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節(jié)氣立冬的民間詩詞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jīng)典的古詩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大家都稱贊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24節(jié)氣立冬的民間詩詞,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24節(jié)氣立冬的民間詩詞
1、 凄凄歲暮風,翳翳經(jīng)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2、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畎住冻巴鯕v陽不肯飲酒》
3、 一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李白《冬日歸舊山》
4、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唐·劉駕《苦寒吟》
5、 雨雪瀌瀌,見晛曰消。——《詩經(jīng)·小雅·角弓》
6、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n愈《李花二首》
7、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蹙S《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8、 江山不夜月千里,天地無私玉萬家?!S庚《雪》
9、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詩經(jīng)·邶風·北風》
10、 戰(zhàn)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小盾嫦獫O隱叢話》
11、 溪深難受雪,山凍不流云。——洪升《雪望》
13、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宋之問《苑中遇雪應(yīng)制》
14、 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栗?!獫h·《古詩孟冬寒氣至》
15、 北風其喈,雨雪其霏?!对娊?jīng)·邶風·北風》
北方立冬吃什么
在北方總認為“舒服不過倒著,好吃不過餃子”,人們認為餃子是最好吃的,而且餃子也是北方的特色。
為什么立冬吃餃子?還有一段淵源呢,是來源于“交子之時”的說法。每年的大年三十是舊年和新年之交,而立冬是秋冬季節(jié)之交,所以在“交”子之時就要吃餃子把交子的含義放在里面。因此,在北方各式各樣的餃子賣得很火。更多的人是習慣在家里自己包餃子吃。
我國河東水西“老天津衛(wèi)”聚居地,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倭瓜又稱窩瓜、番瓜、飯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存放在小屋里或窗臺上,經(jīng)過長時間糖化,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還要藮醋加蒜吃,別有一番滋味。
立冬吃餃子餡料有講究。因為目前天氣總體干冷,大部分朋友可以選用牛羊肉這類溫補驅(qū)寒的食材做餃子餡。如果您擔心補過頭,可以適當放些蘿卜、芹菜或木耳等清淡去燥的食材來進行營養(yǎng)均衡。
南方立冬吃什么
在南方的很多城市,立冬要吃的是雞鴨魚肉,因為天氣逐漸的寒冷,人們需要補充更多的能量,而肉類是富含蛋白質(zhì)的,所以認為吃肉是最好的選擇。中醫(yī)認為,立冬進補適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雞肉、羊肉、蝦等。
在我國臺灣省立冬這一天,特別講究食補,大街上掛著的“羊肉爐”、“姜母鴨”的餐廳是特別的受歡迎,可謂是座無虛席。在臺灣的一些家庭還會燉麻油雞、四物雞來補充能量。具體這些食品有多好吃,那只能去臺灣親自品嘗了。
還有些城市講究的立冬要吃羊肉,羊肉屬于暖性食物,富含蛋白質(zhì),但是脂肪缺少,是人們補充能量最好的肉類,所以,在立冬這一天吃羊肉,可以驅(qū)寒氣,暖手腳,補血氣,可以一個冬天都可以手腳暖和,避免冬季凍傷手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