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棋九段怎么來的
圍棋九段怎么來的
如何成為圍棋9段?圍棋九段怎么來的?下面學習啦小編給你介紹圍棋9段的相關(guān)知識,歡迎閱讀。
圍棋九段怎么來的?
兩漢時期,隨著圍棋的普及,比賽日益增多,棋藝水平迅速提高,棋手間的差距便明顯的表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定出衡量的標準的等級。以及相互間的對局方式。古人有以九等論人的習慣,如《漢書·古今人表》就將古人的圣人和愚人分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三國魏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文帝防此法推行“九品官人法”,推選各郡有聲望的人出任“中正”,由“中正”將當?shù)厥咳税床拍芊譃榫诺?九品)供朝廷選用。這種九品中正制遂被棋界用來評定棋手等級。邯鄲淳《棋藝·棋品》:
夫圍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體,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復云。
當時這九個品級名稱的具體含義、區(qū)分標準和對局方式已無法窺測,根據(jù)宋張靖《棋經(jīng)十三篇·品格篇》元晏天章注、清末鄧元鋪(左邊金字旁,右邊惠,字典里查不著)注引《石室仙機》和他自己的補注,大致是這樣的。
入神,神游局內(nèi),妙而不可知,變化不測而能先知,精義入神、不戰(zhàn)而屈人之棋,無與敵者,厥品上上,互先。
坐照,不勞神思而萬意灼然在目,至虛善應(yīng),亞近入神,厥品上中,饒半先(三局受兩局先)。
具體,能兼眾人之長,因人制宜,鄰局之際,造型擇烏,具入神之體而微者,絕品上下,饒先。
通幽,其心虛靈洞徹,能深知其意而造于妙,鄰局之際,見形阻能善應(yīng)變,厥品中上,饒二子。
用智,對妙著不能深知,故臨戰(zhàn)必用智深算而入于妙,絕品中中,饒三子。
小巧,雖不能大有布置,而縱橫各有巧妙勝人,或者不務(wù)遠圖好施小巧,厥品中下,饒四子。
斗力,野戰(zhàn)之棋,動則必戰(zhàn),與敵相抗,不用其智而專斗力,厥品下上,饒五子。
若愚,其布置雖如愚,但勢不可犯,厥品下中,饒六子。
守拙,凡棋有善于巧者,勿與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則彼巧無所施,厥品下下,饒七子。
以上雖然不是曹魏時的標準,而只是后人的解釋,但可以肯定,當時對棋品的觀念就一定有區(qū)分評定的方法和標準。而棋藝水平不同的棋手之間,也完全可能出現(xiàn)互先、讓先、讓子的規(guī)則。
南朝梁鐘嶸《詩品》曾說:“昔九品論人,七略裁士,校以賓實,誠多未直,至若詩之為技,較而可知,以類推之,殆均搏弈。”從其行文的語氣來看,“殆均搏弈”是對圍棋九品制肯定的話,而且由來甚久,不僅是指當時的品棋活動。南朝梁沈約也說:“漢魏明賢,高品間出。”可見邯鄲淳時起,品棋先在局部地區(qū)的民間棋手中流行,后逐漸擴展至較大范圍的地區(qū)乃至整個棋壇。隨著圍棋交流和比賽的發(fā)展,成了棋界公認制度。品棋制度的形成和發(fā)展,對區(qū)別不同水平的棋手提供了比較科學的根據(jù),對圍棋發(fā)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段位制是從日本引進的,那個九肯定是中國的,但那個段是怎么回事就不知道了。一品到九品是越來越弱,一段到九段是越來越強。
韓國圍棋界如何評價柯杰九段
近兩天人機大戰(zhàn)的主角是alphago和李世乭,但是中國棋手柯杰九段著實也是瘋狂了一把。我們來看看他的評論。
1、對于李世石不敵AlphaGo,柯潔表示了擔心,他認為這個軟件的未來會過于強大,導致國內(nèi)棋手沒有飯碗,生存空間大打折扣。柯潔表示,“AlphaGo
的下棋風格和我很像,在面對選擇時,哪邊利益大就會選擇哪邊,它主次分得很清楚。地方不利的地方會拼,越到后面計算就越精準。”
2、柯潔點評到,“李世石積攢的優(yōu)勢不足以揮霍,我也很害怕AlphaGo打遍職業(yè)無敵手,它確實很厲害。但是它也有失誤,說明人類還有機會,希望接下來幾盤棋李世石能找回狀態(tài)。”柯潔還幽默地表示,“照這樣下去,李世石可能就拿不到獎金了。”
3、雖然李世石首戰(zhàn)失利,但這也激發(fā)了柯潔的斗志,他明確表示,自己愿意接受AlphaGo的約戰(zhàn)。
4、柯潔又發(fā)表微博,“就算阿法狗戰(zhàn)勝了李世石,但它贏不了我”。
今天是人機大戰(zhàn)的第三場了,還有什么言論我們接下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