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詩詞大全 >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

時間: 小龍0 分享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精選5篇)

立春的第一縷陽光照在大地上,第一縷春風吹過大地,帶走了冬天的寒冷,迎來了春天的洗禮,萬物復蘇,生機盎然。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精選篇1)

木蘭花·立春日作

三年流落巴山道,破盡青衫塵滿帽。

身如西瀼渡頭云,愁抵瞿塘關上草。

春盤春酒年年好,試戴銀旛判醉倒。

今朝一歲大家添,不是人間偏我老。

譯文

流落巴山蜀水屈指也已三年了,到如今還是青衫布衣淪落天涯,塵滿旅途行戍未定。身似瀼水渡口上的浮云,愁如瞿塘峽關中的春草除去還生。

春盤春酒年年都是醇香醉人,一到立春日,戴旛勝于頭上,痛飲一番,喝到在斜陽下醉倒。人間眾生到今日都長一歲,絕非僅僅我一人走向衰老。

注釋

⑴木蘭花:詞牌名,與“玉樓春”格式相同。

⑵立春:中國傳統(tǒng)歷法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一個節(jié)氣,一般逢節(jié)于上一年的歲尾,而習慣上已經把它當作春季的開始。

⑶巴山:即大巴山,綿亙于陜西、四川一帶的山脈,經常用以代指四川。

⑷青衫:古代低級文職官員的服色。

⑸西瀼(ràng):水名,在重慶。東西瀼水,流經夔(kuí)州;瞿塘關也在夔州東南。這里用西瀼代指夔州。

⑹瞿唐:即長江三峽中的瞿塘峽,其北岸就是夔州。夔州東南江邊有關隘,稱“江關”,亦名“瞿唐關”。

⑺春盤春酒:謂立春日的應節(jié)飲饌。傳統(tǒng)風俗,立春日當食春餅、生菜,稱為“春盤”。

⑻旛(fān):即幡,是一種窄長的旗子,垂直懸掛。立春這一天,士大夫戴旛勝于頭上,本為宋時習俗,取喜慶之意。判:此處與“拚(pàn)”同義,猶今口語之“豁出去”。

賞析

作者到夔州至寫這首詞時不過一年多,卻連上歲尾年頭,開口便虛稱“三年”,且云“流落”,從一入筆就已有波瀾之情。次句以形象描寫“流落”二字?!扒嗌馈毖怨傥恢停捌票M”可見窮之到了極點“塵滿帽”描寫出作者在道途中風塵仆仆,行戌未定的棲遑之態(tài)簡簡單單的七個字就活畫出一個淪落天涯的詩人形象,與“細雨騎驢入劍門”異曲同工。三、四句仍承一、二句生發(fā)。身似浮云,飄流不定;愁如春草,刬去還生。以“西瀼渡頭”、“瞿塘關上”為言者,不過取眼前地理景色,與“巴山道”三字相對應而已這上片四句,把抑郁潦倒的情懷寫得如此深沉痛切,不了解陸游當時那幾年遭遇,是很難掂量出這些句子中所涵蘊的感情分量來的。

上片正面寫心底抑郁潦倒之情,抒發(fā)報國無門之憤。這是陸游詩詞的主旋律,在寫法上沒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下片忽然換意,緊扣“立春”二字,以醉狂之態(tài)寫沉痛之懷,設色陡變,奇峰突起。立春這一天士大夫戴旛勝于頭上,這是宋時的一種習俗,戴上旛勝表吉慶之意。但戴銀旛而曰“試”,節(jié)日痛飲而曰“判”(“判”即“拚”之意),就顯然有“濁酒一杯家萬里”的不平常意味了。這只是詞人借酒消愁,逢場作戲罷了,而內心是很傷感的。結尾處更是飏開一筆,表面上是說不是他一人偏老,而實際上是詞人深深感到時光的虛度。這就在上片抑郁潦倒的情懷上,又添一段新愁。詞人強自寬解,故作曠達,正是推開一層、透過一層的寫法??奁救碎g痛事,歡笑乃人間快事。但今日有人焉,不得不抹干老淚,強顏隨俗,把哭臉裝成笑臉,讓酒紅遮住淚痕,這種笑,比哭還要凄慘。強為解脫而寫的違心之言,寫出更深一層的悲哀,那手法近乎反襯,那境界是一般人所難以達到的。

