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文學論文 > 新聞傳播學 >

新技術背景下廣播的媒介融合(2)

時間: 周偉紅 許海濱1 分享

  二、新媒介為廣播提供類型豐富的話題
  對于新媒介為廣播節(jié)目提供了類型豐富的話題,話題的理解不應該只是局限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諸如“油價上漲”、“食品安全”等話題上,實際上這里的話題除了包含這種傳統(tǒng)意義的話題,更將各種類型的節(jié)目素材也納入進來。
  從話題提供者的性質出發(fā),當前廣播從新媒介上獲取話題的渠道主要是兩大類,一類來在于隸屬于組織的媒介,一類是隸屬于個人的的媒介。前者如各大搜索引擎和大的網站?,F在,中國之聲就經常將搜索引擎和各大網站當下關注排名靠前的新聞事件作為自己的報道內容。后者如QQ平臺、E-mail、微博、短信平臺和論壇等。無論是前者為還是后者,按照媒介環(huán)境學學者麥克盧漢的觀點來看,新媒介是對廣播傳播主體的延伸。這種延伸從地域范圍講,是對原有取材地域范圍的突破,這種延伸可以延伸到全國,甚至跨越國界,遍及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從所接觸的人來看,這種延伸使所接觸的人數量增加,有可能接觸到具有不同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各色人等。新媒介為廣播提供了豐富的話題不只是表現在廣播從新媒介上選擇相應的節(jié)目素材,它還因廣播依托于新媒介、特別是互聯網進行傳播,還使得廣播節(jié)目所傳播的話題在話題要與受眾具有接近性上發(fā)生了變化。由于傳播地域的突破,所面對的受眾也不再只是原有廣播信號所覆蓋范圍下的受眾,互聯網上的廣播,其受眾在理論上可能是國內的,也可能是國外的。在這種傳播語境下,廣播的話題在理論上就有可能較以前多樣化,因為要適應不同類型的受眾。當然,是否變化,這取決于廣播的定位,取決于其目標受眾到底是誰。盡管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但在新技術背景下,廣播該如何發(fā)展是一個現實的問題,這種理論上的可能,不能不使得廣播的從業(yè)者做現實的思索。
  從結構主義的觀點出發(fā),廣播做什么樣的節(jié)目,什么樣的話題能夠進入到廣播節(jié)目的視野或范疇中來,與其說是傳播主體作出的選擇,倒不如說是廣播節(jié)目本身所作出的選擇。因為任何一個結構或系統(tǒng)都具有自組性,不需要外力的介入。不可否認,這種說法的確使得研究更具有科學性,能使研究在同質的前提下進行。可是歸根到底,什么樣的話題能夠進入廣播節(jié)目的系統(tǒng),最終還是離不開人的選擇。表面上看來,傳播主體在選擇話題時好像具有個人的性質,實際上他們依然是按照他們頭腦中存在的有關廣播節(jié)目的知識結構來進行的。選擇和判斷廣播節(jié)目話題的標準不是任意的,而是具有相對地固定性和共通性。往往不因個人的意志而轉變。比如,對于新聞價值的理解,盡管存在著不同的表述,可是綜合起來,各家觀點中核心的部分往往是共同的。
  結合上面的論述,新媒介與廣播融合后,廣播有了新的依托媒介和話題出現了多樣性甚至是復雜性的可能。但是這些可能并不能否定或改變廣播傳播主體頭腦中業(yè)已存在的關于廣播節(jié)目的知識結構,傳播主體依然要用結構的標準來對多樣性的話題進行篩選衡量,符合的可以進入廣播節(jié)目系統(tǒng),不符合的則不能成為廣播節(jié)目的內容。但是這種不改變不能掩蓋過去沒能進入廣播節(jié)目結構但現在存在著進入廣播節(jié)目結構的可能性。該種可能性的出現,則是因為新媒介、新技術改變了傳播主體和受眾之間的某種傳播方式,即在傳播主體和受眾間單向傳播的基礎上增加了雙向傳播的成分,傳播主體和受眾間的互動性增強,從某種意義上說,受眾具有了影響傳播主體的可能。
  在廣播還未與新媒介、新結束融合之前,傳播主體和受眾之間的關系基本上以傳播主體主動、受眾被動為特點。傳播主體傳播什么話題都要靠他們自己去找,去發(fā)掘;受眾只是被動地接受。即便是所傳播的內容不為受眾所喜聞樂見,受眾改變傳播現實可能性也比較小。雖然在過去也有受眾通過信件給電臺交流,可反饋的滯后性在改變被動接受狀況上產生的作用并不明顯。然而有新技術和新媒介就有了很大的不同,通過上面談到的屬于個人性質的溝通交流方式,受眾不僅可以將他們想聽什么在節(jié)目開始前告之傳播主體,甚至在節(jié)目進行過程中,直接將自己的話題、問題提供給傳播主體。所有這些在新技術的支撐下,話題能夠做到及時甚至是即時地傳播,受眾在廣播節(jié)目內容上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除了受眾主動直接提供相應的話題外,當前,很多電臺電視臺還通過新媒介向受眾征集話題。雖說征集上來的話題能否成為節(jié)目內容還是取決于傳播主體,可這種方式為不同人群甚至另類人群所關注的話題成為廣播的內容提供了條件。在技術不變的前提下,傳播主體的視野相對固定。正是由于新技術與廣播的融合,傳播主體的視野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視野范圍更廣泛,能進入廣播節(jié)目的話題也就越多。
