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文學論文 > 現(xiàn)當代文學 >

現(xiàn)當代文學分界問題之我見

時間: 劉為欽 1 分享
  摘要:關于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線,比較傳統(tǒng)的說法是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或“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近年又有人提出了1937年的“抗戰(zhàn)爆發(fā)”說和1942年的“延座講話”說。本文認為,還是以“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線為宜。因為第一次文代會總結過去,開創(chuàng)未來,本身就具有界碑意義;相對于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第一次文代會真正將黨的文藝政策貫徹到了中國大陸的各個角落;第一次文代會期間,還設立了不同部門、不同層次的文藝機構,為黨的文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提供了影響深遠的組織保障。
  關鍵詞: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分界線;“第一次文代會”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和當代文學的分界線一如中國近代以來的若干問題一樣一直是一個纏夾不清的問題。在林林總總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和中國當代文學史著作(或教材、論文)中,有將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時間確定為新中國成立的,如許志英先生編寫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簡編》稱:“以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為開端,直到一九四九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段文學史,習稱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孫忠田先生主編的《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認為:“中國現(xiàn)代文學,即指自‘五四’時期開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這一期間的具有理論意義的文學。”有將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時間確定為“第一次文代會”召開的,如劉綬松先生在《中國新文學史初稿》中盡管將中國新文學運動的歷史規(guī)定為“從‘五四’運動時期起,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但他在具體的論述中只討論到了“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王慶生先生在《中國當代文學》教材中認為:“1949年7月,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召開,解放區(qū)和國民黨統(tǒng)治區(qū)兩支文藝隊伍會師,標志著我國當代文學的偉大開端。至此,中國的新文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歷史時期。”有將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確定為一個文學分界線的,如陳思和先生在《試論年代文學的無名特征及其當代性》一文中將“1937-1989”作為一個文學時段,認為它的“共名的主題”是“抗戰(zhàn),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劉志榮先生也說:抗戰(zhàn)爆發(fā)是“中國20世紀文學史上的重要分界線”。還有人在私下交流,應該將1942年5月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的界線。那么,現(xiàn)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的分界線到底應該怎樣劃定呢?
  給現(xiàn)當代文學確立分界線其實是一種給中國文學作再次分期的行為。眾所周知,中國文學中比較傳統(tǒng)的文學史分期方法是把整個文學發(fā)展的歷史分為古代文學、近代文學、現(xiàn)代文學和當代文學。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文學史分期方法,給現(xiàn)當代文學確立分界線就是確立分界線,不存在再次分期的問題。但黃子平、陳平原、錢理群三位先生1985年提出了“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概念。他們說:“我們在各自的研究課題中不約而同地,逐漸形成了這么一個概念,叫作‘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二十世紀中國文學’這一概念首先意味著文學史從社會政治史的簡單比附中獨立出來,意味著把文學自身發(fā)生發(fā)展的階段完整性作為研究的主要對象。”