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學科論文 > 近代史論文 > 淺談中國近代史人物孫中山的論文(2)

淺談中國近代史人物孫中山的論文(2)

時間: 堅烘964 分享

淺談中國近代史人物孫中山的論文

  淺談中國近代史人物孫中山的論文篇二

  《孫中山三民主義的來源》

  摘 要:孫中山三民主義來源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和西方進步民主思想,同時也是孫中山個人與革命同志集體智慧的結晶。本文從民族民權民生三民主義中西兩方面探討三民主義來源并作簡要評價。三民主義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的產(chǎn)物,是中西優(yōu)秀文化的凝結,是適合時代要求革命的理論,擔當了歷史所賦予的重任,指導著中國革命的進步與發(fā)展,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孫中山和他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在歷史的時空里永放光彩。

  關鍵詞:孫中山;三民主義;來源

  中圖分類號:G658.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3)24-292-03

  孫中山上書李鴻章失敗以后,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資產(chǎn)階級革命團體興中會,興中會誓詞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905年孫中山聯(lián)合華興會、光復會等成立中國同盟會。同盟會綱領是:“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在《民報發(fā)刊詞》上,將同盟會綱領歸結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即“驅除韃虜,恢復中華”,用革命手段推翻滿洲貴族統(tǒng)治;民權主義即“創(chuàng)立民國”,通過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民生主義即“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三民主義是孫中山吸收中國傳統(tǒng)優(yōu)秀思想文化成果,同時借鑒歐美進步民主思想精華,加之自己學習領悟和革命實踐智慧的創(chuàng)造成果。在談到三民主義來源時孫中山曾說:“余之謀中國革命,其所持主義,有固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現(xiàn)撫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chuàng)造者?!眥1}

  一、民族主義來源

  孫中山出生農(nóng)民家庭,遭遇著中國農(nóng)民的苦難。鴉片戰(zhàn)爭以后,清政府對外國列強割地賠款,壓迫盤剝百姓,階級矛盾民族矛盾日益尖銳,民眾遭受列強和封建主義雙重壓迫。滿洲貴族推行民族壓迫,對漢族及其他少數(shù)民族實行血腥統(tǒng)治。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都失敗了,挽救不了民族危機,改良主義在中國行不通。因此樹立了推翻滿洲貴族統(tǒng)治追求中國各民族自由平等偉大理想。滿洲貴族腐敗透頂,賣國害民,勾結帝國主義,走私鴉片,販賣同胞到外國為奴,從中漁利。對漢族實行文字獄政策,株連九族,殘殺漢族優(yōu)秀知識分子,刑以錢免,官以賄成,實施著黑暗統(tǒng)治。這都堅強了他反滿的意志與信念。

  孫中山從中國歷史上那些反對民族有壓迫追求民族自由仁人志士身上汲取力量與營養(yǎng)。孟子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文天祥的是氣所磅礴,浩然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安足論的思想;明末清初三位思想家:黃宗羲的反清反君主專制思想,顧炎武的反清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思想;王夫之的反清及唯物思想。鄭成功反清復明思想,洪秀全反清思想。

  國際上近代世界,反抗民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與自由的事件,層出不窮。美利堅民族反抗英國殖民統(tǒng)治,獲得自由獨立。拿破侖帝國統(tǒng)治,催發(fā)了歐洲民族意識的覺醒,德意志民族與意大利民族統(tǒng)一,兩個民族國家崛起。列強侵略步步緊逼,使許多亞非拉國家和民族滅亡或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印支那淪為法國殖民地,朝鮮淪為日本殖民地,印度淪為英國殖民地,印尼淪為荷蘭殖民地,伊朗、土耳其淪為半殖民地,非洲太平洋美洲有些土著居民被殖民者滅絕。19世紀拉丁美洲民族獨立運動,19世紀中后期及20世紀初期的亞洲民族獨立運動蓬勃發(fā)展,以及歐洲被壓迫民族爭取民族獨立解放運動,都給予孫中山啟迪和鼓舞。

