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生活課堂 > 禮儀知識 > 個人禮儀 > 人際交往 > 我的人際關系論文

我的人際關系論文

時間: 煒基1039 分享

我的人際關系論文

  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們生存和發(fā)展的必要條件.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幾篇我的人際關系論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的人際關系論文篇一

  摘 要: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增強團結,有助于人們的身心健康,有助于人們形成互補,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因此,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弘揚傳統(tǒng)美德,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努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關鍵詞:建立;和諧;人際關系;措施

  在新時期,人們不僅希望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真誠希望精神生活的充實和高尚,渴望人間充滿真情和愛心,渴望能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于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社會和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和諧人際關系的特點

  人際關系,是指人們在交往過程中產(chǎn)生和發(fā)展起來的、以情感為基礎的、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系。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以下特點。

  1.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生活滿意度和幸福指數(shù)的重要內容。有位心理學家說過,心理健康在貧困時代是奢侈品,在發(fā)展中國家是點綴品,在發(fā)達國家是必需品。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必將成為人們的必需品[1]2。和諧的人際關系,要求交際雙方在心理上應該是健康的,具有高尚的交際品德,能夠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相關心、互相愛護、以誠相待。人是富有感情的,其豐富的內心世界需要他人理解并與之共鳴。如果交際的雙方缺乏感情基礎,沒有健康的心理,互相猜疑、互不信任、互不尊重,那么交際雙方就無法融洽,和諧的人際關系也就無從建立。有的人心理健康,生活愉快,工作順利,家庭幸福美滿;有的人遭遇了挫折,不能正確對待和處理,造成了心理障礙,心情抑郁、冷漠、焦慮,在各種心理困境中不能解脫,最終迷失自我,喪失了事業(yè)追求和人生樂趣[1]1,有的甚至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2.語言健康。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在人際關系中有著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美國人把“舌頭”、美元、計算機稱為當代社會賴以生存和競爭的三大武器,并且把“舌頭”排在首位,可見語言的重要。人們通過使用健康的語言來交流思想和感情,從而引起交際雙方心靈的共鳴。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你會說話,言語得當,對人誠懇,人際關系可以和諧相處。如果對人冷漠,使用尖刻訓斥的口氣,冷嘲熱諷的語言,必定傷害對方的感情,使之反感,從而引起矛盾,使關系緊張、不和諧。有的人有時就是幾句話,造成了悲劇。如東南大學一位教授、博導因停車時發(fā)生口角,引發(fā)打架身亡。該教授生前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還不到50歲就死了,實在可惜。古人說得好:“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六月寒”,這說明在人們的交往過程中,語言的好壞會得到截然不同的兩種效果。因此,人們一定要注意語言要健康、要美,不能使用帶有“暴力”的語言,因為它能輕而易舉地劃破人的心靈;“語言暴力”發(fā)于口,卻源于心,它折射出道德修養(yǎng)的缺失。只有飽含深情、真摯親切的話語才能讓人感到和藹可親,才能和諧相處。

  3.行為健康。和諧的人際關系,要求人們的行為是健康的,也是美的;只有健康的、美的行為,才是人際關系建立過程中最能表現(xiàn)個性特征的東西,這也是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實質所在。和諧的人際關系對人們行為的要求是:誠信友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如果交際雙方缺乏信任和理解,爾虞我詐、互相攻擊、互相拆臺,則只能惡化人們之間的關系。人們的相處,是門學問也是門藝術,只要保持友善、互助、寬容、和諧的交際心態(tài),就能處理好人際關系,團結同志,做好工作。

  二、和諧的人際關系的功能

  所謂功能,是指人們在活動過程中所顯示出來的作用或影響。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重要的功能。

  1.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增強團結、產(chǎn)生合力。合力是力學上的一個名詞,它指的是若干個力同時作用于一個物體所產(chǎn)生的總的作用。人們常說的“團結就是力量”、“人多力量大”、“人心齊,泰山移”,講的就是這個道理。人們之間的關系健康和諧,就會團結一條心,彼此協(xié)作,智慧就會多,力量就會大??梢哉f,和諧的人際關系是形成集體力量的黏合劑,領導、組織、群體的效能寓于和諧的人際關系之中。構建和諧社會,需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使建設者在不同的崗位上團結合作,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

