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健康教育案例范文
2017年健康教育案例范文
健康是人人應當享有的基本權利,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潛在的動力,進入新世紀以來,社區(qū)健康教育已經承認人們重點關注的話題,下面是小編為你精心整理的2017年健康教育案例范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2017年健康教育案例范文篇一
案例背景
課堂教學是有計劃、有目的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對課堂進行精心預設。而實際的課堂是師生、生生不斷交往互動的場所,是教師與學生個體或群體之間的知識、個性、情感不斷碰撞、整合、調適的場所。所以,課堂總是處于一種流變生成狀態(tài)。即使教師預設再完美也難以預想到課堂教學中所有可能出現的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根據變化的情形,不斷地調整自己的行為,根據自己對課堂上各種信息的綜合把握,及時做出判斷,采取得當的措施。因此如何有效、巧妙地解決這些生成性的問題,實踐教育智慧,建構開放生成的、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課堂,成為物理教學中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作為一名農村中學的物理教師,由于實驗器材的匱乏,在實際實驗教學中就時常遇到一些“意外”,這些“意外”一方面給我的的實驗教學帶來了的挑戰(zhàn),另一方面也成為課堂中鮮活的教學資源,給我的實驗教學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
案例描述
上午第三節(jié)課,我拎著滿滿一盒子實驗儀器匆匆從實驗室趕向初三(1)班的教室,還沒進班,就聽到里面一片鼓掌聲和歡呼聲。
“做實驗,哈哈……”“看,那是什么?”“咦,那不是吸鐵石嗎!”……剛進入班級就聽到下面學生七嘴八舌的談論著。
“大家安靜,在開始上課前我先強調幾點,首先,從今天開始我們就正式進入第十六章電磁場的學習了,這一章內容相對比較抽象,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為了便于大家理解老師特意準備了很多實驗。”講到這里,班上頓時又是一片掌聲。“第二”,我繼續(xù)說道,“大家也知道我們是農村中學,實驗器材比較匱乏,所以請大家在實驗過程中一定要遵守實驗規(guī)則,愛護實驗器材,有問題請及時舉手。”說完,還是生怕實驗過程過于混亂,達不到預期效果,我又補充道:“還有,如果有同學不按實驗規(guī)則,隨便破壞實驗器材是需要照價賠償的。”
說完,我就正式進入了磁場一章的教學。由于是第一課時,所以本節(jié)課主要的任務是帶領大家認識磁體以及通過實驗研究磁體的一些性質及特點。在教學進行到一半時,我就讓課代表將磁體,大頭針等實驗器材分發(fā)到各個小組,讓學生自己按照課本要求進行探究。班上頓時熱鬧了起來。
“請大家按照課本要求進行實驗!”我又提高分貝在班上強調了一遍。
突然“啪”的一聲,班上頓時靜了下來,所有的眼神頓時盯著一個人——小丁同學!
“怎么回事?”我第一時間質問道。
“老師,我不是故意的。”看著地上裂為兩段的條形磁體,小丁委屈的說道。
“沒用了!”“要賠錢啰!”“剛好裂成兩半,一半一個磁極!”下面的同學開始討論了起來。
當時的我十分生氣,最擔心的事還是發(fā)生了。正準備好好訓斥小丁一頓時,我忽然想起了《中國教育報》上的一篇《請平移到我這里來》的文章,講得就是教師如何正確處理課堂上發(fā)生的一件突發(fā)事件。“這不正是一個相似的事件嗎?如果我當眾訓斥了小丁,對小丁的傷害會有多大?以后他還會用心去實驗嗎?如果學生因為怕損壞器材而不敢去用心實驗,辛苦準備的實驗還有什么作用?”想到這里我就接著大家的議論聲反問了一句:“這個條形磁鐵還有用嗎?”
