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其它論文范文 > 畢業(yè)論文范文參考

畢業(yè)論文范文參考

時間: 斯娃805 分享

畢業(yè)論文范文參考

  如何培養(yǎng)本科生高效掌握專業(yè)論文寫作技能,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構建畢業(yè)論文質量控制體系作為外部激勵手段激發(fā)學生潛在的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畢業(yè)論文質量成為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畢業(yè)論文范文參考,供大家參考。

  范文一:墳里的夢不見輪回

  綠草纏綿石碑,

  鍍一春之色給清明,

  無聲落地的雨,

  成全你衣袂飛揚。

  白馬笑你戚戚,

  墳里的夢不見輪回,

  草色依舊年年青。

  說起清明,人們難免黯然失魂,可在廢名的《清明》小文中卻未見斷魂之殤,滿目盡是厭世者筆下超然的美麗想象。厭世者本未想丟棄生命,他只是對此世的人事與生死皆超脫看待,故而他可以放肆想象。廢名在《清明》中為“墳”洗脫了陰森恐怖的傳統(tǒng)形象,反而表達了超脫的生死觀。在廢名的文字中,每個看官被賦予上帝視角,可探就一切變幻,而當你讀到最后一句又會恍然驚醒,那擁有上帝視角的只是詩人自己而已。這正是諸君常說的廢名文章給人一種“隔岸觀火”的感覺。

  在《清明》開篇,作者勾勒出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美景圖:松樹腳下都是陳死人,最新的也快二十年了,綠草與石碑,宛如出于一個畫家的手,彼此是互相生長。怕也要拿一幅古畫來相比才合適。

  樹深草淺,青綠層疊,石碑佇立在一片生機之中,增添了歲月的色彩,于是單純的美景更增幾分意蘊,因而如同古畫。陰天,清明,墳,必然是最易引人恐怖的,可廢名卻描繪出了這樣一番唯美景象,在小說創(chuàng)作中營造出詩境和畫境。先生的高明之處在于借美麗的環(huán)境描寫驅走了人們關于“墳”的心魔。驅走看官的心魔以后,廢名先生就開始自由地暢想:小林自遠處走近墳場,看到一片綠色中的兩個女孩兒,竟然瞬間感受到了永恒:

  陰天,更為松樹腳下生色,樹深草淺,但是一個綠。綠是一面鏡子,不知掛在什么地方,當中兩位美人,比肩—— 小林首先洞見額下的眼睛,額上發(fā)……

  叫他站住了,仿佛霎時間面對了永恒。淺草也格外意深,幫他沉默。

  為何綠是一面鏡子?為何霎時間面對了永恒?鏡子不知掛在何處,只知它映照出了一片綠意和兩位美人,鏡子是虛幻的,那綠意與美人是真實的嗎?當時間凝固在這面鏡子中,所見到是瞬間的永恒。永恒何嘗是能真正窺見的,只能用心從鏡中映照一二罷了。用“鏡”做比喻是廢名先生最鐘愛的,他把時間的永恒喻在鏡中,而時間的永恒背后又隱藏了生命永恒。這樣的比喻靈感大概是緣自墳場的大環(huán)境,墳是生死的交點,亦是時間的臨界點,墳外者生,墳內者死,墳外是一個個瞬間,而墳里便是永恒。所以小林說:我想年青死了是長春,我們對了青草,永遠是一個青年。

  死后進入墳中,生命回歸自然永恒的狀態(tài)。生死循環(huán)是自然之道,生命是宇宙之中的生命,不是一人之生命,所以不必恐懼死亡。青草年年春綠,而年輕的生命進入墳中,便會是個永恒的青年了,至于墳外世界中的生命又是如何更替,皆與他無關了。生死變幻皆是自然,它們并不會相互影響,所以恐懼與留戀實在是不必的。

  “清明”小文中的主人公小林、琴子和細竹,他們三人對于墳是沒有恐懼之感的,甚至他們很是喜歡,這種喜歡之情直接反映出廢名先生的生死觀。文中三啞與他們的一段對話首先表現了三人對于墳的坦然:

  (三啞)站了一會,看他們三個坐地,又道:

