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詩詞大全 > 高考語文古詩詞高分技巧

高考語文古詩詞高分技巧

時間: 航就0 分享

高考語文古詩詞高分技巧(高中)

怎么寫高考語文古詩詞高分技巧才合適?看看吧。各科成績的提高是同學們提高總體學習成績的重要途徑,大家一定要在平時的練習中不斷積累。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砀呖颊Z文古詩詞高分技巧,希望大家喜歡!

高考語文古詩詞高分技巧

高考語文古詩詞高分技巧

詩歌分類

體裁――――古體詩、近體詩(絕句、律詩)

題材內(nèi)容――山水田園詩、邊塞詩、詠物詩、詠史詩、詠懷詩

表達方式――抒情詩、敘事詩、哲理詩

每句字數(shù)――五言詩、七言詩、雜言詩

寫作風格――豪放派(蘇軾、辛棄疾……)、婉約派(李清照、柳永……)

常用鑒賞術語

表達方式――抒情、描寫(人、物、景)、敘述、議論

修辭手法――比(喻)、夸張、借代、對比、對偶、擬人、用典、化用、鋪陳

表現(xiàn)手法――比喻、起興、對比、諷刺、正襯、反襯、象征、想象、聯(lián)想、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借古諷今、借古喻今、古今對比、以動襯靜、動靜相襯、以樂寫哀、由遠及近、遠近結合、點面結合、虛實相生、主客轉換、重章疊句、名詞疊用、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移步換景、浪漫主義、現(xiàn)實主義

繪景角度――天地、遠近、聲色、動靜、冷暖、景人、仰俯、里外

??家饩?主旨)

秋思、思鄉(xiāng)、征人思歸、思家人、思友人、思情人、離別、生命逝去

不得重用、報國無門、仕途失意、不遇之感、知音難覓、幽思之情

歷史興亡、國運衰亡、借古諷今、諷喻朝政、揭露官治、人民疾苦

向往高潔、脫離塵世、厭惡官場、隱逸之志、田園生活、閑情逸趣

追慕古賢、渴望建功、立志報國、人生得意、深厚友情、甜蜜愛情

感悟生命、人生哲理、自然美景、贊嘆盛世、點評歷史、充滿禪意

壯美(豪放雄渾闊大、高山大河大戰(zhàn)場、激人向上)、優(yōu)美(小橋流水春花秋月、一人一景一時、玲瓏婉約凄惻)

意境之大小――國家大于個人;悲壯大于悲慘

詩歌的表現(xiàn)手法鑒賞

●直接抒情

即不借外物、掩飾,直陳自己的喜怒哀樂。

●間接抒情

即通過寫景、敘事、描繪人物舉動來表達情感,披露心跡。

●借景抒情

古代詩詞中,有些景物被詩人們賦予了一定的人文象征意義,如柳象征離別,梅象征高潔,月象征團聚,雁象征音信等等。詩人們在描繪這些景物的同時,往往也寄寓了某種情懷。

●融情于景

即詩人提筆之際內(nèi)心已有既定的情感活動,將情感含蓄于筆下的景物之中,讓讀者去感受、體會。

●因情造景

詩中的幻境、夢境是典型的因情造境。如果詩人所描寫的景物不是處于一時一地或并非寫詩時所聞見,而詩人為了抒情的需要卻將它們集聚到一首詩中進行描繪,可稱之為“因情造景”。

●虛實相生

●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借物(事)喻()理,是詠物詩的重要手法。

●借古諷今、懷古傷情

●比喻

●夸張

夸張是指夸大或縮小事物原有的形態(tài)、規(guī)模、程度,以增強詩歌的主觀感情色彩。(李白常用夸張)

●象征

象征是指通過具體形象以表現(xiàn)與之相近似的思想情感。

●用典

運用典故來抒情言志、表明心跡。

●對比

對比就是使對比的雙方的特征更加鮮明,如黑與白的對比,生與死的對比,對與錯的對比,動與靜的對比,通過鮮明的對比來強調(diào)、揭示某一種現(xiàn)象,闡釋某一個道理。

