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興趣愛好 > 學下棋 > 圍棋 > 圍棋的起源介紹與史話記錄

圍棋的起源介紹與史話記錄

時間: 曉君876 分享

圍棋的起源介紹與史話記錄

  圍棋歷史悠遠,有關(guān)圍棋起源的傳說甚多,下面學習啦小編為你帶來圍棋的起源與史話,希望大家喜歡。

圍棋的起源與史話

  圍棋文化源神傳

  詩曰:

  方寸棋盤黑白子,縱橫陰陽五行戲。

  變幻玄妙在道中,直叫神仙樂不疲。

  圍棋歷史悠遠,有關(guān)圍棋起源的傳說甚多,比較公認的是最早起源于堯帝。"堯造圍棋,以教丹朱。"宋代羅泌《路史后記》中說堯娶妻富宜氏,生下兒子丹朱。丹朱行為不好,堯至汾水之濱,見二仙對坐翠檜,劃沙為道,以黑白行列如陣圖。帝前問全丹朱之術(shù),一仙曰:"丹朱善爭而愚,當投其所好,以閑其情。"指沙道石子:"此謂弈枰,亦名圍棋,局方而靜,棋圓而動,以法天地,自立此戲,世無解者。"(仙話見《歷代神仙通鑒》)。

  另一種傳說稱,堯帝遇仙人伊蒲子,拜他為師。因兒子丹朱不賢,堯向其請教帝位繼承人一事,;伊蒲子以詩暗示,舉薦善賢隱士舜。堯遂將帝位禪讓于舜,并將兩個女兒娥皇、女英嫁給他,后來舜成為一代圣帝,這就是著名的"禪讓"。堯雖未將把帝位傳于丹朱,但卻教他圍棋,以"究天文、易祭"。自古"祭政一致",講究"天時、地理、人和",故堯把"祭"法傳給了丹朱。

  近代圍棋泰斗吳清源也認為圍棋本不是勝負之爭的游戲,而是占卜天象易理的工具。他的依據(jù)是現(xiàn)可考證的中國文字創(chuàng)于殷商時代,然在此之前,有關(guān)天象節(jié)氣的研究就已很深入了,但可能因沒有文字,無法查書或留下記錄,古人只有使用棋盤藉黑子白子來測知陰陽之動,研究天象,而且堯帝就是一個優(yōu)秀的卜者。據(jù)此,他推斷圍棋盤象征著宇宙,由三百六十個天體組成,而圍棋盤縱十九乘橫十九,共三百六十一個棋點,多余的中心一點天元即為太極,代表宇宙的中心。三百六十的目數(shù)在舊歷中為一年的日數(shù),將此一分為四,四隅就是春夏秋冬,白子和黑子為晝和夜,如此這般便把天地象征化了。

  從《周易本義》卷首所載《河圖》與《周易本義》卷首所載《洛書》之黑白圓點的布局來看,圍棋與他們也可能有些淵源。據(jù)說圍棋盤面效《洛書》,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八個方位星、周邊七十二個交叉點與三百六十周天、八卦、七十二候相應。棋子扁圓形,上突下平,分黑白兩色,象征陰陽。甘肅敦煌莫高窟石室發(fā)現(xiàn)的南北朝時期《棋經(jīng)》中也載有"三百六十一道,仿周天之度數(shù)。"

  從修煉角度來看,圍棋與《周易》、《河圖》、《洛書》、八卦等一樣,不是這一期人類文明所創(chuàng)造出的文化,而是史前文化,其實都是神傳給人類的文化。難怪民間有"此物只應天上有"之說。又如《梨軒曼衍》云:"圍棋初非人間之事:始出于巴邛之橘,周穆王之墓;繼出于石室,又見于商山,乃仙家養(yǎng)性樂道之具。"