  放了炮應該作揖了。

  小林笑: 我是來玩的。

  細竹也對了三啞笑: 你作揖,我們就這樣算了。

  試想平常人家面對清明上墳這樣的“大事”會是怎樣的莊重恭肅呢?可小林和細竹反倒一笑置之,全心付在景致的妙趣上了。尤其到了后面三啞先行回去后,琴子便說了一句“回去吧”,可她依然不起身,坐得很踏實的樣子,好像那回去的話只是隨口一說,心中仍不愿離開。這里不經意的語言和動作描寫,流露出琴子的喜愛。其實任憑景致再美妙有趣,一般人都會因為這里是墳場所在而心生芥蒂,可小林三人卻留戀其中,小林更是陶醉地說:誰能平白的砌出這樣的花臺呢?“死”是人生最好的裝飾。不但此也,地面沒有墳,我兒時的生活簡直要成了一大塊空白,我記得我非常喜歡上到墳頭上玩。我沒有登過幾多的高山,墳對于我確同山一樣是大地的景致。

  尋常的孩子在墳頭嬉鬧時大人們必會以敬畏之心阻撓,故而大概少有人回憶起時會津津樂道。而小林之所以能擁有這份豁達,在于廢名賦予他坦然的生死觀。這種坦然伴隨著他的成長,在《橋》中隨處可見。如“芭茅”一節(jié)中寫了小林童年的歡樂時光盡在家家墳。孩子的成長、生命的延續(xù)以“墳場”為背景,生死相依于此,顯出無限生機。廢名將死亡看作平常事,認為那是生命的另一種存在方式。佛說“緣起性空”,世間萬物不過依緣而起,本無自性,所以生生死死哪里是真的存在或毀滅呢?既然由緣起,何必多慮之?緣來則聚,緣盡則散,此后種種屬于各自新的開始。又如“鑰匙”中有“草岸展開一墳地,大概是古墳一丘,芊芊凝綠”的和諧畫面,“墳”在這田園樂土中顯出極大的生機,這何嘗不是對死亡可帶來新的生機的暗示呢?再如,在這篇“清明”小文里,廢名借小林的口說出了“‘死’是人生最好的裝飾”,因為墳是伴隨小林成長,夾雜著無限童年歡情的,所以墳的美麗也增添了人生的美麗。這句話既含詩境又孕禪境,再次向諸位看官傳達了超脫坦然的生死觀,堪稱是廢名小說的一大亮點。而文中的最后一句則和這句有異曲同工之妙——想象的雨不濕人。

  想象的雨并不濕人,所以何必躲避?死亡是新的開始,所以何必畏懼?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除了“清明”小文,《橋》中多次提到墳與生死,細細品來,生死描繪皆融于詩境、畫境和禪境之中。廢名眼中的死亡是唯美而蘊含希望的,因此他把視為生死交點的墳比作所有美麗想象的容器。廢名欣賞“墳”這個意象,他在《橋》的創(chuàng)作中賦予它詩情禪意,使之充滿生機和歡情,但他從不執(zhí)著于墳內世界,可見先生向來直面生死、超然于心,其心與文方不見桎梏。

  生,有希望之路,

  死,是新的行走,

  墳外之人何必哀歌?

  墳里的夢不見輪回,

  唯看草色年年青。

  范文二:電影《燃情歲月》中的和諧關系解讀

  根據吉姆·哈里森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燃情歲月》獲得第67屆奧斯卡最佳攝影獎,該片雖已上映二十載,但其波瀾壯闊的西部畫面、凄婉唯美的故事情節(jié)仍能撥動觀眾的心弦。電影講述了厭倦戰(zhàn)爭和不滿政府殺戮印第安土著行為的威廉上校舉家來到西部荒原開墾牧場,上校的妻子因為無法忍受艱苦的環(huán)境而回到了東部,上校在這片荒原獨自將三個兒子撫養(yǎng)成人。長子艾爾弗萊德成熟世故;次子崔斯坦狂放不羈;而幼子塞繆爾單純天真,是位理想主義者。當大學畢業(yè)的塞繆爾將未婚妻蘇珊娜帶回老家后,平靜的生活被打破,引發(fā)了父子間、兄弟間的各種矛盾。透過這些矛盾,觀眾能夠體會到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關系,理解親情、愛情和友情的真諦。

  一、人與人的和諧

  中國儒家思想提倡“中庸”之道,在筆者看來,這不妨理解為一種和諧;馬克思也曾說,人與人之間的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從表面上看,電影《燃情歲月》中,人與人之間充滿了各種矛盾,如上校與妻子對生活環(huán)境的分歧,三個兒子對蘇珊娜的感情糾葛以及白人對印第安人的態(tài)度等,但觀眾透過這些矛盾沖突能夠體會到人與人的和諧之美。