  2.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人的身心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這兩者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的。一個人如果在交往中與他人關系不和諧,矛盾重重,心情就會郁悶,從而影響身心健康,嚴重的甚至造成心理失常和機體功能的失調。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對人們的心理及情緒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讓人心情舒暢,熱愛學習、工作順利和生活愉快。我們知道,人生活在現(xiàn)實的社會中,為了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需要有一個和諧的人際關系環(huán)境,得到別人的信任、鼓勵和支持,感受到愛的溫暖,感受到人格的尊重。這樣,心情就會舒暢,身心就會健康。

  3.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人們形成互補?;パa,是指人們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パa,有知識互補和性格互補兩種。知識互補主要是指不同學科、不同知識的互相補充。在科學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個人所掌握的知識就顯得太有限了。因而,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每個人都希望依靠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合眾家之長,使各有專長的人之間產(chǎn)生知識互補行為,這樣,就能大大提高知識的利用率,充分實現(xiàn)人的價值。性格互補在現(xiàn)實生活中較為普遍,它能使人們和睦相處,關系密切。

  4.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利于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和諧的人際關系有助于人們之間感情和思想的交流,增進友誼,提高人的活動能力和工作效率。一個單位如果存在著拉山頭、鬧糾紛、“窩里斗”、互相推諉、互相猜疑、互相拆臺的不良現(xiàn)象,就會內耗嚴重,人心渙散,這種不和諧的人際關系,不僅嚴重地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損害了集體利益。因此,必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促成群體內部的團結,大家互相關心、互相幫助,就能增強集體的凝聚力,提高工作效率。

  三、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措施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屬性,是實現(xiàn)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證。樹立良好的道德風尚、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和主要任務之一,一定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搞好這項工作。

  1.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胡錦濤同志指出:“以增強誠信意識為重點,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發(fā)揮道德模范榜樣作用,引導人們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社會責任、家庭責任。”[2]要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褒榮貶辱的新的社會風尚。要加強社會公德和以愛崗敬業(yè)、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為主要內容的職業(yè)道德建設,自覺地以社會主義道德來調節(jié)、規(guī)范自己的行為,并以履行責任為動機,使自己的行為具有道德價值。要大力弘揚道德模范榜樣的先進事跡,中央電視臺每年推出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這些道德模范的故事讓人熱淚盈眶,震撼人們的心靈,使人們受到教育。加強社會主義道德建設,這是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的一項基礎工程,也是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有效途徑。

  2.加強心理健康教育。人的身心和諧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工作和生活節(jié)奏明顯加快,各種競爭非常激烈,精神壓力日益加大,一些人難免會受到心理和精神上的沖擊,并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糾葛和沖突,由此所產(chǎn)生的心理障礙、心理疾病也逐漸增多,不少人默默忍受著心理疾病的煎熬。據(jù)有關部門統(tǒng)計,有各種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者約占人口總數(shù)的20%。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構建和諧社會,一定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要倡導和諧理念,培育和諧精神,培養(yǎng)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體育活動,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動之中,有效調節(jié)人們的情感和心理,消除憂郁感、孤獨感、失落感等不良情緒[3]151,使其心理健康,心情愉快。

  3.弘揚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高尚情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歷史長河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道德中的精華,是中華民族禮儀的總和,它是中華民族優(yōu)良思想文化傳統(tǒng)的核心。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定要弘揚傳統(tǒng)美德,培養(yǎng)高尚情操。在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中,誠實守信占據(jù)著極其重要的位置,誠信作為一個基本的道德要求,在中華文化中已經(jīng)傳承了幾千年,以誠信立人,以誠信立國,以誠信求發(fā)展。和諧的人際關系應該是誠信友愛的關系,誠信是人與人相處的基本要求,是友愛的前提。沒有誠信,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信任和理解;沒有友好關愛,更無從談社會和諧。

  4.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我們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的目的,是為了堅持真理,糾正錯誤,增強團結。恩格斯指出“團結并不排斥相互間的批評。沒有這種批評就不可能達到團結。沒有批評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談不到團結”[4]423。在人民內部,要從團結、和諧的愿望出發(fā),通過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分清是非,消除隔閡,糾正錯誤,解決矛盾,從而達到新的團結,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5.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2]全國黨代會的報告里第一次出現(xiàn)“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的字眼,這一亮點體現(xiàn)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人為本的宗旨和與時俱進的創(chuàng)新。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把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的原則貫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過程,既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又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避免不良心態(tài)積累惡變,引導社會心態(tài)良性變化,幫助人們在潛移默化中達到心理和諧。要關注人們多方面的感受和需求,引導人們加強自身修養(yǎng),提高精神境界,完善自我人格。要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3]153,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減少群眾的后顧之憂,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以增強本單位、本部門的凝聚力,努力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石磊.干部心理健康讀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N].人民日報,2007-11-18,(1).

