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勵志 > 勵志大全 > 勵志書籍 >

勵志書籍推薦:平凡的世界

時間: 析娜1196 分享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所著,是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jīng)典,最受老師和學生喜愛的新課標必讀書。 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勵志書籍推薦:平凡的世界,大家一起來欣賞吧!

  1.平凡的世界作品欣賞

  關鍵詞之一:向上

  《平凡的世界》為何能暢銷那么多年、激勵那么多人?許多專業(yè)人士并沒有把它當做文學作品來解讀,而是當做社會現(xiàn)象來剖析。其中一個因素被反復提及——中國的“城鄉(xiāng)二元結構”。

  一位研究生曾在紀念路遙的研討會上講述,自己早年從鄉(xiāng)下來到城里的重點高中,穿著不合時宜的衣服,講著不標準的普通話,在周圍都是城里孩子的校園里,當時產生了很強烈的自尊心受挫感。那時看到《平凡的世界》,他知道這個世界上,原來還有很多像他這般,懷著自尊、帶著熱情,但又沉默的鄉(xiāng)下孩子。

  今天喜歡這本書的90后們,不少也是“鄉(xiāng)村青年”,他們從鄉(xiāng)村到城市,身份、文化的落差,以及為克服落差的奮斗和自尊,與書中的主人公高度重合。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頤武說,在路遙的那個時代,城鄉(xiāng)落差更多體現(xiàn)在經(jīng)濟上;而今天,城鄉(xiāng)落差則主要體現(xiàn)在文化上。如今新崛起的鄉(xiāng)鎮(zhèn)社會,通過土地流轉等多種方式,使得一部分農民的經(jīng)濟收入,并不比城市白領差,可是他們在文化上依然處于弱勢,有一種文化自卑感。

  “比如,一個城里人覺得,我雖然只是小白領,收入一般,但是我懂藝術,喜歡喝咖啡。”張頤武說,同樣是西餐館,小城市也有,但大家就覺得比不上大城市的西餐館。這種文化自卑,讓今天的鄉(xiāng)村青年進入城市后,依然感受到了失落。

  這恰恰是《平凡的世界》能夠觸動這批年輕人的地方。讀完《平凡的世界》,看到一個農村青年如此向上,讀者被激勵被感動,化失落為力量,文化級差成為一道可以攻克的目標。

  “所有古典戲曲、巴爾扎克的小說、瓊瑤劇里,都有這一套激勵人心的東西。向上,翻身,改變命運,走向通俗意義上的成功,是永恒的母題,直擊人性本能,永遠打動人、激勵人。”張頤武說。

  所以潘石屹自言,《平凡的世界》他看了7遍,每當遇到困難,他都會看一遍。路遙自己也說,他想走出大山。

  農村人口向城市流動,基層人群向中產階層流動,人們向上、向上,再向上流動。這是中國高速發(fā)展的整個過程,是城鄉(xiāng)有別的普遍現(xiàn)實,形成了“向上”這個永恒主題。故而,不少學者認為,只要城鄉(xiāng)二元結構存在,《平凡的世界》永遠具有激勵的力量。

  但是張頤武說,世界開始扁平了。未來的中國,城鄉(xiāng)間的文化差異日趨減少,這本小說或許就到了流行的末期。它特別能打動那些經(jīng)濟、文化尚處于弱勢的群體??墒钱斨袊青l(xiāng)一體化以后;當鄉(xiāng)鎮(zhèn)社會該有的高端服務、文藝范兒一應俱全以后;當未來人們的觀念里,小城鎮(zhèn)已經(jīng)沒啥不好了以后,小說的激勵作用,終會淡化。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梁永安則把“向上”劃分為兩種。一種是“世俗的向上”,有更高的地位、更好的回報,生活幸福美滿,獲得他人的認可和尊重。另一種是“超越的向上”,比如華盛頓在美國戰(zhàn)爭勝利后當回一個農民,比如功成名就的人千帆過盡放下一切,最終回歸淳樸。而后者,更具有精神意義上的“超越”。

  《平凡的世界》,真的就是寫平凡的人們,如何平凡地向上流動。人,是平凡的。世界,也是俗世的。

  關鍵詞之二:獨立

  人到中年的上海白領許秋依然記憶深刻,曾經(jīng),對著空蕩蕩的家,一個人邊吃米粉,邊聽廣播里播放《平凡的世界》——這是她高中生涯每天重復的畫面。

  許秋是那種“掛鑰匙”的上海小孩,父母工作忙碌,每天中午自己回家吃飯,把爸媽前一天燒好的菜溫一下,偶爾再加一點青菜,混成一碗米粉,邊吃邊聽廣播。

  按理說,她的人生經(jīng)歷與《平凡的世界》毫無相似之處。但是,當她第一次聽到《平凡的世界》時,整個人被震住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大門似乎在她面前敞開。小說中,那些比她年長的青年,在人生岔道口的迷茫和奮斗,深深吸引了她。

  究竟是什么,讓她這樣一位城市少女產生了共鳴?許秋用了一個詞:獨立。

  “我在廚房一個人燒飯,書中的主人公獨自在礦山奮斗。”許秋說,這讓自己感到,一個人獨立地面對生活,實在不算什么。因為這世界上還有比自己生活更艱苦的人。

  “這本書對我人生最大的意義在于,永遠不要覺得自己是最糟的,永遠有比你境遇更差的人,他們在昂揚地生活著,自己有什么理由怨天尤人。”這讓還沒踏入社會的高中生許秋,從此有了成熟的心態(tài)。

  梁永安評論這本書為什么能跨越時代的鴻溝,也用了一個類似的詞:孤獨。

  盡管時代背景不同,然而書中的主人公,一個人獨立地面對命運,面對世界。那種力量,對今天失去集體組織和集體歸宿感的現(xiàn)代人,反而更有感召力。個體的堅韌,個體的苦難,更能打動現(xiàn)代人。尤其是那種處在不被理解的孤獨中,難以向人言說的狀態(tài),讓當代人感同身受。

  “中國人天生受不了失群的孤獨感。一個人如何獨自面對一切、承擔一切,這種東西在西方人看來已經(jīng)很適應,但在東方文化里,它永遠是個問題,它讓人焦慮。”梁永安說,而《平凡的世界》,恰恰為孤獨的個體們,提供了一種溫暖的力量,讓現(xiàn)代的個體有了獨自面對一切去奮斗的勇氣。

  只要心里孤獨感造成的焦慮仍在,個體獨立面對世界的不安仍在,這本書將會一直有共鳴,一直打動年輕人。

  2.作者簡介

  路遙(1949—1992),原名王衛(wèi)國,中國當代農村作家。1949年12月23日生于陜西榆林市清澗縣石咀驛鄉(xiāng)王家堡村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7歲時因為家里困難被過繼給延川縣農村的伯父;1969年回鄉(xiāng)務農。1973年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學習,其間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大學畢業(yè)后,任《陜西文藝》(今為《延河》)編輯。1980年發(fā)表《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1982年發(fā)表中篇小說《人生》。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因肝病醫(yī)治無效在陜西西安英年早逝,年僅42歲。

  3.內容簡介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作家路遙創(chuàng)作的一部百萬字的小說。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xiàn)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

  該書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

399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