  (一)白人與白人

  影片中的父親威廉上校在西部荒原生活,他的妻子伊莎貝爾無法忍受生活環(huán)境的艱辛,只身回到東部。表面上看夫妻之間的關系存在矛盾,生活理念和目標完全不同。上校渴望過自由的田園生活,遠離塵囂;但伊莎貝爾無法適應西部荒原惡劣的自然環(huán)境,再加上熊的出沒更讓她心生懼怕。她雖然離開了牧場,還是經常與丈夫通信,了解三個兒子的成長過程,特別是當二兒子崔斯坦和小伊莎貝爾結婚的時候,她千里迢迢回到牧場,帶給新娘美麗的婚紗,并和上校一起參加兒子的婚禮,上校在婚禮上如此紳士,伊莎貝爾盡顯優(yōu)雅,夫妻相敬如賓,完全看不出是人生理念大相徑庭的兩個人,倒像是一對經歷了多年風雨的夫妻攜手見證兒子的幸福時刻。

  片中的父親與三個兒子的情感也是一大亮點。大兒子艾爾弗萊德成熟世故,父親與他的關系經歷了融洽到沖突再回到融洽的過程。在他的成長過程中父親對他一直非常放心,參戰(zhàn)前父親只對他說了一句“保重”,說明父親對大兒子非常信任,父子關系也很和睦。但是在戰(zhàn)后他來到東部尋求政治發(fā)展,與國會政客做朋友,父親與他的關系發(fā)生了變化。當他帶著國會成員來到牧場要求父親同意他參加議員選舉并就屠殺印第安人進行討論時,父親態(tài)度非常鮮明,反對他參選。特別是當父親看到他愛上蘇珊娜時,更加反感他的行為,兩人關系出現裂痕。但在片末,當政客要來逮捕崔斯坦,并準備向父親開槍時,艾爾弗萊德挺身而出,危急時刻挽救了父親的性命,特別是與父親四目相對,然后擁抱在一起的場面讓人不禁為濃濃的父子親情感動,所有的矛盾都化為相互理解與信任,父子關系回到最初的和諧融洽。

  在三個兒子中,上校最疼愛二兒子崔斯坦,他狂放不羈,桀驁不馴,最像年輕時的上校。片中無論是少年時的崔斯坦,還是戰(zhàn)后回到家鄉(xiāng),再到放逐他鄉(xiāng),最后回到牧場,上校對他無疑都是最理解、最縱容的,父子關系十分和諧。年少時,崔斯坦以身涉險,追尋熊的足跡,卻被熊抓傷,父親雖然責怪他是個笨小子,但眼神和語氣無不流露出對勇敢兒子的佩服和疼愛。當三個兒子要上戰(zhàn)場前,父親只對崔斯坦說照顧好塞繆爾。而當他因為沒有在戰(zhàn)場照顧好塞繆爾而自責回到牧場時,父親一句簡單的“歡迎回家”卻體現出對他歸來的無比期待。崔斯坦再次放逐的時候,父親也選擇了理解與支持。可是當崔斯坦給蘇珊娜的信中說就當他已死時,父親無比傷心,一夜之間白了頭,為這個兒子著急擔憂。整部電影中父親與崔斯坦的關系達到和諧的高潮是在他第二次放逐歸來后的那幾年,崔斯坦看到中風的父親心生愧疚,上校看到最疼愛的兒子心靈又回歸平靜,父親對他充滿了期待,希望他能重振牧場,在牧場開始全新的生活。崔斯坦也沒讓父親失望,在平靜的幾年里,他結婚生子,牧場興旺,運酒生意也絕處逢生。片末,當崔斯坦為自己受到了詛咒而選擇再次離家時,父親堅定地說“你沒有,我不容許你這樣”;當政府的人來抓捕崔斯坦時,父親舉槍拼命挽救自己的兒子,而當政客把槍口對準父親時,崔斯坦也毫不猶豫地擋在父親身前,再次體現了父親與兒子關系的和諧,父子之間會為了對方的生命不顧一切。

  片中的小兒子塞繆爾是位理想主義者,深受父親寵愛,父親與小兒子的關系也十分融洽。只是在他決定參加一戰(zhàn)時,父親是反對的,父親反對的是塞繆爾對戰(zhàn)爭的無知,對政府的無知,但父親也沒有阻止他參戰(zhàn),特別是參戰(zhàn)前父親對塞繆爾說“只要你安然回來我就高興”,體現出對小兒子的無限憐愛。