●反襯

“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币浴跋s噪”襯“林靜”,以“鳥鳴”襯“山幽”。與對比相比,不難看出反襯是以相反的一方寫另一方,“犧牲”相反的一方來突出另一方,如以動寫靜、以樂寫悲、以黑寫白等;對比卻不具備這樣的特質,對比雙方不存在誰為誰服務的問題,而是雙方都為某一個目標服務。

●正襯(烘托)

是綠葉對牡丹的襯托,是云彩對明月的烘托。如《山園小梅》的頸聯(lián)“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林逋在這里是虛擬“霜禽”和“粉蝶”對梅的喜愛,烘托自己對梅花的喜愛。正襯與反襯的性質一樣,只是正襯的陪襯者與被襯者取同一“立場”,反襯的陪襯者與被襯者取相反“立場”。

●化用

詩詞的詩句是由前人的詩句變化而來。如王實甫《牡丹亭·長亭送別》中的句子“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就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借代

較普遍的技巧。

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白居易《琵琶行》)“帆”代“船”;“朱門”是朱紅色的大門,這里代指權貴豪門之家;“絲竹”,“絲”本指琴瑟一類的弦樂器,“竹”本批簫笛一類的管樂器,這里“絲竹”一起代指音樂。

●通感

一種特殊的比喻。

“通感”就是把聽覺、視覺、嗅覺、味覺、觸覺溝通起來。如“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白居易《琵琶行》)用觸覺“冰泉冷澀”寫聽覺琴聲低沉(“弦凝絕”),傳達出琴聲的幽愁暗恨。再如“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用視覺“暗”寫嗅覺“香”,突出梅香的清淡、時斷時續(xù)。

●互文

一種特殊的省字法,使詩句更精練。

如“秦時明月漢時關”(王昌齡《出塞》),實際是說“秦漢時明月秦漢時關”,即古時的明月,古時的關;“秦”字后省去了“漢”,“漢”字前省去了“秦”,不僅語言精練,而且給讀者一種時空闊大之感?!疤鎏鰻颗P?,皎皎河漢女”(《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實際上是說“迢迢皎皎牽牛星,皎皎迢迢河漢女”?!靶弁媚_撲朔,雌兔眼迷離”(《木蘭辭》),實際上說“雄兔腳撲朔眼迷離,雌兔眼迷離腳撲朔”,所以兩兔在地上跑時很難分辨出誰雄誰雌。

詩歌的意象鑒賞

▲雨

愁思,是古典詩歌中雨意象的主要含義。這主要是因為綿綿雨絲常常能引起詩人的情感共鳴,便常用這一意象來寫心中的不盡愁思。借助具體雨意象與抽象的心理活動建立起了一種特殊的聯(lián)系,傳達出了詩人的或離別之緒、或思念之情、或厭倦之心、或悔恨之意、或國破家亡之痛。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夜雨寄北》

“秦地故人成遠夢,楚天涼雨在孤舟”(李端《宿淮浦憶司空文明》)

但有時,雨意象也傳達出一種溫潤與暖意。

“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春夜喜雨》)

“葉上初陽干宿雨,水面清園,一一風荷舉”(周邦彥《蘇幕遮》)。但總的說,雨意象以表達愁思為主。

▲水

雨意象傳達的主要是愁思,水意象傳達的主要是被阻隔的無奈。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訚h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相距并不遙遠,但因不可逾越的水的阻隔,只能留下地老天荒般的大遺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陰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無論你怎么努力,眼前的美好,都會因水的阻隔而變得可望不可及。

與阻隔的無奈相反,水意象有時又是傳達離愁、思念之類情感的媒介。

“去年下?lián)P州,相送黃鶴樓。眼看帆去遠,心逐江水流?!?李白《江夏行》)“心逐江水流”,茫茫江水正是無限離別之情的生動寫照。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向東滾滾流去的春水正是不盡愁恨的傳神寫照。

▲青山

青山意象是古典詩歌中的一個重要意象,無數(shù)的詩人對此傾注了自己的深情。大致而言,青山意象有下面幾種意義。

象征故鄉(xiāng),棲息身心。

“無窮芳草色,何處故山青?!?齊己《送休師歸長沙寧覲》)“他鄉(xiāng)生白發(fā),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后關人北歸》)“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xiāng)?!?戴叔倫《題稚川山水》)

