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新聞資訊 > 娛樂 > 個人資料 >

中國人究竟能不能搞科學?他給了世界一個答案

時間: 曾揚1167 分享

  他,是中國發(fā)展核武器的組織協(xié)調(diào)者和總設計師,

  人們稱他領導的研究所為“滿門忠烈”。

  他,是第二代居里夫婦的學生,

  又與妻子一同被西方稱為“中國的居里夫婦”。

  他就是錢三強。今天是他的忌日。

  他從小就愛鍛煉身體又排行老三,

  被小伙伴稱為三強,

  后來就索性改成了錢三強這一名字。

  中學畢業(yè)的時候,

  少年和今天的孩子一樣即將面臨高考。

  他沒有選擇在北大任教的父親所教的文學學科

  ——這大概會給他帶來順風順水的人生,

  而是堅定地去報預科班學理。

  當時填報這一志愿若在今天估計會讓不少人感到不解,

  但少年意志和決心卻如此堅定,

  因為他認為:

  要使國家擺脫屈辱,

  走向富強,除了建設強大工業(yè),

  發(fā)展先進的科學技術,別無他途。

  錢三強在1936年清華物理系畢業(yè)后,

  37年赴法國居里實驗室留學,

  師從約里奧·居里夫婦,

  在這二位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指導下,

  從事核物理的研究。

  40年錢三強和他夫人何澤慧一起發(fā)現(xiàn)了鈾元素的裂變,

  除了有二分裂以外,

  還可以有三分裂和四分裂現(xiàn)象。

  對當時的核物理研究而言,

  這是一個重要的發(fā)現(xiàn),

  因而獲得1946年法國科學院亨利·德巴微物理學獎,

  錢三強本人也被聘任為研究所的研究教授,

  這是留法華人中獲此殊榮的第一人。

  中國人究竟能不能搞科學?

  這便是一個自強不息的中國人給世界的答案。

  無論是面對多么絕望的現(xiàn)實,

  但只要有人愿意腳踏實地、艱苦攀登,

  是有可能創(chuàng)造奇跡的。

  1948年,

  昔日的少年舍棄歐洲最好的科研條件和福利待遇毅然回到了中國,

  他說:

  雖然科學沒有國界,

  科學家卻是有祖國的。

  祖國再窮,是自己的。

  而且正因為她貧窮落后,

  更需要我們努力去改變她的面貌。

  他不但要證明中國人行,

  還要證明中國也行。

  于是,1948年初夏,

  國內(nèi)正在進行解放戰(zhàn)爭,

  華北地區(qū)戰(zhàn)火紛飛,

  錢三強接受了北平幾所大學和中央研究院的邀請,

  放棄了他們在法國良好的研究工作條件和優(yōu)裕的生活,

  為了發(fā)展祖國的原子能事業(yè),

  毅然帶著襁褓中的嬰兒,

  乘船回到祖國,

  那一年錢三強還不到三十五歲,

  正是風華正茂,

  創(chuàng)建事業(yè)的大好年齡。

  接下來的事情我們都耳熟能詳了,

  他的名字在學界銷聲匿跡了,

  而與之相伴的,

  是在戈壁灘和實驗室無數(shù)個艱苦卓絕的日日夜夜。

  1964年10月16日,伴隨著一聲巨響,

  我國西部上空升騰起第一朵蘑菇云,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

  而此時,兩彈研制的總設計師錢三強,

  卻開始了為期幾個月的“四清”生活,

  接受貧下中農(nóng)的再教育。

  與此同時,北京地區(qū)的慶功會正如火如荼地舉行,

  與錢三強同單位的幾位領導都拍了照、登了報,

  只有錢三強一人不在。

  當有人問起時,錢三強笑著說:

  “有幾個作代表就行了,缺一個不算什么。”

  1982年,年近70的錢三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

  借用了馬克思的一段話回顧了他對原子能事業(yè)的堅持與熱愛: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yè),

  我們就不會為它的重負所壓倒,

  因為這是為全人類所做的犧牲;

  那時我們感到的將不是一點點自私而可憐的歡樂,

  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萬人。

  1992年的6月28日,

  “中國原子能科學之父”

  “中國原子彈氫彈之父”

  錢三強在北京溘然長辭。

  這個日子,請問:還有多少國人記得?

  真正的貴族,

  不是因出身豪門,就生活奢靡,

  不是因路人皆知,就高人一等,

  真正的國家精神,

  不是戲子影星小鮮肉的浮華,

  而是自強不息,為信念誓死不渝,

  永遠滿懷一顆赤子之心,

  為了祖國無止境的付出,

  從未考慮過絲毫的索取。

  這才是,

  令人佩服到五體投地的中國貴族,

  這才是,

  真正強大到令人窒息的國家精神!

  2018年6月28日,

  錢三強逝世26周年,

  在這個躁動不安的社會,

  值得再次深思與自省。

  究竟是什么讓社會變得愈加浮躁與不安,

  那些被忽視的民族精神又被藏到了哪里。

  請讓我們再次向偉人致敬,

  向國士風骨、國之棟梁致敬。

  將他的故事,將他的風骨,

  轉發(fā),傳播,

  呼喚真正的中國貴族及國家精神回歸!

  愿代代民族之光照亮我們前進的方向,

  愿國之棟梁萬古綿長。

3954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