縱觀全詞,上下片都是寫心底抑郁之情,但乍看竟好像是兩幅圖畫,兩種情懷。沈謙論詞作云:“立意貴新,設色貴雅,構局貴變,言情貴含蓄?!?《填詞雜說》)但作詞之道,條貫、錯綜,兩不可失,此意劉永濟《詞論·結構篇》曾深言之。讀陸游此詞,抑郁之情貫穿始終,上下片表現手法截然相異,構局又極錯綜復雜。讀上片,看到的是一個憂國傷時、窮愁潦倒的悲劇人物形象;讀下片,看到的是一個頭戴銀旛,醉態(tài)可掬的喜劇人物形象。粗看似迥然不同,但仔細看看他臉上的笑全都是裝出來的苦笑,終于領悟到這喜劇其實不過是更深沉的悲劇罷了。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精選篇2)

漢宮春·立春日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

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

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

渾未辨,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

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

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譯文

從美人登發(fā)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猶在。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夢回西園。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節(jié)之物。

東風自立春日起,忙于裝飾人間花柳,閑來又到鏡里,偷換人的青春容顏。清愁綿綜如連環(huán)不斷,無人可解。怕見花開花落,轉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比我先回到北方。

注釋

漢宮春:詞牌名?!陡啕愂贰分尽访稘h宮春慢》?!秹舸霸~集》入“夾鐘商”。各家句讀多有出入,通常以《稼軒長短句》為準。九十六字,前后片各四平韻。

立春日: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土壤逐漸解凍?!稓q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驊矣诩胰酥^,或綴于花枝之下?!蹦铣り悺ば炝辍峨s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

“春已”三句:謂從美人登發(fā)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春幡:古時風俗,每逢立春,剪彩綢為花、煤、燕等狀,插于婦女之糞,或綴于花枝之下,曰春播,也名恬勝,彩勝。稼軒《蝶戀花·元日立春)詞起句云:“誰向椒盤答彩勝。”此風宋時尤盛。

“無端”兩句:言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雨送寒,似冬日徐寒猶在。無端:平白無故地。

“年時”兩句: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夢回西園。年時燕子:指去年南來之燕。酉園:漢都長安西邦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都稱西園,專供皇帝打獵和游賞。此指后者,以表現作者的故國之思。

“渾末辦”兩句:言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節(jié)之物。渾:全然。黃柑薦灑:黃柑酪制的臘酒。立春日用以互獻致貿。更傳:更談不上相互傳送,青韭堆盤:《四時寶鑒》謂“立春日,唐人作春餅生菜,號春盤”。又一說,稱五辛盤。《本草綱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募惹、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號五辛盤。故蘇拭《立春日小集戲辛端叔》詩云:“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毙猎~本此,但反用其意。

“卻笑”五句:言“東風”自立春日起,忙于裝飾人間花柳,閑來又到鏡里,偷換人的青春容顏。黃梅染柳:吹得梅花飄香、柳絲泛綠。鏡里轉變朱顏:謂年華消逝,鏡里容顏漸老。更:何況。

“清愁“兩句:言清愁綿綜如連環(huán)不斷,無人可解。解連環(huán):據《戰(zhàn)國策·齊策》.秦昭王遣使齊國,送上玉連環(huán)一串,請齊人解環(huán)。群臣莫解。齊后以椎擊破之,曰:環(huán)解矣。辛詞用此喻憂愁難解。

“生怕見”兩句:言怕見花開花落,轉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已先我還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飛來的大雁。

