鑒賞

此詞交叉地寫聽覺與視覺的感受,從音響與色彩兩個方面勾勒出一幅殘敗的暮春圖畫,表達了詞人傷春、惜春、慨嘆美好年華逝去的情懷,寄寓了作者深沉的身世感慨。全詞融情于景,寫景中融進了自己的生活,寫出了自己的性情與風骨,堪稱一首出類拔萃的傷春詞。

詞題為《春晚》,顧名思義是寫殘春景象?!傲舸翰蛔。M盡鶯兒語。滿地殘紅宮錦污,昨夜南園風雨?!弊髡咭黄鸸P就寫由于“昨夜雨疏風驟”,南園今朝滿地殘紅了。詞人面對這萬花凋謝的景象,自然不勝傷感。此時耳邊傳來了黃鶯兒不停的啼唱,于是,他仿佛感覺到多情的鶯兒也正為落花發(fā)愁,苦勸春天不要歸去呢。“留春不住,費盡鶯兒語”,好象詞人嘆息。寫鶯語的“費盡”,實是襯托出詞人的失落感,因為花開花謝,春去秋來,是自然規(guī)律與鶯兒無關。妙詞人賦予禽鳥以人的感情,不直說自己無計留春之苦,而是借鶯兒之口吐露此情,手法新巧而又饒有韻味。

開頭從聽鶯聲寫起,轉而便訴諸視覺。一夜風雨過后,園花凋謝,殘紅敗蕊,滿地飄零,狼藉不堪。百花盛開時,燦爛本如宮錦,可惜如今給糟塌得不成樣子了!“滿地殘紅”自是殘春時節(jié)的典型景色,比之美好宮錦之被污損,詞人痛惜之情可見。

下面又從視覺轉到聽覺上來:正當詞人目睹這如花似錦的春天匆匆消逝,心中無限惆悵之時,仿佛從遠處傳來歌女小憐之輩彈奏琵琶的聲音,“弦弦掩抑聲聲思”,那弦弦聲聲正是惜春惜花之情。小憐,即北齊后主高緯寵幸的馮淑妃,因她“慧黠能彈琵琶,后代詩人常用以借指歌女。本詞中”小憐初上琵琶“,是從李駕《馮小憐》詩”灣頭見小憐,請上琵琶弦“句化出。這琶琶之聲哀婉動人,當此即將逝去的春宵,有多少閨中佳人長夜不眠,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飛越千里關山,追尋天涯游子。這里,作者抒寫的是由春天的匆匆歸去而引起的年華虛度之感,隱隱寄托著一種美人遲暮、英雄末路的悲慨。

最后,詞人寫到眼前觸目皆是的楊花——這一暮春特有的風光:只見那如雪的飛花飄揚,是那樣的自由自,可始終不肯飛入那權貴人家的畫堂朱戶。

古來傷春愁秋的詩詞多得不可勝數(shù)。這類被人嚼爛了的題材,卻是歷代不乏佳篇,非但不使人感到老一套,相反,永遠有新鮮之感。王安國這首《清平樂》就是這樣的好詞。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12)

[宋] 王安石

故人為邑士多稱,繇賦寬賒獄訟平。

老吏閉門無重糈,荒山開隴有新粳。

方揮玉麈日邊坐,又結銅章天外行。

此去料君歸不久,挾材如此即名卿。

王安石古詩詞鑒賞13首(精選篇13)

[宋] 王安石

茆檐前後久松蘿,百里乘閑向此過。

間水繞田山影轉,野林留日鳥聲和。

蕭條雞犬逢人少,想象乾坤發(fā)興多。

世事不如閑靜處,知君出處意如何。

1916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