  [3]本書編寫組.十七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M].北京: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07.

  [4]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我的人際關系論文篇二

  【摘 要】大學生作為新世紀文化新生代,這個社會亞群體具有獨特的交往心態(tài)。探索與研究大學生交往心理,把握與遵循大學生交往心理,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使之提高交往素質,增強交往藝術,是培養(yǎng)新世紀有用人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使新世紀大學生的交往心理在探索中推進,在互動中整合,在交往中和諧,在運作中成熟。

  【關鍵詞】大學生;人際交往;交往困境;交往原則

  新世紀大學生要與人群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首先需要對人際關系有一個比較健康的科學態(tài)度,自身也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交往科學素質。大學生應該充分認識到社會交往與人際交往在現(xiàn)代社會生活中的地位,認識到它在自我內在人格力量發(fā)揮中的作用。每個人的人格品質和心理特征的陶冶、文化藝術修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必須借助于社交來實現(xiàn)。所以,作為現(xiàn)代人,不僅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還要“交友八方”。

  一、人際關系的含義

  人際關系是指人與人之間一切直接或間接的作用,是人與人之間通過動態(tài)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聯(lián)系,是通過交往形成的心里關系。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人們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條件[1]。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大學生以后踏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成敗。大學生是社會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社會的發(fā)展狀況以及前進方向,是國家和社會的未來。但在現(xiàn)實中,大學生的人際交往狀況不容樂觀,其中有很多的因素影響著這一問題的形成,而這些因素是怎樣形成的?我們又怎樣對待這樣的問題?

  二、人際關系的現(xiàn)狀與特點和影響因素

  大學生已進入青春發(fā)育的中后期,從其心里發(fā)展水平來說他們是正在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邊緣人”。這個階段是他們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對其未來的發(fā)展有著深遠影響。一方面,人際交往時他們認識自我、認識社會、適應社會、展現(xiàn)自我、形成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徑;另一方面,交往能力本身就是生存的智慧。良好的人際交往能滿足大學生交往、友誼、安全等的需要,增強價值和力量感,有助于降低大學生的挫折感,緩解內心的沖突和苦悶,減少孤獨,對個人的心理健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然而,根據(jù)我國有關研究報告:由于交往能力較差,交往方法不當,交往技巧缺乏等原因,63%的同學們感到“交往困難”、“知心朋友難覓”,只有25%的同學感到“有知心朋友”??梢?,大學生整體的人際交往能力較差。

  國內心理學界在研究大學生人際交往時發(fā)現(xiàn)如下幾個特征:交往的盲目性和被動性的整體性特征;互動性與開放性的時代特征;交往需求迫切,但主動性不夠,以同齡人交往為主,如其同室、同班、同鄉(xiāng)的交往;發(fā)展的不平衡性,這種發(fā)展的不平衡性,是由大學生自身素質的差異決定的。大學生人際交往大致分為三情況:其一,人緣型。這類學生與人交往積極主動,交際面較廣,大約占20%。其二:孤僻型。這類學生平日沉默寡言,不善交往,在人際沖突中自我調節(jié)能力差,大約占3%。其三:中間型。這類學生占大多數(shù),其特點是出于前兩者之間,一般表現(xiàn)不突出,人際交往范圍較窄,行為上隨大流,不愛顯露頭角[2]。