賞析

古稱“立春”春氣始而建立,黃河中下游地區(qū)土壤逐漸解凍?!稓q時風土記》:“立春之日,士大夫之家,剪彩為小幡,謂之春幡?;驊矣诩胰酥^,或綴于花枝之下?!蹦铣り悺ば炝辍峨s曲》:“立春歷日自當新,正月春幡底須故”。開篇用典,妥帖自然,不露痕跡,正是“使事如不使也”。而以“裊裊”形容其搖曳,化靜為動,若微風吹拂,更見春意盎然。但一接意緒凄迷:“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手法頗似李清照《永遇樂》:“元宵佳節(jié),融和天氣,次第豈無風雨”,都非只指自然界的天時變化?!澳陼r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意思是說:如今已立春,去年秋日南來的燕子正往北風,或許它們今夜會夢宿西園吧?!拔鲌@”,原指供皇帝游獵的場所,因其地處京城西郊,故稱西園。《后漢書》卷八《孝靈帝紀》:“中平五年八月,初置西園八校尉”。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亦稱西園,此應指后者。從“年時燕子”句看,此詞大約作于辛棄疾南歸后不久。寄情于燕,令人尋味不盡?!包S柑薦酒”,黃柑釀制的臘酒。“青韭堆盤”,把韭菜等裝到五辛盤里。據《本草綱目·菜部》稱:“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號五辛盤”。故蘇軾《立春日小集戲李端叔》詩去:“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皽單崔k”(還未辦、全然未辦),情境大異,如此良辰,其情緒之悵悵,浮漾紙面了。

下片繼寫“春已歸來”。試看:東風著意,她吹得梅花微綻,清香四溢;柳吐金絲,柔條婀娜;似乎一點兒閑空都沒有??墒瞧诖饲肮谝浴皡s笑”二字,既淡出了“薰梅染柳”,春情畫意,又可見實中有虛,虛中有幻,在此“立春日”,不過是美麗的想象而已。緊接一轉說東風還會忙里偷閑:“又來鏡里,轉換朱顏”。頓挫盤郁,至此始托出真情:“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戰(zhàn)國策·齊策》六:“秦始皇(一作昭王)嘗使使者遺君王后玉連環(huán),曰:‘齊多知,而解此環(huán)不?’君王后以示群臣,群臣不知解。君王后引椎椎破之,謝秦使曰:‘謹以解矣?!贝艘郧宄罹d綿如連環(huán)不斷,無人可解,極言愁之多且深。最后一語破的:這愁是怕見花開花落,更是最怕去年由塞北來的大雁卻已先我而北還!那么,這愁便也“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了。

這首詞處處切《立春日》題目,以“春已歸來”開篇,寫民間是日歡樂習俗:裊裊春幡,黃柑薦酒,青韭堆盤,而自己對天時人事卻別有一番感觸:燕尚“夢到西園”,塞雁尚有鄉(xiāng)國之思,何況“渡江天馬南來”志在恢復中原的辛棄疾,能不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往日不堪重記省,為花長把新春恨”(《蝶戀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間作》)。與此篇同一感慨。周濟《宋四家詞選》眉批稱此首:“‘春幡’九字,情景已極不堪,燕子猶記年時好夢。黃柑、青韭,極寫宴安酖毒。換頭又提動黨禍,結用‘雁’,與燕激射,卻捎帶五國城舊恨。辛詞之怨,未有甚于此者?!彪m說扯遠了些,但他畢竟看出了詞的主旨,與昔人詠節(jié)序的“率俗”之作迥異。不過“辛詞之愁”,并非“未有甚于此者”。如《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賀新郎》(“綠樹聽啼鴂”)等,而前者因“詞意殊怨。……愚聞壽皇(孝宗)見此詞頗不悅”(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四)。只是此詞藉詠節(jié)序以抒國事,悲慨窒塞,郁結于中,辭淺意深。稱得上是一篇“不必劍拔弩張,洞穿已過七扎”(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一)之作。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精選篇3)

漢宮春·立春日

[宋] 辛棄疾

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無端風雨,未肯收盡余寒。年時燕子,料今宵夢到西園。渾未辦,黃柑薦酒,更傳青韭堆盤?