  三、非廣播媒體的從業(yè)者以媒體從業(yè)者的面貌進行傳播
  非廣播媒體的從業(yè)者以媒體從業(yè)者地面貌進行傳播這個問題要求明確廣播媒體的外延,因為它事關非廣播媒體從業(yè)者活動范圍。
  “廣播(broadcasting)通過電視媒介或廣播媒介傳送訊息而對接受訊息者無法施加技術性控制的過程。任何人只要擁有適當的接收機,并處在傳送的范圍之內,都能收到這些訊息(與窄播相對)。從廣義上講,這個概念意味著通過電波向一種大眾受眾傳送訊息的過程,因此就得用廣播的符碼與慣例以吸引這種大眾化的受眾”[3]。廣播概念的解釋明確了其包括電視媒介和電臺媒介的外延。其內涵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即通過電波向大眾受眾進行訊息傳播。在弄清廣播概念的基礎上,再來看看新技術促成新媒介與廣播融合的事實。在傳統(tǒng)上,廣播的傳播技術屬于專業(yè)領域范疇,并非一般人所能接觸和掌握。然而隨著新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一些新的媒介逐步融合到廣播中來。如電臺媒介就很好地跟手機媒介做了融合。電臺媒體通過建立短信平臺來與手機的使用者實現互動。電臺還通過熱線的方式使得二者之間的互動更加直接和及時。就電視臺來說,除了上述的方式之外,由于攝像機進入普通家庭,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提高,家庭攝像機的像素越來越高,拍攝的圖像質量越來越好,很多普通人也漸漸成為電視臺素材的提供者。如美國的《美國家庭搞笑錄像》、我國的一些DV大賽等。
  不可否認,這些融合方式的確是廣播與新媒介的融合樣式,可是廣播與新媒介的融合也出現了新的動向。這種新動向不再只是停留在受眾與廣播的互動和只是簡單地提供相關素材上,而是受眾以廣播傳播者地姿態(tài)出現,直接向受眾傳播他們所關注的內容或信息。這個新動向也可以成為職業(yè)媒體傳播者與非職業(yè)媒體傳播者的融合;是人和內容兼而有之的融合。如保定電臺新聞頻率就有一檔《今日準新聞》的小欄目。該節(jié)目的記者都是普通的受眾,節(jié)目由他們采制而成。石家莊廣播電視臺《民生關注》中有一個時段專門留給受眾,他們用自己手中的攝像機拍攝各種民生題材,然后經過篩選并在電視臺工作人員指導下編輯播出。
  媒介融合始終在進行著,然而以前研究的側重點并沒有將這種新的融合樣式囊括進來。“確實,從已經問世的成果看,西方學者在這一領域的研究呈現出多樣化的視角——有從技術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所有權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文化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媒介組織結構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從新聞采編技能融合角度展開的研究等。這些研究可以說鋪展到了與媒介相關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環(huán)境和內部機制,涉及到媒介經營與新聞傳播的各個角落”[4]。蔡文歸納的國外關于媒介融合的研究成果中未能包含職業(yè)傳播者與非職業(yè)傳播者間的融合。
  媒介環(huán)境學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就這種新的融合給出理論上的解釋。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人的延伸。其實延伸意味著對過去的格局的打破或突破。在過去,廣播只是隸屬于職業(yè)的傳播者,非職業(yè)傳播者無法改變這一局面,可是隨著各種新技術的出現,各種新技術在實現人的延伸的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形成了一種知識結構,這種知識結構進而成為指導人們實踐的理論。這種新的融合在實踐上還需要經歷時間的檢驗,在理論上還需經過深入的研究。它作為一種新的融合現象,研究應給予足夠的關注。在實際操作中,對把關人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不可否認,這種融合都是限于一定條件下的,它們不適于直播,因為直播狀態(tài)下將無法對該種融合樣式下的內容做到及時地掌控。
  參考文獻:
  [1] (美)鮑勃·富蘭克林等.新聞學關鍵概念[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 (美)海曼,(美)韋斯廷著.郭虹,李陽譯.最佳方案:公平報道的美國經驗[M].汕頭:汕頭大學出版社,2003.
  [3] (美)約翰·費斯克等.關鍵概念:傳播與文化研究辭典[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
  [4] 蔡雯.融合新聞:應用新聞學研究的新事業(yè)[J].淮海工學院學報,2007(3).
3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