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陽節(jié)經(jīng)典詩詞鑒賞
重陽節(jié)在春秋戰(zhàn)國時已經(jīng)存在了,這個節(jié)日可以說是歷史悠久了,大家都知道古代文人喜歡寫詩,關(guān)于重陽節(jié)的古詩詞自然也是很多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guān)于九九重陽節(jié)經(jīng)典詩詞鑒賞,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九九重陽節(jié)經(jīng)典詩詞鑒賞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其他的還有:
奉和圣制重陽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懷
【唐】崔元翰
偶圣睹昌期,受恩慚弱質(zhì)。幸逢良宴會,況是清秋日。
遠岫對壺觴,澄瀾映簪紱。炮羔備豐膳,集鳳調(diào)鳴律。
薄劣廁英豪,歡娛忘衰疾。平皋行雁下,曲渚雙鳧出。
沙岸菊開花,霜枝果垂實。天文見成象,帝念資勤恤。
探道得玄珠,齋心居特室。豈如橫汾唱,其事徒驕逸。
重陽席上賦白菊
【唐】白居易
滿園花菊郁金黃,中有孤叢色似霜。
還似今朝歌酒席,白頭翁入少年場。
李都尉重陽日得蘇屬國書
【唐】白行簡
降虜意何如,窮荒九月初。三秋異鄉(xiāng)節(jié),一紙故人書。
對酒情無極,開緘思有余。感時空寂寞,懷舊幾躊躇。
雁盡平沙迥,煙銷大漠虛。登臺南望處,掩淚對雙魚。
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陽宴集作
【唐】獨孤及
萬峰蒼翠色,雙溪清淺流。已符東山趣,況值江南秋。
白露天地肅,黃花門館幽。山公惜美景,肯為芳樽留。
五馬照池塘,繁弦催獻酬。臨風孟嘉帽,乘興李膺舟。
騁望傲千古,當歌遺四愁。豈令永和人,獨擅山陰游。
重陽日有作
【唐】杜荀鶴
一為重陽上古臺,亂時誰見菊花開。偷撏白發(fā)真堪笑,
牢鎖黃金實可哀。是個少年皆老去,爭知荒冢不榮來。
大家拍手高聲唱,日未沈山且莫回。
重陽
【唐】高適
節(jié)物驚心兩鬢華,東籬空繞未開花。百年將半仕三已,
五畝就荒天一涯。豈有白衣來剝啄,一從烏帽自欹斜。
真成獨坐空搔首,門柳蕭蕭噪暮鴉。
重陽日酬李觀
【唐】皇甫冉
不見白衣來送酒,但令黃菊自開花。
愁看日晚良辰過,步步行尋陶令家。
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陽日贈酒
【唐】李嘉佑
欲強登高無力去,籬邊黃菊為誰開。
共知不是潯陽郡,那得王弘送酒來。
重陽日上渚宮楊尚書
【唐】李群玉
落帽臺邊菊半黃,行人惆悵對重陽。
荊州一見桓宣武,為趁悲秋入帝鄉(xiāng)。
重陽日賜宴曲江亭,賦六韻詩用清字
重陽日即事
【唐】李適
令節(jié)曉澄霽,四郊煙靄空。天清白露潔,菊散黃金叢。
寡德荷天貺,順時休百工。豈懷歌鐘樂,思為君臣同。
至化在亭育,相成資始終。未知康衢詠,所仰惟年豐。
重陽日中外同歡,以詩言志,因示群官
重陽節(jié)習俗
登高
重陽最重要的節(jié)日活動之一,即是登高。故重陽節(jié)又叫“登高節(jié)”。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guī)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當然人們登高也不單是攀登而已,還要觀賞山上的紅葉野花,并飲酒吃肉,享受一番,使登高與野宴結(jié)合起來,更有吸引力。如隋時孫思邈《千金方·月令》:“重陽日,必以看酒登高遠眺,為時宴之游賞,以暢秋志。酒必采茱萸、菊以泛之,即醉而歸?!庇浰宕L俗,已與后世近似。在南宋的《夢粱錄》卷五載:“日月梭飛,轉(zhuǎn)盼重陽?!侨铡霞蔚驱埳铰涿?,淵明向東籬賞菊’,正是故事?!蹦纤雾n元吉《水調(diào)歌頭·九日》上片:“今日我重九,莫負菊花開。試尋高處,攜手攝展上崔嵬。放目蒼崖萬仞,云護曉霜成陣,知我與君來。古寺倚修竹,飛檻絕尖埃。”描寫了重陽賞菊及登高觀景的韻致。
由于重陽為秋節(jié),節(jié)后草木開始凋零,所以有稱重陽節(jié)野游活動為“辭青”,與三月春游“踏青”之說法相對應。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記:“(重陽)有治看攜酌于各門郊外痛飲終日,謂之‘辭青’。”這也是一個頗有詩意的名稱。
賞菊
九月初九,也正是菊黃蟹肥時。菊花一團團、一簇簇,競相開放,千姿百態(tài),非常逗人喜愛。人們喜愛的不僅僅是她美麗的容顏,更值得稱贊的還是菊花剛強的氣質(zhì)。在深秋的冷風中,唯有菊花爭奇斗艷,使秋日多了生氣,多了艷麗的色彩。也正因如此,賞菊的風俗一直保留下來。在蕭瑟的深秋,一些地方的公園里還舉辦菊花會、菊展,那一派不是春光勝似春光的情景,吸引著眾多的游客。重陽節(jié)正是一年的金秋時節(jié),菊花盛開,據(jù)傳賞菊及飲菊花酒,起源于晉朝大詩人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文人士大夫,還將賞菊與宴飲結(jié)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之風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種,千姿百態(tài)。民間還把農(nóng)歷九月稱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陽節(jié)里,觀賞菊花成了節(jié)日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清代以后,賞菊之習尤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jié)前后最為繁盛。
九月初九重陽節(jié)吃柿子的原因
吃柿子食俗,在我國民間還有一種傳說。據(jù)《奇園奇所奇》中介紹: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訪,這一天正值重陽節(jié)。他已經(jīng)一天未食,感到饑餓口渴,當行至剩柴村時,只見家家墻倒樹凋,均為兵火所燒,朱元璋暗自悲嘆,舉目環(huán)視,唯有東北隅有一樹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約食了10枚便飽腹,又惆悵久之而去。乙未夏,太祖攻采石(今安徽馬鞍山市采石磯),取太平(今安徽太平縣),道經(jīng)于此,柿樹猶存,便將以前微服私訪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陽節(jié)均食柿子,以示紀念。
九九重陽節(jié)經(jīng)典詩詞鑒賞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