陳思和先生1995年提出了“中國新文學研究的整體觀”,并且建議將目前名之為“當代文學”的文學事實歸并到“現(xiàn)代文學”的名義之下。近年來,還有人提出了恢復“中國新文學”說法的觀點。對于區(qū)別于“中國古代文學”的文學,無論是放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名義之下,還是放在“現(xiàn)代文學”或者“中國新文學”的名義之下,都還存在第二次分期的問題。給文學史作第二次分期并不是什么新鮮的事情,如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者們就將古代文學劃分為先秦兩漢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唐宋文學和元明清文學等;楊周翰先生在《歐洲文學史》中將歐洲文學分為古代文學、中古文學、文藝復興時期文學、十七世紀文學、十八世紀文學和十九世紀文學之后,又將歐洲古代文學分為“希臘文學”和“羅馬文學”。給文學史作再次分期,是將文學史研究引向深入的一個舉措,也是文學史研究者們義不容辭的責任。給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確立分界線,也并不是陳思和先生所說的“區(qū)分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期其實無甚意義”。陳思和先生自己對1917年以來的文學就作過如下的劃分:1917-1927、1927-1937、1937-1989。只不過是他給1917年以來的文學劃分時段的方法和時值與他人有所不同罷了。
  然而,以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作為文學史的分界線所遇到的最直接的問題是,抗日戰(zhàn)爭起始于1937年“盧溝橋事件”的定論在史學界已經受到了質疑。張一波先生曾經在網頁上設立過訪問調查,受訪者中有77%的人贊同將1931年的“9·18事件”確定為抗日戰(zhàn)爭的起始時間。如果以“9·18事件”作為抗日戰(zhàn)爭起始時間的立論成立,那么,以1937年的“7·7事件”作為抗日戰(zhàn)爭的起始時間,和以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作為文學史分界線的觀點很自然就會受到撼動。1931年“9·18事件”之后的抗日斗爭與反日情緒,也影響過文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自1931年至1937年,以抗日斗爭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就有張個儂的《馬占山將軍演義》、張?zhí)煲淼摹洱X輪》(作者署名“鐵池翰”)、黃震遐的《大上海的毀滅》、陽翰笙的《義勇軍》、李輝英的《萬寶山》、朱雯的《動亂的一年》、萬國安的《東北英雄傳》、肖軍的《八月的鄉(xiāng)村》、周欏枷的《煉獄》、王余杞的《急湍》等。就如何開展抗日救亡運動,文藝界自1935年底起還進行過“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的論爭。以1937年“抗戰(zhàn)爆發(fā)”作為文學史的分界線無疑有割裂歷史的嫌疑。
  陳思和們是從文學形態(tài)的角度在給文學史作時段劃分,即認為從1937年到1989年每個時期的文學都有一個共同的主題,但他們忽略了文學發(fā)展的內在聯(lián)系。而真正能夠作為1949年之后的中國文學源頭的是1942年召開的延安文藝座談會。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毛澤東發(fā)表了一系列文學藝術主張,如文學藝術“是為人民的”觀點;“自然形態(tài)上的文學藝術是觀念形態(tài)上的文學藝術的唯一源泉……但是加工后的文藝卻比自然形態(tài)上的文藝更有組織性,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這些文學主張也影響了1949年之后的中國文學的發(fā)展。那么,我們是否可以將“延安文藝座談會”作為文學發(fā)展史的一個分界線呢?筆者曾經也萌生過類似的想法。但理性地審視,我們卻認為,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只是1949年之后的中國文學理論的源頭,而不是文學發(fā)展史的分界線。姑且不說根據地(或解放區(qū))尚存在各種文藝思想并存的現(xiàn)象,僅就全國的政治格局而言,1942年的中國就分有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國民黨統(tǒng)治的大后方和日本人占領的淪陷區(qū);即使到了1945年日本投降之后,也還存在著國民黨統(tǒng)治的國統(tǒng)區(qū)和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qū)。誠然,毛澤東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fā)表之后,很快被貫徹到了根據地,影響了根據地或解放區(qū)的文學創(chuàng)作,使根據地或解放區(qū)產生了一批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學作品,如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賀敬之的《白毛女》、丁玲的《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風驟雨》等;即使是工作在國統(tǒng)區(qū)的文藝工作者,中國共產黨也將毛澤東的文藝思想對他們作過傳達,如何其芳、劉白羽就曾被從延安派往重慶,向胡風等人傳達毛澤東的“講話”精神。