暗示虛無,顯示蒼涼。

“是非成敗轉頭空。江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臨江仙》)“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許渾《金陵懷古》)“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引為知己,安妥靈魂。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辛棄疾《賀新郎》)

▲落花

花很美麗,但這種美麗常常是短暫的,因此在多愁善感的詩人心中,飄零的落花總會引起無限的惆悵。

“一片花飛減卻春,風飄萬點正愁人?!?杜甫《曲江二首》)漫天飛花是詩人的無邊愁苦。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jié)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以落花暗示繁華不再、盛世一去不返。

“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墜樓人?!?杜牧《金谷園》)落花變成了墜樓人,傳達的是哀怨與愁恨。

當然,并非所有的詩人筆下的落花都是感傷、憂郁、衰老、死亡的意象。

王維《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教》有詩云:“興闌啼鳥換,坐久落花多?!边@是以落花寫澄澈心境。

李白《少年行》有詩云:“落花踏盡游何處,笑入胡姬酒肆中?!边@是李白式的生活——不言傷感,只有縱情,落花也能增加游興。

龔自珍有詩云:“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還護花。”這更一種積極進取、發(fā)憤有為精神的寫照。

▲飛鳥

像鳥一樣自由飛翔是人類自古就有的愿望。表現(xiàn)在詩歌中,飛鳥意象成為了人們心靈自由飛翔的重要憑籍。

以鳥的自由飛翔表達實現(xiàn)人生理想的渴望?!澳克蜌w鴻,手揮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嵇康《贈秀才入軍》)這是生活在司馬氏專權年代的嵇康的精神翱翔。

以鳥的翱翔太空表達詩人對超然玄遠的人生境界的追求?!伴_軒臨潁陽,臥視飛鳥沒?!?王維《留別山中溫古上人兄并示舍弟縉》)

以飛鳥回巢寫游子的思鄉(xiāng)愁腸。如“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fā)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以孤鳥獨飛寫人的漂泊無定?!肮馒櫶柾庖埃桫B鳴北林。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阮籍《詠懷》)

▲鐘聲

鐘聲意象在古詩中的意義可分兩個階段來看。

第一階段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前,那時的鐘聲多是作為慶典音樂的體驗,帶給人們一種歡快、熱烈的享受,如《詩經(jīng)》開篇《關雎》中的句子“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第二階段是佛教傳入中國之后,這一階段要比第一階段復雜。

王維的詩中的鐘聲,多回蕩在遠離塵囂的山谷云霧、參天古木之中,傳達的是一種隱遁山林、皈依佛門的空寂與恬淡。如“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過香積寺》)

還有許多詩人都使用過這種具有佛教色彩的鐘聲意象。像李白的“客心洗流水,余響入霜鐘”(《聽蜀僧彈琴》)

在詩人筆下,鐘聲還是對時間流逝的警示。如“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李商隱《無題》)

有的詩人還借助鐘聲思考“我向何處去”的重大命題。如劉禹錫的《元和甲午歲,詔書盡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懷續(xù)來諸君子》:“雷雨江湖起臥龍,武陵樵客躡仙蹤。十年楚水楓林下,今夜初聞長樂鐘。”革新失敗,一貶十載。奉詔還京,百感交集。宿于長安附近的驛站,聽到皇宮中隱隱傳出鐘聲,劉禹錫寫下了這首詩。

鐘聲有時還傳達著離愁。如“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韋應物《賦得暮雨送李曹》)

▲舟船

屈原、李白、杜甫,中國三位大詩人都孤寂地死在漂泊的小船上。這或許是巧合。但古典詩歌與舟船的關系卻是一種必然。在古代,對于更多的詩人來說,水路比陸路更為方便,因此也更為重要。他們所有的遠行,走的幾乎都是水路。于是,旅途中借以安身的一葉扁舟便很自然地進入了詩人的筆下,成了他們詩作中最為常見的意象之一。

一是寫詩人的漂泊之感。

“山暝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游》)

“暝色況復久,秋聲亦何長。孤舟兼微月,獨夜仍越鄉(xiāng)?!?劉虛《暮秋揚子江寄孟浩然》)