“肯定沒用了。”小胡確定的說道。作為學習委員的他思維一向比較敏捷。
“為什么呢?”我繼續(xù)反問道。
“我們剛剛學過,一個磁鐵應該有兩個磁極,現在這個條形磁鐵裂為兩半,一半紅一半藍,每一半只有一個磁極,所以肯定沒有用了,除非用膠水把兩半連接起來,才能重新成為一個磁鐵。”小胡不無得意的說道。
“我也同意”“肯定沒用了”……下面聲援小胡的不在少數。
“真是這樣的嗎?剛好老師這里還有幾塊斷裂的磁體,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說明問題吧”我順勢引導。
頓時,下面又開始忙活起來。不一會兒,剛才在下面一直聲援小胡的班長小王突然站起來說道:“老師,斷裂的一半還是有兩個磁極,你看。”說著,舉起手中的半塊磁體,只見兩端各掛了長長一串大頭針。其他小組見狀,也都紛紛拿起手中的半塊磁體試驗起來。
“原來沒有壞啊!”“現在是一塊磁體變成兩塊了啊!”下面又開始議論起來。
見狀,我順勢開玩笑的說道:“看樣子小丁非但沒有破壞我們的磁體,還給我們多創(chuàng)造出一個磁體啊!不過我們現在的磁體是剛好夠用,同學們可別再創(chuàng)造出那么多新小磁體了。”這時小丁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只見下面笑成一片……
案例反思
1、重視實驗教學,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物理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實驗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心理學原理告訴我們,學習最好的方法是在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高度的主觀能動性。愛因斯坦也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生對課本中的理論學習缺乏主觀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而物理實驗具有真實、直觀、形象、生動等特點,同時在實驗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容易讓學生形象生動地掌握原來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而且提升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借助實驗更容易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例如:“慣性”一節(jié)中“用直尺打棋子”和“拉小車,木板傾倒”的實驗;“大氣壓強”一節(jié)中“覆杯實驗”和“馬德堡半球實驗”等等,這些實驗都極大的提升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重視和加強實驗教學,是誘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我們時常以實驗設備不足、實驗現象不明顯、時間不允許等等各種理由借口剝奪了學生實驗的權利,但同時我們必須清楚,在我們剝奪學生實驗權利的同時也一并帶走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與渴望。直到現在,當我拎著實驗器材走進教室,學生為實驗而鼓掌興奮的場景依然讓我難以忘卻。
2、以人為本,從細微處關注學生的發(fā)展
著名教育家贊可夫說:“我們要努力使學習充滿無拘無束的氣氛,使學生和教師在課堂上能夠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這樣良好的教學氛圍,那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發(fā)揮作用。”“以人為本”就是這種教學思想的具體體現。素質教育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以學生為本,以每一個學生為本。這是教育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是需要全體教師加以落實的要求。“以人為本”還需要了解學生,尊重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服務。實驗過程中,專心于實驗探究的小丁一時疏忽不小心損壞了一塊條形磁鐵,當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的時候,他愣住了,并本能地想道歉。這個時候,他已經認識到問題,還有些擔心。雖然之前我多次強調實驗紀律,但是當時如果我對他嚴厲訓斥一頓,殺雞駭猴,也能讓大家在今后的實驗過程中更為注重實驗紀律和實驗器材的保護。不過,對于小丁學生來說,不僅傷害其自尊,同時也挫傷了其實驗的積極性,不利于他的成長與發(fā)展。受到《請你平移到我這里來》這篇文章的啟發(fā),我當時靈機一動,順勢引導,用讓學生出乎意料的方法處理,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外”得到巧妙處理,既保護了小丁的自尊心,又額外的達成了下一課時的教學目標。以每一個學生為本不容易,不僅要求教師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還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巧妙的教育方法,從小事著手,從意外開始,從細微處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3、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題,提高教學效率
鐘啟泉教授曾說:“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系統,也不應拘泥于預先設定的固定不變的程式。預設的目標在實施過程中需要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超越目標預定的要求。”小丁的意外事件,雖然打破了我的預設,但卻帶給我額外的驚喜,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熱情,更讓我順勢達成了超出預定的教學目標。所以,教學中正確處理預設與生成問題顯得極為重要。
首先,課前精心的預設是課堂精彩生成的基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由于教學是一個有目標、有計劃的活動,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前對自己的教學任務有一個清晰、理性的預設,這也是有效課堂教學開展的前提,因此要重視預設。
其次,由于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因此再精心的課前預設也無法預知全部的課堂生成。所以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難免會發(fā)生諸多的意外。但是只要我們有足夠的心理準備,靈活應對,有時意外的“生成”也許反而成為我們課堂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之舉!
因此,只有將課前預設與課堂生成進行有機融合,即彈性“預設”,善待“生成”。讓課堂教學因預設而有序,因生成而精彩。這樣,我們的教學才有活力,課堂才能鮮活。
2017年健康教育案例范文篇二
讓我們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表現自己
上海市仙霞高級中學趙艷銘
一、案例
歡快的下課鈴響了,所帶的班級剛結束的是一節(jié)數學課。備課組里正好有老師在聽課,一般情況,有老師聽課時,班級學生會更聽話、更配合一些。但是聽課老師剛進辦公室就氣憤地對我說:“小偉同學怎么回事?根本不尊重老師,傲氣十足,簡直目中無人。”向數學老師一問,原來小偉同學在數學課上不時“指出”老師幾何圖畫的不夠精確、隨意發(fā)表意見、言談間流露出一種輕視,根本不像一個學生上課時的狀態(tài),像在故意與老師為難似的……唉,又來了,真讓人頭疼!