  圍棋形式簡單,只有黑白兩種棋子,規(guī)則也很簡單,但是它的玄妙卻是任何其他其它任何棋類所不能比超的。圍棋只有三百六十一個棋點,但卻變幻無窮,若以一秒鐘數(shù)過一種棋形變幻,要把全部的棋形數(shù)完,大約要數(shù)億年的時間。沈括在《夢溪筆談》中談到圍棋的變幻數(shù)量時,稱"大約連書萬字四十三,即是局之大數(shù)。"為3的361次方,這里的四十三個萬可不是指四十三萬。因而有"千古無同局。"的說法。

  圍棋的歷史

  詩曰:

  黑白神韻清淡遠,融貫千秋透云天。

  遙看當年風流君,不羨江山只羨仙。

  圍棋融合藝術(shù)、易理、謀略、智慧于一體,是中國古代充滿佛、道、神色彩的半神文化之典范。自堯起源,歷朝歷代,圍棋一直深受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的垂愛。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當時已十分風行的圍棋在諸子百家的言論中頻頻出現(xiàn)。受老子親自傳道的尹喜真人所著《關(guān)尹子》曰:"習射、習御、習琴、習弈,終無一事可以息得者。"可見那時琴棋已成風尚。到了漢代,宮廷內(nèi)盛行圍棋,據(jù)《西京雜記》記載:"戚夫人侍高帝,于八月四日出雕房北戶竹下圍棋。"著名東漢史學家班固所作的《弈旨》是現(xiàn)存最早的關(guān)于圍棋理論的專著之一。

  三國時圍棋深受群雄青睞,。據(jù)《三國志》等文獻記載,曹操、諸葛亮、陸遜等英雄豪杰均是圍棋高手?!度龂萘x》中提到諸葛亮隱居隆中時,賦有《圍棋歌》:"蒼天如圓蓋,陸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來爭榮辱。榮者自安安,辱者自碌碌,南陽有隱居,高眠臥不足。"道出了諸葛亮超然脫世的智者風范。此外,關(guān)羽也有肩中毒箭,一邊接受刮骨治療一邊安然下圍棋的美談。而東吳孫權(quán)之兄孫策和呂范下的棋譜仍保存至今,是世上留存最古的棋譜。

  到了南北朝時期,不少皇帝喜好圍棋。據(jù)《南史》記載,宋明帝特別為弈棋者設置了"圍棋州邑"的專門官署,這是中國歷史上帝王首次為棋士們設立官署。一心向佛的梁武帝蕭衍也是個棋迷,撰有《圍棋賦》、《圍棋品》、《棋法》等專著,他曾令大棋家們主辦了一次全國性圍棋賽事,規(guī)模宏大,轟動一時,這是有據(jù)可查的最早一次全國性圍棋比賽。

  隋唐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文化藝術(shù)的鼎盛時期,圍棋的發(fā)展也達到高峰。不少有關(guān)皇帝觀棋、弈棋等佚事佳話記載于文獻之中。唐朝在宮廷內(nèi)設棋博士,翰林院還設有"棋待沼"、"畫待詔"、"書待詔"的官職。因圍棋戰(zhàn)術(shù)與兵法關(guān)系密切,唐代以前,輯錄圍棋著作多歸入兵書類,而唐書卻將其歸入《雜藝術(shù)》類,可見,在詩如潮涌、棋如星云的盛世唐朝,圍棋的藝術(shù)性受到廣泛重視。

  一代圣主唐太宗李世民也雅好圍棋,并作有不少圍棋詩賦。著名的太原起義,便是李淵、李世民父子藉由博弈為掩護,與眾人策劃而成的。又唐太宗常與門下十八學士弈棋,后人并因此畫有《十八學士弈棋圖》。而在杜光庭所著的《虬髯客傳》中,則記載了虬髯客和道士邀李世民往馬行東酒樓觀弈,借機看他是否有帝王之相。結(jié)果道士一看到李世民"神氣清朗,滿坐風生,顧盼煒如",便慘然曰:"此局全輸矣!于此失卻局哉!救無路矣!復奚言!"之后,虬髯客便因此而退出了爭天下的行列。