卻笑東風,從此便薰梅染柳,更沒些閑。閑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清愁不斷,問何人會解連環(huán)?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作品賞析

【注釋】

①此可與稼軒《蝶戀花·元日立春》詞并讀,皆以立春起興而托意國愁,而此詞于哀怨中帶諷嘲,內蘊尤覺充盈深沉?!盁o端風雨”喻時局未穩(wěn);燕夢西園,故國之思;“東風”數句,朝廷茍安享樂,致使志士年華虛度。結韻進一步抒寫“清愁”:花開花落,時序變換迅速;“塞雁先還”,與上文燕夢西園映襯,雁還人不還,無限鄉(xiāng)國之哀。

②“春已”三句:謂從美人鬢發(fā)上的裊裊春幡,看到春已歸來。春幡(fān番):古時風俗,每逢立春,剪彩綢為花、蝶、燕等狀,插于婦女之鬢,或綴于花枝之下,曰春幡,也名幡勝,彩勝。稼軒《蝶戀花·元日立春》詞起句云:“誰向椒盤簪彩勝。”此風宋時尤盛。

③“無端”兩句:言雖已春歸,但仍時有風雨送寒,似冬日馀寒猶在。無端:平白無故地。

④“年時”兩句:燕子尚未北歸,料今夜當夢回西園。年時燕子:指去年南來之燕。西園:漢都長安西郊有上林苑,北宋都城汴京西門外有瓊林苑,都稱西園,專供皇帝打獵和游賞。此指后者,以表現作者的故國之思。

⑤“渾未辦”兩句:言已愁緒滿懷,無心置辦應節(jié)之物。渾:全然。黃柑薦酒:黃柑釀制的臘酒。立春日用以互獻致賀。更傳:更談不上相互傳送。青韭堆盤:《四時寶鑒》謂“立春日,唐人作春餅生菜,號春盤”。又一說,稱五辛盤?!侗静菥V目·菜部》:“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號五辛盤。”故蘇軾《立春日小集戲李端叔》詩云:“辛盤得青韭,臘酒是黃柑?!毙猎~本此,但反用其意。

⑥“卻笑”五句:言“東風”自立春日起,忙于裝飾人間花柳,閑來又到鏡里,偷換人的青春容顏。薰梅染柳:吹得梅花飄香、柳絲泛綠。鏡里轉變朱顏:謂年華消逝,鏡里容顏漸老。

⑦“清愁”兩句:言清愁綿綿如連環(huán)不斷,無人可解。解連環(huán):據《戰(zhàn)國策·齊策》,秦昭王遣使齊國,送上玉連環(huán)一串,請齊人解環(huán)。群臣莫解。齊后以椎擊破之,曰:環(huán)解矣。辛詞用此喻憂愁難解。

⑧“生怕見”三句:言怕見花開花落,轉眼春逝,而朝來塞雁卻已先我還北。生怕:最怕,只怕。塞雁:去年由塞北飛來的大雁。

①堆盤:古時風俗,于立春日作五峰盤,并以黃柑釀酒,稱洞庭春色。

②解連環(huán):指戰(zhàn)國時秦昭王遣使謂齊王后解玉連環(huán)事。

【評解】

微雨輕寒,春回大地。年時燕子,夢到西園。然而花開花落,春去春來,卻使人

“改變朱顏”。詞人對景感懷,引起了歲月匆匆、功業(yè)未成之慨嘆?!皢柡稳藭膺B環(huán)”

一句,用古喻今,詞人憂國之心,可謂一往情深。

【集評】

周濟《宋四家詞選》:“春幡”九字,情景已極不堪,燕子猶記年時好夢,黃柑青

韭,極寫晏安酖毒。換頭又提動黨禍,結用雁與燕激射,卻捎帶五國城舊恨。辛詞之怨,

未有甚于此者。

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稼軒詞其源出自楚騷,起勢飄灑。

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上闋鋪敘“立春”而已。轉頭處向東風調笑,已屬

妙語。更云人盼春來,我愁春至,因其暗換韶光,老卻多少朱顏翠鬢,語尤雋妙。然則

歲歲之花開花落,春固徒忙,人亦徒增惆悵耳。

我們知道,辛棄疾的青少年時代是在北方度過的。當時的中國北方,已為金人所統(tǒng)治,辛棄疾的家鄉(xiāng)山東也不例外。他是在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從金國歸于南宋的。據鄧廣銘先生考證,這首詞是他南歸之初、寓居京口(鎮(zhèn)江)時所作的一首詞。