二、案例分析
1、小偉其人:說起小偉同學,他對學習的態(tài)度是老師們都公認的,字寫的工整,學習方法得當,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還有,遇到老師能問好,經常校服穿著整潔等;大會上發(fā)言也較從容??梢哉f對一些同學具備一定榜樣作用。但在行為規(guī)范方面則不敢恭維:不少課上隨意言談;課余喜歡拿粉筆、廢紙團、潔具等在教室里追趕打鬧;對同學言行不得體;對集體不太關心,做事隨意且缺乏責任意識等。經常能看到他的“表演”,同學和任課老師也常常來“告狀”,每次都及時對他制止或批評指正,也覺得他是聰明學生,進行過很多次耐心細致教育,還到他家做過幾次家訪,與他家長一起和他長談,并激勵他等,但收效甚微,他依然表現出隨心所欲。
這之前已經有不少典型事例:一次值日打掃衛(wèi)生時,將桶里臟水從二樓廁所窗口往外倒,跟他談話時,他覺得沒什么,不過好玩而已;另一次,因他坐在教室最后排,老師叫他幫忙把置于后黑板邊沿的黑板擦送到前面時,他反手拿了,順勢一下扔過去,砸到了前面黑板上,令上課老師和前面同學目瞪口呆、心驚肉跳,問他時,說人家叫他扔就扔了;再有一次,老師指出他作業(yè)本上的作業(yè)不夠認真時,他在老師批語后寫了“你腦抽”三個字,雖有擦過痕跡,但字仍清清楚楚存在,找他時,還說只是跟老師開個玩笑;課間與同學在教室里串跳比賽,投影屏幕也差點被拽下來,把自己也嚇壞了;征詢上團課意愿時,他舉手了,擠給他一個名額,他也去上課了,卻自說自話不參加考試,還美其名曰“不足十四歲”……
因此再提到他,第一反應就是頭皮發(fā)麻,因為一般說來,這些事情分別出現在不同學生身上可以說不奇怪,但卻都集中在一個學習思維活躍的學生身上,且屢教屢犯,作為他的班主任,我的失敗感在不斷增強。雖然每次事情之后的談話或批評教育都能使他認識自己的錯誤,但卻無法令人放松,甚至常常“鐵馬冰河入夢來”,就像有一顆不定時炸彈,總擔心他會突然出現麻煩的“創(chuàng)舉”,這不,又來了。
2、對小偉的分析:這次,我并沒馬上叫他來談話,而是冷靜思考,把他的所有“典型事例”進行了仔細反復的分析,并站在他的角度思考:擁有和諧家庭,家長們素質也不低,做這些事的目的是什么呢?結合他較成功的事例:如在一次全校升旗儀式前的認真準備講稿和大膽、流利的發(fā)言;較好接受了班級交給的寒假任務及較認真完成的電子小報等。終于歸納得出一個結論:小偉特別想表現自己,希望時時得到別人的關注和認同,但又并未真正懂得如何表現。
3、與小偉的談話:第二天,招呼他到辦公室,沒有批評他,而是較放松地親切聊天一樣,先一一表揚、分析他幾次展現自己的機會抓住的不錯,體現了自己的才能。接著談到現代生活的快節(jié)奏,指出社會并不青睞過分謙虛或特別內向的人,更喜歡能大膽展示自己的人,并肯定他愿意表現自己的積極性符合時代發(fā)展。他很開心地進入了談話狀態(tài)。
然后我們一起分析展示的結果:合適的表現既能增加別人對自己的了解,也能增強自己的自信和能力,獲得更多機會等;但如果不合適的表現則會適得其反,不僅不能使他人看重自己,甚至可能會讓人生厭。這些談話也水到渠成,取得了他的認同。
再共同討論如何正確表現自己:如課堂上,與老師的積極呼應,既能使課堂和諧,也能激發(fā)老師授課熱情,多方面提高了課堂效率,反之對老師“挑刺”,盲目表現聰明,則會顯出愚蠢、目中無人、缺少修養(yǎng),影響師生上課情緒等;在與人交往時多點誠摯、熱心,會表現出自己的寬懷和良好修養(yǎng);而在做事時多點沉穩(wěn)、肯干,則能表現自己的睿智和堅毅……總之,時時、處處都能表現自己,就看你如何做。他臉上露出了羞愧。
最后表示:相信他會換位思考,時刻注意如何表現自己,體現真正的聰明。
4、初步效果:談話結束時,從小偉的眼睛里,可以讀出一種心悅誠服,他認真地點了點頭,真摯地表示:一定注意自己的表現,慢慢改正,爭做一個受歡迎的好學生。
當然,小偉雖很認同這次談話,但長期以來形成的一些習慣,不可能馬上徹底改掉。值得欣喜的是:從這以后,小偉上課時,對老師的態(tài)度好多了;有時可以發(fā)現他突然意識到什么,努力克制自己的一幕;當正在進行的錯誤被指出時,他會馬上停止,接受批評也虛心多了。而且,連帶效應,班級里原來愛“附和”他的學生也少了。也但愿小偉能多點自律,盡快改善自我,為良好班風建設出力!
