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卅運動的革命歷程和意義
五卅運動的革命歷程和意義
1925年5月30日,震驚中外的五卅運動在上海爆發(fā),并很快席卷全國。五卅運動是中國共產(chǎn)黨領導下的群眾性反帝愛國運動,它標志著大革命高潮的到來。
帝國主義的屠殺,點燃了中國人民郁積已久的對帝國主義侵略的仇恨怒火。從6月1日起,上海全市開始了聲勢浩大的反對帝國主義的總罷工、總罷課、總罷市。從6月1日到10日,帝國主義者又多次開槍,打死打傷群眾數(shù)十人。英、美、意、法等國軍艦上的海軍陸戰(zhàn)隊全部上岸,并占領上海大學、大夏大學等學校。上海人民不懼怕帝國主義的武力鎮(zhèn)壓,相繼有20余萬工人罷工,5萬多學生罷課,公共租界的商人全體罷市,連租界雇用的中國巡捕也響應號召宣布罷崗。
6月1日,上??偣闪ⅲ盍⑷挝瘑T長。這標志著上海工人運動從分散的狀態(tài)開始轉(zhuǎn)向集中的有組織的行動。上海工人階級在總工會領導下,成為一支組織嚴密、紀律嚴格的反對帝國主義的主力軍,在斗爭中發(fā)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6月4日,上??偣c全國學聯(lián)、上海學聯(lián)、各馬路商界總聯(lián)合會共同組成的上海工商學聯(lián)合會宣告成立,上海各界民眾結成了反帝聯(lián)合戰(zhàn)線。
為了打破帝國主義的輿論封鎖,推動反帝愛國運動,中共中央于6月4日創(chuàng)辦了《熱血日報》,由瞿秋白任主編?!稛嵫請蟆芳皶r向廣大群眾傳達黨指導運動的方針、政策,揭露帝國主義的罪行。6月5日,中共中央發(fā)表《中國共產(chǎn)黨為反抗帝國主義野蠻殘暴的大屠殺告全國民眾書》,指出“全上海和全中國的反抗運動之目標,決不止于懲兇、賠償、道歉等”,“應認定廢除一切不平等條約,推翻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其主要目的”。
在中國共產(chǎn)黨的領導和推動下,五卅運動的狂飆迅速席卷全國,從工人發(fā)展到學生、商人、市民、農(nóng)民等社會各階層,并從上海發(fā)展到全國各地,遍及全國25個省區(qū)(當時全國為29個省區(qū)),約600━700個縣,各地約有1700萬人直接參加了運動。北京、廣州、南京、重慶、天津、青島、漢口等幾十個大中城市和唐山、焦作、水口山等重要礦區(qū),都舉行了成千上萬人的集會、游行示威和罷工、罷課、罷市。6月11日,漢口參加游行示威的群眾行至公共租界時,英國水兵向人群開槍射擊,打死數(shù)十人,重傷30余人。漢口慘案進一步激起全國民眾的憤怒。全國各地到處響起“打倒帝國主義”、“廢除不平等條約”、“撤退外國駐華的海陸空軍”、“為死難同胞報仇”怒吼聲,形成了全國規(guī)模的反帝怒潮。
3革命意義
中國人民反帝斗爭得到了國際革命組織、海外華僑和各國人民的廣泛同情和支援。在莫斯科舉行了50萬人的示威游行,聲援中國人民的五卅運動,并為中國工人捐款。在世界各地,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qū)的華僑舉行集會和發(fā)起募捐,聲援五卅運動。6月7日,日本30多個工人團體舉行盛大演講會,決議聲援中國工人團體,同時向日本政府和資本家提出抗議。英國工人階級積極行動,阻止船、艦、車輛運輸軍火到中國。五卅運動成為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反對帝國主義的斗爭。
五卅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的覺醒和國民革命運動的發(fā)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大大提高了中國人民的覺悟,揭開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中國共產(chǎn)黨在領導五卅運動的斗爭中受到很大鍛煉,培養(yǎng)造就了一大批干部,黨組織也得到極大發(fā)展,在斗爭實踐中總結了寶貴的經(jīng)驗,為以后黨領導大規(guī)模的群眾斗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