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論文大全 > 畢業(yè)論文 > 教育類論文 > 基礎教育 > 小學教育方面的碩士論文(2)

小學教育方面的碩士論文(2)

時間: 秋梅1032 分享

小學教育方面的碩士論文

  小學教育方面的碩士論文篇2

  淺談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小學生解決問題能力是《課程標準》中著重提出的“四能”之一,是高年級學生應具備的能力。筆者認為,數學教師有責任把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與課堂教學有機的結合,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學生學情、生活實際的不同,精心設計教學案,使數學課堂充滿挑戰(zhàn)性、趣味性,成為培養(yǎng)孩子們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搖籃。

  一、創(chuàng)設情境,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前提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而不是為了情境而情境。在“興趣”與“思維”之間,教師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找到二者的結合點,創(chuàng)設相關的情境,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1.故事情境,調動學習積極性。

  巧妙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不僅能提高孩子們學習的興趣,而且能激發(fā)孩子們解決問題的求知欲。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一課時,我設計如下了情境:森林動物園舉辦采摘比賽,白兔隊在一塊長方形的地里摘蘋果,灰兔隊在一塊平行四邊形的地里摘蘋果。對于這種采摘方案,兩隊都不同意,都認為自已采摘的地小,對方采摘的地大,于是就爭論不休。這個時候,我問同學們:“到底誰說的對呢?你們能幫幫它們嗎?”正因為我巧妙地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情境,所以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

  2.問題情境,數學生活密切化。

  數學源自生活,學習數學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們學以致用,能運用數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體現數學的價值。

  3.競爭情境,引發(fā)學習動力。

  小學生都有好勝的心理,因此通過競賽讓學生在競爭中集中注意力,為教學所用,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學《面積和面積單位》一課時,我出示兩個大小不同的物體表面圖形,說:“誰敢和老師來一場涂色比賽?”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激發(fā)起來,結果是老師輸了。當他們興高采烈地歡慶時,我問了一句:“我涂的這么快,怎么會輸呢?”學生們爭先恐后地告訴我關鍵的問題,“原來圖形的面積是有大小的”。在比賽中,學生的學習興趣被極大的激發(fā)起來,積極地思考,關鍵問題迎刃而解。

  二、問題意識,是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關鍵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纯次覀兤綍r的教學,不難發(fā)現孩子們往往想多種方法去解決一個問題,但是讓孩子們提出不同的問題時,他們會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為他們更好地解決數學問題打下良好的基礎。

  1.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敢問。

  學生之所以在課堂上有話不敢問,最大的心理障礙就是緊張與自卑。從教師的角度講,是因為教師為了自己預設的教案而教學。如果學生提出了一些生成性的問題,離自己預設的教案相差太遠,就不愛解答,或表情生硬,或置之不理,造成孩子失去提出問題的信心,長此以往,就扼殺了孩子們主動提出問題的積極性,甚至根本不去思考問題了,尤其是班級中差生同學。因此教師要轉變觀念,還學生學習的自由,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使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適時點撥滲透方法,讓學生會問。

  課堂上我們老師會發(fā)現有些孩子能合理的根據數學信息,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而有的孩子卻恰恰相反,孩子們想提出問題,但是不清楚應該提出什么樣的問題,這也是讓一線教師頭疼的地方,因此,需要老師耐心的點撥,從簡單做起,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要求。教師要積極把握住學生思維的方向,使他們提出的問題集中在課堂教學重難點上,這樣既控制了提問的范圍,又保證了提出問題的質量。

  3.養(yǎng)成學生提問的習慣,讓學生愛問。

  讓學生養(yǎng)成愛提問的習慣并且對問題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要逐步搭建這樣一個展示的平臺,讓學生在這個平臺盡興的發(fā)揮,把孩子們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起來,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不論面對什么樣的問題情景,都能夠高質量地提出有價值的數學問題。

  三、多元評價,是激發(fā)學生主動解決問題的點金石

  有效地進行教學評價在數學課堂教學中非常重要,教師科學合理又恰當的評價語言,能讓孩子們在輕松中學到知識,在快樂中受到教育。

  1.教師適時評價,讓學生更敢想。

  教師從學生課前資料收集,到復習舊知計算積累,再到課堂新授以及鞏固練習,反思作業(yè)等所有方面,教師都要隨時關注學生,每一個微笑,每一個動作,每一句適時的鼓勵語言,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親切。如:“同學們收集的資料非常好”,“你們做得非常出色”,還有“某某同學表現得太好了,提出的觀點特別有價值”等等,教師注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激勵賞識,往往使學生敢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同伴互助評價,讓學生更好學。

  教師在課堂教學時,要關注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通過互相評價,讓他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反思自己,知道如何改正自已的問題。在孩子們進行評價的時候,教師要根據他們的評價,適時地教給他們一些評價的方法,告訴學生在評價的時候,要本著肯定與希望的原則,在提出建議的時候,要懂得保護同學的自尊,同時提出合理化的建設。要學習他人身上的閃光點,來彌補自己的不足。

  3.自我客觀評價,讓學生更會思。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反思能力的培養(yǎng)逐步被我們所認同,能正確的進行自我評價,是我們教師的責任。教師要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和行為習慣,評價自已解決問題的方法,評價自已學習的質量與效果,對他們今后學習數學有著積極的影響。如果每一節(jié)課的課堂總結這個環(huán)節(jié),都能讓學生爭先恐后地自我評價,反思能力不但得到提高,也會增強解決更難問題的信心。

  總之,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需要我們老師要有一顆智慧的心和持久的熱情,去啟迪、去引導,讓每個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解決問題的能力。

猜你喜歡:

324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