此詞上片通過立春時節(jié)景物的描繪,隱喻當時南宋不安定的政局。開頭“春已歸來”三句,點明立春節(jié)候。按當時風俗,立春日,婦女們多剪彩為燕形小幡,戴之頭鬢。故歐陽修《春日帖子》中有“共喜釵頭燕已來”之句。“無端風雨”兩句 ,既指自然界的氣候多變,也暗指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驚魄不定、碌碌無為之態(tài) ,宛如為余寒所籠罩 ?!澳陼r燕子”三句,作者由春幡聯想到這時正在北飛的燕子,可能已經把他的山東家園作為歸宿了 。“年時”即去年,這說明作者作此詞時,離別他的家鄉(xiāng)才只一年光景。接下去“渾未辦”三句,是說作者新來異鄉(xiāng),生活尚未安定,春節(jié)到了,連旨酒也備辦不起,更談不到肴饌了。

詞的下片進一步抒發(fā)作者自己的憂國懷鄉(xiāng)之情?!皡s笑東風從此”三句,作者想到立春之后,東風就會忙于吹送出柳綠花江的一派春光?!伴e時又來鏡里,轉變朱顏 ”,語雖虛擬,實際表達了作者初歸南宋急欲報國、收復失土的決心,深恐自己磋砣歲月,年華虛度。這里說的“清愁 ”,實際是作者的憂國憂民的情懷?!敖膺B環(huán)”,是用《戰(zhàn)國策》秦昭王送玉連環(huán)給齊國王后,讓她解開的故事。當時的齊王后果斷機智地把玉連環(huán)椎破,使秦的詭計流于破產。但環(huán)顧當前,南宋最高統(tǒng)治集團中人,誰是能作出抗金的正確決策的智勇人物呢?“生怕 ”,即“甚怕”。“生怕見、花開花落,朝來塞雁先還 ?!北硎咀髡邔τ诨謴褪聵I(yè)的擔憂,深恐這一年的花由盛開又復敗落,而失地卻未能收復,有家仍難歸去,言語、句流露出一絲的惆悵。

從這首詞的思想內容看,雖不能確斷其為辛棄疾南歸后所寫的第一首詞,但必為初期之作。在這首詞中,他對于恢復大業(yè)的深切關注,他的激昂奮發(fā)的情懷,都已真切地表達出來。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精選篇4)

立春日感懷

年去年來白發(fā)新,匆匆馬上又逢春。

關河底事空留客?

歲月無情不貸人。

一寸丹心圖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

孤懷激烈難消遣,漫把金盤簇五辛。

譯文

一年年過去,白頭發(fā)不斷添新,

戎馬匆匆里,又一個春天來臨。

為了什么事長久留我在邊塞?

歲月太無情,年紀從來不饒人。

念念不忘是一片忠心報祖國,

想起尊親來便不禁雙淚直淋。

孤獨的情懷激動得難以排遣,

就湊個五辛盤,聊應新春節(jié)景。

注釋

①馬上——指在征途或在軍隊里。

②關河——關山河川,這里指邊塞上。

③簇五辛——蔟,攢聚的意思。五辛,指五種辛味的菜;《本草綱目》:“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葉雜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謂之五辛盤?!?/p>

尋找立春時節(jié)的古代詩詞(精選篇5)