  影片除了展現父子間的和諧關系,兄弟間的情感也經歷了從和諧到沖突再回歸和諧的過程。在塞繆爾大學畢業(yè)帶回女朋友之前,三兄弟相處得一直很融洽,兩個哥哥對弟弟塞繆爾也是疼愛有加,視為珍寶。當塞繆爾帶蘇珊娜回家以后,大哥默默地愛上了她,可她卻被崔斯坦的血氣方剛所吸引,當這一切被大哥無意中撞見以后,大哥和崔斯坦的情感裂痕也隨之產生。這種裂痕延續(xù)到戰(zhàn)場上,大哥認為崔斯坦是出于私心而故意沒有及時挽救塞繆爾的生命,崔斯坦回到家鄉(xiāng)以后大哥毅然離開家去東部發(fā)展,然后看到崔斯坦給蘇珊娜的絕情信后娶了蘇珊娜,一直到蘇珊娜的遺體被送回牧場,兄弟兩人的矛盾一直延續(xù)。在蘇珊娜的墓前,大哥對崔斯坦說:“我遵守所有的規(guī)則,神的和人的,可你并沒守規(guī)矩,他們卻愛你甚于愛我,父親、塞繆爾,甚至包括我的妻子。”言語中透出他對崔斯坦的不滿,也流露出自己的無奈。但影片最后,當警察來抓捕崔斯坦并向他開槍時,艾爾弗萊德背后的一槍解救了崔斯坦和全家。他看似輕松地說:“即使不是天才也知道他們會來找你。”當崔斯坦最后請求大哥替他照顧孩子們時,大哥欣然接受,并真誠地說:“那是我的榮幸!”這種危急關頭的相救和托付無不體現出兄弟兩人的手足情深,再大的矛盾在此刻煙消云散,兄弟倆的關系回到最初的和諧。

  影片中除了親情關系,蘇珊娜與三兄弟的愛情也貫穿整個故事的始末。蘇珊娜最初以塞繆爾的未婚妻身份來到牧場,她父母雙亡,情感脆弱,這個大家庭給了她溫暖與安全感。但在三兄弟參戰(zhàn)前夜,艾爾弗萊德認為蘇珊娜背叛塞繆爾與崔斯坦相好而對她產生懷疑,戰(zhàn)后艾爾弗萊德在塞繆爾墓前向蘇珊娜表白卻遭到拒絕,直到蘇珊娜在絕望中接受艾爾弗萊德的愛,嫁給他過上平靜的生活。蘇珊娜雖然做不到像愛塞繆爾那樣愛艾爾弗萊德,但對方給了她平靜的生活,她為艾爾弗萊德的競選演講助陣,兩人相敬如賓。即便最后她無法忍受在崔斯坦和自己的丈夫之間徘徊而選擇自殺,也沒有背叛自己的丈夫,夫妻兩人的關系也算和諧。而她與崔斯坦的愛情是本片的主線,兩人可謂是一見鐘情,眼神第一次交會,就注定了會發(fā)生一場逃不掉的愛戀。蘇珊娜被金發(fā)飄逸、狂野不羈的崔斯坦吸引,雖然戰(zhàn)后兩人曾經短暫和睦地相處在一起,但她卻無法平復崔斯坦內心的傷痛,崔斯坦再次放逐遠航,他的離去也帶走了蘇珊娜的心。她最終無法忍受遙遙無期的等待,跟隨艾爾弗萊德離開牧場,但她對崔斯坦的愛從未停止。當她在自家花園突然見到崔斯坦歸來時,淚如泉涌;當她得知崔斯坦和小伊莎貝爾訂婚的消息時,表情凝滯;當她見到崔斯坦一家幸福團圓的時刻,強忍悲傷。直到最后,她實在無法忍受自己的情感糾葛而選擇自殺,遺體被送回牧場,永遠守護著崔斯坦,兩人再也不會分開,再次體現了影片的和諧主題。

  (二)白人與印第安人

  影片一開始展現的就是印第安族長一刀坐在火堆旁口述故事,印第安人形象在本片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片中的威廉上校痛恨政府屠殺印第安人的政策,與印第安人一直保持著和睦友好的關系,彼此照顧。特別是崔斯坦跟著一刀學會了很多印第安人的本領,一刀也是唯一看到崔斯坦從出生到離開這個世界全過程的人,他是崔斯坦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之一。他與崔斯坦心心相印,甚至能夠聽到崔斯坦內心的聲音,為了讓一刀擁有平等喝酒的權利,崔斯坦不惜與人刀槍相向,兩人關系已經達到精神上的和諧。除此以外,威廉上校教小伊莎貝爾學習文化,把她當作自己的女兒,讓她的人生充實美滿,從來沒有把她和她一家當作另一個族群來看待。而且崔斯坦和她的關系也一直是和諧的,小伊莎貝爾小時候就認定了長大要嫁給崔斯坦,最后如愿以償,與崔斯坦生兒育女,過上了美滿的生活。在小伊莎貝爾被流彈擊中身亡后,崔斯坦奮力為她報仇,這些都無不體現了白人威廉一家與印第安人的和諧共處關系。