三、案例反思
1、教育不易,有效教育更難: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現在的老師基本都是“正規(guī)軍”,對于學生提出的學習方面的問題,總能或想辦法能較好解“惑”,有鑒可借,可見,“業(yè)”相對好授。而對于學生的教育方面,盡管也都學過教育學和心理學,有豐富理論知識,但由于每個學生都具有不同于任何他人的特異性,絕沒有一個現成的教育模式可搬。卻有許多方面的因素影響“道”之“傳”:如學生的年齡、性格、家教、修養(yǎng)基礎等,老師對此的把握、心境、教育時間和習慣等,還有許多其他因素。再說,也無法即時評價“惑”解得如何??梢?ldquo;道”相對難“傳”呀!
而但對學生進行教育,又是每位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之一。尤其是正處于快速生長發(fā)育的中學生,雖并非都如小偉一樣“麻煩”,但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之處,需要進行不同方面的教育,否則可能會影響群體發(fā)展。而要想使教育更為有效,既需要多種教育方式、方法的運用,還需要對具體的人各個方面有較清楚的了解,更需具備一定預見性,才能有的放矢進行教育。接觸小偉一年半以后,也只能說,才相對準確地“把脈”,可見真正了解一個學生不容易,要使每一次教育都很有效更難。
2、教育反思:①對于學生的教育一定要盡可能建立在多方了解、分析和歸納的基礎上。②教育之后自己再多回味教育過程,并反思教育的有效性,也提高教育的師生滿意度等。③基于此,教育應該盡可能注重一個延續(xù)性,最好別蜻蜓點水,淺嘗輒止。④現在多數學生得到太多的“愛”,但常缺少嚴格的“愛”,尤其對于成績好的學生,更應嚴格教育,道理講透,力求達到“信其道”的效果。⑤班級整體是面,學生個體是點,要想班級“太平”,必須穩(wěn)住一個個點,尤其像小偉這樣比較有影響的點,最好能讓他發(fā)揮積極帶動作用,至少不能起反作用。
2017年健康教育案例范文篇三
班級管理真實故事之如何矯治任性幼兒
幼兒期是人生發(fā)展的重要時期,是個性和行為習慣發(fā)展的關鍵期。然而,幼兒園的很多幼兒存在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這些可能成為他們健康心理的形成、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以及今后發(fā)展的隱患?!毒V要》明確指出要培養(yǎng)幼兒“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會行為規(guī)則,愛父母長輩、老師和同伴”因此,促進幼兒良好社會性品質的形成是當今幼教領域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通過觀察、分析、記錄,以幼兒銘銘為例,淺談一下任性幼兒的行為矯治。
故事案例:銘銘(化名)現在小班就讀,爸爸、媽媽在外工作。培養(yǎng)孩子的重任就交給了他的爺爺、奶奶。奶奶對孩子過于溺愛,給孩子造成了自私、任性、性格孤僻不認真學習的壞習慣。記得剛入園那會,他天天面無表情,開口就說臟話,動不動就罵他奶奶,伸手就打小朋友和老師?,F在的孩子從小嬌生慣養(yǎng),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父母長輩、老師們?yōu)樗麄兯龅囊磺?,在他們眼中都成了理所當然的,對父母、師長的勞動付出缺乏感恩之情,這都是由于個別家長對孩子過于“溺愛”造成的。
一、解決的方法:
(一)、了解孩子心理,開啟心靈之窗
了解孩子心理和孩子交朋友,是解決問題的重要途徑,當我看到銘銘罵他奶奶,說臟話,伸手就打小朋友時。我沒有責怪他,而是耐心的問他,銘銘你為什么罵奶奶,他說奶奶給我擦屁股時把我弄疼了。我說:“老師不是教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眨著小眼睛望著我不說話。我抓住這個機會,把他平日里的不良行為都說給他聽,一邊說他的不良行為,一邊講小燕子、小烏鴉怎樣捉食給媽媽吃,來報答媽媽的養(yǎng)育之恩。毛澤東爺爺是怎樣尊敬徐特立老師的,我班里的某某小朋友感恩父母、怎樣感恩老師的,通過一個個感恩的小故事,使孩子的心靈慢慢的發(fā)生了變化。逐漸向好的方面發(fā)展。
(二)、和家長談心,從源頭解決問題