  二、民權主義來源

  孫中山民權主義思想吸收中國古代民主思想優(yōu)秀成果。吸收孔子古典人道主義“仁”,吸收墨子的“兼愛”思想,孟子的“仁政”“民貴君輕”思想,李贄的批判封建禮教和封建專制思想,黃宗羲的批判封建君主專制,強調以萬民為主題民本思想,顧炎武的“以天下之權,寄之天下人”的人本主義思想,王夫之的“行先知后”唯物主義知行說。{2} 曹雪芹的民主平等思想,鄭觀應的西方民主思想,康有為的大同思想。

  歐美民主思想淵源。主要有孟德斯鳩三權分立思想,盧梭主權在民和社會契約論,美國《獨立宣言》和杰斐遜民主思想,法國人權宣言和法國大革命高舉的自由平等博愛旗幟,歐洲人道主義思想與各種社會主義思潮。法國貢斯當和阿列可西?托克維爾的自由主義,英國邊沁的功利主義和穆勒的自由學說。{3} 亞當?斯密和大衛(wèi)?李嘉圖的英國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日本自由民權運動的影響。孫中山三民主義指導下的辛亥革命,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民族民主運動一部分,也是亞洲覺醒重要一員。

  孫中山民權思想受林肯民權思想影響深刻,也受瑞士民權制度影響。在談到民國與民權時他說:“何為民國?美國總統(tǒng)林肯氏言曰?民之所有,民之所治,民之所享。?此之謂民國也。何為民權?即近來瑞士國所行之制:民有選舉官吏之權,民有罷免官吏之權,民有創(chuàng)制法案之權,民有復決法案之權,此之謂四大民權也。必具有此四大民權,方得謂為純粹之民國也。革命黨之誓約曰:恢復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蓋欲以此世界至大至優(yōu)之民族,而造一世界至進步、至莊嚴、至富強、至安樂之國家,而為民所有,為民所治,為民所享者也?!眥4}

  三、民生主義來源

  孫中山民生主義吸收屈原憂國憂民思想,李白的濟蒼生安社稷政治理想,杜甫的關心民生疾苦思想,白居易的對人民給予深刻同情思想,張仲景、華佗、李時珍的關愛民眾救民疾苦思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

  在中國封建社會如果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nóng)經(jīng)濟,能擁有一塊土地,這塊土地除繳納國家稅收和地主租稅外,還能養(yǎng)活家人及有一些剩余產(chǎn)品,人民就能安居樂業(yè)。一旦小農(nóng)土地被兼并,人民會流離失所,起義不斷,造成政權動蕩或改朝換代,不利于民眾與國家。中國民眾古代就追求政治經(jīng)濟平等,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陳勝、吳廣“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張角“財富平均”口號,黃巢的“均平”旗幟,王小波、李順“均貧富”口號,方臘“平等互助”號召,宋江“劫富濟貧”旗號,鐘相、楊幺“等貴賤,均貧富”旗幟,李自成“均田免糧”口號,太平天國“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理想社會。{5}   英國進步思想家約翰?穆勒土地改革理論對孫中山解決中國農(nóng)民土地問題,有著深刻啟發(fā)。約翰?穆勒認識到土地私有制的不公正性,土地所有者坐享其成,不勞而獲,對農(nóng)民剝削以致其富。國家應利用政權力量征收地稅,或征用給其補償,財富國民共享?!巴恋厥侨祟愂来鄠鞯?。對土地的占用完全出于人類的一般利益?!薄稗r(nóng)民沒有義務為地主生產(chǎn)其所使用的物品?!薄暗刂鲗ν恋氐臋嗬笸耆Q于國家的一般政策。私有財產(chǎn)原則給予他們的,不過是在國家的政策可能使他們喪失若干利益時有取得補償?shù)臋嗬?。”“如果要征發(fā)地主或國家所承認的其他財產(chǎn)所有者的財產(chǎn),則國家必須一次支付這種財產(chǎn)的代價,或者每年支付相當于這種財產(chǎn)所能提供的收入。”“在這種附帶條件約束下,國家有權根據(jù)社會普遍利益的要求來處理土地所有權?!?/p>