  二、人與自然的和諧

  人與自然的和諧統(tǒng)一是人類社會的永恒主題,馬克思把人作為人化的自然來把握,指出了人的自然的本質: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是人與自然關系的主要內容和理想目標。[1]片中,巍峨的山脈、遼闊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涓涓的河流,無不體現出生活在這片草原的人們心底那份渴望與自然融合的企盼,他們尊重自然、理解自然、親近自然、敬畏自然,最終融入自然。

  在印第安文化中,人與自然也存在著神秘的和諧關系。印第安人認為人與動物是一種休戚相關的和諧相處的關系,強調對自然充滿敬畏,崇拜大地,崇尚動物,熱愛土地。生態(tài)思想家克里考特曾經說過:“傳統(tǒng)的美洲土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存應當成為當代歐美社會的理想。”[2]影片花了大量筆墨來描述崔斯坦與印第安文化中的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在他剛出生時,被一刀包在熊皮里抱著;少年時代在與灰熊的搏斗中被抓傷,他的血與熊的血融在一起;成年以后面對當年的那只灰熊,崔斯坦卻無法下手殺了它,也許真如印第安長老所言,當人和野獸互相使對方流血,他們便合為一體了。所以他的心底住著一只熊,當熊在他內心咆哮之時,他選擇獨自離開,回歸自然,直到生命盡頭。他在和熊的搏斗中被熊抱入懷中,與他剛出生時被包在熊皮里遙相呼應,他就是熊的化身,寧愿選擇顛沛流離的生活,與熊的生活惺惺相惜,實現了印第安文化中人與自然的融為一體,體現了人類始于自然、終于自然的生命狀態(tài),也再現了馬克思提出的人的自然的本質。

  三、人與社會的和諧

  馬克思說,個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就是一種客觀存在。人不但有自然屬性,還具有社會屬性,既有獨立的自我,同時又是社會的一分子,所以人與人的和諧、人與自然的和諧都必須建立在人與社會和諧的基礎之上。[3]影片雖然描述的是一百年前的故事,但其顯露出的人與社會的關系對當今社會也有一定的啟示。

  威廉上校一家來到西部草原,算是移民家庭,他們與印第安家庭小伊莎貝爾一家和一刀一直保持著友好和睦的關系,互相照顧。在草原這個小社會里來自不同種族家庭的人們一起打獵,一起經營牧場,一起對付野獸的襲擊,一起分享食物和勞動的成果。

  人們通常認為戰(zhàn)爭與和平永遠是對立、不可調和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不公平的社會或社會生活腐敗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導致沖突或戰(zhàn)爭,而正義的戰(zhàn)爭會帶來和平。片中的三兄弟為捍衛(wèi)正義的權利,為了阻止侵略而加入英法聯軍對德作戰(zhàn)。在某種程度上,戰(zhàn)爭與和平并不是完全對立的,通過戰(zhàn)爭能夠達到和平的目的,兩者的關系也存在著深層的和諧因素。

  另外,在崔斯坦打傷了誤殺小伊莎貝爾的警員以后,他還是遵循法律制度,承認自己有罪,服刑30天,對社會、對法律表現出起碼的尊重,他面對文明社會的規(guī)則并沒有抗拒,而是服從。在他身上,荒野與文明并不是永遠對立的,人與社會的相處最終還是和諧的。

  四、結 語

  人與人的矛盾并非不可調和,荒野與文明也并非永遠對立的,人與社會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也會走向更深層的和諧。影片《燃情歲月》通過對矛盾沖突的刻畫向觀眾呈現了一幕幕人與人、人與自然以及人與社會的和諧關系,是發(fā)人深省的,影片透過矛盾揭示深層的和諧關系讓人印象深刻,這也是影片雖然經歷了二十載仍被人們奉為經典的原因所在。

  [參考文獻]

  [1] 范正.科學發(fā)展觀對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繼承與發(fā)展——科學發(fā)展觀的政治經濟學解讀[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1(03).

  [2] 張明蘭.《珍珠》中蘊含的印第安生態(tài)文化解讀[J].雞西大學學報,2011(06).

  [3] 李保忠,移哲源.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基本內容體系探析[J].理論學刊,2011(05).

  [4] 張影.電影《秋日傳奇》中的西部文學因素[J].電影文學,2011(15).

84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