兩首詩所用意象極相似,主題也極相似。無論是“月照一孤舟”,還是“孤舟兼微月”,都是將“月”與“舟”兩個意象組合起來,再通過聲色(猿聲、秋聲與暝色)的烘托,便很好地傳達出了漂泊他鄉(xiāng)的孤獨滄涼之感。

二是寫詩人對自由的渴望。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李白《宣州謝樓餞別校書叔云》)“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司空曙《江村即事》)“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讀到這些詩句,我們仿佛感到了詩人們急切跳動著的企圖擺脫束縛的自由心。

詩歌的意境鑒賞

意境是中國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中遵從的一個重要概念??梢哉f,中國古典詩詞的優(yōu)秀之作,都創(chuàng)造了具有廣闊藝術空間的意境。因為營造意境是詩人表情達意的基本手段,所以解讀、辨析詩詞中的意境是鑒賞古詩的重要手段。

▲離別意境

離別是古詩中最常見的主題之一。大概是因為人喜聚不喜散,但又不得不散,于是對相聚的留戀、對分別的感傷甚至痛惜,便常常成了詩詞歌詠的對象。所以,詩人寫離別很少輕松用筆,像王勃的“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樣的高昂筆調(diào)并不多見,而是大都寫得很沉重,且往往在傷情中引發(fā)出一種生命短促、前路茫茫的無可奈何之嘆。

營造離別意境的主要意象有綺筵、淚眼、長亭、寒蟬、秋雨、驟雨、蘭舟、別路、暮雨、來帆、去鳥、散絲、楊柳、殘月等等。

離別意境的感情基調(diào)是纏綿、傷感、悲涼。

▲離亂意境

離別多為私情,離亂則可能更能體現(xiàn)時代特征。中國幾千年的古代社會,經(jīng)歷了無數(shù)的戰(zhàn)亂與分割。每一次戰(zhàn)亂,都給百姓帶來了無限痛苦。但“國家不幸詩人幸”,有良知的詩人都會以一顆愛憫、憂傷的詩心,去表現(xiàn)人民的的苦難、家國的傷痛以及詩人個體生存的艱辛。這些詩作的意境因多為詩人的親歷之境的再現(xiàn),所以往往表現(xiàn)出情感深沉、思想深刻的特征,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賦到滄桑句便工”。

離亂意境的主要意象有清秋、夕陽、大江、悲風、鼓角、天涯、星河、飛雁、黃花、梧桐雨等。

離亂意境的感情基調(diào)是悲壯深沉、孤獨寥落、清冷憂戚、傷感惆悵。

▲隱逸意境

隱逸是中國古代士人們的一個重要情節(jié)。特別是那些道德文章都很棒的人,他們本可以出仕為官,但因種種原因,最終選擇了歸隱。不過這種生活,也創(chuàng)造了中國古代詩詞中的一種特殊的藝術意境——隱逸意境。他們將自己高超的文化修養(yǎng)投射到山水田園之中,不僅表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人生理想,更使山水田園也有了一種性靈。正是人因山水田園而“隱逸”,山水田園因人而“性靈”。

隱逸意境的意象有草屋、空山、丘山、明月、朝云、暮雨、田園、塵網(wǎng)、枯樹、靜水、飛鳥等。

隱逸意境的感情基調(diào)是從容自在、優(yōu)雅靜謐、惆悵孤獨、哀愁悲涼。

古代隱逸詩人很多,陶潛被稱為“隱逸之宗”,隋末唐初的王績自號“東皋子”,唐初的王維、孟浩然進一步豐富了隱逸詩。王維的詩更被譽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思鄉(xiāng)意境

恐怕沒有哪一個民族像中國人這樣愛思鄉(xiāng)、會思鄉(xiāng)。翻開一部中國文學史,思鄉(xiāng)之作不可勝數(shù);舉凡一切他鄉(xiāng)風物、異域情調(diào)都可成為思鄉(xiāng)的引線。游子思念故鄉(xiāng),是中國古代作品中一個永恒的主題。

思鄉(xiāng)意境的意象主要有楊柳、歸雁、宿鳥、明月、晚風、落葉、寒山、青山、流水等。

思鄉(xiāng)意境的感情基調(diào)是溫馨、無奈、哀愁、悲涼。

高考語文古詩詞如何得分

第一種模式:分析意境型

1、提問方式:

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

2、提問變體: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chǎn)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個方面。答題時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題步驟:

①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忌鷳プ≡娭械闹饕拔铮米约旱恼Z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加以再創(chuàng)造,語言力求優(yōu)美。

②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jié)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么而“感傷”。

答題示例1: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步驟一)。但詩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步驟二)。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游月陂

宋·程顥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臺。

萬物已隨秋氣改,一樽聊為晚涼開。

水心云影閑相照,林下泉聲靜自來。

世事無端何足計,但逢佳節(jié)約重陪。

(1)這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意境,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nèi)容分析。(3分)

[參考答案]詩人寫了百尺高臺、美麗的水光月色,樹林和泉聲,(1分)營造了寧靜(或靜謐、幽靜等)(1分)的意境,表達了詩人閑適(或恬淡、自在)(1分)的心情。

(2)“林下泉聲靜自來”一句詩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請簡析其效果?(3分)

[參考答案]反襯(以動寫靜,以有聲襯無聲)(1分)。淙淙的泉聲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靜。(2分)

第二種模式分析技巧型

1提問方式:

這首詩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

2提問變體:

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xiàn)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fā)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

表現(xiàn)手法是詩人用以抒發(fā)感情的手段方法,要準確答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xiàn)手法。

4答題步驟: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么是用了這種手法。

(3)此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對第三聯(lián)“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所運用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第三聯(lián)運用了夸張手法(步驟一)寫出岳陽樓高聳入云的情狀,同時這兩句詩想象神奇,在云間連榻,在天上“行杯”(步驟二),寫出了詩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醉落魄·詠鷹

[清]陳維崧

寒山幾堵①,風低削碎中原路②。秋空一碧無今古。醉袒貂裘,略記尋呼處。

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③。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

[注]①堵:座。 ②削碎中原路:形容鷹掠地飛過。 ③軒舉:意氣飛揚。

(1)這首詞的上片主要是用什么表現(xiàn)手法來寫鷹的?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①主要運用了襯托的手法。②借用壁立的寒山、空曠的大地、澄碧的秋空等場景,來襯托鷹的形象。(把“襯托”答成“烘托”也算對)

(2)結合下片的句子,分析詞人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①“男兒身手和誰賭?老來猛氣還軒舉”,表達了猛氣猶存、老當益壯的情懷。②“人間多少閑狐兔。月黑沙黃,此際偏思汝”,表達了期待施展抱負、建功立業(yè)的志向。

第三種模式分析語言特色

1提問方式:

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

2提問變體:

請分析這首詩的語言風格。談談此詩的語言藝術。

3解答分析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xiàn)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diào)婉約、簡練生動……

4答題步驟: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請簡要分析這首詩突出的語言特點。

[參考答案]清新、自然、質樸(步驟一),描繪的清江、梁上燕、水中鷗構成了一派恬靜優(yōu)雅的自然田園景象;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癡情憨態(tài),望而可愛;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足可愛(步驟二)。不作雕飾,自然成趣,生活意味十足(步驟三)。

第四種模式煉字型

1提問方式:

這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么字?為什么?

2提問變體: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

古人作詩講究煉字,這種題型是要求品味這些經(jīng)錘煉的字的妙處。答題時不能把該字孤立起來談,得放在句中,并結合全詩的意境情感來分析。

4答題步驟:

(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

(2)展開聯(lián)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答題示例1 :

華子崗

裴迪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參考答案] “侵”字寫夕陽余輝逐漸消退的過程(步驟一),展現(xiàn)了詩人在夕陽中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步驟二)?!胺鳌弊诌\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步驟一),也使人想見山色的青翠可愛、柔和多姿(步驟二)。這兩個動詞寫云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舍之情,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步驟三)。

答題示例2 :

旅夜書懷

杜甫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

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

問:結合作品簡析《旅夜書懷》第三聯(lián)中的兩個虛詞“豈”“應”使用的妙處。

[參考答案]“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的意思是“(我的)名譽哪里是因為文章而顯揚呢?(我的)官位也真該因年老多病而罷退”。(步驟二)詩人本是以詩文自負的,而一個“豈”字說,表達了內(nèi)心的憤懣之情。詩人本是想建功立業(yè)的,而一個“應”字反其意而用,表達了受排擠被罷官的無可奈何的情緒。“豈”“應”二字,將一個不得志者的心理表現(xiàn)得頗為準確、精煉、傳神。(步驟三)