減字木蘭花·立春

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

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

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楊花似雪花。

譯文

牽著春天的泥塑耕牛,拉起春天的泥塑犁杖,泥塑的耕夫站在二者的近旁。春風無限,來自海上。于是請來春神的神功,把桃花紅染得像肉色紅。

豎立春天的綠幡,剪成春天的彩勝。一陣春風,吹我酒醒。此地不像海角天涯,卷起的楊花,頗似雪花。

注釋

⑴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后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

⑵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儋耳:古代地名,在今海南境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

⑶春牛:即土牛,古時農歷十二月出土牛以送寒氣,第二年立春再造土牛,以勸農耕,并象征春耕開始。春杖:耕夫持犁杖而立,杖即執(zhí),鞭打土牛。也有打春一稱。

⑷丐:乞求。春工:春風吹暖大地,使生物復蘇,是人們將春天比喻為農作物催生助長的農工。

⑸肉紅:狀寫桃花鮮紅如血肉。

⑹春幡(fān):春旗。立春日農家戶戶掛春旗,標示春的到來。也有剪成小彩旗插在頭上,或樹枝上。春勝:一種剪成圖案或文字的剪紙,也稱剪勝,以示迎春。

⑺天涯:多指天邊。此處指作者被貶謫的海南島。

⑻楊花:即柳絮。

賞析

海南島在宋時被目為蠻瘴僻遠的“天涯海角”之地,前人偶有所詠,大都是面對異鄉(xiāng)荒涼景色,興起飄零流落的悲感。蘇軾此詞卻以歡快跳躍的筆觸,突出了邊陲絢麗的春光和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在中國詞史中,這是對海南之春的第一首熱情贊歌。蘇軾與其他逐客不同,他對異地風物不是排斥、敵視,而是由衷地認同。他當時所作的《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詩中也說“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寫溪風習習,頓忘身處天涯,與此詞同旨。蘇軾一生足跡走遍大半個中國,或是游宦,或是貶逐,但他對所到之地總是懷著第二故鄉(xiāng)的感情,這又反映出他隨遇而安的曠達人生觀。

《減字木蘭花》上、下片句式全同。此詞上、下片首句,都從立春的習俗發(fā)端。古時立春日,“立青幡,施土牛耕人于門外,以示兆民”(《后漢書·禮儀志上》)。上、下片首句交代立春日習俗后,第二句都是寫“春風”:一則曰“無限春風來海上”。作者《儋耳》詩也說:“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風海上來?!憋L從海上來,不僅寫出地處海島的特點,而且境界壯闊,令人胸襟為之一舒。二則曰“一陣春風吹酒醒”,點明迎春儀式的宴席上春酒醉人,興致勃發(fā),情趣濃郁。兩處寫“春風”都有力地強化全詞歡快的基調。以后都出以景語:上片寫桃花,下片寫楊花,紅白相襯,分外妖嬈。寫桃花句,大意是乞得春神之力,把桃花染成粉紅。這里把春神人格化,見出造物主孳乳人間萬物的親切之情。寫楊花句,卻是全詞點睛之筆。海南地暖,其時已見楊花。作者次年人日有詩云“新巢語燕還窺硯”,方回《瀛奎律髓》評此詩云:“海南人日,燕已來巢,亦異事?!痹瓉碓谥性?,燕到春分前后始至,與楊柳飛花約略同時。以此知海南物候之異,楊花、新燕并早春可見。而早春時節(jié),中原時或降雪。作者用海南所無的雪花來比擬海南早見的楊花,那么,海南即是跟中原一般景色。于是發(fā)出“不似天涯”的感嘆了。——這是全詞的主旨所在。