但是,毛澤東的文藝思想并未影響到全國范圍內的文學創(chuàng)作,而且在1942至1949年期間有代表性的文學成就,如巴金的《寒夜》、錢鐘書的《圍城》、老舍的《四世同堂》等都不是受毛澤東文藝思想影響的產物。和其他歷史現(xiàn)象一樣,文學發(fā)展的歷史也常常是各種因素和成分的犬牙交錯。這也正如魯迅所說:“許多歷史學家說,人類的歷史是進化的,那么,中國當然不會在例外。但看中國進化的情形,卻有兩種很特別的現(xiàn)象:一種是新的來了好久之后而舊的又回復過來,即是反復;一種是新的來了好久之后而舊的并不廢去,即是羼雜。……文藝,文藝之一的小說,自然也如此。”那么,對于紛繁復雜的文學史實,到底應該設定怎樣的劃分標準呢?許志英先生說:“我們并不因為現(xiàn)代還存在著舊體詩詞的創(chuàng)作便動搖對中國現(xiàn)代文學本質特征的認識,同樣也不能因為‘近代’存在著白話文的寫作和現(xiàn)代意識的萌芽便將‘近代文學’歸入現(xiàn)代文學。我認為,中國‘近代文學’與古代文學相比同大于異、與現(xiàn)代文學相比則是異大于同,因而將近代文學歸屬于古代文學比歸屬于現(xiàn)代文學要妥貼得多。”如果按照許志英先生的“同異歸屬”法則,很自然自1942年至1949年這一段時間的文學就不能歸并到“當代文學”的范疇之內。
  以新中國成立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線,似乎也缺乏依據和理由。和很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一樣,新中國的成立對文學產生過一定的影響,但它的影響是間接的,而不是直接的。眾所周知,新中國1949年10月1日成立時,除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并舉行閱兵式外,沒有形成任何對文學發(fā)展具有指導意義的剛領性文件。誠然,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是建國前夕一系列籌備活動的一部分,但如果因此而把新中國的成立確定為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線,那很容易使新中國的成立與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兩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混淆,進而導致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線界而不明、分而不清。將新中國成立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線有一個歷史演變的過程。1953年8月,王瑤先生在出版《中國新文學史(下冊)》時曾附有《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藝運動(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五二年五月)》一章。王瑤先生明確地將1949年10月規(guī)定為這一章的上限時間,其用意完全是為了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文學成就。1959年2月,華中師范學院(現(xiàn)華中師范大學)中文系師生撰寫和印刷的我國第一部當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1958年12月完成,內部印刷,分上、下兩冊),其扉頁上題寫著“獻給親愛的黨和祖國”。著作的論述中說:“當代文學這門功課,乃是講授建國以來,在黨領導之下,在現(xiàn)代文學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我國各族人民的社會主義文學。”“十年來的當代文學,可分為三個歷史時期,這就是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文學(1949-1952),社會主義改造和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文學(1953-1956),整風和大躍進時期的文學(1957-1958)。”其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學成就的意圖也十分明顯。中國當代文學作為一門學科,從1958年12月華中師范學院中文系師生撰寫的《中國當代文學》算起,已經走過了將近五十年的歷程;在經歷了近半個世紀的風雨之后,我們驀然回首,不難發(fā)現(xiàn),將新中國成立作為現(xiàn)當代文學的分界線,也涂有政治的色彩,打有歷史的烙印,缺乏學理的依據。