答題示例3:

葛溪驛

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燈明來照秋床。病身最覺風露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坐感歲時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涼。鳴蟬更亂行人耳,正抱疏桐葉半黃。

(1)本詩首聯(lián)描繪了一幅畫面,請為這幅畫面擬一個小標題。(2分)

[參考答案]驛站秋夜難眠圖

(2)詩人的心緒集中體現(xiàn)在“亂”字上,全詩是怎樣表現(xiàn)的?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本詩以“亂”為詩眼,情景交融,抒寫了詩人的家國之思。首聯(lián)借殘月、滴漏、昏暗的燈光暗寫詩人心煩意亂。頷聯(lián)直寫身體之病、羈旅之困、懷鄉(xiāng)之愁,點明“亂”的部分原因,為進一步寫“亂”蓄勢。頸聯(lián)用襯托手法,借疏桐蟬鳴將詩人的煩亂渲染到極致。

答題示例4: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樹月初白,微風酒半醒。

獨行芽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何處漁歌起?孤燈隔遠汀。

(1)詩人運用了哪些反映時間變化的意象來表現(xiàn)其情感?(2分)

[參考答案]用“日暮”即落日,“月初白”即初升的月亮這兩個意象,表現(xiàn)時間由傍晚到明月初升的變化,表現(xiàn)作者的孤獨寂寞情感。

(2)請結合全詩,評析第三聯(lián)中“穿”、“數(shù)”二字的藝術效果。(4分)

[參考答案]“獨行穿落葉,閑坐數(shù)流螢”句中“穿”字寫出了在蕭蕭落葉中穿行,而無人相伴的孤獨。一人獨坐而無聊,一個“數(shù)”字表現(xiàn)了主人公的動作神態(tài),更表現(xiàn)出閑極無聊的寂寞情感。

第五種模式一詞領全詩型

1提問方式:

某詞是全詩的關鍵,為什么?

2解答分析:

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一個字或一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diào)、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3答題步驟: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答題示例1:

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么?

[參考答案] “折柳”的寓意是“惜別懷遠”,而詩歌的主旨正是思鄉(xiāng)之情(步驟一)。這種思鄉(xiāng)之情是從聽到“折柳”曲的笛聲引起的(步驟二)??梢姟罢哿笔侨姷年P鍵。

答題示例2:

江陰浮遠堂

戴復古

橫岡下瞰大江流,浮遠堂前萬里愁。

最苦無山遮望眼,淮南極目盡神州。

[注]戴復古,字式之,號石屏,南宋后期詩人。

前人認為,“最苦無山遮望眼”在本詩中最具表現(xiàn)力,你對此有何看法?請作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這首詩寫作者登江陰浮遠堂遙望中原時,因國土淪陷而產(chǎn)生的憂愁和痛苦,“最苦無山遮望眼”一句對此表現(xiàn)得最為強烈和集中(步驟一)。該句一反常人登高時希望極目遠眺的慣常心理,在寫法上別出蹊徑,通過詩人望之則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國恥不報、國土不歸的極度悲憤之情(步驟二)。

答題示例3:

山行即事

王質

浮云在空碧,來往議陰晴。荷雨灑衣濕,蘋①風吹袖清。

鵲聲喧日出,鷗性狎波平。山色不言語。喚醒三日酲②。

[注]①:一種水草。②酲:chéng,酒后神志不清有如患病的感覺,詩中指精神不振的樣子。

(1)詩的首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是如何統(tǒng)領全詩的?(3分)

[參考答案]擬人手法(1分)。由首聯(lián)浮云不定議“陰晴”領起,頷聯(lián)寫“荷雨”、“濕”——下起雨來;頸聯(lián)寫“日出”——太陽又出來了。(2分,合情理即可給分)。

(2)頸聯(lián)所描寫的景物有什么特點?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心情?(3分)

[參考答案]借喜鵲的喧聲表現(xiàn)對“日出”的喜悅;雨霽日出,波平如鏡,愛水的“鷗”盡情地玩樂。有聲有形、有動有靜,具體形象,生動活潑,富有情趣(2分)。詩人精神愉快、神清氣爽(1分,意思對即可給分)。