如前所述,此詞內容一是禮贊海南之春,在中國古代詩詞題材中有開拓意義;二是表達作者曠達之懷,對中國舊時代知識分子影響深遠。這是蘇軾此詞高出常人的地方。以南北宋之交的朱敦儒的兩首詞來對讀,朱的《訴衷情》也寫立春:“青旗彩勝又迎春,暖律應祥云。金盤內家生菜,宮院遍承恩。時節(jié)好,管弦新,度升平?;蒿L遲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边@里也有“青旗”、“彩勝”、“惠風”、“柳眼”、“醉尊”,但一派宮廷的富貴“升平”氣象,了解南北宋之交政局的讀者自然會對此詞產生遺憾和失望。比之蘇詞真切的自然風光,遜色得多了。朱敦儒另一首《沙塞子》說:“萬里飄零南越,山引淚,酒添愁。不見鳳樓龍闕又驚秋。九日江亭閑望,蠻樹繞,瘴云浮。腸斷紅蕉花晚水西流。”這是寫南越的重陽節(jié)。但所見者為“蠻樹”、“瘴云”,由景引情者為“山引淚,酒添愁”,突出的是“不見鳳樓龍闕”的流落異鄉(xiāng)之悲。朱敦儒此詞作于南渡以后,思鄉(xiāng)之愁含有家國之痛,其思想和藝術都有可取之處,吳曾《能改齋漫錄》卷十七“顏持約詞不減唐人語”條也稱贊此詞“不減唐人語”。但此類內容的詞作在當時詞人中不難發(fā)現,與蘇詞相比,又迥異其趣。二詞相較,對異地風物有排斥和認同的差別,從而更可見出蘇詞的獨特個性。

這首詞在寫作手法上的特點是大量使用同字。把同一個字重復地間隔使用,有的修辭學書上稱為“類字”。(如果接連使用稱“疊字”,如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清人許昂霄《詞綜偶評》云:“《玉臺新詠》載梁元帝《春日》詩用二十三‘春’字,鮑泉奉和用三十‘新’字······余謂此體實起于淵明《止酒》詩,當名之曰‘止酒詩體’?!北緛?,遣詞造句一般要避免重復?!段男牡颀垺ぞ氉值谌拧诽岢龅乃捻椌氉忠螅渲兄痪褪恰皺嘀爻觥?,以“同字相犯”為戒。但是,有的作者偏偏利用“同字”來獲得別一種藝術效果:音調增加美聽,主旨得到強調和渲染。而其間用法頗多變化,仍有高下之別。陶淵明的《止酒》詩,每句用“止”字,共二十個,可能受了民間歌謠的影響,畢竟是游戲之作。梁元帝《春日》詩說:“春還春節(jié)美,春日春風過。春心日日異,春情處處多。處處春芳動,日日春禽變。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不見懷春人,徒望春光新。春愁春自結,春結誰能申。欲道春園趣,復憶春時人。春人竟何在,空爽上春期。獨念春花落,還似昔春時?!惫彩司渚褂枚齻€“春”字,再加上“日日”、“處處”、“不見”等重用兩次,字法稠疊,頗嫌堆垛。再如五代時歐陽炯《清平樂》:“春來階砌,春雨如絲細。春地滿飄紅杏蒂,春燕舞隨風勢。春幡細縷春繒,春閨一點春燈,自是春心繚亂,非干春夢無憑?!边@首詞也寫立春,為突出傷春之情,一連用了十個“春”字,句句用“春”,有兩句用了兩個“春”字,也稍有平板堆砌之感。蘇軾此詞卻不然。全詞八句,共用七個“春”字(其中兩個是“春風”),但不平均配置,有的一句兩個,有的一句一個,有三句不用,顯得錯落有致;而不用“春”字之句,如“染得桃紅似肉紅”,“卷起楊花似雪花”,卻分別用了兩個“紅”字,兩個“花”字。其實,蘇軾在寫作此詞時,并非有意要作如此復雜的變化,他只是為海南春色所感發(fā),一氣貫注地寫下這首詞,因而自然真切,樸實感人,而無絲毫玩弄技巧之弊。后世詞人中也不乏擅長此法的,南宋周紫芝的《蝶戀花》下片:“春去可堪人也去,枝上殘紅,不忍抬頭覷。假使留春春肯住,喚誰相伴春同處。”前后用四個“春”字,強調“春去人也去”的孤寂。蔡伸的《踏莎行》下片“百計留君,留君不住,留君不住君須去。望君頻向夢中來,免教腸斷巫山雨”,共用五個“君”字,突出留君之難。這都是佳例。

187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