  約翰?穆勒認為土地的收益應該全民共享,不應為某一個階級獨占,并設計出土地改革的具體措施與藍圖。土地所有者無功受祿,不勞而獲,“根據(jù)社會正義的一般原則,他們究竟有什么權利獲得這種自然增加的財富?如果國家從一開始就保留有權利,可根據(jù)財政上的需要對地租的自然增長額課稅,”“第一步應是估計全國所有土地的價值,應對所有土地的現(xiàn)時價值實行免稅”;“但過了一段時間以后,隨著人口和資本的增加,地租也必然會上漲,這時便可粗略地估計出地租的增加額。估計的標準可以是農(nóng)產(chǎn)品的平均價格?!鞭r(nóng)產(chǎn)品價格與地租一同上漲,地租上漲幅度甚至比價格的上漲幅度大。因此可大致估計出全國土地因為自然原因而增加了多少價值。這些增加的財富用來造福社會。

  美國進步思想家亨利?喬治認識到土地私有對社會造成的危害,主張土地公有,核定全國土地價格,漲價歸公,全民受益,是一種緩進的社會改革,對孫中山有較大啟發(fā)。亨利?喬治說:“我們探究出成為現(xiàn)代文明禍根和威脅的財富分配不公的根源在于土地私人占有制度。”“要消滅貧困,要使工資達到正當要求應有的數(shù)額,即勞動者的全部收益,我們必須以土地公有制取代土地私有制。此外沒有任何辦法去除弊端的根源----沒有其他任何辦法可寄托一絲希望?!眥8}

  “這種思想提出這樣的主張(它在不列顛找到擁有者):政府應按市場價買進國內土地的個人所有權。這種思想導致約翰?斯圖爾特?穆勒(雖然清楚地看到土地私有的基本非正義性質)提倡不完全恢復土地的公有,而只要求把今后土地自然增長的價值收歸公有。他的計劃是,把王國內全部土地的市場價格進行公平而均勻的估價,此后凡不是由于土地改良而增加的價值,一律歸公。”{9}

  孫中山考察西方社會,認識到歐美資本主義社會弊病和階級對立,社會革命爆發(fā)在即,對于中國也是警醒和預防,中國可以事半功倍一次革命完成兩次革命之事功。他說:“然而歐美強矣,其實民困,觀大同盟罷工與無政府黨、社會黨之日熾,社會革命其將不遠?!薄拔釃蚊裆髁x者,發(fā)達最先,睹其禍害于未萌,誠可舉政治革命、社會革命畢其功于一役。”{10}

  土地問題是中國革命根本問題。孫中山解決中國農(nóng)民土地問題方法就是按照英國思想家約翰?穆勒《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中所說方法,核定地價,漲價歸公,國民共享?!拔拿髦l?,國民平等以享之。改良社會經(jīng)濟組織,核定天下地價。其現(xiàn)有之地價,仍屬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會改良進步之增價,則歸于國家,為國民所共享。肇造社會的國家,俾家給人足,四海之內無一夫不獲其所。敢有壟斷以制國民之生民者,與眾棄之?!眥11}

  孫中山節(jié)制資本方面,主要是限制少數(shù)富人對有關國家經(jīng)濟命脈部門的控制與壟斷,保護貧平民利益。“夫吾人之所以持民生主義者,非反對資本,反對資本家耳;反對少數(shù)人占經(jīng)濟之勢力,壟斷社會之富淵耳。試以鐵道論之,茍全國之鐵道皆在一二資本家之手,則其力可以壟斷交通,而制旅客、貨商、鐵道工人等之死命矣。土地若歸少數(shù)富者之所有,則可以地價及所有權之故,而妨害公共之建設,平民將永無立錐之地矣。茍土地及大經(jīng)營皆歸國有,則其所得,仍可為人民之公有。蓋國家之設施,利益所及,仍為國民福利,非如少數(shù)人之壟斷,徒增長私人之經(jīng)濟,而貧民之苦日甚也?!眥12}

  在孫中山看來,文明越發(fā)達,社會問題越著緊。資本越大,利用天然力越厚,貧民不能同他相爭,自然弄到無立足之地。歐美國家,善果被富人享盡,貧民反食惡果。孫中山認為利用定地價的方法可解決這個問題?!吧僬f富人把持壟斷的弊竇自然永絕,這是最簡便易行之法?!薄靶辛诉@法之后,文明越進,國家越富,一切財政問題斷不至難辦?,F(xiàn)今苛捐盡數(shù)蠲除,物價也漸便宜了,人民也漸富足了。把幾千年捐輸?shù)谋渍肋h斷絕,”“私人永遠不用納稅,但收地租一項,已成地球上最富的國。”孫中山在1924年民生主義的講演中談到節(jié)制資本時說,中國貧窮,生產(chǎn)力不足,中國不單是節(jié)制私人資本,還要發(fā)達國家資本,振興實業(yè),目標是全國人民都可以得安樂,都不致于受財產(chǎn)分配不均的痛苦。