  影響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具有多樣化的特點,但主要可以分為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其中客觀因素又分為學校、家庭、社會觀念以及信息網(wǎng)絡化等方面,而主觀方面也包括個體的認知、情緒、人格及個體能力等。首先,從我國目前的教育現(xiàn)狀看,仍處于應試教育階段,忽視了無法因分數(shù)衡量的內在素質的培養(yǎng),這其中就包括了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這作為社會人必須具備的素質。其次,家庭因素對于年輕一代成長的影響是很大的,任何在家庭中生活的人,幾乎都無法擺脫家庭對他的熏陶。理論上說,家庭的優(yōu)點會成為促進子女成才的積極因素;其缺點,則會成為子女成長的障礙。第三,依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43.6%的大學生人際沖突的原因在于經(jīng)濟,習慣等問題。激烈的社會競爭蔓延到大學校園,引起大學生之間的利益之爭,更加導致了大學生人際溝通網(wǎng)絡的狹窄與人交往的缺乏。目前大學就業(yè)形勢越發(fā)嚴峻,是否是學生干部,優(yōu)秀團員,黨員,是否獲得過各類獎學金是大學生參與就業(yè)競爭和繼續(xù)學習深造的重要資本,為此,很多大學生在暗地里展開各種較量。最后,有專家認為由于當前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側重于學業(yè)成績,學生的學業(yè)負擔和心理壓力比較重,網(wǎng)絡極易成為許多人躲避負擔和壓力的“防空洞”,并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上網(wǎng)成癮不僅響學習,還會讓人缺少交往,忽略現(xiàn)實的人際關系[3]。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能否正確地認識和了解他人,同樣關系到人際關系能否順利進行。要走出對他人認知的心理誤區(qū),需注意克服以下幾方面:暈輪效應,首應效應,近因效應以及社會刻板效應等,另外,我們要全面審視自己,存在的不足,理應努力克服和改正。

  三、如何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在現(xiàn)代社會,要建立一種和諧的于己于人均有良好效果的健康的人際關系,其關鍵要素是需要運用并發(fā)展人的交際魅力和人際生命力。每一個人都是通過自我和周圍世界的關系而生活的,不管大學生所尋求的是哪種需要,自我的意義都存在于人們與外圍世界的相互關系中。

  我們要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需要遵守以下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一)真誠原則。馬克思把人們之間真誠的友誼贊譽為“人生的無價之寶”。古語說“心誠則靈,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些說法都是對真誠及其作用的高度評價。美國心理學家安德森曾做過一個實驗,他列出550個描寫人的形容詞,讓大學生指出他們所喜歡的品質。研究結果顯示大學生們評價最高的性格是“真誠”,在八個評價最高的形容詞中,竟有六個與真誠有關。真誠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

  (二)信任原則。管理學家戈登・希爾曾說:“信任是無形資產(chǎn)中最重要的一種。它是沒有外形、沒有內質,但卻指揮者我們的行為。而且其存在與否將決定我們的行動,仿佛它是一種有形的力量”。在人際關系中交往雙方彼此都要講求信用。人與人之間要是缺乏信任,生活也會處于無序與恐懼之中。從某種意義上說,人與人之間建立信任關系式社會發(fā)展和社會秩序安定的重要保證。

  (三)熱情原則。美國教育家卡耐基在《積極的人生》一書中說:“一個人成功的因素有很多,而居于這些因素之首的就是熱情。沒有它,不論你有什么能力都發(fā)揮不出來。”我們當代大學生正處在追求與事業(yè)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精力充沛、思維敏捷、情感豐富、興趣廣泛,是建立良好個性品質和交往心理的關鍵時期,學會以一種熱情直率的態(tài)度對待別人,也必然會獲得“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從而將愉快與友情長久地系于身邊。

  (四)理解原則。孟子說:“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這是至理名言。只有理解,才能消除人際關系發(fā)展中的某些隱蔽因素,如猜疑、嫉妒等,使人際關系不至于朝著惡化的方向發(fā)展,從而收獲真心。

  (五)尊重原則。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把“尊重”放在人們的高級需要中。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對所有人,都應該給予應有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個性、習慣和隱私。只有做到相互尊重,才能建立起平等友好的人際關系,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

  (六)交換原則。美國社會學家霍曼斯的社會交換理論指出:社會是一種商品交換,不只是物質商品的交換,而是諸如贊許、榮譽、聲望之類的非物質交換。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基本上是一種交換過程。交往的雙方在滿足對方需要的同時,又得到對方的回報,這樣雙方的關系才能繼續(xù)發(fā)展,在交換中互利性越高,雙方關系越穩(wěn)定、越密切。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個關鍵時期,如何正確地處理人際關系,是每一位大學生必學的人生課程。作為一個具有卓越才能的新世紀優(yōu)秀大學生,不僅要德才兼?zhèn)?、身心素質良好,而且必須具有一定的與人交往、待人處事的能力,這不僅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未來生活所必不可少的生存技巧與藝術。

  【參考文獻】

  [1]存根.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

  [2]聶振偉.大學生心理健康教程[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5.

  [3]張生.大學生心理健康[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9.

2958148