第六種模式情感、主旨型

1.提問方式:

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這首詩的主旨是什么

2.提問變體:

這首詩反映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這首詩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趣?或者結合意境提問,或就某一句某一聯(lián)發(fā)問。

3.答題步驟:

(1)詩歌各句(或相關的句子)分別寫了什么內(nèi)容

(2)運用了何種表達技巧

(3)抒發(fā)什么情感

答題示例1:

南柯子

王炎

山冥去陰重,天寒雨意濃。數(shù)枝幽艷濕啼紅。莫為惜花惆悵對東風。

蓑笠朝朝出,溝塍處處通。人間辛苦是三農(nóng)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豐。

[注]①三農(nóng):指春耕、夏耘、秋收。

試分析下闕的內(nèi)容,以及作者在詞中所抒發(fā)的思想感情。

[參考答案]描寫了農(nóng)民不避風雨、辛勤勞作的生活,發(fā)出了“人間辛苦是三農(nóng)”的感嘆,(步驟一)(因為沒有什么特別的表達技巧,所以步驟二跳過)表達了農(nóng)民盼望風調(diào)雨順、五谷豐登的心情。(步驟三)

答題示例2: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

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

[參考答案]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步驟一)作者主要是通過這幅想像的畫面,(步驟二)來表現(xiàn)“思家”的。(步驟三題目已經(jīng)說明情感)(想像1分,畫面描繪2分)

第七種模式評價題型

1提問方式:

評價題是先列舉出一首或幾首詩詞,再引用一段古代詩詞評論家或后世人對詩詞特點的評論語,要求你先判斷這個評論是否正確,是否合理,然后闡明理由。

2這種題型酷似政史考試中的判斷說理題。

其實這類題型只是前六類題型的變體,沒有直接提出問題,需要學生自己分析問的是內(nèi)容、主旨,還是表達技巧,然后結合問題和詩歌進行恰當?shù)谋硎觥?/p>

3答題思路:

(1)認真審題

(2)深入閱讀理解詩詞

(3)結合詩歌內(nèi)容,結合評論答題

4答題注意:

緊扣詩文內(nèi)容,點面結合地分析;闡明理由時,緊扣評論關鍵詞

答題示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來概括這首詩的藝術特色。你同意這種觀點嗎?請作簡要說明

[分析]這是一首典型的詩詞評價題型。詩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題者借用西方一句詩來概括其藝術特色,回答時思維要稍稍轉個彎。所謂“一粒沙里見世界,半瓣花上說人情”,就是以小見大,管中窺豹的寫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吳國二女——二喬來展現(xiàn)三國時期的政治風云變幻。

[答案參考]這是一首詠史詩,抒發(fā)的是對國家興亡的感慨,可謂大內(nèi)容,大主題,但詩人卻通過“小物”“小事”來表現(xiàn)的。詩由一個小小的文物“折戟”,聯(lián)想到漢未分裂動蕩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戰(zhàn)中的英雄人物,可謂說是“一粒沙里見世界”。后兩句把“二喬”不曾被捉這件小事與東吳霸業(yè)、三國鼎立的大主題聯(lián)系起來,寫得具體可感,有情味,有風韻,可謂’“半瓣花上說人情”。

高考語文古詩詞練習方式

1.領悟含義

對每一條名言名句,都要領悟其大致含義,特別是其中的關鍵字詞。如:“為人性僻耽(dān入迷)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2.圈點強記

對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錯字,要用紅筆圈點出來,以激起有意注意,重點把握。如:“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中的“跬”,“一張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邊誦邊寫

記憶時,可邊背誦,邊用筆在草稿紙上寫出上、下句或句子中的關鍵字。

4.規(guī)范書寫

書寫時,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潔,字跡清楚,筆畫清晰;“三不”就是不寫潦草字,不寫繁體字和不規(guī)范的簡化字,不添減筆畫。

5.看清要求

高考名句填空要求是“任選□句”,考生在答題時可以全答,閱卷時以前□句中答對的句數(shù)計分。所以考生答題時首先一定要看清默寫要求。

1786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