  在第一次文代會期間,毛澤東到會對代表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對大會的召開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朱德、周恩來、董必武、陸定一、郭沫若和陳伯達等人總結了五四以來新文藝運動的性質和成就,也對廣大文藝工作者提出了希望和奮斗目標;周揚所作的《新的人民的文藝》的報告總結了解放區(qū)的文學藝術工作,茅盾所作的《在反動派壓迫下斗爭和發(fā)展的革命文藝》的報告總結了國統(tǒng)區(qū)的文學藝術工作,傅鐘所作的《關于部隊的文藝工作》的報告總結了部隊的文學藝術工作。第一次文代會總結過去,開創(chuàng)未來,其界碑意義十分明顯?;蛟S有人會說,第一次文代會在文藝思想上承襲了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在文學理論上沒有新的建樹。的確也是如此,第一次文代會依然突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為新的時代服務的主題。毛澤東說:“你們都是人民所需要的人,你們是人民的文學家、人民的藝術家、或者是人民的文學藝術工作的組織者。你們對于革命有好處,對于人民有好處。因為人民需要你們,我們就有理由歡迎你們。”周恩來也說:“第二個問題是為人民服務的問題。這個口號大家都贊成,現(xiàn)在的問題是怎樣實現(xiàn)。”一個耐人尋味的事實是,在第一次文代會上,不同的人對“人民”的理解卻有所不同。周恩來在強調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的時候,分述了文學藝術工作者要熟悉工人的生活,農民的生活和士兵的生活。也就是說,周恩來在這里所說的文藝為人民服務,就是為工農兵服務。陸定一所理解的“人民”與周恩來所理解的人民幾乎一致。陸定一說:“若干年來,解放區(qū)的文藝工作者,在毛主席的直接指導同教育之下,做了許多工作,真正以文藝為我們國家的主人翁——工人、農民、同人民解放軍里的指戰(zhàn)員們——服務,產生了不少優(yōu)秀作品。”不過,周恩來還說過:“敵人除了在海軍空軍方面暫時還占有優(yōu)勢以外,一切方面的優(yōu)勢已經都屬于人民了。”周恩來這里所說的“人民”即指人民的軍隊。但董必武卻說:“新的人民政權是屬于工人階級、農民、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這四大階級的聯(lián)盟為我們政權的基礎。這是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政權,是大多數(shù)人統(tǒng)治少數(shù)人的政權。”董必武所理解的“人民”卻包含著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盡管人們在某些問題的認識上還存在著一定的分歧,但第一次文代會真正將黨的文藝政策推廣到了中國大陸的各個地區(qū)。出席第一次文代會的代表共有793人,分屬平津代表一團、平津代表二團、華北代表團、西北代表團、華東代表團、華中代表團、東北代表團、部隊代表團、南方代表一團、南方代表二團,代表著全國各地的8萬文藝工作者;相對于出席延安文藝座談會的代表只有80多人,只是聚集在延安的文藝工作者,第一次文代會具有更大的代表性。他們來自于中國大陸的各個地方,把黨的文藝政策又帶到了全國各個角落。這也就是董必武所說的:“這一次的大會,真是一個全國的大會。各地的,各種文藝工作崗位上的代表都到了。”不僅如此,黨在第一次文代會上還為黨的文藝政策的貫徹執(zhí)行提供了組織保障。周恩來在政治報告中說:“我們要成立一個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的聯(lián)合會,而且我們要像總工會的樣子,下面要有各種產業(yè)工會,要分部門成立文學、戲劇、電影、音樂、美術、舞蹈等協(xié)會。”“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將要產生全國性的民主聯(lián)合政府,而在這個政府機構之中,也要有文藝部門的組織。”據阿英的日記記載,周恩來、安子文、李克農等人當時還直接介入過中央或地方文學藝術部門領導崗位的人事安排。盡管學術界對“五四”以來的文學分為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和正在發(fā)生的文學批評的劃分方式還存在不同的看法,但對目前存在于現(xiàn)代文學、當代文學名義之下的文學尚未確定合適的名稱之前,我們認為,將第一次文代會的成功舉行作為現(xiàn)代文學與當代文學的分界線是一個比較適宜的舉措。
  參考文獻:
  [1]許志英.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簡編[M].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
  [2]孫忠田.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3]劉綬松.中國新文學史初稿[M].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4]王慶生.中國當代文學[M].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5]陳思和.試論90年代文學的無名特征及其當代性[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1).
  [6]之凡.一次氣氛活躍的學術討論會[J].文學評論,1985,(6).
  [7]劉為欽.試論作為文學命名的‘新文學’[J].浙江社會科學,2005,(3).
  [8]楊周翰.歐洲文學史[M].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9]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整風文獻)[M].山東新華書店,1950.
  [10]魯迅全集[C].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11]阿英.第一次文代會日記[J].新文學史料,1978,(1).
3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