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
愛因斯坦是個偉大的人,一生取得很大的成就,他的記憶力十分強大,右腦開發(fā)是常人的很多倍。你想知道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是怎么樣的嗎?下面學習啦小編跟你分享愛因斯坦的思維方式。
愛因斯坦從來不穿襪子。就算在白宮與國家領導人進餐時也是如此。他深信:剃胡子是一種浪費時間;他很少打理頭發(fā);辦公桌上總是凌亂不堪。生活中的細瑣小事對他而言總是不值一提的。有一次他說:“恐怕唯一有價值的事情就是直覺。在我這個年紀,再也不用考慮為他人穿上襪子。”事實上,你都能整出個相對論,你還需要襪子干嘛?
36歲的貝森恐怕不是愛因斯坦這樣的人物。不過,她和愛因斯坦一樣,對于生活中的小細節(jié)很不在意。她說:“我發(fā)現(xiàn)上班前的準備工作實在是無聊!”不過,一旦到了工作場合中,她就是倫敦一家廣告機構(gòu)的創(chuàng)意總監(jiān),負責設計各種頒獎活動。有誰會想到,在每個早晨,她都要經(jīng)歷一次洗漱穿戴過程中的折騰。
貝森是個充滿想象力的工作者,很具有全局觀、直覺力和遠見。她總是能在大事上運籌帷幄;但一到了生活中的細瑣小事,她就覺得無聊痛苦外加艱難。
對此,心理專家拜恩解釋說:“這種具有全局觀的思考者往往表現(xiàn)地沒頭沒腦,在日常生活的領域中也很簡單,但是他們確實是與眾不同的人物。”
拜恩認為,人群中有1/4的人是這樣的。而剩余的3/4的人則屬于更生活化、更實際的人。后者往往愿意在生活的細節(jié)中花去不少時間。他們根本都不能理解本森這樣的人,有人這樣評論貝森:“難以置信,竟然還有成年女人老是丟三落四而且不知道每天穿什么!”
在邁爾斯—布里格斯人格圖式中,貝森這類人屬于“直覺”偏好的氣質(zhì)特征;而注重細節(jié)的人則屬于“感覺”偏好。前者看待事物喜歡從大局著手,不拘小節(jié);后者則偏重于生活的細節(jié)。
可是,這兩類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征在學校的考試中完全區(qū)別不了。著名心理學家斯滕伯格認為:這兩者不同的人格偏向根本沒有能力和智力上的差異。這兩類人同樣有價值。
有時,我們往往被全局者的光芒所迷惑,他們是藝術家、意見領袖、發(fā)明家。但同時,我們也會忽略了那些注重細節(jié)的人物,他們同樣重要;并能幫助彼此成就人生事業(yè)。
工作中,明白這一點更為重要。全局者往往在策劃謀略時表現(xiàn)驚人;而細節(jié)者則在展開計劃中令人刮目相看。這兩類人,都有他們的優(yōu)勢。斯滕伯格說:“生活中,注重細節(jié)者往往更有優(yōu)勢;他們也更容易在一些基礎工作中出彩。然而,到了更高級的工作中,由于缺乏大局觀,他們往往就不適合了。”
“另一方面,全局觀者因為不善于處理基本事物,往往在工作中得不到重用。這實在是個大遺憾。”
因此發(fā)展自己欠缺的那一面就很重要了。生活中,我們既需要全局觀,也需要善于處理細節(jié)。那么,我們該怎么做呢?
斯騰伯格認為:“意識到問題所在是很重要的。我們必須時??紤]一下自己所欠缺的能力。”
在愛情關系中,也是如此。比如一個細節(jié)思考的伴侶必須確保洗衣機被修好了;每次購物前,TA要確保自己寫了購物清單;但全局思考伴侶最愛說的話是:“天哪,我倆的關系到底怎么了?我們還像一對情侶嗎?”
而這,在愛因斯坦給他的第一任太太寫的信里展露無疑,他這么寫道:“你每次都希望我能把洗好的衣物都疊地整整齊齊;希望我一日三頓能更有規(guī)律;希望我的臥室和書房都很整潔。”在這之后,他倆就以離婚告終。
42歲的凱瑞是個全局思考者。她說:“我負責主持一個大型的音樂節(jié)。但場面總是很混亂。盡管我們有出眾的創(chuàng)意,但我總是忽略一些細節(jié)的問題。可能是因為我總是想不到這些小細節(jié)。今年開始,約翰加入了我們的團隊,他太棒了!他總是能想到許多很細節(jié)的地方。因此,上一屆的音樂節(jié)就展開的很順暢。我終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工作效果!”
來源:心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