  中國古代許多帝王均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南唐后主李煜可謂風流君王的代表人物。他的一曲《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成為膾炙人口的千古絕唱。他不僅詩詞倍受后世文人士大夫的推崇,而且也酷愛圍棋。據(jù)《全唐詩》記載,后主下棋時,還沒幾歲的其弟李從謙愛在一旁觀看,后主曾讓他寫了一首《觀棋》詩。其父中主李景及其兄弟也都是詩賦、圍棋好手,深受李煜賞識的唐末五代著名畫家周文矩所畫《重屏會棋圖》,描繪了他們對弈時和諧而又其樂融融的情景。

  圍棋到唐、五代、宋時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他圍棋在文人墨客中廣為流傳。著名的文人之中,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杜牧、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辛棄疾、文天祥等等不僅會下圍棋,而且多是好手,且著有許多關(guān)于圍棋的詩文詞賦。宋代文人范仲淹也是其中的一位,其《岳陽樓記》"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為后世所傳誦,他曾以"一子重千金"的詩句描寫下棋,還立下過"吾當著棋史"的宏愿。

  宋太宗是個圍棋高手,有"善弈"、"絕格"之稱,當時的一些國手都下不過他。據(jù)《通志》、《宋史藝文志》及《皇朝類苑》記載,太宗著有《棋圖》一卷、《御制角局圖勢》數(shù)卷。宋太宗還常作些死活棋勢考朝臣們,太宗曾制過三個棋勢:"對面千里"、"獨飛天鵝" 和"海底取明珠"。這些棋勢被宋朝文學家王禹傅在詩中描繪為"天機秘密通鬼神",并記載于宋人圍棋國手、棋待詔李逸民的《忘憂清樂集》之中,這本載有大量古譜的圍棋專著因宋徽宗"忘憂清樂在枰棋"的詩句而得名。

  圍棋到了明朝大為昌盛,名家好手輩出。據(jù)《淵鑒類函》等文獻記載,明朝多位皇帝喜好圍棋,開國謀臣劉伯溫善下圍棋。傳世名著《西游記》作者吳承恩對圍棋也頗有造詣,他的圍棋詩《圍棋歌贈鮑景遠》堪稱當時的代表作,詩曰:"海內(nèi)即今推善弈,溫州鮑君居第一,。.....甲第公侯飾馬迎,玉堂學士題詩訪。去年我客大江東,雞鳴寺中欣相逢。四方豪雋匯觀局,丈室之間圍在重。"詩中反映當時社會對圍棋的推崇。直到晚年他還賦詩:"一枕夢江南,棋聲在秋寺。"借以懷戀當時的美景。

  清朝康干盛世期間,政通人和,國泰民安,棋運也極為興盛,涌現(xiàn)出眾多圍棋名家高手,其中的黃龍士、范西屏和施襄夏被尊為"棋圣"。黃龍士的棋藝可謂出神入化,他的弟子徐星友從師修業(yè)曾三年足不出戶。在星友達到被讓兩子的水平后,師徒下了十局棋,。這十局雙方盡智竭力,嘔心瀝血,前古所未有,十局終了,星友一躍于龍士之左,這天驚神泣的古棋局被稱為《血淚篇》,聞名遐邇。其后,范西屏與施襄夏的《當湖十局》堪稱精妙絕倫,也是中國古代對弈中登峰造極之局。

  圍棋博大精深,玄妙無窮,絕非人的智慧所能參透。作為神留給人的文化,千古以來,多少帝王將相、文人雅士,市井百姓樂此不疲,也演繹出多少傳奇佳話、美文詩賦、乃至兵書算法、治國方略,成為中華文明史上一朵絢麗的奇葩。


看了“圍棋的起源與史話”還會看:

1.古代圍棋演變史《上》

2.圍棋的棋德

3.圍棋起源和發(fā)展歷史

3737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