首先,要讓家長明白,過于溺愛孩子會對他們的自身發(fā)展產生消極影響,使孩子養(yǎng)成極大的依賴性,會形成自私、任性、性格孤僻、易發(fā)脾氣、不遵守規(guī)則、沒有公德、不認真學習、缺乏感恩之心。溺愛會造成孩子一點挫折也不能忍受。我們做家長的要培養(yǎng)孩子從小,讓他們學會感恩,懂得感恩才能懂得尊重父母、尊重老師、尊重他人,因為,感恩,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是一種品德。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導致人際關系的冷淡,因此,對于現在的孩子來說,具有感恩的心是社會對他們的希望和要求,才能感悟生命的意義在于奉獻而不在于索取。然后,要求家長教會孩子,說一句感謝老師、父母親的心里話;為父母親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為媽媽洗一次碗,幫忙打掃房間,與父母一起做飯,唱一支歌給父母聽。發(fā)奮學習,還老師、父母親一個心愿——做一名好孩子等活動。讓了解父母、老師的辛苦勞動。
(三)、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孩子的心理和行為
我認為生活點滴都可進行感恩教育。教師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質,愛崗敬業(yè),以身立教,以德育人“其身正,不另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身教重于言教,教師自身對學生的影響,具有無形的滲透作用,教師的言行舉止、為人處事、工作態(tài)度等都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心理和行為,所以每一位教師要示范導行成為孩子學習的楷模。用感恩的事跡來喚起孩子的感恩之心。天長日久,報答恩情這顆美麗的種子就會在孩子心中生根、發(fā)芽、開花、結果。
二、多措并舉、及時矯治
1、采取游戲活動進行矯正。針對銘銘的情況,我在班上設計了一些活動,通過這些活動,讓銘銘提高認識,積極協調自我與環(huán)境之間的關系,從而減少任性行為的發(fā)生。
2、實行短時間“冷處理”。有時候,老師有必要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故意忽略,特別是對容易沖動的銘銘,必要時可以實行短時間的“冷處理”。
3、抓住時機,及時鼓勵。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和捕捉日常生活中有價值的教育契機,進行隨機教育。
4、創(chuàng)設適宜環(huán)境進行疏導。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幼兒在家、在園、在社會都能保持積極愉快的情緒、積極健康的情感和行為,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的密切配合。因此我與家長商議在家里設置一個“美工區(qū)”,提供彩筆、剪刀、顏料及各種結構的拼插玩具。讓其盡情的施展,然后家長給予鼓勵。這既是一種心理疏導,又是一種注意力的轉移。同時,以榜樣示范、強化銘銘的正確行為。要求銘銘的爸爸媽媽對孩子的錯誤要事先了解原因,不要用打來解決問題,教會他正確解決沖突的辦法和技能。引導與他人相處時要和氣,有禮貌。
通過一段時間的教育、矯治,銘銘的任性行為減少了,各方面都有明顯的進步。他能高高興興的來幼兒園了,活動中情緒穩(wěn)定了,對媽媽的要求也減少了。變得愛畫畫,有耐心。懂得與同伴友好地玩。懂得遵守規(guī)則,不隨意動手打人,能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同伴對他也很認可,經常推薦他當組長,這不斷促使他努力控制自己不良行為。但要使其完全消除任性行為,尚需幼兒園、家庭協同努力,循循善誘,逐步實現。銘銘小朋友定會成為一個天真活潑全面發(fā)展人見人愛的好孩子。
總之,對待任性、脾氣暴躁等不良個性特征的幼兒,僅在幼兒園培養(yǎng)是遠遠不夠的,要得到家長的支持與配合。我們應該與家長多溝通并定期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良好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幫助家長建立正確的教養(yǎng)觀念,要求家長密切配合幼兒園,達成共識,使幼兒在幼兒園形成的行為習慣在家里得以延續(xù)和鞏固。
看過“2017年健康教育案例范文”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