  孫中山民生主義,體現(xiàn)出孫中山對世界發(fā)展形勢清醒認識和對社會進步潮流深刻敏銳洞察,根據(jù)中國國情制定出的土地改革方案,防止了兩極分化和社會對立的社會革命政策,體現(xiàn)出孫中山對勞苦大眾深切關懷和真摯情感,一種人文主義的仁愛和對大同理想社會的追求,以天下民眾幸福為己任的高尚品格,心里始終裝著勞動人民的高貴品德,以天下為公的美好寬廣胸懷,不停地進行著理論與實踐的探索救國救民的策略與道路,以及百折不撓地堅韌與氣概。

  三民主義的來源,是孫中山汲取中西優(yōu)秀文化成果加以自己智慧的創(chuàng)造,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產(chǎn)物。三民主義是中外先進思想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歷史性理論成果,是以孫中山為代表的早期國民黨人智慧的結晶,是指導辛亥革命勝利的理論武器,開啟了現(xiàn)代中國民主潮流,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并烙印在人民腦海里。民主思潮,風起云涌,民主潮流,浩浩蕩蕩,滌蕩著近現(xiàn)代的中國,走向政治民主共和、人民團結、民族獨立、國家富強、社會繁榮。

  孫中山是偉大的革命導師,民主的先行者,現(xiàn)代中國的肇始者,近代化中國之父,他把自己的智慧和生命無私地奉獻給了中華民族。他目光遠大,意志堅強,百折不撓,學貫中西,站在時代的高度,站在歷史的高度,與時俱進,學習著,實踐著,追求民族獨立,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他是民族的偉人,國家的偉人,時代的偉人,歷史的偉人,對中國革命和中國歷史產(chǎn)生了巨大深遠影響,孫中山和他的三民主義還活著,永遠活在人民的心里,永遠活在人民的記憶里,永遠活在人民的靈魂里。孫中山和他的三民主義是中華民族的民族魂,在歷史的時空里永放光彩。

  參考文獻:

  [1] 劉泰宇.張 旭.孫中山三民主義的思想來源.中國外資.2011(247):8

  [2] 朱紹侯.張海鵬.齊 濤.主編.中國古代史(下冊).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451.

  [3] 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65.

  [4] (清)康有為著(民國).孫中山著.大同書?建國方略.時代文藝出版社,建國方略三.民權初步(社會建設)序:593-594.

  [5] 李 侃.李時岳麓等編.中國近代史.中華書局出版,1994(4):63.

  [6] (英國)約翰?穆勒著.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運用(上卷).趙榮潛,桑炳彥,朱 泱,胡企林.譯.商務印書館.北京:1991.260-261.

  [7] (英國)約翰?穆勒著.政治經(jīng)濟學原理――及其在社會哲學上的若干運用(下卷).趙榮潛,桑炳彥,朱 泱,胡企林.譯.商務印書館, 北京:1991:391.

  [8] (美國)亨利?喬治.著.進步與貧困.吳良健,王翼龍.譯.商務印書館. 北京:1995:278.

  [9] (美國)亨利?喬治.著.進步與貧困.吳良健,王翼龍.譯.商務印書館, 北京:1995:303.

  [10] 孫中山.民報發(fā)刊詞.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第一卷).中華書局出版.1981:288-289.

  [11] 孫中山.中國同盟會革命方略.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研究室等編.孫中山全集(第一卷)中華書局出版.1981:297.

  [12] 孫中山.在上海同盟會機關的演說(1912.4.16.).孫中山選集.南開大學文學院多媒體中心整編.

  [13] 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chuàng)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1906.12.2).孫中山選集.南開大學文學院多媒體中心整編.

淺談中國近代史人物孫中山的論文相關文章:

1.淺談近代歷史人物孫中山的論文

2.近代史論文關于孫中山

3.近代史論文孫中山

4.近代史中關于孫中山的論文

5.近代史論文“我所熟悉的孫中山”

6.近代史論文人物陳獨秀

熱門文章

245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